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5·资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燃放烟花 B.重阳节———登高望远C.端午节————赛舟包粽 D.中秋节————赏月分饼【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燃放烟花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登高望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赛舟包粽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 赏月分饼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2025·资阳)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试管 C.燃烧匙 D.烧瓶【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解析】【解答】蒸发皿、试管、燃烧匙都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陶土网。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所给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分析。3.(2025·资阳)距今约8万-6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中出土了多粒炭化的花椒种子,将人类对“麻”的追求提早几万年。花椒皮麻味来(C6H8NO)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A.16:25:1:1 B.36:4:8:7C.12:1:16:14 D.192:25:14:16【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 花椒皮麻味来(C6H8NO)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1×8):(16×1):(14×1)=36:4:8:7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4.(2025·资阳)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铵中的阳离子:NH4+B.S2-的结构示意图:C.3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答案】A【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解析】【解答】A、 硫酸铵中的阳离子为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符合题意;B、 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三个电子层,结构示意图: ,不符合题意;C、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不符合题意;D、 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铵根离子符号书写分析;B、根据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分析;C、根据化学式前系数表示分子个数分析;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5.(2025·资阳)“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作用下,以太阳能为热源能实现CO2的吸收转化,其反应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2种金属氧化物参与该循环B.过程Ⅰ为分解反应,过程Ⅱ为置换反应C.该循环总反应为D.该循环中Fe、O、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B【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A、该反应原理中Fe3O4和FeO为金属氧化物,即有2种金属氧化物参与该循环 ,不符合题意;B、 过程Ⅰ为是Fe3O4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氧气和FeO,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过程Ⅱ为FeO和CO2反应生成e3O4和C,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符合题意;C、 该循环总反应为 ,不符合题意;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该循环中Fe元素由+3价转化为+2价,再转化为+3价,O元素由-2价转化为0价,C元素由+4价转化为0价,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分解反为“一变多”的反应,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析;C、根据图示中的物质的变化过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6.(2025·资阳)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以下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A.甲: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无色气体为氢气B.乙: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后,因有氧气生成而使发生装置中溶液的质量减小C.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气体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D.丁:试管内压强增大,小车在光滑地面上向左移动,试管内的反应为【答案】C【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无色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是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 ,不符合题意;B、 乙装置锌与硫酸反应,因产生的氢气质量小于反应的锌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CO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因CO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气体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符合题意;D、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B、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溶液质量增加分析;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D、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7.(2025·资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利用pH传感器记录实验数据,所得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液中含有和HClB.a→b→c的过程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沉淀生成C.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D.b→c→d的过程中,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答案】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由图示可知,开始时溶液pH由小于7增大,至等于7,然后保持7不变,然后再大于7,说明废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A、 废液中含有CaCl2和HCl ,不符合题意;B、 a→b→c的过程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沉淀生成 ,不符合题意;C、 c点碳酸钠与盐酸、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不符合题意;D、 随着溶液的加入, b→c段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c→d段反应结束,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结合图示中所给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析。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8.(2025·资阳)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资阳市市花三角梅备受市民喜爱。(1)飘落的花瓣、花粉属于哪一类污染物 。(2)嫩叶中富含铁、锌和膳食纤维,锌是人体所需的 (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3)花瓣中含有单宁酸其燃烧时最多可以生成 种氧化物。(4)种植盆栽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 肥(填“钾”或“氮”或“磷”)。【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2)微量(3)三或3(4)氮【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1) 飘落的花瓣、花粉属于造成空气污染的可吸入颗粒物。(2) 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3) 花瓣中含有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其燃烧时最多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三种氧化物。(4)作物补充氮元素可使叶色浓绿,种植盆栽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氮肥。【分析】(1)根据花粉等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分析;(2)根据锌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4)根据作物补充氮元素可使叶色浓绿分析。9.