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
地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李同学用手机拍下赛里木湖日落美景时,北京时间为21时42分,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赛里木湖经度大约为81°E,位于120°E以西39°,地方时晚于北京时间2小时36分钟,可计算得知此时李同学所处位置地方时大约为19时06分,该日昼长为(19:06-12:00)×2=14小时12分,故日出时间为地方时12:00-7:06=4:54,A、C错误;此时北京时间为7时30分,B错误,D正确。
2.【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日赛里木湖的昼长为14小时12分,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方向,李同学拍照时相机应朝西北方向。三台古驿的西北方向是赛里木湖,A正确。
3.【答案】B
【解析】由题可知,当日塞恩(23°26′N,32°53′E)城内的居民可以看到垂直倒映在井水里的太阳,所以该日太阳直射点到达该地,故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为夏至,选B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埃拉托色尼推测出亚历山大和塞恩两地之间的圆心角β。此后,埃拉托色尼雇人从亚历山大走到塞恩,计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两地之间的距离即为圆心角β对应的弧长,所以由此可以计算地球的周长,故A项正确。因当时不知道塞恩的坐标,所以不能确定黄赤交角和亚历山大的坐标,故B、C错误。此次计算没有涉及时间的计算,所以无法获得地球自转的速度,D项错误。综合分析,A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因亚历山大的地理坐标为(31°12′N,29°15′E),塞恩为(23°26′N,32°53′E),两地不在同一经线上,②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3.5°经度;④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地形的起伏变化,造成测定两地距离与两地球面弧长存在偏差。故B项正确。两地纬度差、降水差异对测量偏差无影响,太阳光线基本为平行光线,A、C、D项错误。综合分析,B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根据位置分析可知,新几内亚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正确,A、B、D错误。
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新几内亚岛北侧有断层分布,文字材料中有“北部山脉直逼海岸,十分陡峭”,符合上升岩块形成的断块山的特征,B正确,A、C、D错误。
8.【答案】D
【解析】地壳挤压,多形成褶皱山脉,A错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信风带影响,该地处于多雨地带,风力沉积不显著,B错误;新几内亚岛属新生代构造区,地壳运动活跃,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推断该地北部地区岩块断裂抬升形成的断块山,南部地壳下沉,“地势低平,是世界最大沼泽地带之一”,多流水沉积,D正确。
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断层甲将石灰岩②断开,故石灰岩②早于断层形成;断层甲形成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④;而后遭受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接受沉积,形成砂砾岩③,再次接受沉积,形成砂岩①,故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②④③①。故选A。
10.【答案】C
【解析】图中共有4个山谷,最可能是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山谷,C正确。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只有断层错位,排除A、B;岩石硬度差异大是导致山谷形状和大小的原因,不是山谷形成的原因,排除D。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断层构造上面存在一侵蚀面,说明当时地壳处于上升状态,期间受到外力的强烈侵蚀作用,而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因而断块山难以存在,森林植被对地形影响较小。排除B、C、D,故选A。
12.【答案】D
【解析】甲为低压系统(气旋),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D正确。
13.【答案】D
【解析】甲地盛行偏东风,A错误。乙地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错误。丙地受高压系统控制,天气晴朗,C错误。丁地位于冷锋锋后,风雨交加,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分析,本次“炸弹气旋”发生在冬季,不会引发洪涝灾害,A错误。本次“炸弹气旋”使美国多地遭遇极寒天气,人们取暖需求增加,电力供应压力陡增,B正确。“炸弹气旋”是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持续时间短,不会使河流结冰期延长,C错误。五大湖区域主要种植春小麦,本次“炸弹气旋”爆发时春小麦还未播种,不受影响,D错误。
1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炸弹气旋”发生在美国中东部区域,且中东部区域的华盛顿、奥斯汀和奥兰多均位于冷锋附近,受“炸弹气旋”影响大,B、C、D错误。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与“炸弹气旋”爆发地之间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基本上不受“炸弹气旋”影响,A正确。
16.【答案】C
【解析】“炸弹气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水汽在高空凝结释放热量,空气进一步升温,进而加剧抬升。日本东部受日本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导致空气对流强盛,且易受冷空气快速南下影响,C正确。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冷空气较弱,“炸弹气旋”难以形成,A错误。渤海湾沿岸冬季气温低,缺少暖湿气流,难以形成“炸弹气旋”,B错误。里海沿岸深居内陆,缺少暖湿气流,难以形成“炸弹气旋”,D错误。
17.【答案】(1)变快 2019年12月31日17时(或12月31日17时) (2)北回归线(23°26′N)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昼短夜长 推迟 (4) C
【解析】第(1)题,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0月15日“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启航时,地球公转速度变快。北京时间(东八区)2019年12月31日晚20:00,南极洲中山站(69°22′S,76°22′E,东五区)位于东八区的西侧3个时区,故中山站所在时区的区时是20-3=17时。第(2)题,连接地心与日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反映了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图示①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③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故④表示秋分日,②表示春分日。当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第(3)题,科考队员们在南极洲上迎来2020年南极的第一缕阳光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张家界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日落时间将逐日推迟。第(4)题,2020年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张家界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且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故C正确,能表示张家界某住宅区正午太阳照射情况。
18.【答案】(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间保留。
(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
(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截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
