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独山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独山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10月份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 4分,共计32分)
1.2024年10月8日消息,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 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 辛顿,“以表彰他们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物理过程和研究方法比物理知识本身更加重要。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合力和分力都体现了微元法的思想
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足够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直接验证了惯性定律
2.钓鱼是一项广泛的休闲运动,如图所示,AB部分为鱼竿,BC部分为鱼线,某时刻鱼在水中挣扎时对轻质鱼线施加的拉力为150N,鱼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钓鱼者和鱼竿的总质量为60kg,钓鱼者始终未与水平地面出现相对运动,已知,,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鱼竿的力沿竿向下
B.钓鱼者的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至少为0.147
C.若鱼对鱼线的拉力大小不变,人缓慢将鱼向岸边拉近,且鱼线与水平方向夹角变大,则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变大
D.若鱼在某位置挣扎加剧,对鱼线的拉力变大,人用力保持鱼竿和鱼线形状不变,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3.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运动,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最小值为Ma
B.A、B分离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
C.A、B分离时,A上升的距离为
D.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4.如图所示,粗糙的正方形斜面ABCD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一物体受到与斜面的对角线BD平行的恒力作用,恰好能沿斜面的对角线AC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5.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采集手机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某同学将手机竖直向上抛出,测得手机在竖直方向的a-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手机受到的支持力大于手机对手的压力
B.时刻手机到达最高点
C.时刻手机的速度最大
D.时间内,手机先失重后超重
6.2025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在北京亦庄举行,天工机器人(如图1)冲线完赛,夺得冠军。在比赛中,甲、乙两台机器人在某段直线赛道上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关于0~t1时间内两台机器人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甲、乙两台机器人在同一位置
B.t1时刻,机器人乙的速度大于机器人甲的速度
C.0~t1时间内,甲、乙两台机器人的距离增大
D.0~t1时间内,机器人甲的平均速度大于机器人乙的平均速度
7.目前机器人研究迅猛发展。在某次测试中,机器人A、B(均可视为质点)在t=0时刻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机器人A速度减为零后停止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机器人B的加速度大小为0.25m/s2
B.t=9s时,机器人A、B的速度大小相等
C.相遇前机器人A、B的最大距离为12m
D.t=8s时,机器人A、B相遇
8.小船横渡一条河,为尽快到达对岸,船头方向始终与河岸垂直,为避免船撞击河岸,小船先加速后减速运动,使小船到达河对岸时恰好不与河岸相撞。小船在静水中的行驶速度v1,如图甲所示,水的流速以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小船渡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
B.小船渡河的河宽是480 m
C.小船到达对岸时,沿河岸方向向下游运动了360m
D.小船渡河的过程中最大速度是14 m/s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计10分)
9.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从水平转动的传送带的右侧滑上传送带,固定在传送带右端的位移传感器记录了小物块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在前3.0s内为二次函数,在3.0s~4.5s内为一次函数,取向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小华同学独自思考画出了小物块的图如图丙所示,相关标注如图所示。则(  )
A. B.
C.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2 D.物体相对传送带最大位移是9米
10.如图甲所示,质量M=3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右端,t=0时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一段时间后撤去F,木板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始终没有离开木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B.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C.从施加拉力F到木板停下的时间为8.25s
D.拉力F的大小为16N
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计24分)
1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及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3)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多选)
A.拉橡皮筋的细绳不可以用弹性绳代替,而且细绳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与木板靠近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筋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些,且拉力和的夹角越大越好
D.在同一次实验中,应将结点O拉到同一位置
(4)某次拉动时让细绳OB沿水平方向,细绳OC斜向下,如图丙所示。现使橡皮筋竖直伸长到稳定状态,结点位于O点,如果稍微增大拉力的大小,而保持的方向及O点位置不变,需要调节拉力的大小及方向,则______。
A.拉力增大且顺时针转动
B.拉力减小且顺时针转动
C.拉力增大且逆时针转动
D.拉力大小不变且逆时针转动
12.下图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变电源,在小车质量”定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
A.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补偿阻力
B.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砂和砂桶的质量m没有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C.平衡摩擦力时末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
D.没有补偿阻力或补偿阻力不够
(3)下图是乙同学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已知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根据纸带可得此次小车的加速度a=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若某次实验过程中,求得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砂桶的加速度为 。
四、解答题
13(12分 ).如甲图所示,质量均为1kg的物块A、B静止在水平面上,A、B由劲度系数为3N/cm的轻弹簧相连,物块A套在竖直杆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沿杆缓慢上移,B运动之前,力F随上升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已知物块A、B处于水平面时距离为16cm,弹簧原长为18cm,物块A与杆间动摩擦因数为0.5,图中c点的高度,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当A在地面时,求B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求的数值;
(3)求坐标a、b的数值。
14(10分).如图甲所示,工地电动物料运输车的左端有一个垂直底板的挡板。工人将一个质量的物料放在车上,保持车底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向左推车,如图乙所示。已知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前进后,车的速度大小为。物料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所受摩擦力不计。取重力加速度,,,求:
(1)车前进所用的时间;
(2)上述运动过程中,底板对物料支持力的大小。
15(12分).如图所示,倾角的传送带始终以大小为的速度顺时针运行,相距的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点处有一距传送带很近的固定挡板,传送带上两个小物块(均视为质点)用长度的轻绳相连,轻绳拉直且与传送带平行,物块位于的中点处。现将两物块由静止释放,然后将轻绳剪断,一段时间后物块与挡板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物块A、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剪断轻绳前瞬间,轻绳的弹力大小;
(2)物块B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物块A、B间的距离;
(3)物块B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到达的最高位置与挡板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C B C C BCD BC
11.(1)B
(2)
(3)BD
(4)C
12. AC/CA D 1.6 2a
13.(1)6N
(2)16
(3)8,
【详解】(1)当A在地面时,根据平衡关系,B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
(2)当A上升到c点时,此时弹簧长度为
弹簧弹力为
设此时弹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对A受力分析得

联立得
则的数值为。
(3)A缓慢上升,视为平衡状态,弹簧弹力先减小再增大,因为存在
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初状态,坐标a点弹簧弹力斜向上,设弹簧弹力为T,弹簧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则


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有
则坐标a、b的数值分别为,。
14.(1)16s
(2)163N
【详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
(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车的加速度
物料受力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竖直方向有
联立解得底板对物料支持力的大小为
15.(1)0.12N
(2)3.8m
(3)0.8m
【详解】(1)由于
表明剪断轻绳前两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对物块B,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解得
(2)剪断轻绳后,由于
则物块B由静止开始沿传送带加速下滑,设加速度大小为,对物块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剪断轻绳后,物块A由静止开始沿传送带加速上滑,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此段时间内A上滑的距离
物块A、B间的距离
解得
(3)物块B下滑到挡板P处时的速度大小为
解得
物块B与挡板P碰撞后先沿传送带减速上滑,设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从物块B与挡板P碰撞到物块B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物块B沿传送带上滑的距离
解得
物块B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沿传送带减速上滑,从物块B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到物块B到达最高位置,物块B沿传送带上滑的距离
解得
又由于
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