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境新趋势】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0课)(A3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情境新趋势】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0课)(A3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17版)苏教版六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考试卷(1-10课)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神奇的物质变化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又是变化的。有的变化能看到原来的模样,有的变化面目全非,有的变来变去又变回原型……物质的变化就像魔术一样,令人着迷。
1.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2分)
(1)下图是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实验中蜡烛先变为水,然后再燃烧
B. 乙实验一段时间后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C. 丙实验中玻璃片上会产生黑色固体物质
(2)鉴别蜡烛燃烧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我们采取的方法是( )。
A. 在蜡烛燃烧后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轻轻振荡、观察
B. 用闻的方法,闻一闻蜡烛燃烧的气味
C.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轻轻振荡、观察
(3)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变成焦糖,下列物体发生的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
A. 萝卜切成萝卜块 B. 纸剪成碎片 C. 纸烧成灰
(4)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
A. 汽车表面喷漆 B. 用洗涤剂把自行车链条上的油膜洗净 C. 菜刀使用后洗净、擦干
(5)下列是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且用来解决铁锈问题的选项是( )。
A. 碳酸饮料倒入锈铁锅中可以祛除铁锅内部的锈迹
B. 用钢丝球可以祛除铁锅内的锈迹
C. 用砂纸可以祛除铁锅内的锈迹
(6)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铁片和铁锈是不同的物质,某小组开展了如图这个小实验(分别将它们接入电路),这个实验是从铁片和铁锈的哪个性能进行比较?( )
A. 导热性 B. 导电性 C. 磁性
2.判断题:下面的表述正确的在( )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6分)
(1)除了苹果以外,其他果蔬切开一段时间后不会变色。( )
(2)在相同条件下,盐水比清水会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
(3)面粉做成了熟面包,产生了新物质。( )
(4)铜、铝等金属在空气中不会生锈。( )
(5)猪肝含有丰富的铁,铁是人体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 )
(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比空气重。( )
3. 军军为了更好地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设计了如图实验。(共6分)
(1) 实验中最容易生锈的铁钉是( )。 A. 甲 B. 乙 C. 丙
(2) 比较甲和乙,证明缺少( ),铁钉不易生锈。 A. 空气 B. 水
(3) 比较甲和丙,证明缺少( ),铁钉不易生锈。 A. 空气 B. 水
4. 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题。(共8分)
(1) 如图 1,把切碎的蜡块放在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蜡块会逐渐 _______ 。
(2) 如图 2,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_______ 。
(3) 如图 3,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_______ ,说明蜡烛燃烧有 _______ 生成。
(4) 如图 4,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 _______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_______ 。
(5) 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_______ 新物质产生;蜡烛燃
烧时 _______ 新物质产生。(填 “有” 或 “没有”)
有趣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科研人员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关于遗传和变异,相信你一定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5. 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6分)
(1)小明和爸爸都有酒窝,妈妈没有酒窝,这说明( )。
A.酒窝是不可遗传特征 B.小明的酒窝遗传自爸爸 C.遗传现象只在父子间存在
(2)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
A.给玉米施肥导致产量提高
B.用射线照射种子后,种子长出的植物叶片形状改变
C.给果树修剪枝条,使果实更大
(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脸识别功能得到广泛使用。孪生姐妹在进校测温时,经常出现因脸部特征极度相似导致信息混乱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她们与父母之间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B.她们与父母之间只存在遗传现象
C.她们姐妹之间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
(4)如图,这只小猫走丢了,从毛色、花纹推测,它妈妈最有可能是( )。
(5)葡萄柚是柚子和甜橙的杂交品种,具有柚子的营养价值和甜橙的甘甜口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柚果肉比柚子红,是遗传现象
B.葡萄柚形状与柚子相近,是遗传现象
C.葡萄柚个头比甜橙大,是遗传现象
(6)秋天,小敏发现水果店里售卖蜜橘、小金橘、丑橘三种橘子(如图),它们的样子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属于橘,这是生物的(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继承
(7)以下是牵牛花的实拍图,观察叶形,哪一株牵牛花与另外两株品种不同?( )
(8)红花酢酱草一般有三片叶子,但小明在校园一角发现一株长出四片和六片叶子的红花酢酱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片叶和六片叶的是其他植物 B.四片叶酢酱草更能适应校园环境 C.这种现象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6.连一连:将下列生物特征与对应的特征类型连线。(共6分)
熊猫的黑白毛色
兔子喜欢啃食植物
人的血型是 A 型 形态特征
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 行为特征
青蛙的体温随环境变化 生理特征
大象的体型庞大
7.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高产倒伏 低产倒伏 低产抗倒伏
(1)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品种杂交培育出的。
(2)杂交后的小麦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优良性状,这种现象属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
(3)杂交后的小麦还具有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这种现象属于生物的______________。
(4)上面小麦的新品种培育属于和_____________变异。
化石的奥秘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这是《化石吟》中精彩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探索化石中那遥远的奥秘吧。
8.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 )内。(每题2分,共14分)
(1)科学家在某地层中发现了珊瑚化石,这说明该地区古代曾是( )。
A.茂密的森林 B.温暖的海洋 C.干旱的沙漠
(2)古生物学家发掘恐龙化石的方法是( )。
①编号整理和包装化石标本 ②将化石复原成完整的恐龙骨架
③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子 ④在实验室进一步清理、组装化石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3)恐龙灭绝距今约 6500 万年,科学家却能推测不同种类恐龙的样貌,这是利用( )。
A.想象画出 B.神话故事描绘 C.恐龙化石复原
(4)化石可以证明现代生物与古代生物的亲缘关系。通过对小盗龙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与小盗龙相似的现代生物是( )。
A.蜥蜴 B.猩猩 C.鸟类
(5)下图是还原后的梁龙化石模型。下面复原图中,( )最有可能与它对应。
(6)生物进化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上、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正确的动物类进化依次顺序是( )。
A.低等动物→两栖动物 B.鸟类→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7)古生物学家根据下图的恐龙足迹化石不易推测出( )。
A.它们的行走方式 B.它们足的大小、形状 C.它们的食物种类
9. 连一连:把各种恐龙与其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连线。(共8分)
10. 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共10分)
(1)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被当时的 ______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的坚硬部分或生物的活动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由于________ 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观察下列化石,回答相关问题。
a.通过观察图①和图②的恐龙头骨化石,我们发现图①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平齐,适合切断植物,这是 ________恐龙的头骨化石;图②的恐龙头骨化石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动物,这是______恐龙的头骨化石。b.观察图③恐龙蛋化石,我们发现恐龙蛋是圆圆的,一窝一窝的,里面有恐龙胚胎,小恐龙的出生方式与
________ 很像。
A.小鸡 B.大象 C.老虎
参考答案
1.AACB AB
2. √√ √√
3.AAB
4.(1)熔化 (2)水 (3)变浑浊 二氧化碳 (4)变黑 炭黑 (5)没有 有
5.BBAC BBCC
6.
7. 高产倒伏 低产抗倒伏 高产 抗倒伏 遗传 变异 可遗传
8.BCC CACC
9.
10.(1)土壤 地壳运动 (2)食草 食肉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