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科学(1.1-2.1)1.(2025八上·玉环月考)“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的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 )A.听觉和视觉 B.嗅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嗅觉和听觉2.(2025八上·玉环月考)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A.会聚 B.发散C.既不发散也不会聚 D.既能发散也能会聚3.(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秋手提一袋食物时,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食物C.手提袋 D.手提袋和食物4.(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紫外线来杀菌、消毒 B.可以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C.可以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 D.紫外线在图中①位置5.(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物体中,所受重力大小最接近 500N 的是( )A.一头成年大象 B.一名中学生C.10 个鸡蛋 D.一盒火柴6.(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生活中的常见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压笔芯,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踢足球时,一脚能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揉面团时,面团被捏成不同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打鸡蛋时,蛋壳碰到碗边破裂,说明碗对蛋壳的力大于蛋壳对碗的力7.(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分别是甲乐器和乙乐器发出的其中一个音在相同参数下的波形图,则( )A.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两个乐器发声时,甲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少C.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D.乙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较小8.(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光导纤维用于医用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B.乙图,街头路口安装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扩大视野C.丙图,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D.丁图,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紫外线会增强,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热谱图9.(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10.(2025八上·玉环月考)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信息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11.(2025八上·玉环月考)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1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能看到像 B.乙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不能看到像 D.甲、乙都能看到像13.(2025八上·玉环月考)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在桌面上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14.(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15.(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 B.C. D.16.(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17.(2025八上·玉环月考)不倒翁是一种儿童玩具。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不倒翁上半部为空心壳体,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质量较大,不倒翁的重心就在半球体之内,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如图中不倒翁所受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ERRORIMAGE:https://tikupic.21cnjy.com/2025/10/24/e1/9a/e19ab2a7acc7a655b686983ef7d29ef7.png]B.C.D.18.(2025八上·玉环月考)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某同学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该同学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B.大小不同、位置不同C.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D.大小相同、位置不同19.(2025八上·玉环月考)标有A、B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甲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A点或B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C. D.20.(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为“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弹簧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弹簧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则(A. B.C. D.<< <21.(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甲,把轻质弹簧(忽略弹簧重力)挂在铁架台上,并在弹簧旁安装刻度尺,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测得弹簧的长度l与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当弹簧未挂钩码时,F= N,弹簧的长度为 cm。(2)当弹簧的长度为6cm时,弹簧上所挂钩码重 N。22.(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3.(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10,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刻度30,图中每小格表示 N。当弹簧挂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应是 ;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40,这时弹簧下端悬挂的重物为 N。(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24.(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 (选填“左”或“右”)的弹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订书钉的减少,弹簧给订书钉的这个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N, 质量是 kg。(取g地=10N/ kg)26.(2025八上·玉环月考)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7.(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音调逐渐升高),则dou(1)这个音阶与 图位置对应。28.(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29.(2025八上·玉环月考)测量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后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1)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2)若她向左移动1m,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30.(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选填“深”或“浅”)。31.(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填写序号)3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3.(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34.(2025八上·玉环月考)画出下列力的图示:木块受到与水平面成35°角的斜向右上方的200 N的拉力。35.(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并发生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36.(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37.(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38.(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1)分析比较图 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分析比较图(c)和(d)可知,当力的大小和 相同时,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3)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39.