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9月课堂素养科学试题1.(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列声音中,属于大自然发出的声音的是( )。A.鸟叫声 B.歌唱的声音 C.敲鼓声2.(2025四上·福田月考)把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 )传播。A.只能上下 B.只能左右 C.向四周3.(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田在居民区附近看到有一些屏障如右图所示,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B.减少气流对附近居民的影响C.减少灰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4.(2025四上·福田月考)2025年8月1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A.宇航服包裹太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C.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5.(2025四上·福田月考)响鼓需要重锤敲,这说明振动( )越大,声音的( )越大。A.幅度、音高 B.快慢、音量 C.幅度、音量6.(2025四上·福田月考)公共场所警示语“请不要大声喧哗”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 )。A.强弱 B.高低 C.A、B答案都不对7.(2025四上·福田月考)把2枚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轻。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8.(2025四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小泡沫球会( )。A.位置不变B.向左侧反复跳动直到停止C.向左侧跳动一次后停止9.(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寺庙敲击大钟的时候,我们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由于( )。A.大钟停止振动,但声音持续传播B.敲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C.大钟不振动,嗡嗡声是人的错觉10.(2025四上·福田月考)成年女子的声带平均长度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平均长度约为15毫米(如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断,成年女子的音高通常比成年男子( )。A.低 B.高 C.一样11.(2025四上·福田月考)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A.变快 B.变慢 C.不变12.(2025四上·福田月考)“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垂钓时不回应路人的原因是( )。A.土地会传播声音B.鱼竿会传播声音C.空气和水会传播声音13.(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耳尿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C.戴耳机听音乐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14.(2025四上·福田月考)成语“伏罂而听”,出自《墨子》,意思是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以此来侦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这种方法又叫作“地听”,如图所示,其利用的原理是( )。A.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B.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好C.固体传声比液体传声效果好15.(2025四上·福田月考)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下列几种情况中,发出声音最强的是( )A.B.C.16.(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课铃声响了,校园里的同学们都听到了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一个方向的 B.前后的 C.四面八方的17.(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田在家复习功课,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干扰了他的学习。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关闭窗户和窗帘B.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C.用棉花塞住自己耳朵18.(2025四上·福田月考)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A.传声 B.导电 C.通风19.(2025四上·福田月考)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听诊头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听诊头的作用是( )。A.产生声音 B.产生噪音 C.收集声音20.(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制作小乐器时,小福一边慢慢往碗里加水,小田则一边用同样的力度连续敲击碗口,他们发现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一样高21.(2025四上·福田月考)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22.(2025四上·福田月考)我们可以戴着耳机听音乐,这样既不影响其他人,又保护了自己的听力。23.(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24.(2025四上·福田月考)耳朵是人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我们的耳朵。25.(2025四上·福田月考)人耳中的耳郭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26.(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高速路旁植树,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27.(2025四上·福田月考)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28.(2025四上·福田月考)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29.(2025四上·福田月考)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振动产生的。30.(2025四上·福田月考) “do” “re” “mi”三个音符中,“do”的音最高。31.(2025四上·福田月考)将图片中耳朵结构的序号与右边名称及其所对应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32.