(2025·资阳)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1)认识水的蒸发:下图是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将50℃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2)初探水的组成:电解水装置中,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H2,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3)了解水的净化:小明同学观察到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安装有直饮式水机,他了解到直饮水机是将自来水净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其净水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步骤①的目的是 。(4)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B.厨房废水经必要处理后可直接排入九曲河C.开展生产工作,提高用水效率D.在河流、湖泊中建设植草滤沟有助于净化水质【答案】(1)(2)水中含有氢元素(3)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4)B【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与20℃对应的微粒示意图相比,50℃ 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水分子个数减少,图示为。(2) 电解水装置中,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H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水中含有氢元素。(3) 图中步骤①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其目的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4) 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A正确;厨房废水中含大量油脂、有机物等,为防止造成水体污染,经必要处理后也不能直接排入九曲河,B错误; 开展生产工作,提高用水效率,可节约用水,从而保护水资源,C正确; 在河流、湖泊中建设植草滤沟有助于净化水质 ,D正确。故选B。【分析】(1)根据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4)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分析。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10.(2025·资阳)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许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化学知识。(1)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倪。”该句描写了天然气的燃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赤壁之战中,黄盖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从燃烧条件分析,“时风盛猛”使火势更旺的原因是 。(3)《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该化石燃料是石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等D.化石燃料只能通过燃烧加以利用【答案】(1)CH4+2O2CO2+2H2O(2)提供了充足氧气(3)C;D【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2)风可促进空气流通,从燃烧条件分析,“时风盛猛”使火势更旺的原因是提供了充足氧气。(3) 石油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A正确; 石油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通过炼制可将各成分进行分离,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B正确;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C错误; 化石燃料除通过燃烧加以利用之外,还可用于化工制造,D错误。故选CD。【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2)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氧气多少有关分析;(3)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可用作燃料与可用于化工制造等分析。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1.(2025·资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材料制造领域,我国自主研发,持续创新。(1)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硅和氮化镓(GaN)都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工业制硅过程中涉及反应:,X的水溶液可溶解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则盐酸溶解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镓(Ga)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镁铝合金是目前最轻的合金,可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6.0g滤渣A,再向滤液A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收集到mg气体,过滤后得到2.4g滤渣B,则m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Cu(OH)2+2HCl=CuCl2+2H2O;金属(2)【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盐酸溶解氢氧化铜是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 镓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2)镁和铝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若镁反应完后,硫酸铜还有剩余,铝在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向氯渣B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B中一定含有铝,可能还有镁,最后得到2.4克滤渣B为铜。假设滤渣A中只有铝和铜,滤渣A的质量为6g,其中铜的质量为2.4g,则铝的质量为6g-2.4g=3.6g,设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54:6=3.6g:xx=0.4g又因为滤渣A中一定含有铝,可能还有镁,当3.6g滤渣全部是镁时,设生成氢气质量为y24:2=3.6g:yy=0.4g则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m取值范围是。【分析】(1)根据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名称带“钅”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且两金属相差越多,越先反应,镁和铝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与硫酸反应,结合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分析。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2.(2025·资阳)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10 20 30 40 50溶解度/g 氧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由表中数据分析,二者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20℃<t< ℃。(3)40℃时,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20℃时,向100.0g质量分数为1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36.3(2)30(3)饱和(4)24%【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2) 由表中数据分析,二者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20℃<t< 30℃。(3)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0g水中,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只能溶解18.3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4)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0g质量分数为1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各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确定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从而判断所给溶剂和溶质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分析;(4)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13.(2025·资阳)锌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酸法”冶炼锌,一兴趣小组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为原料制备锌,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此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3)“酸浸”时,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操作1、操作Ⅱ为过滤,滤后果汁滤纸(灰色部分代表滤纸),滤液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 B. C.