(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2)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3)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4)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40.(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川用木板和支架制作了一个“临摹神器”。如图,OA为木板并用支架固定,木板上放置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屏幕上展示待临幕的图片。OB处放置并固定某光学器材,并在桌面OC平放一张白纸。(1)OB处放置的一面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为了增强临摹效果,不出现重影。茶色玻璃应该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点的:(2)调整支架的位置,当屏幕图片的像 时,停止调节。该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若光学器材与桌面的夹角∠BOC=65°,则木板与桌面右侧的夹角∠AOC = °。(3)临摹时,人眼应该在图中 (选填“D”或“E”或“F”)处观察。41.(2025八上·玉环月考)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甲、乙、丙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介质 水 玻璃 冰 空气 酒精光速(m/s)(1)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甲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束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根据你的分析,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类似光一样要发生折射,如图丙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点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4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0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A”或“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或“2”或“3”或“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43.(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选填“注水”或“抽水”),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44.(2025八上·玉环月考)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活动中,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质量m/ kg 0.1 0.2 0.3 0.4 0.5 0.6 0.7重力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N。(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作出物体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像,图中能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4)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 若在月球上做此实验,则所测的物理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质量”“重力”或“质量和重力”)。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花气袭人”,指的是花香浓郁扑鼻而来,这是通过嗅觉感知的。“鹊声穿树”,指的是喜鹊的叫声从树林中传来,这是通过听觉感知的。因此正确的感觉组合是嗅觉和听觉。故选D。2.【答案】A【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判断。【解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答案】C【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对手提袋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 小秋手提一袋食物时,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是拉力,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因为手提袋与手直接接触,所以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手提袋,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答案】D【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ABC.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用途判断;D.根据三棱镜对光线偏折作用的大小分析判断。【解答】 A.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A正确不合题意;B.紫外线荧光效应强,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故B正确不合题意;C.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C错误正确不合题意;D.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作用小,对紫光的偏折作用强,且紫外线在紫光外侧,即在最下面,而不是①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答案】B【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 先由重力公式得到物体的质量,现根据生活经验对各个选项中物体的质量大小进行估测即可。【解答】 由G=mg得物体的质量,成年大象的质量可达几吨,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10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0.5kg, 一盒火柴的质量很轻,只有几克,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BC.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判断;D.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判断。【解答】 A.手压笔芯时,笔芯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手指会感到疼痛,故A正确不合题意;B.踢足球时,足球从静止到运动,即脚对足球施加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合题意;C.揉面团时,面团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合题意;D.打鸡蛋时,碗对蛋壳的力和蛋壳对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二者大小相等,只是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答案】B【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辨别【解析】【分析】在波形图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表示振幅大小,波形的疏密表示频率大小,波形图的细节特征表示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B.根据图片可知,甲的波峰个数较少,则在相同时间内甲乐器振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低,所以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低,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图片可知,两个乐器发声时波形图细节形状不同,所以二者音色不同,故C错误;D.根据图片可知,乙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更大,即乙乐器的振幅大,则乙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8.【答案】B【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A.根据全反射的知识判断;B.根据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C.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判断;D.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解答】 A.甲图,光导纤维用于医用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多次反射传输图像信息,故A错误;B.乙图,街头路口安装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利用了光的反射扩大视野,故B正确;C.丙图,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丁图,高温物体会辐射更多红外线和紫外线,但热谱图通常利用的是红外线,故D错误。故选B。9.【答案】D【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响度及其与振幅的关系【解析】【分析】 A.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D.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和用途分析。【解答】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频率会越低,则音调更低,故A错误;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介质减少,声音传播减弱,铃声应逐渐变小,故B错误;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故D正确。故选D。10.【答案】B【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 图中①是听小骨,②是耳蜗,③是听神经,④是鼓膜,根据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判断。