19.【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旱雨)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可知:A地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图示A地位于南半球赤道附近非洲东部,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第(3)题,图示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 年降水量较多。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第1页 共4页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10月月考试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来自辽宁大连的李同学在新疆赛里木湖(图1)游玩时,看到一轮红日正从湖面徐徐落下,欣喜之余用手机拍下了美景(图2),此时手机显示时间为21:42。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该日赛里木湖日出时刻大约为(  )
A. 地方时2时18分 B. 北京时间4时54分
C. 地方时7时30分 D. 北京时间7时30分
2.李同学拍摄时所处的最佳景点位置是在(  )
A. 三台古驿 B. 星空营地
C. 车道沟 D. 松树头
公元前240年左右的一个正午,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在亚历山大测量方尖塔的影长,从而计算出太阳光线与方尖塔之间的夹角α(下图)。当天,塞恩城内的居民可以看到垂直倒映在井水里的太阳。据此,埃拉托色尼推测出亚历山大和塞恩两地之间的圆心角β。此后,埃拉托色尼雇人从亚历山大走到塞恩,计步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2000多年后,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得出亚历山大的地理坐标为(31°12′N,29°15′E),塞恩为(23°26′N,32°53′E)。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3.埃拉托色尼测量当日接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埃拉托色尼的此次测量,能够得到(  )
A. 地球大圆的周长 B. 黄赤交角的度数
C. 亚历山大的坐标 D. 地球自转的速度
5.根据埃拉托色尼的测量方法可推知,此次测量结果略有偏差的原因有(  )
①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7.5°纬度 ②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相距约3.5°经度 ③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降水量相差100倍 ④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之间地形的起伏变化 ⑤塞恩城与亚历山大城两地的太阳光线不是平行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⑤
新几内亚岛属新生代构造区,地壳很不稳定。岛内地势起伏较大,北部山脉直逼海岸,十分陡峭;中央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全境,大部分在海拔4 000 m以上;南部地势低平,是世界最大沼泽地带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6.新几内亚岛地壳很不稳定,是因其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7.新几内亚岛北部海岸山脉多属于(  )
A. 背斜山 B. 断块山
C. 向斜山 D. 火山
8.新几内亚岛南部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挤压沙滩出露 B. 地壳抬升风力沉积
C. 地壳稳定久经侵蚀 D. 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甲为断层线,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类型的岩石。完成下面各题。
9.图中①②③④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最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图中山谷地貌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 岩层向下弯曲 B. 背斜顶部受侵蚀
C. 河流下切作用 D. 岩石硬度差异大
11.该地未形成断块山,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史上遭受到严重外力侵蚀
B. 地壳长时期处于缓慢下沉状态
C. 断层构造的规模和升降幅度小
D. 茂密森林保护地表结构的完整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2.图中甲地天气系统及水平气流运动分别是(  )
A. 气旋、顺时针辐散
B. 反气旋、顺时针辐合
C. 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
D. 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
13.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甲地北风劲吹 B. 乙地风雨交加
C. 丙地电闪雷鸣 D. 丁地风雨交加
“炸弹气旋”,又称爆发性气旋,是指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强的温带气旋,其形成过程是冷空气快速南下,迫使暖湿空气抬升,空气进一步升温,进而加剧抬升。2022年12月下旬,美国多地遭遇极寒天气,下图是“2022年12月23日美国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4.本次“炸弹气旋”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
A. 引发洪涝灾害
B. 电力供应压力陡增
C. 河流结冰期延长
D. 五大湖冬小麦遭受冻害
15.在本次“炸弹气旋”发生期间,下列城市降温幅度最小的是(  )
A. 旧金山 B. 华盛顿 C. 奥斯汀 D. 奥兰多
16.据图文推测,“炸弹气旋”还可能发生在(  )
A. 新西兰南部 B. 渤海湾沿岸 C. 日本东部 D. 里海沿岸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深圳2019年10月15日电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15日从深圳启航,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本次考察将实施“两船(‘雪龙2’号和‘雪龙’号)四站(中山站、长城站、泰山站和正在建设中的恩科斯堡岛新站)”考察任务。根据安排,“雪龙2”号将首先前往南极中山站开展作业,随后继续开展南大洋宇航员海综合考察和长城站考察,预计2020年3月下旬回国。
材料二 甲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乙图示意张家界某住宅区(29°20′N,110°27′E)正午阳光照射情况。
(1)“雪龙2”号科考船从深圳启航时,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变快或变慢)。2020央视跨年盛典晚会开始时(2019年12月31日晚20:00),南极洲中山站(69°22′S,76°22′E)所在时区的区时是________。
(2)当地球公转到③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
(3)科考队员们在南极洲上迎来2020年南极的第一缕阳光时,张家界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将逐日________(提前或推迟)。
(4)乙图中正确表示张家界某住宅区2020年元旦正午太阳照射情况的是________(A、B或C)。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其形状似希腊字母“n”,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岭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左图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右图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2)阐述镶嵌在太行山区峡谷中的曲流的形成过程。
(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
19.(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材料二 下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点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的问题。
第5页 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