(5)已知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列表格所示,“除杂”过程中加入ZnO的目的是 ,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则pH的范围是 。【答案】(1)混合物(2)A;C(3)Fe2O3+3H2SO4=Fe2(SO4)3+3H2O(4)C(5)调节溶液的pH,使Fe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 菱锌矿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由流程可知,加入过量稀硫酸后仍得到SiO2 固体,推知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AC。(3)“酸浸”时,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4)过滤时滤纸边缘会残留少量滤液,由滤纸的折叠可知, 滤液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C。(5)根据 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可知,加入 ZnO 可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锌,从而调节溶液的pH,使Fe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要使Fe2+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pH需大于Fe2+沉淀完全的pH且小于Zn2+开始沉淀的pH,即.【分析】(1)根据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2)根据流程中二氧化硅不溶、不与酸反应分析;(3)根据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4)根据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分析;(5)根据图示确定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由此确定 使Fe+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 pH范围分析。六、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4.(2025·资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 。(2)由图判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在该实验中无需标注的是 (填序号)。(3)可用装置C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答案】(1)锥形瓶(2)2H2O22H2O+O2↑;③(3)密度比空气大【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1)仪器a为锥形瓶。(2) 由图判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制得气体为氧气,装置A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由发生的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能会溅出,需戴护目镜,①图标需标注,实验中检验氧气需要用酒精灯点燃木条,需小心热烫和明火,②④图标需标注,本实验与锐器无关,③图标不需标注。(3) 装置C收集气体,气体从长管进入集气瓶,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装置特点和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万用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长管进气分析。15.(2025·资阳)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还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1)【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搅拌、过滤,得到澄清草木灰水,备用。甲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置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合甲同学的实验,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碳酸钾的结论。(2)【提出质疑】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探究实验】请你和同组同学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帮助乙同学得到实验结论(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硫酸钾(4)【拓展应用】活动二: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的测定(假设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硫酸不产生气体)丁同学称取一定质量活动一剩余的草木灰,利用已检查好气密性的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测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查阅资料后,发现测得的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5)【拓展应用】脱胶率越高,所得的丝帛越顺滑亮丽,根据图2分析,清洗油烟机坠油时,选用 (填序号)洗涤剂效果更好。【答案】(1)K2CO3+H2SO4=K2SO4+H2O+CO2↑(2)BaCl2+K2CO3=BaCO3↓+2KCl(3)取草木灰水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先产生气泡,然后产生沉淀(4)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5)②【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解析】【解答】(1)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2)因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所以乙同学结论不正确,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反应方程式为BaCl2+K2CO3=BaCO3↓+2KCl。(3)要验证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需要先排除碳酸钾的干扰,再检验硫酸钾的存在,实验操作为取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除去碳酸钾,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钾。(4)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会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碳酸钾质量分数偏小。(5)由图2可知, pH=12的溶液对应的脱胶率更高,根据漂洗剂漂洗丝帛时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可知,选用②号洗涤剂效果更好。【分析】(1)根据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2)根据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分析;(3)根据验证碳酸钾和硫酸钾同时存在,需先除去碳酸钾,再利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验证硫酸钾分析;(4)根据产生气体若不能完全吸收会影响结果分析;(5)根据图示pH与脱胶率的关系分析。16.(2025·资阳)在化学校本实验活动中,小明同学取100.0g硫酸铜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已知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和质量分数的稀溶液,实验步骤:Ⅰ.计算;Ⅱ.量取;Ⅲ.混匀;Ⅳ.装瓶。该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3)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凹液面最低处(2)19.6(3)解:设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质量为xx=28.4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1.8%。【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该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由图示可知,80.0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产生9.8g沉淀,恰好反应时消耗160.0g氢氧化钠溶液,则产生沉淀质量为19.6g.【分析】(1)根据量筒正确读数方法分析;(2)根据图像中所给数据及等质量物质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相等分析;(3)根据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钠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生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1 / 1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5·资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传统节日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节————燃放烟花 B.重阳节———登高望远C.端午节————赛舟包粽 D.中秋节————赏月分饼2.(2025·资阳)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蒸发皿 B.试管 C.燃烧匙 D.烧瓶3.(2025·资阳)距今约8万-6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中出土了多粒炭化的花椒种子,将人类对“麻”的追求提早几万年。花椒皮麻味来(C6H8NO)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A.16:25:1:1 B.36:4:8:7C.12:1:16:14 D.192:25:14:164.