【解答】 A.①听小骨主要是传递和放大声波, 故A错误;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B正确;C.③是听神经, 负责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与口腔无关 ,故C错误;D.④鼓膜的作用 接收声波并振动,但听觉感受器不在鼓膜上,而是在耳蜗内,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ABC.该同学在平面镜内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始终等于它的大小,即像的大小不变,故A、B、C错误;D.根据“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丁到镜子的距离最小,则丁的像到镜子的距离最小,故D正确。故选D。12.【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CD.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分析判断。【解答】在甲图中,蜡烛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成像。放在平面镜后面的木板不会挡住反射光线,因此甲中照样能看到像;在乙图中,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和蜡烛在同一侧。放在凸透镜左侧的木板会遮住部分折射光线,但是剩余的折射光线仍然可以成像,即乙也能够看到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3.【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解答】 如下图所示,当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和。比较可知,到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故选B。14.【答案】B【知识点】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A.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B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判断;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它是通过反射外部光(如环境光或手机闪光灯的光)被摄像头捕捉的。即二维码不是光源,故A错误;B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需要二维码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才能形成清晰的实像,故B正确,D错误;C.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 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那么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C错误。故选B。15.【答案】C【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故ABD不合题意;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故选C。16.【答案】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 即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开门的容易程度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7.【答案】D【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根据描述分析不倒翁的重心位置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不倒翁上半部为空心壳体,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质量较大,因此不倒翁的重心应该位于其下半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8.【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解答】 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平面镜的所成的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和平面镜的位置有关。所有地砖都在同一平面内,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灯的位置不变,地砖的位置不变,即平面镜所在平面的位置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像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变。故选C。19.【答案】D【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点位于空气中,B点位于水中。B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入眼睛后,我们会看到水中成在实际位置上方的虚像,整体看起来水里的部分变弯了,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0.【答案】B【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结合形变方向比较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大小。【解答】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因为拉力相等,所以弹簧的长度相等,即L甲=L丙;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因为压力大小相等,所以二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弹簧伸长肯定比弹簧缩短长度更大,因此L乙=L丁<L甲=L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1.【答案】(1)0;4(2)2【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弹簧受到的拉力由钩码重力产生,根据乙图分析解答;(2)根据乙图确定弹簧长度为6cm时钩码的重力。【解答】 (1)根据已图可知,当弹簧未挂钩码时,弹簧受到的拉力F=0N,此时弹簧的长度为4cm;(2)根据乙图可知,当弹簧的伸长达到6cm时,即弹簧的长度L在“4”和“6”之间时,弹簧上所挂钩码重2N。22.【答案】下降;形状【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平面镜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则光点的移动情况。【解答】①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平面镜上由上向下移动,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②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下降;形状。23.【答案】25;20;150【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10和30之间的小格数和对应的拉力,用拉力与个数作比即可;(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将挂50N和挂100N时拉力对比,列式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最后与弹簧的原长相加即可;(3)同理,按照(2)中的方法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10,即刻度10对准拉力0N。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刻度30,根据图片可知,10至30共4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表示,(2)综上所述,挂上100N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1=100N,伸长量ΔL1=30-10=20,当挂50N重物时,拉力为F2=50N,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即,解得:ΔL2=10,此时弹簧自由端所对刻度为:10+10=20;(2)若自由端所对刻线是40,弹簧伸长量ΔL3=40-10=30,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可知,;解得:F3=150N,因此弹簧下端悬挂的重物G=F3=150N。24.【答案】左;减小【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2)弹力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大小有关。【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订书机弹簧固定在右侧 ,安装好书钉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形变方向向右,而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因此订书钉受到弹簧向左的弹力。(2)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的减少,弹簧逐渐变长,则形变程度变小,那么弹簧给钉子的这个力将减小。25.【答案】191.25;质量【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图片确定小狗在火星和地球上重力的比值,据此计算出50kg的人在火星上的重力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小狗在火星上的重力为15.3N,在地球上的重力为40N,则小狗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为,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同,仍然是50kg。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则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26.【答案】信息;超声波;大于【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解答;(3)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解答。【解答】(1)声呐利用声波进行导航、通信和探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声呐通常使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频率高、方向性好,适合水下探测和通信。