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2025九上·珠海月考)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气体扩散实验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图乙中,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水蒸气内能减小C.图丙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不会被重物拉开,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图丁中,迅速向下压活塞时,仅通过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管内硝化棉燃烧2.(2025九上·珠海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摩擦生热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3.(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在此过程中能量不守恒B.在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是保持不变的C.小球运动到相同的高度,具有相同的动能D.在小球的运动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4.(2025九上·珠海月考)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5.(2025九上·珠海月考)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C.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6.(2025九上·珠海月考)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的元件的是A. B. C. D. 7.(2025九上·珠海月考)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甲、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较少B.8min之后,甲的温度不变,不再吸收热量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4:5D.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1分)8.(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说明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9.(2025九上·珠海月考)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 起主要作用。“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处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 (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或“存在较大斥力”)。10.(2025九上·珠海月考)题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里的中子 (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 11.(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所示,秋冬季节,工作人员进入加油站工作前,要先手摸静电释放器。这是因为人身体和衣服摩擦会发生 现象,静电释放器能将电荷导入大地。若人体带负电荷,则人手摸静电释放器瞬间,电流方向是从 (选填“静电释放器到人体”或“人体到静电释放器”),在这个过程中 (选填“原子核”或“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 12.(2025九上·珠海月考)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此时 (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13.(2025九上·珠海月考)沸腾过程中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14.(2025九上·珠海月考) 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 (选填“热量差”、“内能差”、“温度差”),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将冰融化成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所示可知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 (选填:大、小):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8分)15.(2025九上·珠海月考)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所示,有两个金属球,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带大量负电荷,用铜导线连接两球。当铜导线连接两球时,请用“→”或“←”符号在括号内标出铜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及电子移动的方向。(2)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一个电路,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3)在图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6.(2025九上·珠海月考)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1)实验应量取 (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2)实验中,通过 (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分析上表数据得 (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做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4)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17.(2025九上·珠海月考)生活处处皆物理。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绳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是因为塑料细丝彼此之间带上的是 电荷,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电荷(后两空选填“同种”或“异种”)。(2)如图乙中a、b所示装置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如图丙所示,把一个带电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棒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8.(2025九上·珠海月考) 小含想用刚学习的电路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于是她找来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3)电源在电路中是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小含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极模糊不清的电池盒,她用一个 。(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极。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9.(2025九上·珠海月考)小明家“小厨宝”电热水器可装有质量为5kg的水,如果将热水器中的水从20℃加热到70℃,求:(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这些初温20℃的水吸收了1.89×106J热量,则水的末温是多少?20.(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2×107J/kg)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8分)21.(2025九上·珠海月考)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1)如图甲所示,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对图甲中A、B、C、D重新排序);(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做功 次,图甲中D所示的汽油机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燃气内能的。除此之外,通过 也可改变物体内能;(3)图乙所示为某汽油机的能流图,若E=1000J,E1=350J,E2=250J,E3=300J,则E4= 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为η= 。22.(2025九上·珠海月考)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随着科技的进步,“净化”的原理不断优化,功能也逐渐增强。最早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大多采用“风机+滤网”的模式,很长时间才能将室内空气全部过滤一遍,另外PM2.5等小微粒能轻易透过滤网。后来滤网采用“静电驻极式”技术,灰尘通过滤网前,先由高压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再被同样带电的滤网吸附(如图所示),大大提高净化能力。现在有一种“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净化器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并与其凝聚成团,主动将其沉降,净化能力再次明显提升。(1)“PM2.5”指的是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它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那么能够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做法是 (合理即可);“静电驻极式”技术中滤网应带 电荷。(2)“静电驻极式”技术中小微粒经过滤网时被吸附的原理是 .“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之所以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是因为带电粒子具有 (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的作用。(3)“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中负离子与污染颗粒物凝聚成团后能沉降到地面是由于所受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23.(2025九上·珠海月考)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地改进和发展中。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图乙)。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汽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汽缸;②通过汽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汽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汽缸中排出。