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个)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学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个)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学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章 第一节
人教版 生物(初中)(七年级 上)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作用。
2.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说出造成成像不佳等情况的原因并主动解决问题。
新课导入
显微镜下的世界如此神奇,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和学习使用显微镜。
我们来欣赏视频
《一滴水的奇妙世界》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发射式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常见显微镜的类型
认识光学显微镜
单目显微镜的构造及作用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通光孔
压片夹
镜柱
镜座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放大物像,镜头上“5×, 10×, 16×……”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
放大物像,镜头上“4×,10×,40×”中的数字表示放大倍数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照明部分
遮光器:其上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调节光线的强弱。
如何调节?
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
外界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反光镜:反射光线。
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
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如何调节?
机械部分 调节部分
粗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大幅度)
细准焦螺旋
升降镜筒(小幅度)
转换器
安装和转换物镜镜头
通光孔
使光线通过
压片夹
固定玻片标本
载物台
安防玻片标本
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连接目镜和物镜
连接
支持
支持
作用:连接、支持
支持部分
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操作示范
练习使用单目显微镜
学生分组观察动植物玻片标本,同组成员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练习
1.取镜安放
2.对光调光
3.调焦观察
4.整理收镜
操作提示
学生讨论
1. 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怎样的?
倒立
2. 物像未处于视野中央时,如何调整玻片标本位置?
物像往哪偏就往哪移
3. 转换高倍物镜后,你观察到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
视野变暗,范围缩小(细胞数目减少)
4. 如果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你如何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则说明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移动则说明在标本上;若以上操作污点均不移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双目显微镜的主要区别
无遮光器
调整玻片标本
位置
调节视野亮度
课堂小结
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操作:
取镜和安放
对光调光
调焦观察
整理收镜
成像特点:
倒立
调整物像位置:
物像往哪偏玻片就往哪移
练习与应用
1.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
A.40倍 B.14倍 C.104倍 D.400倍
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故选D。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上方,欲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朝哪个方向移动( )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A
解析: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故选A。
3.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b”字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
A. B. C. D.
C
b
b
b
b
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倒立,与玻片呈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的特点,故选C。
4.在使用单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过程中,外界光线强烈,调光时对遮光器和反光镜操作正确的是( )
A.大光圈 平面镜 B.大光圈 凹面镜
C.小光圈 平面镜 D.小光圈 凹面镜
C
解析:使用单目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过程中,外界光线强烈,调光时应减少光线进入显微镜观察的光线路径,小光圈和平面镜都能减少光线进入,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