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绪论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酒精挥发
C.粮食酿酒
D.矿石粉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矿泉水
C.冰水混合物
D.澄清石灰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D.MnO 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7.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 + 氧气 → 水
B.碳酸 → 水 + 二氧化碳
C.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D.甲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氧气
C.氯化钠
D.铁
9.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H
B.N
C.O
D.Fe
10.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重,原子轻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1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A
B.B
C.C
D.D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
B.镁离子:Mg
C.氧化铝:AlO
D.氮气:N
1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含带电粒子
15.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以克为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D.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化学是一门以______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
17.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氢______,氧______,碳______,氮______,钠______。
1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氧气______%,稀有气体______%,二氧化碳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
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______
20.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例如,水是由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的。
2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2分)
22.(5分)简要说明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3.(5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4.(6分)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2)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
(3)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5.(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1)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______,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______相同;同一族(纵行)的原子,______相同。
(3)根据元素周期表,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26.(8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作用。
(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时开始收集。
27.(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变黑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中。
实验前测得注射器A中气体体积为25mL,注射器B中气体体积为0mL。实验结束后,注射器A中气体体积为22mL。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的铜丝由______色变为______色。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5)与课本实验相比,该改进实验的优点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五、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28.(10分)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 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 kg。求:
(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已知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 ,其中R的质量分数为50%。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写出该氧化物的化学式。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C 3.D 4.B 5.C 6.B 7.B 8.D 9.D 10.C
11.C 12.C 13.D 14.A 15.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实验,物质
17.H,O,C,N,Na
18.78,21,0.94,0.03,0.03
19.
20.分子,原子,离子,水分子,铁原子,钠离子,氯离子
21.16,3,6,非金属
三、简答题(共22分)
22.(5分)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
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23.(5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是为了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24.(6分)
(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
(3)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25.(6分)
(1)氧,16.00
(2)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3)①元素的原子序数 ②元素符号 ③元素名称 ④相对原子质量 ⑤元素类别等
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6.(8分)
(1)a 试管,b 集气瓶
(2)A,
(3)B,催化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5)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7.(10分)
(1)使空气中的氧气与铜丝充分反应
(2)
(3)红,黑
(4)20%
(5)①装置始终密闭,实验结果更准确 ②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五、计算题(共10分)
28.(10分)
(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2.657×10 kg) / (1.993×10 kg × 1/12) ≈ 16
(2)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
x / (x + 16×2) = 50%
x = 32
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