(2025·资阳)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铵中的阳离子:NH4+B.S2-的结构示意图:C.3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铁粉在氧气中燃烧:5.(2025·资阳)“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科学研究发现,在催化剂作用下,以太阳能为热源能实现CO2的吸收转化,其反应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2种金属氧化物参与该循环B.过程Ⅰ为分解反应,过程Ⅱ为置换反应C.该循环总反应为D.该循环中Fe、O、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6.(2025·资阳)科技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以下分析与结论正确的是( )A.甲: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无色气体为氢气B.乙: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后,因有氧气生成而使发生装置中溶液的质量减小C.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气体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D.丁:试管内压强增大,小车在光滑地面上向左移动,试管内的反应为7.(2025·资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利用pH传感器记录实验数据,所得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废液中含有和HClB.a→b→c的过程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沉淀生成C.c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D.b→c→d的过程中,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8.(2025·资阳)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资阳市市花三角梅备受市民喜爱。(1)飘落的花瓣、花粉属于哪一类污染物 。(2)嫩叶中富含铁、锌和膳食纤维,锌是人体所需的 (选填“微量”或“常量”)元素。(3)花瓣中含有单宁酸其燃烧时最多可以生成 种氧化物。(4)种植盆栽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 肥(填“钾”或“氮”或“磷”)。9.(2025·资阳)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1)认识水的蒸发:下图是烧杯内的水在不同温度下蒸发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将50℃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2)初探水的组成:电解水装置中,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H2,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3)了解水的净化:小明同学观察到学校、车站等公共场所安装有直饮式水机,他了解到直饮水机是将自来水净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其净水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步骤①的目的是 。(4)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B.厨房废水经必要处理后可直接排入九曲河C.开展生产工作,提高用水效率D.在河流、湖泊中建设植草滤沟有助于净化水质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6分)10.(2025·资阳)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许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化学知识。(1)西晋《蜀都赋》中有“火井沈荧于幽谷,高焰飞煽于天倪。”该句描写了天然气的燃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赤壁之战中,黄盖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从燃烧条件分析,“时风盛猛”使火势更旺的原因是 。(3)《梦溪笔谈》中描述了一种液体化石燃料:“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该化石燃料是石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B.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C.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等D.化石燃料只能通过燃烧加以利用四、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1.(2025·资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材料制造领域,我国自主研发,持续创新。(1)芯片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硅和氮化镓(GaN)都是制造芯片的重要材料。工业制硅过程中涉及反应:,X的水溶液可溶解蓝色的氢氧化铜固体,则盐酸溶解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镓(Ga)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镁铝合金是目前最轻的合金,可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6.0g滤渣A,再向滤液A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收集到mg气体,过滤后得到2.4g滤渣B,则m的取值范围是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2.(2025·资阳)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10 20 30 40 50溶解度/g 氧化钠 35.8 36.0 36.3 36.6 37.0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2)由表中数据分析,二者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20℃<t< ℃。(3)40℃时,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20℃时,向100.0g质量分数为1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3.(2025·资阳)锌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酸法”冶炼锌,一兴趣小组以菱锌矿(主要成分是ZnCO3,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为原料制备锌,其工艺流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菱锌矿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由此流程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稀硫酸反应(3)“酸浸”时,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操作1、操作Ⅱ为过滤,滤后果汁滤纸(灰色部分代表滤纸),滤液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A. B. C.(5)已知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列表格所示,“除杂”过程中加入ZnO的目的是 ,通过调节溶液的pH使Fe+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则pH的范围是 。六、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4.(2025·资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 。(2)由图判断,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在该实验中无需标注的是 (填序号)。(3)可用装置C收集气体,说明该气体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15.(2025·资阳)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还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草木灰的成分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草木灰中可能含有碳酸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1)【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浸泡、搅拌、过滤,得到澄清草木灰水,备用。甲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置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由此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取少量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合甲同学的实验,得出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碳酸钾的结论。(2)【提出质疑】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探究实验】请你和同组同学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帮助乙同学得到实验结论(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草木灰中含有硫酸钾和硫酸钾(4)【拓展应用】活动二:草木灰中碳酸钾含量的测定(假设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硫酸不产生气体)丁同学称取一定质量活动一剩余的草木灰,利用已检查好气密性的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测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查阅资料后,发现测得的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5)【拓展应用】脱胶率越高,所得的丝帛越顺滑亮丽,根据图2分析,清洗油烟机坠油时,选用 (填序号)洗涤剂效果更好。