(3)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 m/s)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 m/s),因为水的介质密度更大,声波传播更快。27.【答案】(1)空气柱;音调(2)②【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音调及其与频率的关系【解析】【分析】(1)①声音由物质振动产生;②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2)根据乐理的知识确定三个音阶的音调高低,再与空气柱的长度对照即可。【解答】(1)①根据题意可知,哨声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②当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2)三个音阶“dou(1)”、“ruai(2)”、“mi(3)”,则音调逐渐升高,说明空气柱长度逐渐变短。因此音调最低的“dou(1)”对应空气柱最长的位置②。28.【答案】CO;左【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入射光线是射向分界面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POA=∠POC,根据“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OB应该为折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可知,CO是入射光线。此时∠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折射角∠BOQ=30° ,因此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29.【答案】(1)虚;5.5(2)不变;4.5【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计算。(2)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计算。【解答】 (1)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根据图片可知,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0.5m=3m。因为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则视力表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s=3m+2.5m=5.5m。(2) ①若她向左移动1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的大小还等于视力表的大小,即视力表的像大小不变。②视力表的位置不变,则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还是3m。此时它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5m-1m=1.5m,则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3m+1.5m=4.5m。30.【答案】折射;虚;浅【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后,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虚像成在实际位置上方,即 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浅。31.【答案】②③;①④【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折射,在面镜上发生反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①自制潜望镜的主要结构为两个平面镜,光线在上面发生反射成像;②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断改变方向,即发生光的折射形成海市蜃楼;③用放大镜看手指时,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因此发生光的折射;④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的书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②③;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①④。32.【答案】顺时针;上升;不变【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墙壁上反射光斑的位置变化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变化,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角的变化即可;(2)根据墙壁上折射光斑的位置变化确定入射点的位置变化,结合作图确定水面的高度变化即可。【解答】 (1)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那么此时反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 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则折射角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 则折射光线向右移动,那么水面的入射点向右移动,因此水面升高,如下图所示:33.【答案】减小;上【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屏幕上的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说明所成的像太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要减小像的大小,此时要增大物距和减小像距,即适当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34.【答案】【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解答】 首先用一条线段作为100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与水平方向成35°角斜向右上方的一条线段,线段长度等于两个标度,如下图所示:35.【答案】【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即可。【解答】 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F1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与主轴平行。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2,如下图所示:36.【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所有的反射光线都经过像点。既然这条反射光线还经过P点,则可将像点和P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最后补充光路图即可。【解答】 先通过平面镜作平面镜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找到对应的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7.【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找到发光点A的位置,而发光点和入射点的连线就是入射光线。【解答】 首先通过A'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接下来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8.【答案】(1)c、e(2)方向;作用点(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2)根据图片分析实验c和d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图片分析实验b和c中哪个因素不同,哪些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解答】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时,要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只改变力的方向,故选图c和图e;(2)根据图片c和d可知,当力的大小都是6N,方向都是水平向右,但是绳子系在弹簧上的位置不同,即二者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根据图片可知,b和c中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大小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39.【答案】(1)漫反射(2)变小(3)不能(4)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线在粗糙不平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在光滑平整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3)根据光的反射中“三线共面”的规律分析;(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硬纸板表面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路;若用镜面反射,只能在特定方向看到反射光,不利于实验观察。(2)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即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则反射角会变小。(3)入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性)。若纸板B向后折转,则它不在原来的平面内,那么反射光线不再落在B板上,因此看不到反射光。(4)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40.【答案】(1)观察临摹图像;薄(2)清晰呈现在白纸上时;虚像;50(3)E【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①根据茶色玻璃的半透明的特点分析;②玻璃板越薄,则在前后两个表面上成的像的距离越小,越方便确定像的位置;(2)①当图片成的像呈现在纸板上时,我们就可以对其临摹;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解答;(3)根据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分析。【解答】(1)①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同时允许部分光透过,便于观察临摹图像。②为了减少重影(由玻璃前后表面两次反射引起),应选用薄玻璃,因为薄玻璃的两次反射光几乎重合,能有效减少重影。(2)①当屏幕图片的像清晰呈现在白纸上时,说明光线经光学器材(平面镜)反射后正确成像,此时停止调节。