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6.2.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构建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模型,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通过模拟基因传递过程,认同生命通过遗传保持稳定性的规律,形成“进化与适应观”。 科学探究:能够按照指导完成“模拟基因传递”的探究实验,学习利用模型解释生命现象的科学方法,提升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科学思维: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比较与分析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异同;能够基于模型进行推理,解释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遗传知识,初步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生活的观念。
学习重点 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阐明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规律。
学习难点 1、理解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随染色体传递的动态过程。 2、建立“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这一核心概念。
【课前预习】
1、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它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中。
2、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作__________。
3、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物质组成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_____存在的。通常用__________表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要__________,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6、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对染色体,也就是__________条。
7、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条,是体细胞中的__________。
8、基因是经__________或__________传递给后代的。
9、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也是__________存在的,分别位于__________的染色体上。
10、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1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__,因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__________相同。
12、子代在获得父母双方遗传物质的同时,也继承了父母双方的__________。
13、“观察·思考”活动告诉我们,染色体、DNA、基因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基因是__________的片段,DNA是__________的主要载体,__________是DNA的主要载体。
14、在“模拟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验中,我们用不同颜色的卡片分别代表来自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染色体。
15、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发现,形成的受精卵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_。
【课中研学】
观察与思考: 观察教材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问题1: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2: 我们常说“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那么基因位于哪里?DNA又扮演什么角色?
问题1:人的体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2: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为什么要减半?如果不减半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1: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传递的“桥梁”是什么?
问题2:为什么说受精卵是子代生命的起点?它内部的染色体和基因有什么特点?
【实验与探究】 进行“模拟有性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验。
问题1:在模拟实验中,如何表示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表示受精过程?
问题2:通过模拟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哪两个核心问题?”
遗传的载体: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内)。
传递的规律:基因随染色体的分离与组合而传递,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B. 基因是DNA上的任意片段
C. 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D. 染色体只由DNA构成
2、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12对
B. 12条
C. 24条
D. 6条
3、父母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的桥梁是( )
A. 体细胞
B. 受精卵
C. 生殖细胞
D. 胚胎
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 )
A. 全部来自母方
B. 全部来自父方
C. 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数量是随机的
5、下列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三者大小关系的是( )
A. 基因 > DNA > 染色体
B. DNA > 染色体 > 基因
C. 染色体 > DNA > 基因
D. 染色体 > 基因 > DNA
【分层作业】
1、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DNA
C. 细胞核
D. 染色体
2、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是( )
A. X
B. Y
C. X或Y
D. XY
3、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的是( )
A. 卵细胞
B. 精子
C. 受精卵
D. 口腔上皮细胞
4. 请将下列概念与其对应的描述用线连接起来。
染色体 A. 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 B.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 C. 主要的遗传物质
5、已知马蛔虫的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下列能正确表达其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从基因的角度看,为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A. 亲代将具体的性状直接传给了子代
B. 亲代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了子代
C. 亲代将蛋白质传给了子代
D. 亲代将细胞核传给了子代
7、双胞胎姐妹小花和小草,长得非常相像,但也有一些细微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是( )
A. 她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完全不同
B. 她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完全相同
C. 她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组合方式存在差异
D. 她们生活的环境完全不同。
8、如图所示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将A的一部分放大,用生物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后,发现A是由B和C两部分组成,其中D是C的有效片段。试分析回答:
(1)写出下列各字母分别代表的结构和名称
A   ,B   ,C   ,D   。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是   ,遗传物质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   。
(3)生物遗传信息中心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DNA,细胞核
2、基因
3、DNA,蛋白质
4、成对,2n
5、减半
6、23,46
7、23,一半
8、精子,卵细胞
9、成对,成对
10、精子,卵细胞
11、父方,母方,体细胞
12、性状(或基因)
13、有遗传效应的DNA,遗传信息,染色体
14、父方,母方
15、父方,母方)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1: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染色体是“载体”,DNA是“遗传物质”,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问题2:基因位于DNA分子上。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通过基因的碱基序列来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1: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中各有23条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问题2:减半是为了保证在受精作用后,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能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相同的水平,维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如果不减半,后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逐代加倍,导致遗传信息混乱,无法正常发育。
探究点三答案
问题1: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问题2:因为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它包含了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发育成新的个体。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相应地,控制性状的基因也是成对的。
探究点四答案
问题1:用两种不同颜色(如红、黄)的卡片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从代表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堆中各随机抽取一张(代表精子或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将两张卡片组合在一起,就模拟了受精过程,形成了受精卵中的一对染色体。
问题2:结论是:子代从双亲中各继承了一半的染色体(和基因),因此子代会表现出父母双方的遗传特征,但组合方式是随机的,这导致了亲子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课堂练习】
1、C ;2、B ;3、C ;4、C; 5、C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B ;2、C ;3、D;4、染色体—B;基因—A;DNA—C
能力提升答案
5、B ;6、B ;7、C
8、(1)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2)染色体;DNA;基因
(3)细胞核。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