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6.2.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导学案--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观”、“遗传与变异观”,认识到基因通过特定的规律控制生物的性状,生命的延续有其内在的遗传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分析孟德尔实验数据,学习“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提升分析、推理、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科学思维:培养基于证据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习惯,能够运用遗传图解解释和预测简单的遗传现象。 社会责任: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的科学道理,并向家人和社会宣传“禁止近亲结婚”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 1、掌握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2、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能够用遗传图解解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现象。
学习难点 1、等位基因的概念及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对性状表现的影响。 2、基因型(如DD, Dd, dd)与表现型(如高茎、矮茎)的区别与联系。 3、近亲结婚增大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的原理。
【课前预习】
1、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选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把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部表现为______。
3、将子一代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4、在子二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接近于______。
5、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______的不同表现形式。
6、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有______和______之分。
7、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通常用______字母(如D)表示。
8、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通常用______字母(如d)表示。
9、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______存在的。
10、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______基因控制的性状会表现出来。
11、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______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2、基因组成(如DD、Dd、dd)被称为______。
13、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只能是______。
14、我国婚姻法规定:______和______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15、近亲结婚时,夫妻双方携带相同______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导致后代患______性疾病的机会增加。
【课中研学】
问题1:孟德尔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高茎。这说明了什么?矮茎性状是消失了吗?
问题2:将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子二代中出现了矮茎性状,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3:1?
问题1: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如何用字母表示?
问题2:基因型为DD、Dd、dd的豌豆,其表现型分别是什么?这说明了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3:什么是等位基因?基因型Dd的个体,在产生生殖细胞(配子)时,D和d会如何分配?
问题1:请尝试写出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的基因型,并解释子一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问题2:请写出出子一代高茎豌豆(Dd)自交产生子二代的基因型,并解释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比例及表现型种类、比例。
问题1:为什么隐性遗传病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较低,但近亲结婚时后代发病率会显著增高?
问题2:禁止近亲结婚有什么重要意义?
【课堂总结】
一、核心概念:
孟德尔实验: 揭示遗传规律。
显性基因(大写字母):决定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小写字母):决定隐性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组成决定性状表现。
禁止近亲结婚: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利国利民。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规律,它不仅解释了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更指导我们做出更科学、更健康的生活选择。”
【课堂练习】
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基因组成为Dd的豌豆表现型是( )
A. 高茎
B. 矮茎
C. 高茎或矮茎
D. 无法确定
2、父亲有耳垂(Dd),母亲无耳垂(dd),他们的孩子出现无耳垂的可能性是( )
A. 0%
B. 25%
C. 50%
D. 100%
3、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其主要原因是( )
A.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违反社会道德
C.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D. 近亲结婚会导致后代数量减少
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基因用a表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 aa和aa
5、将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杂交,子一代的基因组成是( )
A. DD
B. dd
C. Dd
D. DD和Dd
【分层作业】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和黄豆的矮茎
B. 兔的白毛和猫的黑毛
C. 人的卷发和直发
D. 茄子的紫色和圆形
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称为( )
A. 隐性性状
B. 显性性状
C. 相对性状
D. 分离性状
3、基因组成Aa表示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这是因为( )
A. 基因A控制性状,基因a不控制
B. 基因A和基因a互不影响
C. 基因A控制的性状得以表现
D. 基因a控制的性状得以表现
4. 已知绵羊的白色毛(B)对黑色毛(b)是显性。请完成下列问题:
(1) 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2) 两只白色绵羊交配,生出了一只黑色小羊。则亲代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黑色小羊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 它们再生一只白色小羊的可能性是______。
5、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显性。将非糯性水稻(WW)的花粉授给糯性水稻(ww),这些花粉所含的基因经受精作用,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
A. Ww
B. ww
C. WW
D. WW和Ww
6、一对能卷舌的夫妇(基因组成均为Aa),他们生一个不能卷舌孩子的概率是( )
A. 0
B. 25%
C. 50%
D. 100%
7、已知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若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根据后代果蝇的眼色判断某只红眼雌蝇的基因型(是RR还是Rr),应选择与之交配的雄蝇基因型为( )
A. RR
B. Rr
C. rr
D. 以上均可。
8、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家庭头发(卷发、直发)遗传特点调查后,绘制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回答问题。
(1)爸爸是直发,小甜也是直发,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小甜是直发,而妈妈是卷发,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   。
(2)查找资料得知,卷发对直发是显性。如果控制卷发的基因是D,控制直发的基因是d,则可推测出小甜的基因组成是   ;妈妈的基因组成是   ;爸爸的基因组成是   。
(3)小甜的爸爸妈妈如果再生一个小孩,这个孩子是卷发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豌豆
2、高茎
3、性状分离
4、3:1
5、同一性状
6、显性,隐性
7、显性基因,大写
8、隐性基因,小写
9、成对
10、显性
11、隐性
12、基因型
13、DD, Dd, dd
14、直系血亲,三代以内
15、隐性,遗传
【课中研学】
探究点一答案
问题1: 说明高茎性状相对于矮茎性状为显性。矮茎性状并未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被显性基因“掩盖”了)。
问题2:说明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只是被“隐藏”了,在子二代中又重新出现(性状分离)。这揭示了遗传因子(基因)在传递过程中的分离规律。比例接近3:1,是因为子一代(Dd)产生的配子中,含D基因和含d基因的比例是1:1,受精时随机结合,导致子二代出现DD:Dd:dd = 1:2:1的基因型比例,对应的表现型比例为高茎(DD和Dd):矮茎(dd)= 3:1。
探究点二答案
问题1: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如A, B, 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用对应的小写英文字母(如a, b, d)表示。
问题2:DD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关系:① 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②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
问题3: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不同基因(如D和d),称为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Dd个体会产生含D基因和含d基因的两种类型配子,且比例为1:1。
探究点三答案
问题1:亲代基因型: DD × dd
亲代配子: D d
子一代基因型: Dd
子一代表现型: 全部为高茎。
问题2:子一代基因型: Dd × Dd
子一代配子: ♂: D, d ♀: D, d
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 DD : Dd : dd = 1 : 2 : 1
子二代表现型及比例: 高茎 : 矮茎 = 3 : 1。
探究点四答案
问题1:因为许多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当个体只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如a)时,表现为正常(携带者)。近亲结婚的夫妇,由于血缘关系近,很可能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使得后代出现隐性纯合(aa)而发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问题2:有利于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生几率,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课堂练习】
1、A ;2、C ;3、C ;4、C; 5、C
【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答案
1、C ;2、B ;3、C;
4、 (1) BB, Bb
(2) Bb, Bb, bb
(3) 75% (或3/4)
能力提升答案
5、A ;6、B ;7、C
8、(1)遗传;变异
(2)dd;Dd;dd
(3)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