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前测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前测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2次考前测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理论体系
C.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理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
D.化学家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创造出新的原子、分子和具有特殊性质的新物质
2.下列叙述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B.用氯气漂白鲜花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3.将少量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 B. C. D.HCl
4.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说法和表示均正确的是( )
A.金属的化学性质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交叉分类法
5.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先滴加BaCl2溶液再滴加HCl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B 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
C 用洁净铁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有
D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原溶液中有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蓝矾()和干冰属于化合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B.盐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碳酸钙、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都属于碳酸盐
D.下列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
7.在甲、乙两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大量存在)中的三种:、、、、、。已知甲溶液呈黄色,则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 )
A.、、 B.、、
C.、、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
B.胶体区别于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向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先出现红褐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
D.直径在左右的新冠病毒颗粒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铜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B.向的溶液通入以5:6反应:
C.在过氧化氢里加入酸性的高锰酸钾:
D.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10.已知:。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没有 B.肯定含有 C.不能含有 D.可能含
11.已知反应:①;②;③;④(浓)。不正确( )
A.反应④中生成355g氯气消耗浓盐酸的质量大于584g
B.反应②中每生成3个氯气转移6个电子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D.根据题中所得信息,和共存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先被氧化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金属性比铜更强,故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铜单质析出
B·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溶液和溶液
C.实验室中盛装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
D.金属钠着火时,用干燥沙土盖灭,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3.下列关于氯水和液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红色鲜花投入液氯中,鲜花会褪色,说明液氯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D.铁虽然能与氯气能反应,但液氯可用钢瓶储存
14.某废水中存在少量的、、、、,欲除去其中的、和,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乙同学对此方案进行评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该方案可达实验目的
B.上述过程至少涉及到两个基本反应类型
C.交换和的加入顺序,可达到相同目的
D.乙同学建议在加入试剂a之前,增加一步分离操作
15.下图是一种试验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时,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瓶盛的溶液是( )
A.氢氧化钙悬浊液 B.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浓硫酸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现有下列10种物质:
①银②氢氧化铁胶体③溶液④⑤晶体⑥⑦碳酸钙⑧熔融⑨稀盐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给定状态下能导电的纯净物是_____(填序号)。
(2)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写出⑤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
(4)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则的化学式是_____,该反应中反应掉1个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
(5)用下图装置测定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若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则灯泡亮度变化是_____。
17.据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已将用于制药等生活实践。
(1)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在锥形瓶中加入洗净的铜屑和稀,水浴加热使温度保持80℃左右,向混合物中通入,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最终所得溶液经分离提纯得。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制备硫酸铜的原理_____。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是_____。
(2)在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其中是实验室制取的装置。
请分析装置、、中所加的试剂及其作用或加入目的。
装置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作用或目的
B _____ _____
C _____ _____
D _____ _____
18.(12分)已知同族元素某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硒元素(Se)与硫元素属于同族元素,二氧化硒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属于_____(填“碱性氧化物”或“酸性氧化物”),利用这类物质的共性,饲料工业领域常用与碱溶液反应生产亚硒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是制备高纯硒的原料,请补全离子方程式:
□□□□
该过程是利用了的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硒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预测有还原性,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检验(填字母序号)。
A. B.酸性 C.KI D.NaCl
补全并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某同学拟用该原理按如下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的氯气,在虚线框内选用的发生装置______(填“甲”“乙”或“丙”),
试剂X是_____。在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时由于溶液温度升高会反应生成和,写出生成和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杀菌消毒。可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用强光照射氯水,得到氯水的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氯水的下降的原因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3)已知:消毒效率是以该物质的1个微粒得电子的数目多少表示,得电子越多效率越高。、、、都常被用作消毒剂,上述物质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 B. C.NaClO D.
(4)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某一成分与氯化氢反应制氯气,过程如下图,其中过程Ⅰ的反应为,则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原理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0.类比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在结构和性质上相似。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增氧剂,常用于鲜活水产品的运输。
已知:①是一种白色晶体,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易与酸反应。
②在0℃时稳定,加热至130℃时变为无水,在350℃时能迅速分解,生成和。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你得到的风险好
回答下列问题:
(1)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①“沉淀”时反应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防止氨水挥发;_____。
②“沉淀”时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3)“操作1”的名称是_____。
(4)“沉淀”工序中为了提高产品产率应在_____浴中进行。
(5)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省略)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