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小明将正在播放“生日快乐”的音乐芯片用塑料薄膜密封后放进盛水的缸中,发现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于是他认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对于“他认为:液体可以传播声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一个环节,它是(  )
A. 问题 B. 证据 C. 解释 D. 交流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具身智能是利用AI与人形机器人结合发展的技术,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其中语音交互是其中重要的技术,机器人能分辨主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速度
4.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减弱噪声对考生的干扰,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与之相同的是(  )
A. 窗户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B. 小区内禁止鸣笛
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 戴防噪声耳罩
5.对着笔帽轻轻吹气可以发出声响,这里的声源是(  )
A. 笔帽 B. 空气 C. 嘴唇 D. 声带
6.下列诗句中都含有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峰多巧障日 B. 起舞弄清影 C. 明镜可鉴形 D. 双桥落彩虹
7.我们照镜子时,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 镜面的大小 B. 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C. 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D. 物体本身的大小
8.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绿色,若再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
A. 黑色 B. 红色 C. 绿色 D. 白色
9.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知识时用手机拍摄到的“蜡烛在水杯中燃烧”现象,该现象中各装置及仪器位置的俯视图设计正确的是(  )
A.
B.
C.
D.
10.探究物理问题有许多研究方法,下列用到的研究方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会看到水花飞溅;
②描述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时引入“光线”;
③取几根材料,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探究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④玻璃罩内放一个音乐盒,根据听到的声音变化得出了真空不能传声;
⑤在桌面上撒一些泡沫或碎纸屑,探究用手轻敲桌面时声音的产生;
⑥研究像与物大小关系时,将未点燃相同的蜡烛B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重合。
A. ①② B. ①⑤ C. ②④ D. ③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3分。
1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小明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流浪地球》,电影银幕 (填“是”或“不是”)光源,影片中刘培强驾驶宇宙飞船撞向木星时,观众只能看到火光却听不到声音是因为 。
12.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它的翅膀在60s内振动了24000次,则它的翅膀的振动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13.“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 ,声音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社交场所中,人们都自觉调低手机音量,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华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和10m长的棉线自制一个“土电话”。用“土电话”能实现较远距离的通话,这表明 ,图中细线处于松弛状态 (选填“能”或“不能”)听清楚土电话传来的声音。用三个纸杯 (选填“能”或“不能”)实现三人通话。
15.如图所示,将三支点燃的蜡烛排列在音箱前方,当音箱播放音乐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音箱喇叭的纸盆由于 产生声音,声音通过 传播到烛焰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此外根据三支蜡烛烛焰情况,我们还能得出除振幅外,响度的又一影响因素是 。
16.如图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无色透明、内层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观察到绿色气球爆破。说明红光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穿过无色透明气球,绿色气球爆破说明光可以传递 。
17.如图所示是兴趣小组在趣味物理晚会上展示的“奇妙透视现象”,先打开A灯,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清晰的鸡蛋影像,再打开B灯,鸡蛋的影像明亮了许多,同时可以看到鸡蛋影像内部有一个更为清晰的鸡雏影像。该现象利用的光学原理是 ,鸡雏影像比鸡蛋影像清晰的原因是 。
1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实验活动。
(1)白光是______色光(选填“单”或“复”)如图甲所示,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所示,小明想通过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9.夜晚路灯下站着小明和大明两人,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影子如图所示,请通过作图确定路灯灯泡S的位置。
20.在图中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a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如图甲b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2)如图乙所示,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进行如下实验:
a.小明伸直手臂,让小军敲打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选填“固体”或“气体”)的传播;
b.小明用食指堵住双耳,小军继续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同一位置,听到的声音的大小次相比明显变大了。可归纳出的结论是:固体能传播声音,且传声性能比气体______(选填“好”或“差”);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用此装置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应保持______不变,改变______;(两空选填字母: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B.拨动钢尺的力度)
(4)在实验中会发现:当举起钢尺用手慢慢地大幅度摇动时,却听不到声音,这可能是由于______。
22.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毛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选填字母)
A.闹铃声音的响度太大;
B.闹铃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器材调整完好后,小毛用抽气筒有效地逐渐向外抽气,在抽气的过程中,小毛会发现听到的闹铃声音的音调______(变高/不变/变低),响度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3)小毛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毛将______(选填“完全不能听到”或“还能听到微弱的”)闹铃声音,由此现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接下来他应该进行合理的______;
(4)若想让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23.2024年4月8日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日食。为了防止直接观测太阳对眼暗的伤害,小红取来一盆水,在水里滴几滴黑墨水,用来观看日食。小丽同学制作了一个“小孔仪”来观察日食,主体为一根长1.5m的直管,管的一端蒙上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做光屏,在纸板正中用针穿刺一个小孔。日食时,将小孔仪像望远镜一样用支架架起来,稍作调整,就能在光屏上看到小而清晰的太阳。
(1)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______(填光学仪器),黑色水面______(有利/有害)于眼睛;
(2)水中的太阳与天上的太阳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大小相等”);
(3)“小孔仪”的成像原理是______;
(4)日食开始后,小丽观察到如图乙中的太阳,她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丙图中的______;
(5)如图丁所示,用三个圆分别表示地球、月亮、太阳,发生日食时三者的大致位置是______;(填字母)A.太阳、月亮、地球;
B.太阳、地球、月亮;
C.地球、太阳、月亮;
(6)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树林下的李岸同学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戊所示),这是______(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障”或“树叶”)的______(选填“实像”、“影子”或“虚像”),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填字母)不同。
A.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
B.树叶缝隙的大小;
C.树叶缝隙的形状。
24.如图甲所示是“探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茶色薄玻璃板代作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直到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为了确定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眼睛应该在图中的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5)小明想确定家中穿衣镜成像的反射面,他将笔尖紧贴镜面A,如图乙所示,若观察到______现象,则说明B是反射面。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
25.如图,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立的______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______m,当人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的特点。
(2)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3)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______。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4)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海底深度为______m;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月球表面物体间距离,理由是______。
(5)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下面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数形状是______(选填“图一”、“图二”、“图三”或“图四”)。(1ms=10-3s)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同种均匀
3×108
不是
真空不能传声

12.【答案】400


13.【答案】音调高
不变
声源

14.【答案】固体能传声
不能


15.【答案】振动
空气
能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16.【答案】可以
能量

17.【答案】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鸡雏在屏幕上的影像叠加到鸡蛋在屏幕上的影像之上,明暗对比比较明显

18.【答案】复;蓝;
同一直线上
19.【答案】解:
将小明和大明的顶端和影子的顶端连接并延长可交于一点S,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确定光源S的位置,如图所示:

20.【答案】解: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1.【答案】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空气;不能; 气体;好; A;B; 钢尺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22.【答案】C; 不变;变小; 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推理; 往广口瓶内充气
23.【答案】平面镜;有利; 大小相等; 光的直线传播; B; A; 太阳;实像;A
24.【答案】蜡烛B;
未点燃;A;
B;
B;不能;
笔尖的像与笔尖之间有一段距离
25.【答案】正 虚 5 不变
26.【答案】较强的穿透能力;
信息;
A;
45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图一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