(2025四上·福田月考)实验一: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1)请你分析下面音调变化柱形图,将右面表格填完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6 厘米 15 厘米 20 厘米振动的快慢 快 较慢 声音的高低 较低 低(2)在此实验中,影响尺子音高的因素是 ,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要保持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种实验方法称之为 (选填“观察实验”或“对比实验”)。(3)在做实验时,老师强调实验要做3次的目的是 。(4)观察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 。(5)尺子在发声过程中,用手握住尺子,声音会停止,说明尺子 (选填“在”或“不在”)振动。33.(2025四上·福田月考)实验二: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是小田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模拟实验。(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2)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又发出的声音 (选填“强”或“弱”),纸屑跳动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选填“大”或“小”)。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选填“音叉”“杯子”或“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3)纸屑的作用是 ,若小田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 来替代。(4)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又,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选填“较远时”或“较近时”)。(2025四上·福田月考)音乐课上,小福研究了尤克里里。34.小福演奏时,为了使听到的弹奏声音由高到低,则弹奏的顺序应该是( )。A.由粗到细 B.由细到粗 C.有顺序35.为了使琴声更响亮,让同学们都能听到,小福应该( )。A.轻轻地拨动琴弦 B.用力拨动琴弦 C.拨最细的琴弦36.美妙的琴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内。A.琴弦 B.大地 C.空气37.小福在弹奏的时候发现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A.把弦绷紧一点 B.把弦调松一点 C.把弦放长一点38.演奏时,演奏者的手指会在琴弦上移动,这样,一根琴弦也会演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移动手指会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 )。A.长短 B.粗细 C.松紧39.像小提琴、吉他这样的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可以使得声音(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福和小田参加学校举行的科学嘉年华活动,①②③三组同学分别用吸管、橡皮筋、钢管制作了吹奏、弹拨、敲击乐器。40.①②③组乐器都能演奏声音,这些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只有第①组 B.只有①②组 C.①②③组41.可以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是否有关”这个问题的是( )乐器。A.只有第②组 B.只有①③组 C.①②③ 组42.小福吹奏第①组1号吸管时,声音太弱,下列( )可以让声音变强。A.相同力改吹2号吸管B.更大力地吹1号吸管C.将1号吸管剪短一些43.小田弹第②组乐器的1号橡皮筋后,发现音高太低,下列( )可以弹出更高音。A.调紧1号橡皮筋B.调松1号橡皮筋C.换一根更粗的橡皮筋44.小福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第③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钢管,他想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的高低与钢管粗细有关吗?B.声音的高低与钢管长度有关吗?C.声音的强弱与钢管长度有关吗?45.如果小田用第③组乐器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敲击力度”是否有关,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A.不同力度敲击1号钢管B.不同力度敲击1、2号钢管C.相同力度敲击1、2号钢管46.(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福和小田继续用音叉和土电话研究声音。(1)小福把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槽中,小田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如图所示,她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2)在做“土电话”传声实验时,声音在“土电话”中的传播途径是( )。A.声波→“电话线”→空气→人耳B.声波一空气→“电话线”→人耳C.声波→空气→“电话线”→空气→人耳(3)使用“土电话”传声时,若棉线比较松弛,则听到的声音与棉线拉直时相比,( )。A.声音大 B.声音小 C.没有变化(4)小田用“土电话”能够听到小福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 )了。A.扩大 B.缩小 C.没有变化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鸟叫声是由自然界的鸟类发出的,属于大自然产生的声音;歌唱声是人类通过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人为活动产生的声音;敲鼓声是通过人类敲击乐器产生的声音,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故选A。2.【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把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向四周传播。故选C。3.【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屏障一般为隔音屏障,常见于交通干线两侧等区域。在居民区附近设置这种屏障,主要是为了阻挡和反射车辆行驶等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生活、休息等方面的干扰。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因此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故选B。5.【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因此响鼓需要重锤敲,这说明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音量越大。故选C。6.【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题目中“大声喧哗”指声音过强,警示语提醒人们降低声音的强弱。“高低”是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与题干无关。故选A。7.