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
B.工业制取金属铝:电解熔融
C.实验室制取NH3:可用浓硫酸干燥
D.溶液与浓混合制备HI
2.明矾、胆矾、绿矾和钡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硫酸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生活用水的净水剂、消毒剂
B.实验中,常用胆矾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蒸气
C.工业上可用绿矾制造铁盐、墨水及铁红等
D.碳酸钡和硫酸钡均可作消化道检查的药物
3.化学品在纺织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毛、麻织物常用次氯酸钠 B.增强织物柔韧性常用苯甲酸钠
C.中和残留酸性物质常用碳酸氢钠 D.合成尼龙的原料为己二酸和己二胺
4.已知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越高,其中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现有6组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如表所示:
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型/还原型) 标准电极电势()
0.77
1.69
1.51
1.36
0.151
0.54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向含的溶液中加可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B.往淀粉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不变蓝
C.还原性:
D.酸化高锰酸钾溶液时,不可使用盐酸
5.下列过程中,对应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溶液清洗银镜:
B.用作野外生氢剂:
C.利用水解制备
D.工业冶炼的反应:(熔解)
6.如图所示为CFCl3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中断裂C—Cl键 B.过程Ⅱ可表示为O3+Cl=ClO+O2
C.过程Ⅲ中O+O=O2是吸热过程 D.上述过程说明CFCl3中的氯原子是破坏臭氧层的催化剂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少量Cl2通入Na2SO3溶液中: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最大:
C.将稀醋酸加入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中:
D.将少量稀硝酸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8.下列除杂试剂或操作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盐酸调pH至中性
B.KNO3溶液(AgNO3):加过量盐酸,再加NaOH溶液调pH至中性
C.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后过滤、洗涤、干燥
D.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充分反应
9.高铁酸钾()是高效水处理剂,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有完全反应,则转移电子总数为0.6NA
B.浓度为的KClO溶液中,的数目小于0.1NA
C.标准状况下,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5NA
D.ag KClO和KCl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b%,混合物中的数目为
10.实验室通过制氯气来获得漂白液,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中不必使用的是
A. B. C. D.
11.某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 序号 反应试剂 实验前的 温度 实验后的 温度
① 溶液 铁粉 a
② 溶液 铁粉 a
③ 溶液 铁粉 a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和密度分别取和,忽略水以外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及溶液体积变化;开始沉淀的为4.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铁粉全部参加反应
B.实验①和实验②测得数值相同
C.实验③测得:
D.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可以判断出实验①和③均能测的准确值
12.一种肼(N2H4)—空气碱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为空气,b为N2H4
B.M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4H+=2H2O
C.电路中通过1mole-时,同时有1molOH-从左室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到右室
D.当有16gN2H4完全反应生成N2,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O2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B 取少量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继续加热,固体变为淡黄色 氧化钠与氧气生成过氧化钠
C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没有变质
D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的集气瓶中,瓶中产生大量的烟和黑色颗粒 黑色颗粒是炭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4.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袁健教授探究和分别催化分解的反应机理,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MS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物种;TS表示过渡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效果:催化剂高于催化剂
B.催化:
C.催化剂比催化剂的产物更容易脱附
D.催化分解吸热,催化分解放热
三、解答题
15.甲烷和乙烯是重要的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化反应即为氢气和碳氧化物反应生成甲烷,有利于实现碳循环利用。
已知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则 。
(2)研究表明和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发生反应制得合成气 。在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催化剂(A、B)作用下,使原料和反应相同的时间,CO(g)的产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催化剂A.B作用下,它们正、逆反应活化能差值分别用和表示,则 (填“>”“<”或“=”)。
②y点对应的逆反应速率v(逆) z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填“>”“<”或“=”)。
(3)西北工业大学的张健教授、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冯新亮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电催化半氢化策略,在室温条件下,水溶液介质中可选择性地将还原为,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同温同压下,相同时间内,若进口处气体物质的量为amol,出口处气体的总体积为进口处的x倍,则转化率为 。
(4)利用多晶铜高效催化电解制乙烯的原理如图所示。因电解前后电解液浓度几乎不变,故可实现的连续转化。
①电解过程中向 (填“铂”或“多晶铜”)电极方向移动。
②多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理论上当生产乙烯时,铂电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体积为 (不考虑气体的溶解)。
16.某钾盐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
已知:相同条件下,A、B为中学常见气体且密度相同。D、E均为二元化合物,气体F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通入无色溶液E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1)气体B的电子式是 ,C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固体混合物D、G共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无色溶液E中滴加盐酸观察到气泡。收集少量气体通入溶液,观察到黑色沉淀生成。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 。
(4)将G溶于氨水得到一无色溶液,设计实验检验无色溶液中主要离子 。
17.黄钠铁矾用作净水剂.以工业废料铁泥(表面沾有油污,主要成分是,还含有为原料制取黄钠铁矾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钠铁矾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2)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和 、 和 。
(3)为提高“酸溶”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两种)。
(4)“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可以替代的常见试剂为 (填化学式,任写一种)。
(5)“沉铁”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检验滤液中不含氧元素的阴离子的方法是 。
18.乙醇广泛应用于食品、能源、化工等领域,工业上可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乙醇。
(1)用和反应合成乙醇:。
①向密闭容器中以体积比为充入和发生反应,达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 移动(填“不”、“正向”或“逆向”)。
②在以下,该反应均能自发进行,由此推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推断过程是 。
(2)用乙烯水化法合成乙醇: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其中、为速率常数,若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 E.增大的倍数小于 F.减小的倍数大于
(3)用乙酸甲酯合成乙醇:。某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和,达平衡后体系压强由变成,则该反应用气体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表示的压强平衡常数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乙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某酸性乙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①质子移动方向为 (填“由左→右”或“由右→左”)。
②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若在该电池右侧加入稀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原因是 ,当向b极区通入且全部被消耗时,理论上a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为 g。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C
6.C
7.C
8.B
9.D
10.B
11.A
12.B
13.C
14.BD
15.(1)-41.2
(2) = <
(3) %
(4) 铂 16.8L
16.(1)
(2)
(3)
(4)取适量该无色溶液,加入适量的酸,溶液变成蓝色,且产生难溶于水的紫红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
17.(1) 价除去铁泥表面的油污
(2) 烧杯 漏斗 玻璃棒
(3)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加热、搅拌、延长时间等
(4) 等合理答案均可
(5)
(6)取少许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待测液中含有
18.(1) 正向 根据,此反应,即,以下可自发,即以下,因此可知
(2)AE
(3)0.0036
(4) 由左→右 稀硝酸氧化性强于,在正极更快放电,因此电流更大;生成的与、反应又生成了稀硝酸,所以可以持续大电流放电 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