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年级10月份考试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飑线是一种历时短、范围小、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剧烈天气系统,伴随着飑线过境,区域天气会发生剧烈变化。如图为南昌市一次飑线过境时气温和气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飑线过境时天气现象相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2.该日飑线过境时南昌市最可能出现( )
A.连绵细雨 B.大雪天气 C.高温酷暑 D.雷暴大风
华西雨屏带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相对高差可达2500米以上,每年5~9月为其主要雨季,多暴雨。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出现的连绵阴雨天气现象,多在9月至11月发生,具有持续时间长、雨日多、雨量不大、山区夜雨居多等特点。下图甲为华西雨屏带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华西秋雨的形成原因及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华西雨屏带降水与华西秋雨降水的主要共同影响因素均为( )
A.地形因素 B.夏季风进退 C.暖流增湿 D.寒潮爆发
4.我国华西山区发生夜雨时( )
A.背景风势力强B.山坡升温快C.山坡气流向高处运动 D.山谷内气流上升
第29届和33届夏季奥运会分别在中国北京(40°N,116°E)和法国巴黎(49°N,2°E)举行。图1和图2分别为“两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为巴黎,降水变率较大 B.图1为北京,冬季气温较低
C.图2为巴黎,阴雨天出现少 D.图2为北京,气温年较差小
6.两城市地带性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是( )
A.板状根系发达B.叶片退化成刺C.群落结构简单 D.季相更替明显
7.导致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植被类型
尤卡坦半岛位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之间,地势整体南高北低,气候南北差异显著。下图示意尤卡坦半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Ⅰ地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中南半岛 B.马来群岛 C.撒哈拉沙漠 D.巴西高原
9.Ⅰ、Ⅱ两地地带性植被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 )
A.Ⅰ地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B.Ⅰ地植被层次复杂C.Ⅱ地植被无明显季节变化 D.Ⅱ地植被结构简单
10.Ⅰ地降水多的时期,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上海春雨绵绵B.澳大利亚北部草原葱郁C.雅典热浪滚滚 D.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2021年7月18日2时,6号台风“烟花”在西北太平洋海面上生成,25日12时30分在浙江舟山普陀区登陆,对我国东部地区产生较大影响。下图分别示意台风“烟花”的移动路径和强度(气压、风速)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台风“烟花”势力最强盛的时段是( )
A.18日20时~19日08时B.21日20时~23日02时C.25日14时~26日02时 D.29日08时~30日14时
12.台风“烟花”在台湾岛附近由西行转向北移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海洋气温骤降B.台湾岛山脉阻挡C.人为气象干预 D.副热带高压影响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海拔35~1442米,地形多样。三门源传统古村落位于龙游县西北部,村内现存多处明清古建筑。目前村内部分民居出现空置现象。左图为龙游县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右图示意三门源古村落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等温线数值关系是( )
A.T5>T3>T1 B.T3>T1且T3>T5 C.T514.三门源古村落最主要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 )
A.东西向条带状延伸;河流B.东西向组团式布局;道路C.南北向条带状延伸;河流D.南北向组团式布局;道路
15.针对三门源传统古村落部分民居空置现象,当地可采取的合理举措是( )
A.打造特色民宿B.征收房屋空置税C.改为现代建筑 D.建大型购物中心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变化主要表现为北进南退和西伸东退,其位置和强度与我国江淮梅汛期入梅、出梅及梅雨强度关系密切。如图是某年6月7日-7月12日浙江省降雨量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纬度位置和西伸脊点经度位置的逐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梅雨期的雨区位置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 )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17.6月27-28日( )
A.副热带高压较弱 B.副热带高压西伸 C.雨带南移 D.出现寒潮
中纬度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进而引起西风带的高空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温带急流,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下图示意某地1月一次温带急流的200hPa等压面对应的海拔高度场(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从气压场看,乙虚线可能是( )
A.高压脊 B.低压槽 C.高气压 D.鞍型场
19.甲地急流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正西风 D.正东风
20.与冬季相比,北半球夏季温带急流( )
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B.位置偏南,风速偏大C.位置偏北,风速偏小 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
马斯克林高压是一个永久性副热带高压系统,其位置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影响。研究表明,马斯克林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当南非高压与之叠加时其高压范围与强度明显增大。当马斯克林高压在4~5月异常增强时,使得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高6~7月位置偏南。下图示意1948~2012年马斯克林高压夏季850hPa平均位势高度场(单位: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推测马斯克林高压最强时当地所处的季节及其位置变化特征( )
A.夏季位置偏南B.秋季西伸南撤C.冬季位置偏北 D.春季东退北抬
22.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相比,马斯克林高压能成为永久性高压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23.当地秋季的马斯克林高压的异常偏弱,对我国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风会减弱B.南方洪涝增多C.华北降水增多 D.南方降雪增多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完成下面小题。
24.L 的气流运动状况为( )