【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减弱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三个途径进行。A. 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是在声源处减弱声音,可以使声音变轻。B. 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可以使声音变轻。因此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故选C。8.【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小球向左侧振动的幅度变大。下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敲击音叉后,泡沫小球会向左侧反复跳动直到停止。故选B。9.【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逐渐消失。敲击大钟后,虽然停止敲打,但大钟的振动不会立刻停止,而是逐渐减弱,因此仍会发出声音。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振动持续存在,A选项错误。余音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并非错觉,C选项错误。故选B。10.【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带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因而发出的声音音高也会更高。由于成年女子的声带平均长度比成年男子短,所以其音高通常比成年男子更高。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歌手唱高音时,声带振动频率增大,即振动速度变快。故选A。12.【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液体传播。垂钓时,人的说话声会通过空气传到水中,而水中的鱼能感知到声音振动,从而被惊动。选项C正确描述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共同传播声音的情况。故选C。13.【答案】B【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A、耳屎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频繁掏耳朵可能损伤耳道或鼓膜,因此不需要经常掏。A选项错误。B、遇到强声时,捂住耳朵可减少声波冲击,张嘴能平衡鼓膜内外气压,避免鼓膜受损。B选项正确。C、耳机音量过大易损伤听力,应调至适中音量。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4.【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在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比气体中更快。所以,当敌人挖掘地道时产生的震动和声音通过土壤(固体)传递到陶器,再由陶器传递到耳朵,会比通过空气(气体)传递的声音更清晰、更响亮。故选A。15.【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在这个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力越大,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观察三个选项,B 选项中钢尺的振动幅度最大,因此发出的声音最强。故选B。16.【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下课铃声响了,校园里的同学们都听到了声音。故选C。17.【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关闭窗户和窗帘可以阻挡声音传播,减少传入室内的音量,因此有效。B、打开窗户会让声音更容易通过空气传入室内,无法减弱干扰,因此无效。C、用棉花塞住耳朵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声音,能降低听到的噪音,因此有效。故答案为:B。18.【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19.【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A、声音是由人体内部器官振动产生的,并非听诊头产生,选项错误。B、听诊器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清晰听到人体内部微弱声音,不是产生噪音,选项错误。C、听诊头的作用是收集人体内部的声音,然后通过听诊器的管道等结构传递到医生耳朵里,让医生能清晰听到,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20.【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敲击水量不同的碗,是碗振动发声。碗中的水量越少,碗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碗中的水量越多,碗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小福一边慢慢往碗里加水,水量越来越多,振动速度也越来越慢,声音也会越来越低。故选B。21.【答案】正确【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弦发出的声音越低。22.【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长期佩戴耳机,尤其是高音量环境下,反而会损伤听力。题目中的说法不完全正确,需注意耳机的合理使用方式。23.【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当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气球皮越薄,实验现象越明显。题目说法错误。24.【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负责接收声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保护耳朵的健康非常重要,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或不当使用耳机等行为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因此,题目中的陈述是正确的。25.【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人耳中负责感应声波并振动的是鼓膜(耳膜),而不是耳郭。耳郭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并将其导入外耳道。26.【答案】正确【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高速路旁植树,树木可以阻挡、反射声音,从而阻断声音的传播路径,减少噪音的传播,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因此该说法正确。27.【答案】错误【知识点】听觉;保护听力【解析】【解答】人在老的时候可能耳朵器官会老化,但是如果在平常不注意预防耳朵的疾病,一样可以导致失聪。【分析】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耳卫生。28.【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用相同的力量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我们会发现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较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较低。