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2.1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6.2.1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遗传与变异观”。能够认识到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理解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转基因鼠”等科学实验资料,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并尝试得出合理结论。 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从具体性状实例中归纳出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运用推理与判断的方法,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因果关系。 社会责任:关注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能够初步客观地评价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学习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阐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学习难点 1、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特别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限定)。 2、通过对“转基因番茄的启示”资料的分析,概括出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课前预习】
1、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__________。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__________。
3、例如,豌豆的圆粒与皱粒、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都属于__________。
4、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__________。
5、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____上。
6、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7、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
8、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__________存在的。
9、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10、基因通过指导__________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11、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1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要__________,是体细胞的一半。
13、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__,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与__________相同。
14、子代之所以与亲代相似,是因为亲代通过__________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
15、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__________所控制的性状。
【课中研学】
观察与思考: 观察图片或同学之间的特征,如耳垂、卷舌、拇指弯曲等。
问题1:什么是性状?它包括哪几个方面?请举例说明。
问题2: 什么是相对性状?判断“绵羊的长毛”和“白兔的短毛”是否为相对性状,为什么?
问题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桥梁”是什么?请简述基因控制性状的过程?
问题2: 转基因番茄的性状表现为抗寒,是因为获得了什么?
【课堂总结】
中心主题: 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分支一:生物的性状
定义: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
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支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单位。
证据:转基因技术(如转基因鼠实验)。
机理:基因像“设计图纸”决定性状。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白毛和猫的黑毛
B. 人的卷发和短发
C.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D. 番茄的红果和苹果的黄果
2、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B.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D. 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决定豌豆种子形状是圆粒还是皱粒的是( )
A. 精子
B. 卵细胞
C. 染色体
D. 基因
4、父母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的桥梁是( )
A. 体细胞
B. 受精卵
C. 生殖细胞
D. 红细胞
5、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说明( )
A.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 生物的性状都可以遗传
C.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D. 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分层作业】
1、生物的性状不包括( )
A. 蝌蚪变成青蛙
B. 鱼的血液是红色的
C. 蜜蜂的舞蹈
D. 岩石的风化
2、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A. 染色体
B. 生殖细胞
C. 细胞核
D. 基因
3、受精卵中的基因( )
A. 全部来自母方
B. 全部来自父方
C.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数量是随机的
4、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酒窝是显性性状
B. 无酒窝是隐性性状
C. 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与父母都不同
D. 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相同的
5、我国科学家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转移到奶牛体内,从奶牛分泌的乳汁中提取出人乳铁蛋白。这说明( )
A. 基因是DNA的片段
B.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见的
C.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6、材料分析题:
白化病是一种人类遗传病,患者的皮肤、毛发等因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研究表明,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基因异常导致的。酪氨酸酶能催化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
(1)根据材料,白化病这一性状是由__________控制的。
(2)基因控制白化病这一性状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的合成来实现的。
(3)白化病患者的父母肤色正常,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请推测,父母体内是否含有控制白化病的基因?(填“是”或“否”),理由是。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 性状
2、相对性状
3、相对性状
4、基本单位
5、染色体
6、 DNA(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7、DNA
8、成对,成对
9、基因
10、蛋白质
11、精子,卵细胞(或生殖细胞)
12、减半
13、 父方,母方,体细胞
14、生殖细胞
15、转入基因)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1:性状是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称。包括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眼皮单双)、生理特性(如人的血型)、行为方式(如鸟类的迁徙)等。
问题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是相对性状。因为不是同种生物(绵羊和兔子)。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1:蛋白质。过程: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例如,控制人类肤色黑色的基因,指导合成了黑色素,从而表现出黑色皮肤。
问题2:抗冻蛋白基因。
【课堂练习】
1、C ;2、D ;3、D ;4、C; 5、A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D ;2、D ;3、C;
能力提升答案
4、D ;6、C ;
4、(1)基因
(2)蛋白质
(3)变异;是;父母肤色正常但生出了白化病孩子,说明父母双方都携带了致病的隐性基因,并传递给了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