16.(2025·资阳)在化学校本实验活动中,小明同学取100.0g硫酸铜溶液置于烧杯中,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用已知浓度和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和质量分数的稀溶液,实验步骤:Ⅰ.计算;Ⅱ.量取;Ⅲ.混匀;Ⅳ.装瓶。该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3)恰好完全反应时,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A、 燃放烟花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 登高望远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 赛舟包粽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 赏月分饼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解析】【解答】蒸发皿、试管、燃烧匙都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陶土网。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所给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分析。3.【答案】B【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 花椒皮麻味来(C6H8NO)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1×8):(16×1):(14×1)=36:4:8:7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4.【答案】A【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解析】【解答】A、 硫酸铵中的阳离子为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符合题意;B、 S2-的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三个电子层,结构示意图: ,不符合题意;C、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不符合题意;D、 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铵根离子符号书写分析;B、根据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分析;C、根据化学式前系数表示分子个数分析;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5.【答案】B【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解析】【解答】A、该反应原理中Fe3O4和FeO为金属氧化物,即有2种金属氧化物参与该循环 ,不符合题意;B、 过程Ⅰ为是Fe3O4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氧气和FeO,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过程Ⅱ为FeO和CO2反应生成e3O4和C,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符合题意;C、 该循环总反应为 ,不符合题意;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该循环中Fe元素由+3价转化为+2价,再转化为+3价,O元素由-2价转化为0价,C元素由+4价转化为0价,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析;B、根据分解反为“一变多”的反应,置换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分析;C、根据图示中的物质的变化过程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D、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6.【答案】C【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解答】A、无色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是氢气,也可能是甲烷等 ,不符合题意;B、 乙装置锌与硫酸反应,因产生的氢气质量小于反应的锌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不符合题意;C、CO与氧化剂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因CO中含有氧元素,则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气体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符合题意;D、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B、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溶液质量增加分析;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分析;D、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分析。7.【答案】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由图示可知,开始时溶液pH由小于7增大,至等于7,然后保持7不变,然后再大于7,说明废液是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A、 废液中含有CaCl2和HCl ,不符合题意;B、 a→b→c的过程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沉淀生成 ,不符合题意;C、 c点碳酸钠与盐酸、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对应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少 ,不符合题意;D、 随着溶液的加入, b→c段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加 ,c→d段反应结束,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向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结合图示中所给溶液pH的变化情况分析。8.【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2)微量(3)三或3(4)氮【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解答】(1) 飘落的花瓣、花粉属于造成空气污染的可吸入颗粒物。(2) 锌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3) 花瓣中含有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其燃烧时最多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三种氧化物。(4)作物补充氮元素可使叶色浓绿,种植盆栽时,在展叶期为促进其叶片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应施加氮肥。【分析】(1)根据花粉等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分析;(2)根据锌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分析;(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4)根据作物补充氮元素可使叶色浓绿分析。9.【答案】(1)(2)水中含有氢元素(3)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4)B【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与20℃对应的微粒示意图相比,50℃ 时相同空间内对应的水分子个数减少,图示为。(2) 电解水装置中,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H2,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此得出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水中含有氢元素。(3) 图中步骤①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其目的是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4) 为减少水体污染,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A正确;厨房废水中含大量油脂、有机物等,为防止造成水体污染,经必要处理后也不能直接排入九曲河,B错误; 开展生产工作,提高用水效率,可节约用水,从而保护水资源,C正确; 在河流、湖泊中建设植草滤沟有助于净化水质 ,D正确。故选B。【分析】(1)根据分子间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3)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4)根据保护水资源包括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分析。10.【答案】(1)CH4+2O2CO2+2H2O(2)提供了充足氧气(3)C;D【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1)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CO2+2H2O。(2)风可促进空气流通,从燃烧条件分析,“时风盛猛”使火势更旺的原因是提供了充足氧气。(3) 石油为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A正确; 石油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通过炼制可将各成分进行分离,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B正确;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氢气不属于化石燃料,C错误; 化石燃料除通过燃烧加以利用之外,还可用于化工制造,D错误。故选CD。