29.【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从而产生声音。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内部的空气振动产生的。30.【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在自然音阶中,do、re、mi按顺序音调逐渐升高,因此“mi”音最高,“do”最低。题目描述“do的音最高”不符合实际音高顺序,故判断错误。31.【答案】【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①外耳道连接耳廓和鼓膜的管道,将声波传递到中耳。②听小骨是中耳内的三块小骨头(锤骨、砧骨、镫骨),传递振动到内耳。③耳蜗是内耳中的螺旋状结构,能把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④鼓膜位于外耳道末端的薄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32.【答案】(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6 厘米 15 厘米 20 厘米振动的快慢 快 较慢 慢声音的高低 高 较低 低(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对比实验(3)避免实验偶然性(4)尺子伸出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合理即可)(5)不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伸出越短,振动越快。振动快则声音高,振动慢则声音低。因此6厘米时声音高,20厘米时振动慢。(2)影响音高的因素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每次拨动力度要相同,保证只有“尺子长度”这一个变量;这种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3)实验做3次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说服力。(4)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握住尺子,声音停止,说明尺子不在振动(振动被阻止,发声停止)。33.【答案】(1)鼓膜;振动(2)强;明显;大;空气(3)放大振动现象;细沙(或轻小物体,合理即可)(4)较近时【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音叉时,声音较强,气球皮振动幅度大,纸屑跳动更明显;在这个实验中此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3)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振动现象让我们观察到气球皮振动的现象,若无纸屑,可用细沙、盐粒、米粒或泡沫小球替代。(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着各个方向传递,距离相同大小的音叉较近时,振动传递更强烈,纸屑跳动也更明显。【答案】34.B35.B36.C37.A38.A39.A【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弦发出的声音越低。34.弦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粗,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小福演奏时,为了使听到的弹奏声音由高到低,则弹奏的顺序应该是由细到粗。故选B。35.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用力拨动琴弦可以增大振动幅度,使声音更响亮。故选B。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因此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选C。37.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弦发出声音偏低,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把弦绷紧一点。故选A。38.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移动手指会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故选A。39.共鸣箱可以放大琴弦的振动,使声音更响亮。故选A。【答案】40.C41.B42.B43.A44.B45.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4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①组吹奏吸管,使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②组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声。③组敲击钢管,钢管振动发声,所以这三组乐器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C。41.研究 “声音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物体长度。①组吸管长度不同,③组钢管长度不同,可通过改变长度研究声音高低变化。②组橡皮筋主要变量是松紧、粗细等,不便于单纯研究与长度的关系。故选B。42.A、改吹2号吸管改变的是声音高低。B、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更大力度吹1号吸管,能使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C、将1号吸管剪短也是改变声音高低。故答案为:B。43.橡皮筋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小田弹第②组乐器的1号橡皮筋后,发现音高太低,可以调紧1号橡皮筋弹出更高音。故选A。44.相同的力度敲击第③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钢管,变量是长度,其他条件相同,所以研究的是音高与长度的关系。故选B。45.如果研究 "声音的强弱与敲击力度" 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变量,只有敲击力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用同一根钢管。故选A。46.【答案】(1)水(2)C(3)B(4)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音叉振动直接传递给水,然后通过水槽壁传递到空气中,最终到达人耳。小田将耳朵紧贴水槽外壁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2)小福说话时,声音首先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引起纸杯的振动,纸杯的振动通过“电话线”传播到另一端的纸杯,使另一端纸杯也发生振动,进而再次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最终传入小田的耳朵。故选C。(3)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棉线的松紧程度影响振动快慢,棉线松弛,振动变慢,声音变小。故选B。(4)纸杯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它能够集中声波,使声音放大,从而让人听到更清楚,所以纸杯把声音扩大了。故选A。1 / 1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9月课堂素养科学试题1.