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燃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 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 部燃烧;(2)图丙所示是将 能转化为 能;(3)根据材料知道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请你判断图丁中表示的是 冲程;(4)小锦同学阅读了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戊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该内燃机输出的有用功为燃料释放热量的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图甲中,气体扩散实验中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 图乙中,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B正确;C.图丙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不会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D. 图丁中,迅速向下压活塞时,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硝化棉吸收空气的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所以活塞没有直接对硝化棉做功,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答案】B【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解答】A.晶体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A不符合题意;B.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内能减小,B符合题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较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C不符合题意;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摩擦生热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不能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3.【答案】D【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守恒条件;能量守恒定律【解析】【解答】ABD.图中,小球运动时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和动能减小,小球的机械能减少;在克服与空气摩擦和与地面撞击时做功,转化为内能,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故AB错误;故D正确;C.小球运动到相同的高度,质量不变,重力势能相同,故C错误。故选D。【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运动的物态克服摩擦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答案】D【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即丙带负电,图中,甲丙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甲带负电;甲乙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乙可能带正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乙可能不带电,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5.【答案】B【知识点】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解:AB、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B的自由电子流向A,B因多余电子带正电;自由电子移动方向是从B到A.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所以电流从A到B.得到的电流是短暂的,不能得到持续电流,故CD错.故选B.【分析】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A的正电荷传向B.6.【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解析】【解答】解:A、电源两端被直接用导线相连,故会发生电源短路,电流比较大,容易损坏电源,故A不符合题意;B、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电路中没有电源,不是完整电路;故B不符合题意;C、闭合开关,电源与灯泡组成完整电路,满足电路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后,会对电源及灯泡短路,致使灯泡不能工作,会损坏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电路完整是指用电路中电流过大,导线将电源、开关和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会损坏电源;而用电器短路是指用一根导线将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用电器短路不会损坏用电器,但用电器不能工作。7.【答案】D【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甲的时间长,则甲吸收的热量多,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8min之后,甲已经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故B错误;CD.由图象可知,甲、乙升高100摄氏度时,甲的加热时间为,乙的加热时间为,则甲、乙吸收的热量关系为,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8.【答案】扩散;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知识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 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根据闻到驱蚊剂味道这一现象,结合分子动理论进行分析。9.【答案】斥力;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处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所以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分析】1.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 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10.【答案】电子;不带电;带负电【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解析】【解答】题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根据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第1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故该空填“电子”;第2空、 原子核里的中子不带电。故该空填“不带电”;第3空、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负电。故该空填“带负电”;【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11.【答案】摩擦起电;静电释放器到人体;电子【知识点】两种电荷;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人身体和衣服摩擦会带上静电,发生摩擦起电现象。若人体带负电荷,当人手摸静电释放器瞬间,电子会通过人体流向静电释放器,所以电流方向是从静电释放器到人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分析】1.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12.【答案】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源【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解析】【解答】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给手机提供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电源。【分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13.【答案】不变;吸热;铝【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解答】沸腾过程中的温度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相同,即三个金属球的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t可知,铝球的比热容最大,吸收的热量最多。【分析】1.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 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即三个球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t分析比较三个金属球吸收的热量。14.【答案】温度差;小;增加【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个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所以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冰和水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冰和水吸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较小;4.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15.【答案】(1)(2)(3)【知识点】电流的方向;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解答】(1)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带大量负电荷,用铜导线连接两球,电子由乙球流向甲球,由于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铜导线中的电流是从甲球流向乙球,如图所示:(2)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开关、小灯泡后回到电源负极,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3) 依次将电源、开关、电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确保电流能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门铃,再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分析】(1)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2)根据电流流向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据此画出电路图;(3)要使门铃正常工作,需将电源、开关和门铃用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16.【答案】(1)质量;相同(2)加热时间(3)甲;甲(4)比热容【知识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需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时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时应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可以保证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使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加热器放出的热量越多,液体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所以可以通过加热的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由表格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间相同时(4min),甲液体的温度变化为46℃-30℃=16℃,乙液体的温度变化为42℃-10℃=32℃,甲液体的温度变化较小,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所以应选择甲液体作为液体冷却液。