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1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学习,能够根据物质的成分对物质进行分类,初步形成分类观。 2.通过学习氮气及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发展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3.通过介绍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形成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的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混合物和纯净物。
2. 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教学难点: 1.基于分类观进行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辨析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空气大家族 问题1:你知道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呼吸的“人造空气”成分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成分有何不同? 结合资料卡片和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对比回答。 阅读资料卡片,回答问题。 复习上节课空气成分含量,训练提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各成分表演 问题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有用吗? 依据学生回答纠正对于不同条件下氮气化学性质的表现,低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高温高压下氮气可制其它物质,例如……引导建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问题3:稀有气体有用吗?经上述气体性质及用途的总结,,引导总结稀有气体共同的性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再引导总结各种稀有气体各自的用途,反推性质。 总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小结:补充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用途,感受空气中各成分均发挥着自己广泛的用途,所以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回答。 帮助学生建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模型,发展对比、总结、归纳、推理的科学思维,建立空气是宝贵资源的意识。
环节三:空气污染物 阅读资料卡片,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问题4:你知道哪些空气污染物,造成了怎样的气候灾害? 依据资料卡片及教材“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回答。 问题5:空气污染危害大,如何防治? 经讨论归纳措施。 问题6:空气污染物有哪些呢?如何分类?引导分类进行归纳。 学生依据资料卡片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提取信息,树立环保意识。 初步建立分类观念。
环节四:物质的分类 问题7:什么是混合物? 问题8:什么是纯净物?结合图片理解纯净物。 问题9:如何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评价检测总结提升。 结合空气图片讨论回答问题7和和问题8。 根据所给实例进行区分纯净物混合物。 建构物质分类观模型。 学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