A.逆时针辐合上升 B.顺时针辐合下沉 C.顺时针辐散下沉 D.逆时针辐散上升
25.图示两天天气状况( )
A.甲:风力增强 B.赣州:天气转晴 C.H :气压降低 D.日本:细雨绵绵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要求作答)
26.下图是2024年1月22日0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分析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压系统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其气流运动特征(3分)。
(2)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并推测未来48小时内这些地区的天气变化过程(3分)。
(3)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3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克里特岛是希腊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西欧和北欧地区是其重要客源地。岛上游客数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导致岛内电力需求量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的自主供电岛屿,电网尚未与希腊大陆联网,岛上电力供应主要是进口石油发电。2019年11月,我国企业与希腊签署协议,将利用我国的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技术,建设太阳能电站,其工作原理见下图。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相当于当地电力需求10%的稳定清洁电力。
(1)分析克里特岛电力供应主要依靠进口石油发电的原因(4分)。
(2)简述建设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对克里特岛的有利影响(3分)。
(3)推测岛上的旅游旺季,并说明其理由(3分)。
28.下图是“某时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判断图示月份并说明理由(3分)。
(2)写出乙气压中心名称及形成原因(5分)。
(3)指出该季节印度半岛的盛行风向,并说明形成原因(3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受其控制多降水天气。每年特定季节,热带辐合带能够到达阿拉伯半岛南部,但无力改变阿拉伯半岛极端干旱的局面。研究表明,在第四纪暖期,热带辐合带的季节移动幅度比现代更大。下图示意现代某季节热带辐合带的位置。
(1)简述热带辐合带能够到达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原因(4分)。
(2)尽管热带辐合带能够到达阿拉伯半岛,但阿拉伯半岛仍然降水量稀少,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500hPa位势高度是指海平面上方大气压强500hPa处对应的高度。下图为2025年6月27日至7月3日500百帕平均位势高度分布图(单位:位势米,与米制单位相同,即5440位势米等于5440米),图示地区高空500百帕平均位势高度出现的高值中心表示该地高空为高压中心,近地面为低压中心。图中A地在1月份近地面的气压中心为被切断的某纬向气压带的一部分。
(1)分别说出图中B地近地面气压中心的气流垂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流动状况(4分)。
(2)判断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名称,并简析其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
(3)指出1月份A地近地面气压中心所属的气压带,并分析1月份A近地面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D B D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C A B B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C A C
26.(1)形成原因:1月(冬季),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或冬季,蒙古高原—西伯利亚地区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气流运动特征:近地面,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上,中心气流下沉。
(2)冷锋。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雨雪)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持续降低。
(3)相同点:均为晴天。
不同点:①气压较高,气温较低,风力较小。(或答②地气压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大)。
27.(1)旅游业发达,游客季节性差异显著,旺季电力需求量大;石油资源短缺,火力发电不足;位于世界重要石油运输航线上,海运便利(运输成本较低);距离大陆较远,尚未与大陆联网,属于自主供电岛屿;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因技术、成本等原因,开发比重小。
(2)能够将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转化为连续稳定的、可调峰的电力资源,满足电力需求;降低岛内对石油发电依赖,提高当地清洁能源比例,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光热电站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
(3)夏季。希腊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西欧和北欧等国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地中海地区高温少雨、碧海蓝天和金色沙滩,对北欧、西欧游客具有吸引力。
28.(1)7月;理由:亚欧大陆出现低压中心,说明大陆升温快,是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是7月。
(2)夏威夷高压;来自赤道高空气流在30°附近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陆地温度高形成热低压(或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3)西南风;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
29.(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热带辐合带随之北移;阿拉伯半岛升温快,陆地形成低压,吸引气流辐合。
(2)热带辐合带仅能到达阿拉伯半岛南端;阿拉伯半岛面积较大,干旱区占比大;辐合带北侧盛行偏北风,来自陆地性质干燥;辐合带登陆阿拉伯半岛的时间短;阿拉伯半岛地表以沙漠为主,下垫面缺乏足够水汽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低,难以形成大量降水。
30.(1)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逆时针辐合。
(2)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全年受从海洋吹向陆地的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均匀;受大西洋的调节和暖流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较小。
(3)副极地低压带。
过程:暖而轻的盛行西风在60°N附近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形成极锋,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1月份,北半球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形成冷高压; 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