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液调节 小练3——B C B D C D B C D D C12.【答案】(1) ①. 大于 ②. 冷(2) ①. 垂体 ②. 饮用1升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增加,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而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从而使机体排出过剩的水分(3)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多(答出2点) (4)增大13 【答案】(1)TSH受体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 ①. 放大激素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②. 肾上腺皮质、性腺(3) ①. 不能 ②. 偏高 ③.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比正常人多,导致体温偏高(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14【答案】(1) ①. 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答出3种即可) ②. 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降低又使胰岛素分泌减少(答案合理即可)①. 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受损(或不敏感、数量减少);含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受阻(答出1点且答案合理即可)②. 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蛋白数量有限(3) ①. 肌细胞中不含葡萄糖-6-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基因不表达 ②. 抑制15【答案】(1) ①.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 神经--体液③. 分级 ④. 反馈 (2)①. 甲状腺激素的核受体 ②. 能介导甲状腺激素进入到细胞核中 (3)一方面可以进入到细胞核中与相应的核受体TR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该复合物能与相关基因上的TRE结合驱动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而促进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产生靶细胞效应,另一方面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与线粒体表面的受体发生结合,进而促进线粒体中发生的代谢过程,促进, ATP的合成体液调节检测1. 下图是斯他林和贝利斯所做的促胰液素发现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实验说明胰液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 B. 小肠是可以分泌促胰液素的内分泌器官C.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将稀盐酸直接注入小肠腔 D. 此实验可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下列关于激素的作用及补充方式,正确的是( )A. 机体缺乏甲状腺激素后只能通过注射的方式补充B. 在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口服生长激素C. 男运动员大量口服雄激素制剂可能会导致性器官萎缩D. 研究胰岛素的功能必须是先补充葡萄糖再补充胰岛素3. 葡萄糖是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当机体葡萄糖利用发生障碍时,人体通过分解脂肪供能,此过程会生成酮体,当血液中酮体积累过多时,就会出现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现酮症酸中毒的人细胞表面可能缺乏胰岛素受体B. 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C. 酮症酸中毒患者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可能会较高 D. 正常人食糖过多不一定会出现酮症酸中毒4. 抗利尿激素有利于维持渗透压平衡。下列关于抗利尿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需要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B. 抗利尿激素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C. 吃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会减少D. 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后,机体排出尿液的浓度会增加5. 胰腺是一种特殊的腺体,既能分泌胰液又能分泌激素。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腺同时具有内分泌作用和外分泌作用 B. 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作用于胰腺C. 胰腺分泌的激素能催化细胞的代谢活动 D. 胰腺细胞分泌的胰液不属于细胞外液6. 在我国一些山区和内陆地区,有时能看到因缺碘而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的人。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病人血液中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A. 激素1含量升高、激素2含量升高、激素3含量降低B. 激素1含量降低、激素2含量升高、激素3含量降低C. 激素1含量升高、激素2含量降低、激素3含量升高D. 激素1含量降低、激素2含量升高、激素3含量升高7. 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的病症,可能导致寒颤、恍惚、心肺功能衰竭及意识丧失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失温容易发生在秋季和冬季,在夏季不会发生失温B. 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C. 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D. 重度失温者下丘脑的感觉功能和体温调节功能均异常8.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其中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在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位于大脑皮层中的渗透压感受器B. 抗利尿激素可能减少肾小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C. 肾小管腔中液体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机体的排尿量增加D. 机体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不利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9. 如图所示为机体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部分机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激素的作用,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B. 图中存储胰岛素的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可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血糖浓度升高时可能是通过改变胰岛B细胞膜两侧的电位来促进胰岛素分泌的D. 神经受损可能会直接影响图中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胰岛B细胞无法分泌胰岛素10. SRY基因是Y染色体上决定生物雄性性别的基因,其表达产物为睾丸决定因子TDF。TDF可促进胚胎生殖腺髓质发育成睾丸并合成睾酮,睾酮与受体AR结合后共同促进雄性特异基因表达,从而使个体发育为雄性,缺少SRY基因的胚胎发育成雌性。如图所示为人类男性性别决定中基因相互作用的关系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推测胚胎发育成雌性一定需要卵巢提供的激素信号B. 睾酮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 性腺细胞中AR基因突变会导致男性第二性征不明显D. 男性的性腺细胞分泌的睾酮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细胞11. 水溶性激素通常不能穿过靶细胞膜,而是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它的效应;脂溶性激素可以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下图是不同类型激素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性激素属于脂溶性激素,生长激素属于水溶性激素B. 脂溶性激素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后可激活某种基因表达C. 水溶性激素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后可以直接调控胞内酶活性大小D. 脂溶性激素或者水溶性激素都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来调控细胞代谢的12.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染能使人体产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调定点升高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菌感染导致人体发热,在体温上升期,产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此时病人可能会感觉很______(填“冷”或“热”)。(2)已知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受血浆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影响,人体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其上的容量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下丘脑,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从而排出过剩的水分,使血量恢复正常。高温持续期,人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此时_____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研究发现,正常人一次性饮用1升生理盐水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浆渗透压基本无变化,但排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增加,排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3)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是_____(答出2点)。(4)人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褐色脂肪组织的功能类似于一个产热器。在寒冷环境中,白色脂肪组织可转化为褐色脂肪组织。据此推测褐色脂肪组织被激活时,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3.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免疫系统失衡导致的疾病。在该病患者体内,产生了一种叫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的物质,TSI的化学结构与TSH相似,能与TSH竞争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刺激甲状腺细胞持续分泌甲状腺激素,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TSH仅能作用于甲状腺,其根本原因是_____。(2)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的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此调节的意义是_____。类似的分级调节还存在于下丘脑、垂体和_____(答出2种)之间。(3)分泌TSI的细胞_____(填“能”或“不能”)识别TSH受体。与正常人相比,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体温_____(填“偏高”或“偏低”),判断依据是_____。(4)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患者精神和智力发育都受影响。该实例说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是_____。14.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现象,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图1表示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图2表示肝脏和肌肉中糖原的部分转化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血糖调节方面,与胰岛素作用效果相抗衡的激素有_____(答出3种)。胰岛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反馈调节机制的?______。(2)某人在医院体检后发现,其血糖浓度高,但胰岛素含量也高,这让他十分困惑,请根据图1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已知肾小管对原尿中的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糖现象,说明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推测其原因是_____。(3)请根据图2分析,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化为葡萄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途径之一是通过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化,同时激活糖原合成酶,来加速肌、肝糖原的合成。15. 下图1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调节示意图,字母表示器官,甲、乙表示激素。图2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TRE是甲状腺激素—受体复合物作用的特定序列,TR可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调控乙激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___(答出2种具体名称);据图1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___,也存在___,以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相对平衡。(2)图2中TR是___;据题推测,与甲状腺激素结合之前,TR的作用可能是___。(3)根据图2尝试写出甲状腺激素发挥作用的机制: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蚌埠市重点中学体液调节单元检测试题.docx 蚌埠市重点中学体液调节单元检测试题体液调节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