(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分析】(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需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时应使用相同规格加热器,保证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使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可以通过加热的时间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17.【答案】(1)蓬松;同种;异种(2)吸引轻小物体;不相同(3)负;得到【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解析】【解答】(1)捋塑料细丝时,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向四周散开,塑料绳越来越蓬松。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异种电荷;(2)图a是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工作。图b根据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原理不同;(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棒靠近橡胶棒时互相排斥,说明带电棒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分析】(1)摩擦起电现象普遍存在,手和塑料是不同材料,用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出现电子的得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解答;(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18.【答案】(1)断开(2)断路;通路;控制电路的通断(3)提供;发光二极管【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 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断路。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通路。 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3)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没有单向导电性,不能用于判断电源极性;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时,二极管发光,反之则不发光,所以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来判断电源的“+、-”极。【分析】(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开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3)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19.【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答:水吸收了1.05×105 J的热量;(2)解:水升高的温度为则t2=t1+Δt=20℃+90℃=110℃由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实际末温为100℃。答: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知识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2)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结合比热容、质量,可以计算温度差。20.【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2)解: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解:由可得,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可得,需要燃气的质量。【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燃料的热值【解析】【分析】(1)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2)利用Q=mq,计算燃料放热多少;(3)根据,计算放出的热量, 利用,计算消耗燃料的质量。(1)水吸收的热量(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由可得,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可得,需要燃气的质量21.【答案】(1)BADC(2)900;做功;热传递(3)100;25%【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1)A.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压缩冲程;B.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是吸气冲程;C.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是排气冲程;D.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冲程。所以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BADC。(2)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2圈做功1次,所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做功900次。图甲D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燃气的内能的,除此之外,通过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由图乙,根据能量守恒可知,E4 = E-E1-E2-E3=1000J-350J-250J-300J=100J该汽油机的效率为:【分析】(1) 根据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特点(进气阀、排气阀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方向)来判断冲程顺序;(2)根据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2圈做功1次进行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3)根据能流图中能量守恒计算E4,再根据效率公式(有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计算汽油机效率。22.【答案】(1)不是;不在室内吸烟;负(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吸引(3)大于【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热运动;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1)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2.5×10-6m的颗粒物,其直径远大于分子直径,所以PM2.5不是分子。根据题意,能够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做法是:可采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如绿色出行),室内禁止吸烟等措施 。灰尘经高压钨丝放电带正电,滤网需吸附带正电的灰尘,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静电驻极式”技术中滤网应带负电荷。(2)“静电驻极式”技术中小微粒经过滤网时被吸附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主动式空气净化”中,负离子能主动寻找污染颗粒物,是因为带电粒子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3) 负离子与污染颗粒物凝聚成团后沉降到地面,说明合力方向向下,所受重力大于浮力。【分析】(1)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进而可知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23.【答案】(1)外;内(2)机械;内(3)做功(4)30【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解析】【解答】(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图丁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冲程。(4)由图戊可知,该内燃机输出的有用功与燃料释放热量的百分比为:【分析】(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3)根据内燃机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情况,确定内燃机的工作冲程;(4)由能流图得出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值,得出内燃机的效率。(1)[1]由材料一可知,如图乙所示,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2]由材料二可知,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1][2]图丙所示是压缩气体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即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气体内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图丁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4)燃料释放热量中废气带走33%、水吸收了30%、摩擦与辐射消耗7%,输出的有用功占1 / 1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2025九上·珠海月考)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气体扩散实验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图乙中,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水蒸气内能减小C.图丙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不会被重物拉开,说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图丁中,迅速向下压活塞时,仅通过活塞对硝化棉做功,使管内硝化棉燃烧【答案】B【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A.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图甲中,气体扩散实验中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 图乙中,试管中的水加热沸腾后,塞子被水蒸气推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B正确;C.图丙中,两个压紧的铅块不会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D. 图丁中,迅速向下压活塞时,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硝化棉吸收空气的热量,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所以活塞没有直接对硝化棉做功,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3.