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长春八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1-7题,单选,每小题4分;8-10题,多选,每小题6分,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选错得0分)
1.在物理学发展进程中,物理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瞬时速度时,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C.如图a所示,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如图b所示,桌面受到压力时的形变非常微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射的激光的变化来判断,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微元法
2.下列各图中,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球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对球体的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
A.(1)图中A球给B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B.(2)图中A、B球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C.(3)图中倾斜细线对A球没有作用力
D.(4)图中A球受3个力作用
3.赛龙舟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龙舟a、b在同一江面上做直线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a和龙舟b的平均速度相等
B.龙舟b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C.龙舟a和龙舟b只有一个时刻加速度相同
D.龙舟b先往正方向运动,再往负方向运动
4.如图所示,用的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沿竖直墙壁下滑,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重100,则物体受到摩擦力为( )
A.100N B.50N C.10N D.
5.水平面上A处放置有一半径为r的铁环,铁环的最高点为a,在A处的右侧B处有一竖直墙面,墙面上固定有一磁铁(厚度不计),如图所示。现给铁环一水平速度,在水平面上滚动了三圈半后恰好被磁铁吸住,则( )
A.研究铁环上a点的运动时,可以将铁环看成质点
B.铁环运动过程中,铁环上的a点相对于圆心静止
C.A、B间的距离等于
D.铁环从A处滚动到B处的过程中,a点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6.高速避险车道是指在高速公路上设置的一种特殊车道,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失控车辆减速和安全停车,如图甲。图乙是高速避险车道简化图,为的四等分点。汽车刚冲进避险车道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到达,最终在点停下。汽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点的速度大小为
B.汽车由点到点的时间为
C.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D.汽车运动的总位移
7.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5H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是小球B的质量为2倍。设小球B与地面碰撞后以原速率反弹,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则( )
A.小球B上升过程加速度向上,下落过程加速度向下
B.两小球第一次相遇前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两小球第一次相遇的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
D.两小球第一次相遇时速率之和为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减速运动
B.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由 =f/N可知,动摩擦因数 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弹力N成反比
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1.5s时的速度是7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
C.第1s内的位移是10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10.a、b两质点沿直线轴正向运动,时,两质点同时到达坐标原点O,测得两质点在之后的运动中,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比值(即平均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b做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B.质点a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C.时,a、b再次到达同一位置
D.时,a、b再次到达同一位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6分)某同学探究弹簧弹力和长度的关系,他把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记录弹簧自由下垂时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记录每一次悬挂钩码的个数(每个钩码50g)和弹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实验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1)如图是该同学某次测量的弹簧长度,该长度是 cm。
(2)根据下表记录的数据,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0 1 2 3 4
指针示数x/cm 2.10 3.10 4.10 5.10 6.11
(3)若悬挂的钩码的质量比所标数值偏小些,则实验测得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实际劲度系数 (填“偏大”或“偏小”)。
12.(6分)如图所示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在真空环境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相机每隔时间闪光一次。
(1)关于图中的、、,下列选项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2)利用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 。
A. B. C. D.
(3)若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得到纸带如图乙,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重锤的加速度大小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3.(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m=4.5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向右拉力F。已知物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10m/s2,则:
(1)当弹簧拉长至14.5cm时,物体恰好向右匀速运动,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通过弹簧向左推物块时,将弹簧压缩至6cm,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4.(12分)篮球运动中,球员需要拼抢篮板,合适的起跳时机有助于让自己在更高处接到球,若时刻篮球自离地面处的N点开始竖直下落,初速为零,球员未起跳时手位于M点,距离地面,假设球员起跳后M点随身体做初速为的竖直上抛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忽略篮球和手的体积,重力加速度,则:
(1)该球员起跳后M点可以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若球员在时刻同时起跳,试判断球员是否可以在上升过程中接到篮球?
(3)若球员要在跳到最高点时接到篮球,则需在时刻之后多久再起跳?