【分析】(1)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2)根据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氧气多少有关分析;(3)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可用作燃料与可用于化工制造等分析。11.【答案】(1)Cu(OH)2+2HCl=CuCl2+2H2O;金属(2)【知识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盐酸溶解氢氧化铜是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OH)2+2HCl=CuCl2+2H2O, 镓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2)镁和铝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镁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若镁反应完后,硫酸铜还有剩余,铝在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向氯渣B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有气体产生,说明滤渣B中一定含有铝,可能还有镁,最后得到2.4克滤渣B为铜。假设滤渣A中只有铝和铜,滤渣A的质量为6g,其中铜的质量为2.4g,则铝的质量为6g-2.4g=3.6g,设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54:6=3.6g:xx=0.4g又因为滤渣A中一定含有铝,可能还有镁,当3.6g滤渣全部是镁时,设生成氢气质量为y24:2=3.6g:yy=0.4g则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m取值范围是。【分析】(1)根据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名称带“钅”的元素为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且两金属相差越多,越先反应,镁和铝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铜不与硫酸反应,结合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分析。12.【答案】(1)36.3(2)30(3)饱和(4)24%【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 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3g。(2) 由表中数据分析,二者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20℃<t< 30℃。(3)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50.0g水中,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只能溶解18.3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4)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向100.0g质量分数为12.0%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00g硝酸钾固体,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分析】(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各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确定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从而判断所给溶剂和溶质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分析;(4)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13.【答案】(1)混合物(2)A;C(3)Fe2O3+3H2SO4=Fe2(SO4)3+3H2O(4)C(5)调节溶液的pH,使Fe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1) 菱锌矿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由流程可知,加入过量稀硫酸后仍得到SiO2 固体,推知SiO2难溶于水,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AC。(3)“酸浸”时,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4)过滤时滤纸边缘会残留少量滤液,由滤纸的折叠可知, 滤液分布的情况最接近图中的 C。(5)根据 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可知,加入 ZnO 可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锌,从而调节溶液的pH,使Fe2+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要使Fe2+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pH需大于Fe2+沉淀完全的pH且小于Zn2+开始沉淀的pH,即.【分析】(1)根据由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2)根据流程中二氧化硅不溶、不与酸反应分析;(3)根据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4)根据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分析;(5)根据图示确定Fe2+和Zn2+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由此确定 使Fe+沉淀完全而Zn2+不沉淀 pH范围分析。14.【答案】(1)锥形瓶(2)2H2O22H2O+O2↑;③(3)密度比空气大【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解析】【解答】(1)仪器a为锥形瓶。(2) 由图判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制得气体为氧气,装置A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由发生的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能会溅出,需戴护目镜,①图标需标注,实验中检验氧气需要用酒精灯点燃木条,需小心热烫和明火,②④图标需标注,本实验与锐器无关,③图标不需标注。(3) 装置C收集气体,气体从长管进入集气瓶,说明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原理、装置特点和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万用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长管进气分析。15.【答案】(1)K2CO3+H2SO4=K2SO4+H2O+CO2↑(2)BaCl2+K2CO3=BaCO3↓+2KCl(3)取草木灰水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先产生气泡,然后产生沉淀(4)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5)②【知识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解析】【解答】(1)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2)因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所以乙同学结论不正确,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反应方程式为BaCl2+K2CO3=BaCO3↓+2KCl。(3)要验证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和硫酸钾,需要先排除碳酸钾的干扰,再检验硫酸钾的存在,实验操作为取草木灰水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除去碳酸钾,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钾。(4)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会导致测量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碳酸钾质量分数偏小。(5)由图2可知, pH=12的溶液对应的脱胶率更高,根据漂洗剂漂洗丝帛时脱胶率越高,所得丝帛越顺滑亮丽可知,选用②号洗涤剂效果更好。【分析】(1)根据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写出反应方程式分析;(2)根据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钾分析;(3)根据验证碳酸钾和硫酸钾同时存在,需先除去碳酸钾,再利用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验证硫酸钾分析;(4)根据产生气体若不能完全吸收会影响结果分析;(5)根据图示pH与脱胶率的关系分析。16.【答案】(1)凹液面最低处(2)19.6(3)解:设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钠质量为xx=28.4g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1.8%。【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 该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由图示可知,80.0g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产生9.8g沉淀,恰好反应时消耗160.0g氢氧化钠溶液,则产生沉淀质量为19.6g.【分析】(1)根据量筒正确读数方法分析;(2)根据图像中所给数据及等质量物质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相等分析;(3)根据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钠质量,再由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计算生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析。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学生版).docx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中考化学真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