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月质量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8分)1.今年贺岁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中国影史上迅速崛起,成为焦点。下列电影中的片段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三昧真火烧石矶娘娘 B.敖丙眼泪倒流C.天元鼎炼化蟹将 D.海底炼狱铁柱被烧黑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O2的验满 B. 收集O2C. 滴加液体 D. 检查气密性3.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所以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B.夏天食物容易腐烂是因为气温高,与氧气性质无关C.潜水、医疗急救及炼钢等,都需要氧气D.在-183℃时氧气可变为无色液体,在-218℃时变为白色固体4.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D.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臭氧等5.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描述是一种基本化学素养。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6.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对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属于物理变化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D.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雪、水、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7.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①与③的化学性质相似C.④在反应中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D.②和⑤是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8.在催化剂作用下,氮气(N2)和氢气(H2)反应生成氨气(NH3)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和氢气均由分子构成 B.氨气具有氮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C.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D.氮原子和氢原子是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观粒子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两种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 鉴别O2 、N2和空气三种气体 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C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往40 mL冷水和热水中各加一滴红墨水D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A.A B.B C.C D.D10.某阳离子A3+的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4个不带电的粒子,则A原子的核电荷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 )A.10、24 B.13、26 C.13、27 D.7、2111.如图是装有浓氨水和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的装置(注: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团变红,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若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则①比③更快变红C.若用浸泡过冰水的毛巾捂住装有浓氨水部分装置,棉花不会变红D.此装置为密闭装置,不会污染空气,较为环保12.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 释A. 将25m3的气体加压到0.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隙,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B.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分子不断的运动C. 液态氧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1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是c B.原子不带电的原因是a和c的个数相等,电性相反C.原子中a、b、c的个数一定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b和c上1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的分类C.空气的成分 D.可加热仪器分类15.对于Mg、Mg2+两种微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16.下面是某同学对一些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氢气能燃烧——可作燃料 稀有气体有惰性——不能作保护气 金属汞——由汞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C 环境污染与保护 D 物质鉴别化肥、农药——使农业增产,滥施污染环境 生活污水——污染环境,最好处理后排放 区别氧气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看燃着的木条火焰是否熄灭 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加入二氧化锰,看是否有气泡A.A B.B C.C D.D17.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原子的是①③④ B.表示阴离子的是②⑤C.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②③⑤ D.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其量筒内的液体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其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大于6 mL B.小于6 mL C.等于6 mL D.均有可能19.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会发生改变20.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足量的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乙: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C.图丙:硫在盛有足量氧气的集气瓶内燃烧D.图丁: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1.已知 X、Y 两种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 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22.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C. D.23.下列微粒中一定带电荷的是 ①分子 ②原子 ③质子 ④中子 ⑤电子 ⑥原子核。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③④⑤⑥2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C.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25.氦-3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用“●”“○”“ ”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氦-3原子结构的是A. B. C. D.2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可能是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B.化学性质很稳定C.当a=11时,x=8 D.若a-x=0,符号是O2-27.下列对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也能分解为原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C.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28.实验室常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B.C. D.29.下面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二、填空与简答(每空2分,共16分)3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为微观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图乙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图乙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图丙为某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6时,该微观粒子是 (填微观粒子符号)。图丁是金属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镓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乙中B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在该过程中,下列保持不变的量是 (填字母序号)。a.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5) 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会熔化,可以做高温温度计,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温度计示数升高的原因是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3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木条放在 (填“a”或“b”)处。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A”或“B”)。(3) 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则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从A-F中选)3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1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分别写出红磷、铁丝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 。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写出甲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丙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A、B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C、D两处的夹子,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 瓶(填“A或B”)。数字化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相较于传统实验,可以对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图表化,更利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如图是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示意图及压强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① 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增大,其原因是 。② 根据t2时刻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③ t3时刻气压上升约至原压强,对应的操作是 。九年级化学月质量检测答题纸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2分,共16分)30题、 ; ;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31题、 ;32题、 ; ; ① ② ③红磷水木炭A甲装置B图2p/kPa140气体压强传感器o电加热装置1201009红磷80水t/s甲乙结合分子分解①2818得失电子离子球o时e时@明CD甲丙a②米之BCDEG氧气氧气铁丝木炭红磷水水水氧气甲乙丙图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化学月质量检测.docx 九年级化学月质量检测答题纸.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