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宝山区行知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海市行知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卷
1.本试卷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错选不得分。
2.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物质的分类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化学家常根据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探索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1.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氯、盐酸 B. 金刚石、白磷、石膏
C. 干冰、铁、冰水混合物 D. 空气、氮气、石墨
2. 已知胶体粒子带正电,当胶体与胶体相混合时,能析出和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 当胶体粒子遇到带有同种电荷的胶体粒子时,发生聚沉
B. 该AgI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C. 该AgI胶体粒子电泳时向阴极(电源负极)移动
D. 胶体粒子电泳时向阳极(电源正极)移动
3.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已知淀粉遇碘变蓝色。现将淀粉溶液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并将该半透膜袋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适量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下列操作现象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 加入碘水不变蓝
C. 用一束平行光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 加入碘水变蓝色
4.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最终变成药用胶囊。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工业明胶含有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其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明胶的水溶液和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该方法称为___________。
A. B. C.
(4)实验室制备胶体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该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
(5)明矾(化学式为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
(6)向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二、化学键
元素周期表中百余种元素构成了数量惊人的物质世界。
5. 下列过程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 B. 镁在空气中逐渐失去金属光泽
C. 硫磺在空气中点燃 D. 氢气和氯气混合后在光照时发生爆炸
6.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①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②石英熔化
③酒精溶于水
④气体溶于水
⑤碘升华
⑥受热分解
⑦氢氧化钠熔化
⑧溶于水
A. ②④⑥ B. ④⑤⑥ C. ①④⑧ D. ①④⑥
7. 溶于水,溶解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为,为
B. 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和之间的离子键断裂
C. 一个氯化钠分子中存在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
D. 溶液导电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8.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 B.
C. D.
9. 有关单质碘升华过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该过程吸热 B. 分子间距增大
C. 不会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D. 不会破坏共价键
10. 请用以下物质的序号填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He;⑩
其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不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
三、原子的结构
人类很早就开始观察、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也在不断探索物质的性质并尝试寻找其变化规律。直到科学家揭开原子结构的奥秘,人们开始深入认识物质是如何构成的。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完全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
12. 我国自主研制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所用的核燃料为和。下列关于两种核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数相同 B. 性质相同
C. 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 P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5
13. 科学家宇宙里发现分子,和两种分子
A.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互为同位素
C. 具有相同的性质 D. 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14. 已知元素 R 有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 RClX,该氯化物中 R 微粒核内中子数为 Y,核外电子数为 Z,该同位素的符号为
A. YZR B. Y+X+ZX+ZR C. YZ+XR D. Y+XZR
15.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为: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元素有两种同位素
B. 75.77%是某同位素的丰度
C. 35.453是该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D. 36.966表示某同位素的质量数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N、H3、O4、12C60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N中含有36个电子 B. O2和O4互为同位素
C. 1个12C60中含720个中子 D. H2和H3互为同素异形体
17. 硅元素有、、三种核素,硅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8.1,自然界中的丰度为92%,则和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 B. C. D.
18. 已知、、、、、、、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小于18,他们的原子结构特征或有关物质性质等如下表所示。
元素 原子结构特征或有关物质的性质
A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C 其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4倍
E 和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原子半径比大
F 是金属元素
G 原子序数16,其单质在通常状况下为固体
H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次外层电子数少1个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原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E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_,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试比较F、G、H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大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与可形成化合物,该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与氧元素可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C单质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5)请写出E和H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在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
(6)A、B、C各一个原子能形成物质ABC,ABC是生命演化过程中的基础物质之一、已知ABC中B和C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AB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___________键。
四、物质的量
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19. 1个原子的质量为克,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则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用含有的式子表示)
20. 物质的量相等的和,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原子个数之比___________,所含原子总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1. 一个原子核内有个中子,其质量数为,则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2.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相同质量的和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
23. 三草酸合铁酸钾是一种经典的光敏剂(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其化学式为(摩尔质量为)。用以下方法可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固体样品的纯度。取0.2415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硫酸,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已知:
①与稀硫酸反应仅生成三种溶质,且无化合价变化

(1)滴加标准溶液前,溶液中___________(以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三草酸合铁酸钾固体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上海市行知中学202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试卷
1.本试卷选择题均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错选不得分。
2.本卷所用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物质的分类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化学家常根据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探索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1) ①. +2 ②. 盐
(2)b (3) ①. C ②. 渗析
(4) ①. ②.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
(5)Al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具有较大吸附面积,能够净水
(6) ①. 胶体的稳定性被破坏发生聚沉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 ②.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二、化学键
元素周期表中百余种元素构成了数量惊人的物质世界。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 ①. ④⑤⑧ ②. ② ③. ③⑦ ④. ①
三、原子的结构
人类很早就开始观察、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也在不断探索物质的性质并尝试寻找其变化规律。直到科学家揭开原子结构的奥秘,人们开始深入认识物质是如何构成的。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氖 ②.
(2) ①. Mg ②. ③. Cl(3) ①. 正四面体形 ②. O=C=O
(4) (5) ①. ②. 离子键
(6) ①. ②. (极性)共价
四、物质的量
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19题答案】
【答案】
【20题答案】
【答案】 ①. 15:23 ②. 1:1 ③. 2:3
【21题答案】
【答案】
【22题答案】
【答案】 ①. 20 g/mol ②. 11:12
【23题答案】
【答案】(1)
1.160×10-3 mol
(2)
78.5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