(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列声音中,属于大自然发出的声音的是( )。A.鸟叫声 B.歌唱的声音 C.敲鼓声【答案】A【知识点】周围的声音【解析】【分析】鸟叫声是由自然界的鸟类发出的,属于大自然产生的声音;歌唱声是人类通过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属于人为活动产生的声音;敲鼓声是通过人类敲击乐器产生的声音,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故选A。2.(2025四上·福田月考)把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 )传播。A.只能上下 B.只能左右 C.向四周【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把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放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的波纹从振动的音叉开始向四周传播。故选C。3.(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田在居民区附近看到有一些屏障如右图所示,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B.减少气流对附近居民的影响C.减少灰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答案】A【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图中所示屏障一般为隔音屏障,常见于交通干线两侧等区域。在居民区附近设置这种屏障,主要是为了阻挡和反射车辆行驶等产生的噪音,从而减少噪音对附近居民生活、休息等方面的干扰。故选A。4.(2025四上·福田月考)2025年8月15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主要是因为( )。A.宇航服包裹太紧密,声音不能透过宇航服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C.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无法正常传播,因此在太空里,航天员需要借助通信装置才能听到同伴的讲话声。故选B。5.(2025四上·福田月考)响鼓需要重锤敲,这说明振动( )越大,声音的( )越大。A.幅度、音高 B.快慢、音量 C.幅度、音量【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因此响鼓需要重锤敲,这说明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音量越大。故选C。6.(2025四上·福田月考)公共场所警示语“请不要大声喧哗”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 )。A.强弱 B.高低 C.A、B答案都不对【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题目中“大声喧哗”指声音过强,警示语提醒人们降低声音的强弱。“高低”是音调,由振动频率决定,与题干无关。故选A。7.(2025四上·福田月考)把2枚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下面(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轻。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的减弱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三个途径进行。A. 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是在声源处减弱声音,可以使声音变轻。B. 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可以使声音变轻。因此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故选C。8.(2025四上·福田月考)如图所示,把泡沫球紧贴音叉,轻轻敲击音叉后,小泡沫球会( )。A.位置不变B.向左侧反复跳动直到停止C.向左侧跳动一次后停止【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击打音叉的力量变大时,小球向左侧振动的幅度变大。下图中把泡沫小球紧贴音叉,敲击音叉后,泡沫小球会向左侧反复跳动直到停止。故选B。9.(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寺庙敲击大钟的时候,我们停止对大钟敲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由于( )。A.大钟停止振动,但声音持续传播B.敲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C.大钟不振动,嗡嗡声是人的错觉【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会逐渐消失。敲击大钟后,虽然停止敲打,但大钟的振动不会立刻停止,而是逐渐减弱,因此仍会发出声音。因为声音传播需要振动持续存在,A选项错误。余音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并非错觉,C选项错误。故选B。10.(2025四上·福田月考)成年女子的声带平均长度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平均长度约为15毫米(如图所示)。据此可以推断,成年女子的音高通常比成年男子( )。A.低 B.高 C.一样【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带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因而发出的声音音高也会更高。由于成年女子的声带平均长度比成年男子短,所以其音高通常比成年男子更高。故选B。11.(2025四上·福田月考)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A.变快 B.变慢 C.不变【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由声带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歌手唱高音时,声带振动频率增大,即振动速度变快。故选A。12.(2025四上·福田月考)“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垂钓时不回应路人的原因是( )。A.土地会传播声音B.鱼竿会传播声音C.空气和水会传播声音【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液体传播。垂钓时,人的说话声会通过空气传到水中,而水中的鱼能感知到声音振动,从而被惊动。选项C正确描述了空气和水两种介质共同传播声音的情况。故选C。13.(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耳尿堵住耳朵会影响听力,所以要经常掏耳朵B.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C.戴耳机听音乐时,应将音量调到最大【答案】B【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A、耳屎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频繁掏耳朵可能损伤耳道或鼓膜,因此不需要经常掏。A选项错误。B、遇到强声时,捂住耳朵可减少声波冲击,张嘴能平衡鼓膜内外气压,避免鼓膜受损。B选项正确。C、耳机音量过大易损伤听力,应调至适中音量。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4.(2025四上·福田月考)成语“伏罂而听”,出自《墨子》,意思是趴在地上把耳朵贴在陶器上,以此来侦听敌人是否在挖地道。