15.(18分)猎豹在某次狩猎中发现前方处有一只羚羊,立刻以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追赶。同一时刻,羚羊立刻以加速度开始奔跑。已知猎豹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羚羊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且两者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1)求猎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
(2)在猎豹追上羚羊前,求猎豹与羚羊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及所用的时间;
(3)猎豹由于身体原因,以最大速度运动一段时间后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运动。为保证狩猎成功,求猎豹保持运动的最短时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在研究瞬时速度时,,时间趋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采用了极限法,故A错误;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B错误;
C.如图a所示,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故C正确;
D.如图b所示,桌面受到压力时的形变非常微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反射的激光的变化来判断,这种方法被称之为放大法,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A.(1)图中A球给B球的作用力沿两球的球心连线斜向上,故A错误;
B.(2)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B对A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故B错误;
C.(3)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倾斜细线对A球没有作用力,否则存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使得A球水平方向不可能受力平衡,故C正确;
D.(4)图中,以A球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A球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B对A没有弹力作用,则A球受2个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A.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故在时间内,龙舟b的位移大于龙舟a的位移,根据
可知龙舟a的平均速度小于龙舟b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龙舟b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故B错误;
C.对龙舟b,在时间内,只有一个时刻图像的斜率和龙舟a直线斜率相同,故C正确;
D.龙舟b的运动方向不变,故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重点在于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其中是动摩擦因数,N是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物体A沿竖直墙壁下滑,说明物体与墙壁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决定,其中:是动摩擦因数;N是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正压力。由于物体A是沿竖直方向下滑,因此正压力N并不是物体的重力,而是水平方向上物体对墙壁的压力。
乘以
5.答案:C
解析:研究铁环上a点的运动时,铁环的人小不能忽略,不可以将铁环在成质点,选项A错误;铁环运动过程中,铁环上的a点相对于圆心的位置不断变化,不是处于静止状态,选项B错误;铁环滚动了三圈半被磁铁吸住,则A、B间的距离为,选项C正确;铁环从A处滚动到B处的过程中,a点发生的位移大小为.,选项D错误.
6.答案:D
解析:题意可知C点为AE中间位置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中间位置速度,结合题意可知C点速度,A错误;汽车从A点匀减速到E点停下,逆向思维法,可看做汽车从E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在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关系,有,因为,则,故B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运动总时间,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有,联立以上解得,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A.小球B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方向向下,故A正确;
B.两小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故B正确;
CD.B球落地时的速度为当B落地时A下落的高度为H,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有解得此过程A球下落的距离为所以第一次相遇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此时B球的速度为0,A球的速度为可知两小球第一次相遇时速率之和为,故C错误,D正确。
8.答案:BC
解析:
9.答案:AB
解析: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一段时间始末速度的平均值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故A正确;
B.物体的加速度是,故B正确;
CD.根据上面的分析知第1s初的速度是,则第1s内的位移是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故CD错误。故选AB。
10.答案:AC
解析:A.由图可知,对于质点b,任一时刻都有所以b做速度为的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对质点a,根据数学知识得变形得
可得
故B错误;
CD.时,两质点同时到达坐标原点O,根据,结合图像可知,时,a、b平均速度相等,a、b在内的位移相等,a、b再次到达同一位置,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11.答案:(1)7.10/7.11/7.12
(2)48.9/48.8/49.0
(3)偏大
解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由图可知该同学某次测量的弹簧长度为。
(2)由表格数据,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若悬挂的钩码的质量比所标数值偏小些,根据
由于代入计算的钩码质量偏大,则实验测得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实际劲度系数偏大。
12.答案:C;C;9.85
解析:(1)如图所示为用频闪相机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在真空环境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已知频闪相机每隔时间闪光一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可得由于不清楚图中A点是否下落的初位置,不清楚A点的速度是否为零,故无法确定图中的、、的比例关系。故选C。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理可得解得
故选C。
(3)每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13.答案:(1)400N/m;(2)16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形变量为由平衡条件得由物体恰好匀速运动有联立解得
(2)将弹簧压缩至6cm时压缩量为则又
物体静止受静摩擦力,即方向水平向右。
14.答案:(1)0.45m
(2)不可以
(3)0.2s
解析:(1)球员起跳后M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利用逆向思维,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有
解得
(2)若球员在时刻同时起跳,利用逆向思维减速至0的时间
此时间内,篮球的位移
由于
可知,球员不可以在上升过程中接到篮球。
(3)球员要在跳到最高点时接到篮球,则篮球的位移
对篮球进行分析,根据位移公式有
解得
可知,若球员要在跳到最高点时接到篮球,令需在时刻之后的时间再起跳,则有
解得
15.答案:(1)3s,25m
(2)36.25m,2.5s
(3)6.5s
解析:(1)猎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
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
(2)当猎豹的速度达到羚羊的最大速度时两者距离最大,此时用时间
此时两者最大距离
(3)羚羊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时间
猎豹加速到最大速度的位移
设猎豹保持匀速最短时间为,猎豹从最大速度减小到羚羊的最大速度的时间
位移
由题意可知猎豹追上羚羊时
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