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含解析)

资源简介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
A.路程、速率、速度
B.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时间、位移
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赋诗一首:“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中“飞花”是以“两岸”为参考系而言的
B.诗中“满天云不动”是以“两岸”为参考系而言的
C.诗中的描述体现了静止是绝对的
D.诗中“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为参考系而言的
3.小张同学在观看赛车比赛时,看到赛车一闪而过,感叹“真快啊”;当到了终点时,赛车突然刹车停住,小张又感叹“刹车也真快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个“真快”也是指速度大
B.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快
C.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快;第二个“真快”也是指速度变化快
D.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大;第二个“真快”也是指速度变化大
4.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如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小
C.在0~t2时间内,出现两个时刻实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虚线计算出的加速度大小
D.虚线表示做直线运动,而实际做的是曲线运动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理想模型法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
D.质点的概念中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运用了假设的思想方法
6.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的位移是5m,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5 m/s2
B.物体的加速度为10 m/s2
C.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为10 m
D.物体在第4 s内的位移是35 m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以甲的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比甲先出发
B.甲、乙同时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处
D.虽然甲在途中停止了一段时间,乙做匀变速运动,但却在时刻相遇
8.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时,甲车在乙车前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三、填空和实验题(每空2分,共24分,考生按要求作答)
9.福建土楼兼具居住和防御的功能,同一楼层内部通过直径约50m的圆形廊道连接,如图所示为某土楼的俯视图。若将防御物资从楼梯口M处,用100s时间沿廊道运送到N处,则运送物资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方向为 。

10.在某次海试活动中,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图甲)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假设从上浮速度为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其图象如图乙所示。内,科考员速度变化量的方向是 (填写竖直向上或者竖直向下)时“蛟龙号”上升的位移为 。
1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在2~4s内的速度大小为 m/s,质点在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12.在平直公路上,有一小车司机因见到前方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刹车时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10t-5t2m,则小车刚刹车时的初速大小为 m/s,刹车的加速度为 m/s2。
13.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发光装置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测量滑块的速度,图中是水平桌面,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实验时,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和。滑块的宽度。
(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 ,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 (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2)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 (填“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 一些(填“增大”或“减小”)。
四、计算题(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4分,总分36分,写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依据。)
14.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小球在斜面上的中间某位置以沿斜面向上运动,经到达最高点,然后又沿斜面下滑,再过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恒定,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
15.汽车的加速、减速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的加速度加速,求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若汽车以的加速度刹车,分别求刹车时和时的位移大小。
16.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行驶,从发现情况到停止运动,汽车行驶的总距离。减速过程汽车位移,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志愿者饮酒后的反应时间Δt2;
(3)醉驾的反应时间比酒驾更长,若某人醉酒后驾驶小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正前方处有一卡车以的速度匀速同向行驶,此人经过的反应时间后,紧急制动,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8m/s2,则小汽车是否会追尾,请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路程、速率、平均速率和时间都是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而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飞花"是相对于运动的船而言的,若以"两岸"为参考系,两岸静止,花应静止,故A错误;
B."满天云不动"是诗人以自己(或船)为参考系,云与船同速东行时相对静止,若以"两岸"为参考系,云应东移,故B错误;
C.物理学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诗中"云不动"体现相对静止,故C错误;
D."云与我俱东"描述云和船均向东运动,参考系为静止的"两岸",符合实际,故D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赛车一闪而过,表示速度快,突然刹住停车,表示速度变化快。故第一个"真快"是指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指速度变化快,故选B。
4.答案:C
解析:A.由于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在时刻,实线切线的斜率大于虚线的斜率,因此实线表示的加速度大于虚线表示的加速度,所以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故A错误;
B.由于图象与时间轴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内,实线与时间轴围的面积小于虚线与时间轴围的面积,因此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故B错误;
C.在时间内,出现两个时刻实线的斜率与虚线相等,则出现两个时刻实际的加速度大小等于虚线计算出的加速度大小,故C正确;
D.图象表示的均是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AC
解析: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故A正确;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微元法,故B错误;
C.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速度,加速度都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故C正确;
D.质点的概念中可以忽略物体的形状大小,运用了理想模型,故D错误。
故选AC。
6.答案:BD
解析:根据可得物体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物休在第2s内的位移,故C错误;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故D正确
7.答案:BC
解析:AB.由图像知甲、乙的计时起点都是零,所以甲乙是同时出发的,故A错误,B正确;
C.乙开始运动时离坐标原点,甲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所以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的前面处,故C正确;
D.由于图像的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故乙整个过程做匀速运动,甲在处于静止状态,时刻甲乙位于同一位置,二者确实相遇,但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C。
8.答案:BD
解析:图象下的面积表示位移,时两车并排行驶,由几何关系知两车也并排行驶,选项A错误;时,乙车比甲车多运动,故时,甲车在乙车前7.5m,选项B正确;时,甲车在乙车前面,选项C错误;从到,甲的位移为,选项D正确.
9.答案:0.5;由M指向N
解析:运送物资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即由M指向N。
10.答案:竖直向下;32
解析:选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内,科考员速度变化量
说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竖直向下;
根据图像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位移的大小,内“蛟龙号”上升的总位移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时间内“蛟龙号”的位移
则时“蛟龙号”上升的位移
11.答案:2;1.5
解析:在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此可得质点在内的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质点在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2.答案:10;-10
解析:根据汽车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结合
可知,则小车刚刹车时的初速大小为10m/s,刹车的加速度为。
13.答案:(1)0.98;2.45
(2)平均速度;减小
解析:(1)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
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
(2)当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时,可将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近似看作瞬时速度,故和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
当滑块宽度d越小时,挡光时间t越短,平均速度就越接近瞬时速度,所以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减小一些。
14.答案:(1)
(2),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解析:(1)设小球的加速度为a,对向上运动的过程,选取平行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2)设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为,选取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负号表示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15.答案:(1)
(2),
解析:(1)由题可知,汽车的初速度
加速度
根据
解得汽车8s时的速度
(2)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从开始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
所以刹车时的位移
因为汽车在10s末已经停止运动,所以刹车12s时的位移大小等于刹车10s时的位移大小,即总刹车位移。则汽车时的位移大小
16.答案:(1);(2);(3)小汽车一定追尾
解析:(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为
解得
(2)志愿者饮酒后的反应时间为
(3)设小汽车的速度从30m/s减小到10m/s时所用时间为
小汽车运动的位移为
卡车运动的位移为
小汽车比卡车多走的距离为
小汽车一定追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