这种方法又叫作“地听”,如图所示,其利用的原理是( )。A.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B.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好C.固体传声比液体传声效果好【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在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比气体中更快。所以,当敌人挖掘地道时产生的震动和声音通过土壤(固体)传递到陶器,再由陶器传递到耳朵,会比通过空气(气体)传递的声音更清晰、更响亮。故选A。15.(2025四上·福田月考)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的另一端。下列几种情况中,发出声音最强的是( )A.B.C.【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声音的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在这个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力越大,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观察三个选项,B 选项中钢尺的振动幅度最大,因此发出的声音最强。故选B。16.(2025四上·福田月考)下课铃声响了,校园里的同学们都听到了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 )A.一个方向的 B.前后的 C.四面八方的【答案】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因此下课铃声响了,校园里的同学们都听到了声音。故选C。17.(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田在家复习功课,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干扰了他的学习。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关闭窗户和窗帘B.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C.用棉花塞住自己耳朵【答案】B【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A、关闭窗户和窗帘可以阻挡声音传播,减少传入室内的音量,因此有效。B、打开窗户会让声音更容易通过空气传入室内,无法减弱干扰,因此无效。C、用棉花塞住耳朵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声音,能降低听到的噪音,因此有效。故答案为:B。18.(2025四上·福田月考)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里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钢管,这种方法利用了钢管的( )性能好。A.传声 B.导电 C.通风【答案】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19.(2025四上·福田月考)听诊器是医生为病人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听诊头晰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听诊头的作用是( )。A.产生声音 B.产生噪音 C.收集声音【答案】C【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A、声音是由人体内部器官振动产生的,并非听诊头产生,选项错误。B、听诊器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清晰听到人体内部微弱声音,不是产生噪音,选项错误。C、听诊头的作用是收集人体内部的声音,然后通过听诊器的管道等结构传递到医生耳朵里,让医生能清晰听到,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20.(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制作小乐器时,小福一边慢慢往碗里加水,小田则一边用同样的力度连续敲击碗口,他们发现发出的声音会(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一样高【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敲击水量不同的碗,是碗振动发声。碗中的水量越少,碗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碗中的水量越多,碗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因此小福一边慢慢往碗里加水,水量越来越多,振动速度也越来越慢,声音也会越来越低。故选B。21.(2025四上·福田月考)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长短、松紧都有关系。【答案】正确【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弦发出的声音越低。22.(2025四上·福田月考)我们可以戴着耳机听音乐,这样既不影响其他人,又保护了自己的听力。【答案】错误【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长期佩戴耳机,尤其是高音量环境下,反而会损伤听力。题目中的说法不完全正确,需注意耳机的合理使用方式。23.(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解析】【分析】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当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不明显,气球皮越薄,实验现象越明显。题目说法错误。24.(2025四上·福田月考)耳朵是人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要保护好我们的耳朵。【答案】正确【知识点】保护听力【解析】【分析】耳朵是人体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负责接收声波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保护耳朵的健康非常重要,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或不当使用耳机等行为可能导致听力损伤。因此,题目中的陈述是正确的。25.(2025四上·福田月考)人耳中的耳郭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答案】错误【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人耳中负责感应声波并振动的是鼓膜(耳膜),而不是耳郭。耳郭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并将其导入外耳道。26.(2025四上·福田月考)在高速路旁植树,能通过阻断声音的传播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答案】正确【知识点】噪音【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高速路旁植树,树木可以阻挡、反射声音,从而阻断声音的传播路径,减少噪音的传播,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因此该说法正确。27.(2025四上·福田月考)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答案】错误【知识点】听觉;保护听力【解析】【解答】人在老的时候可能耳朵器官会老化,但是如果在平常不注意预防耳朵的疾病,一样可以导致失聪。