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2.(2025九上·珠海月考)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D.摩擦生热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答案】B【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解答】A.晶体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A不符合题意;B.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内能减小,B符合题意;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较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C不符合题意;D.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摩擦生热过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不能自发的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3.(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在此过程中能量不守恒B.在此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是保持不变的C.小球运动到相同的高度,具有相同的动能D.在小球的运动中,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答案】D【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守恒条件;能量守恒定律【解析】【解答】ABD.图中,小球运动时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重力势能和动能减小,小球的机械能减少;在克服与空气摩擦和与地面撞击时做功,转化为内能,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故AB错误;故D正确;C.小球运动到相同的高度,质量不变,重力势能相同,故C错误。故选D。【分析】质量一定时,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运动的物态克服摩擦消耗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2025九上·珠海月考)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答案】D【知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即丙带负电,图中,甲丙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甲带负电;甲乙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乙可能带正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乙可能不带电,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5.(2025九上·珠海月考)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后如图,则( ) A.A中正电荷通过棒流向B,B带正电荷B.B中负电荷通过棒流向A,B带正电荷C.棒中有持续电流从A流向B,使B张角增大D.棒中有持续电流从B流向A,使A张角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知识点】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解:AB、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B的自由电子流向A,B因多余电子带正电;自由电子移动方向是从B到A.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所以电流从A到B.得到的电流是短暂的,不能得到持续电流,故CD错.故选B.【分析】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A的正电荷传向B.6.(2025九上·珠海月考)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路完整且开关闭合后不损害电路中的元件的是A. B. C. D. 【答案】C【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解析】【解答】解:A、电源两端被直接用导线相连,故会发生电源短路,电流比较大,容易损坏电源,故A不符合题意;B、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电路中没有电源,不是完整电路;故B不符合题意;C、闭合开关,电源与灯泡组成完整电路,满足电路的要求,故C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后,会对电源及灯泡短路,致使灯泡不能工作,会损坏电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电路完整是指用电路中电流过大,导线将电源、开关和用电器连接起来的;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直接将电源两端相连,会损坏电源;而用电器短路是指用一根导线将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起来,用电器短路不会损坏用电器,但用电器不能工作。7.(2025九上·珠海月考)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相同,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所示是甲、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沸腾前,升高相同温度,甲吸收的热量较少B.8min之后,甲的温度不变,不再吸收热量C.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4:5D.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1【答案】D【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A.由图象可知,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甲的时间长,则甲吸收的热量多,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8min之后,甲已经沸腾,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故B错误;CD.由图象可知,甲、乙升高100摄氏度时,甲的加热时间为,乙的加热时间为,则甲、乙吸收的热量关系为,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分析,故C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原理为Q=cmΔt,在控制材料不同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吸收热量相同,根据加热时间代表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表明吸收热量越大),当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变化少,物质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加热时间过长,表明吸收热量较大,所以水的质量较多或者初温较低,或者没有加盖三种原因。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1分)8.(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为某款儿童用的驱蚊手环,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 现象,说明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答案】扩散;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剧烈【知识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 刚撕开包装袋会闻到驱蚊剂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温度越高气味越明显,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析】 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需要根据闻到驱蚊剂味道这一现象,结合分子动理论进行分析。9.(2025九上·珠海月考)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 起主要作用。“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处大多数分子间距离 (填“较大”或“较小”),所以分子间 (填“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或“存在较大斥力”)。【答案】斥力;较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知识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解析】【解答】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镜子破裂处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所以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分析】1.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 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作用力越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10.(2025九上·珠海月考)题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原子核里的中子 (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 (填“带正电”或“带负电”或“不带电”)。 【答案】电子;不带电;带负电【知识点】两种电荷;原子结构【解析】【解答】题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根据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第1空、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故该空填“电子”;第2空、 原子核里的中子不带电。故该空填“不带电”;第3空、 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带负电。故该空填“带负电”;【分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中子不带电。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11.(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所示,秋冬季节,工作人员进入加油站工作前,要先手摸静电释放器。这是因为人身体和衣服摩擦会发生 现象,静电释放器能将电荷导入大地。若人体带负电荷,则人手摸静电释放器瞬间,电流方向是从 (选填“静电释放器到人体”或“人体到静电释放器”),在这个过程中 (选填“原子核”或“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 【答案】摩擦起电;静电释放器到人体;电子【知识点】两种电荷;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人身体和衣服摩擦会带上静电,发生摩擦起电现象。若人体带负电荷,当人手摸静电释放器瞬间,电子会通过人体流向静电释放器,所以电流方向是从静电释放器到人体,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分析】1.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2.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12.