【分析】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耳卫生。28.(2025四上·福田月考)轻轻打击大音叉与轻轻打击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用相同的力量击打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小音叉振动的快,我们会发现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较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较低。29.(2025四上·福田月考)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振动产生的。【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从而产生声音。向小瓶中吹气,瓶中能发出“嘘嘘”声,这是瓶子内部的空气振动产生的。30.(2025四上·福田月考) “do” “re” “mi”三个音符中,“do”的音最高。【答案】错误【知识点】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音调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在自然音阶中,do、re、mi按顺序音调逐渐升高,因此“mi”音最高,“do”最低。题目描述“do的音最高”不符合实际音高顺序,故判断错误。31.(2025四上·福田月考)将图片中耳朵结构的序号与右边名称及其所对应的功能用直线连起来。【答案】【知识点】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①外耳道连接耳廓和鼓膜的管道,将声波传递到中耳。②听小骨是中耳内的三块小骨头(锤骨、砧骨、镫骨),传递振动到内耳。③耳蜗是内耳中的螺旋状结构,能把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④鼓膜位于外耳道末端的薄膜,可以将声波转化为振动。32.(2025四上·福田月考)实验一: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1)请你分析下面音调变化柱形图,将右面表格填完整。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6 厘米 15 厘米 20 厘米振动的快慢 快 较慢 声音的高低 较低 低(2)在此实验中,影响尺子音高的因素是 ,每次拨动钢尺的力度要保持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种实验方法称之为 (选填“观察实验”或“对比实验”)。(3)在做实验时,老师强调实验要做3次的目的是 。(4)观察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 。(5)尺子在发声过程中,用手握住尺子,声音会停止,说明尺子 (选填“在”或“不在”)振动。【答案】(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6 厘米 15 厘米 20 厘米振动的快慢 快 较慢 慢声音的高低 高 较低 低(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对比实验(3)避免实验偶然性(4)尺子伸出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合理即可)(5)不在【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高低【解析】【分析】(1)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伸出越短,振动越快。振动快则声音高,振动慢则声音低。因此6厘米时声音高,20厘米时振动慢。(2)影响音高的因素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度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每次拨动力度要相同,保证只有“尺子长度”这一个变量;这种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3)实验做3次是为了避免实验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更具说服力。(4)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是不同的。用相同的力拨动同一把钢尺,尺子伸出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尺子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越高。(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握住尺子,声音停止,说明尺子不在振动(振动被阻止,发声停止)。33.(2025四上·福田月考)实验二:耳的结构和功能。如图是小田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模拟实验。(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2)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又发出的声音 (选填“强”或“弱”),纸屑跳动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选填“大”或“小”)。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选填“音叉”“杯子”或“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3)纸屑的作用是 ,若小田同学未准备纸屑,可以选择 来替代。(4)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又,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选填“较远时”或“较近时”)。【答案】(1)鼓膜;振动(2)强;明显;大;空气(3)放大振动现象;细沙(或轻小物体,合理即可)(4)较近时【知识点】声音的强弱;耳朵的结构【解析】【分析】(1)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音叉时,声音较强,气球皮振动幅度大,纸屑跳动更明显;在这个实验中此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3)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振动现象让我们观察到气球皮振动的现象,若无纸屑,可用细沙、盐粒、米粒或泡沫小球替代。(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着各个方向传递,距离相同大小的音叉较近时,振动传递更强烈,纸屑跳动也更明显。(2025四上·福田月考)音乐课上,小福研究了尤克里里。34.小福演奏时,为了使听到的弹奏声音由高到低,则弹奏的顺序应该是( )。A.由粗到细 B.由细到粗 C.有顺序35.为了使琴声更响亮,让同学们都能听到,小福应该( )。A.轻轻地拨动琴弦 B.用力拨动琴弦 C.拨最细的琴弦36.美妙的琴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内。A.琴弦 B.大地 C.空气37.小福在弹奏的时候发现弦发出的声音偏低,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A.把弦绷紧一点 B.把弦调松一点 C.把弦放长一点38.演奏时,演奏者的手指会在琴弦上移动,这样,一根琴弦也会演奏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移动手指会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 )。A.长短 B.