(2025九上·珠海月考) 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此时 (填“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答案】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源【知识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解析】【解答】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消耗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用电器,此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给手机提供电能,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电源。【分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13.(2025九上·珠海月考)沸腾过程中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答案】不变;吸热;铝【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解析】【解答】沸腾过程中的温度不变,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相同,即三个金属球的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t可知,铝球的比热容最大,吸收的热量最多。【分析】1.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 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即三个球升高的温度相同,根据Q=cm△t分析比较三个金属球吸收的热量。14.(2025九上·珠海月考) 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 (选填“热量差”、“内能差”、“温度差”),小丽同学对冰加热,将冰融化成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所示可知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 (选填:大、小):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不变)。【答案】温度差;小;增加【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个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所以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冰和水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冰和水吸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冰的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物态的变化而变化;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温度变化大的物质,比热容较小;4.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大。三、作图题(共3小题,满分8分)15.(2025九上·珠海月考)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所示,有两个金属球,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带大量负电荷,用铜导线连接两球。当铜导线连接两球时,请用“→”或“←”符号在括号内标出铜导线中电流的方向及电子移动的方向。(2)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一个电路,请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3)在图中有电子门铃、电源和开关,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它们连起来,使得门铃能够正常工作。【答案】(1)(2)(3)【知识点】电流的方向;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解答】(1)甲球带大量正电荷,乙球带大量负电荷,用铜导线连接两球,电子由乙球流向甲球,由于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所以铜导线中的电流是从甲球流向乙球,如图所示:(2)由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依次经开关、小灯泡后回到电源负极,据此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3) 依次将电源、开关、电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确保电流能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门铃,再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分析】(1)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2)根据电流流向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据此画出电路图;(3)要使门铃正常工作,需将电源、开关和门铃用导线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6.(2025九上·珠海月考)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1)实验应量取 (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 (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2)实验中,通过 (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分析上表数据得 (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做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4)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答案】(1)质量;相同(2)加热时间(3)甲;甲(4)比热容【知识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解析】【解答】(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需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实验时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时应使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可以保证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使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时间越长,加热器放出的热量越多,液体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所以可以通过加热的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由表格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间相同时(4min),甲液体的温度变化为46℃-30℃=16℃,乙液体的温度变化为42℃-10℃=32℃,甲液体的温度变化较小,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所以应选择甲液体作为液体冷却液。(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分析】(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时,需控制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时应使用相同规格加热器,保证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使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可以通过加热的时间来比较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越强;(4)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强。17.(2025九上·珠海月考)生活处处皆物理。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甲所示),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绳越来越 (选填“蓬松”或“紧密”),是因为塑料细丝彼此之间带上的是 电荷,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电荷(后两空选填“同种”或“异种”)。(2)如图乙中a、b所示装置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3)如图丙所示,把一个带电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棒所带的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答案】(1)蓬松;同种;异种(2)吸引轻小物体;不相同(3)负;得到【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解析】【解答】(1)捋塑料细丝时,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向四周散开,塑料绳越来越蓬松。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异种电荷;(2)图a是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工作。图b根据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工作原理不同;(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棒靠近橡胶棒时互相排斥,说明带电棒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棒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分析】(1)摩擦起电现象普遍存在,手和塑料是不同材料,用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出现电子的得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解答;(3)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18.(2025九上·珠海月考) 小含想用刚学习的电路基本知识,连接一个电路。于是她找来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改正错误后,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 (填“通路”、“断路”或“短路”)。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 ;(3)电源在电路中是 (填“提供”或“消耗”)电能的装置。小含看到实验桌上有一个“+、﹣”极模糊不清的电池盒,她用一个 。(填“电铃”或“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判断出电源的“+、﹣”极。【答案】(1)断开(2)断路;通路;控制电路的通断(3)提供;发光二极管【知识点】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电路的三种状态【解析】【解答】(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 闭合开关前,小灯泡不发光,这时的电路是断路。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的电路是通路。 由此可知,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3)电源在电路中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电铃没有单向导电性,不能用于判断电源极性;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时,二极管发光,反之则不发光,所以可以用发光二极管来判断电源的“+、-”极。【分析】(1)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处处连通的电路为通路;某处断开的电路为开路;电源短路是指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通的电路;(3)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9.(2025九上·珠海月考)小明家“小厨宝”电热水器可装有质量为5kg的水,如果将热水器中的水从20℃加热到70℃,求:(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这些初温20℃的水吸收了1.89×106J热量,则水的末温是多少?【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答:水吸收了1.05×105 J的热量;(2)解:水升高的温度为则t2=t1+Δt=20℃+90℃=110℃由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实际末温为100℃。答: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知识点】热量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热量;(2)根据物体吸收的热量,结合比热容、质量,可以计算温度差。20.(2025九上·珠海月考)如图所示,“围炉煮茶”是一种休闲方式,源自云南的“火塘烤茶”,采用木炭作为燃料。茶壶中装入1kg初温为10℃的山泉水,用围炉加热至100℃消耗了100g木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若围炉刚好用完了木炭,改用小瓶装的燃气灶来加热,其热效率是25%,将上面的水烧开。需消耗多少千克燃气?(燃气的热值为4.2×107J/kg)【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2)解: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解:由可得,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可得,需要燃气的质量。【知识点】比热容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燃料的热值【解析】【分析】(1)根据Q=cmΔt,计算吸收的热量;(2)利用Q=mq,计算燃料放热多少;(3)根据,计算放出的热量, 利用,计算消耗燃料的质量。(1)水吸收的热量(2)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由可得,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可得,需要燃气的质量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8分)21.(2025九上·珠海月考) 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1)如图甲所示,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对图甲中A、B、C、D重新排序);(2)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做功 次,图甲中D所示的汽油机冲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燃气内能的。除此之外,通过 也可改变物体内能;(3)图乙所示为某汽油机的能流图,若E=1000J,E1=350J,E2=250J,E3=300J,则E4= J,则该汽油机的效率为η= 。【答案】(1)BADC(2)900;做功;热传递(3)100;25%【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四个冲程【解析】【解答】(1)A.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压缩冲程;B.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向下运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是吸气冲程;C.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是排气冲程;D.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冲程。所以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一个气缸正常工作四个冲程的顺序是BADC。(2)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2圈做功1次,所以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该汽油机每分钟做功900次。图甲D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燃气的内能的,除此之外,通过热传递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由图乙,根据能量守恒可知,E4 = E-E1-E2-E3=1000J-350J-250J-300J=100J该汽油机的效率为:【分析】(1) 根据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特点(进气阀、排气阀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方向)来判断冲程顺序;(2)根据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2圈做功1次进行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3)根据能流图中能量守恒计算E4,再根据效率公式(有用能量与总能量之比)计算汽油机效率。22.(2025九上·珠海月考)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千家万户。随着科技的进步,“净化”的原理不断优化,功能也逐渐增强。最早的空气净化器由于大多采用“风机+滤网”的模式,很长时间才能将室内空气全部过滤一遍,另外PM2.5等小微粒能轻易透过滤网。后来滤网采用“静电驻极式”技术,灰尘通过滤网前,先由高压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再被同样带电的滤网吸附(如图所示),大大提高净化能力。现在有一种“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净化器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并与其凝聚成团,主动将其沉降,净化能力再次明显提升。(1)“PM2.5”指的是环境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它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那么能够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做法是 (合理即可);“静电驻极式”技术中滤网应带 电荷。(2)“静电驻极式”技术中小微粒经过滤网时被吸附的原理是 .“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之所以能够主动出击、寻找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是因为带电粒子具有 (选填“吸引”或“排斥”)轻小物体的作用。(3)“主动式空气净化”技术中负离子与污染颗粒物凝聚成团后能沉降到地面是由于所受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答案】(1)不是;不在室内吸烟;负(2)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吸引(3)大于【知识点】浮力及其产生原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子热运动;摩擦起电的现象【解析】【解答】(1)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2.5×10-6m的颗粒物,其直径远大于分子直径,所以PM2.5不是分子。根据题意,能够有效减少PM2.5在空气中的浓度的做法是:可采取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如绿色出行),室内禁止吸烟等措施 。灰尘经高压钨丝放电带正电,滤网需吸附带正电的灰尘,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静电驻极式”技术中滤网应带负电荷。(2)“静电驻极式”技术中小微粒经过滤网时被吸附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主动式空气净化”中,负离子能主动寻找污染颗粒物,是因为带电粒子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作用。(3) 负离子与污染颗粒物凝聚成团后沉降到地面,说明合力方向向下,所受重力大于浮力。【分析】(1)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进而可知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23.(2025九上·珠海月考)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地改进和发展中。材料一: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图甲),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图乙)。材料二: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汽缸的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汽缸;②通过汽缸的向内运动对进入汽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汽缸中排出。材料三: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燃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 阅读上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 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 部燃烧;(2)图丙所示是将 能转化为 能;(3)根据材料知道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请你判断图丁中表示的是 冲程;(4)小锦同学阅读了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戊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该内燃机输出的有用功为燃料释放热量的 %。【答案】(1)外;内(2)机械;内(3)做功(4)30【知识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机【解析】【解答】(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图丁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做功冲程。(4)由图戊可知,该内燃机输出的有用功与燃料释放热量的百分比为:【分析】(1)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3)根据内燃机气门的开闭情况和活塞的运动情况,确定内燃机的工作冲程;(4)由能流图得出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值,得出内燃机的效率。(1)[1]由材料一可知,如图乙所示,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2]由材料二可知,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部燃烧。(2)[1][2]图丙所示是压缩气体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即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气体内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3)图丁中,进气门、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4)燃料释放热量中废气带走33%、水吸收了30%、摩擦与辐射消耗7%,输出的有用功占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