粗细 C.松紧39.像小提琴、吉他这样的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可以使得声音(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答案】34.B35.B36.C37.A38.A39.A【知识点】弦乐器的声音【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弦的音高和弦的粗细、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短、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弦发出的声音越低。34.弦越细,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粗,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小福演奏时,为了使听到的弹奏声音由高到低,则弹奏的顺序应该是由细到粗。故选B。35.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用力拨动琴弦可以增大振动幅度,使声音更响亮。故选B。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因此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选C。37.弦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弦发出声音偏低,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把弦绷紧一点。故选A。38.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弦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所以移动手指会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短。故选A。39.共鸣箱可以放大琴弦的振动,使声音更响亮。故选A。(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福和小田参加学校举行的科学嘉年华活动,①②③三组同学分别用吸管、橡皮筋、钢管制作了吹奏、弹拨、敲击乐器。40.①②③组乐器都能演奏声音,这些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A.只有第①组 B.只有①②组 C.①②③组41.可以研究“声音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是否有关”这个问题的是( )乐器。A.只有第②组 B.只有①③组 C.①②③ 组42.小福吹奏第①组1号吸管时,声音太弱,下列( )可以让声音变强。A.相同力改吹2号吸管B.更大力地吹1号吸管C.将1号吸管剪短一些43.小田弹第②组乐器的1号橡皮筋后,发现音高太低,下列( )可以弹出更高音。A.调紧1号橡皮筋B.调松1号橡皮筋C.换一根更粗的橡皮筋44.小福用相同的力度敲击第③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钢管,他想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的高低与钢管粗细有关吗?B.声音的高低与钢管长度有关吗?C.声音的强弱与钢管长度有关吗?45.如果小田用第③组乐器研究“声音的强弱与敲击力度”是否有关,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A.不同力度敲击1号钢管B.不同力度敲击1、2号钢管C.相同力度敲击1、2号钢管【答案】40.C41.B42.B43.A44.B45.A【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40.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①组吹奏吸管,使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②组弹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发声。③组敲击钢管,钢管振动发声,所以这三组乐器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选C。41.研究 “声音高低与振动物体长度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物体长度。①组吸管长度不同,③组钢管长度不同,可通过改变长度研究声音高低变化。②组橡皮筋主要变量是松紧、粗细等,不便于单纯研究与长度的关系。故选B。42.A、改吹2号吸管改变的是声音高低。B、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更大力度吹1号吸管,能使吸管内空气柱振动幅度增大,声音变强。C、将1号吸管剪短也是改变声音高低。故答案为:B。43.橡皮筋越紧,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小田弹第②组乐器的1号橡皮筋后,发现音高太低,可以调紧1号橡皮筋弹出更高音。故选A。44.相同的力度敲击第③组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钢管,变量是长度,其他条件相同,所以研究的是音高与长度的关系。故选B。45.如果研究 "声音的强弱与敲击力度" 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变量,只有敲击力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用同一根钢管。故选A。46.(2025四上·福田月考)小福和小田继续用音叉和土电话研究声音。(1)小福把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槽中,小田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如图所示,她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2)在做“土电话”传声实验时,声音在“土电话”中的传播途径是( )。A.声波→“电话线”→空气→人耳B.声波一空气→“电话线”→人耳C.声波→空气→“电话线”→空气→人耳(3)使用“土电话”传声时,若棉线比较松弛,则听到的声音与棉线拉直时相比,( )。A.声音大 B.声音小 C.没有变化(4)小田用“土电话”能够听到小福小声讲话,是因为纸杯把声音( )了。A.扩大 B.缩小 C.没有变化【答案】(1)水(2)C(3)B(4)A【知识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音叉振动直接传递给水,然后通过水槽壁传递到空气中,最终到达人耳。小田将耳朵紧贴水槽外壁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2)小福说话时,声音首先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引起纸杯的振动,纸杯的振动通过“电话线”传播到另一端的纸杯,使另一端纸杯也发生振动,进而再次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最终传入小田的耳朵。故选C。(3)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棉线的松紧程度影响振动快慢,棉线松弛,振动变慢,声音变小。故选B。(4)纸杯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它能够集中声波,使声音放大,从而让人听到更清楚,所以纸杯把声音扩大了。故选A。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9月课堂素养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9月课堂素养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