②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无法用白纸承接)。③根据题意可知,AO是物体的位置,而OC是像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BOC=∠BOA=65°,则支架A与桌面的夹角为:180°-65°-65°=50°。(3)在桌面上成的像是AO处图片的反射光线形成的,只有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像的位置。反射光线肯定和图片在同一侧,即眼睛在E处观察。41.【答案】(1)小于(2)(3)【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光速大小,根据甲图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分析;(2)根据表格数据比较玻璃和酒精中光速大小,结合(1)中的结论完成作图(3)超声波在人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结合上面光的折射规律确定折射角大小,进而确定入射点的位置。【解答】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光的传播速度v空气>v冰。根据甲图可知,光从冰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从空气射入冰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得到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光速v酒精>v玻璃。根据前面的结论可知,光从酒精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3)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超声波由空气进入人体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使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42.【答案】(1)放大;40(2)B;4(3)远离【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①比较像距和物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②如果对于同一个凸透镜,把物距与像距对调,则根据折射光路可逆原理,这时候像距小于物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比较物距和焦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和位置,进而确定眼睛所在的位置;(3)根据近视眼镜对光线的作用确定像距的长度变化即可。【解答】 (1)①根据甲图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当像距和物距的数值交换时,光屏上仍然成清晰的实像。原来的物距为u=25cm-10cm=15cm,像距v=55cm-25cm=30cm,则当物距等于原像距30cm时可以再次成像,即凸透镜移动到:10cm+30cm=40cm。(2)根据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 移动透镜至16.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u=16cm-10cm=6cm(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那么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此时像距变大,那么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远离透镜。43.【答案】(1)同一高度(2)注水(3)凹【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解答;(2)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3)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解答】(1) 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根据甲图可知,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即光线比原来发散了。为了使像向前移动回到光屏上,则需要使光线会聚,所以此时应对水透镜注水,使其焦距变短。(3)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44.【答案】(1)弹簧测力计(2)6.86(3)A(4)重力【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据此推测质量为0.7kg物体的重力;(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重力随质量变化的数量关系,据此确定图像的形状;(4)根据质量的属性和G=mg分析即可。【解答】(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因此主要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恒为9.8 N/kg(即重力加速度g的值)。因此,G与m的关系为:。当质量为0.7 kg时,重力为:。(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G与m的比值一定,即二者成正比,那么二者关系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A。(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位置变化,即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因此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会变小,则实验中会变化的是重力。1 / 1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科学(1.1-2.1)1.(2025八上·玉环月考)“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的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 )A.听觉和视觉 B.嗅觉和视觉 C.触觉和味觉 D.嗅觉和听觉【答案】D【知识点】人的感觉【解析】【分析】 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花气袭人”,指的是花香浓郁扑鼻而来,这是通过嗅觉感知的。“鹊声穿树”,指的是喜鹊的叫声从树林中传来,这是通过听觉感知的。因此正确的感觉组合是嗅觉和听觉。故选D。2.(2025八上·玉环月考)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A.会聚 B.发散C.既不发散也不会聚 D.既能发散也能会聚【答案】A【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判断。【解答】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秋手提一袋食物时,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食物C.手提袋 D.手提袋和食物【答案】C【知识点】力的概念【解析】【分析】对手提袋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 小秋手提一袋食物时,感觉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是拉力,必须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因为手提袋与手直接接触,所以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手提袋,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利用紫外线来杀菌、消毒 B.可以用紫外线来识别伪钞C.可以利用红外线来遥控电视 D.紫外线在图中①位置【答案】D【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ABC.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和用途判断;D.根据三棱镜对光线偏折作用的大小分析判断。【解答】 A.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A正确不合题意;B.紫外线荧光效应强,可以用来识别钞票的防伪标记,故B正确不合题意;C.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遥控,故C错误正确不合题意;D.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作用小,对紫光的偏折作用强,且紫外线在紫光外侧,即在最下面,而不是①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物体中,所受重力大小最接近 500N 的是( )A.一头成年大象 B.一名中学生C.10 个鸡蛋 D.一盒火柴【答案】B【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 先由重力公式得到物体的质量,现根据生活经验对各个选项中物体的质量大小进行估测即可。【解答】 由G=mg得物体的质量,成年大象的质量可达几吨,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10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0.5kg, 一盒火柴的质量很轻,只有几克,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6.(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生活中的常见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压笔芯,手指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踢足球时,一脚能把足球踢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揉面团时,面团被捏成不同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打鸡蛋时,蛋壳碰到碗边破裂,说明碗对蛋壳的力大于蛋壳对碗的力【答案】D【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BC.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判断;D.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判断。【解答】 A.手压笔芯时,笔芯对手也施加了一个反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手指会感到疼痛,故A正确不合题意;B.踢足球时,足球从静止到运动,即脚对足球施加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不合题意;C.揉面团时,面团在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不合题意;D.打鸡蛋时,碗对蛋壳的力和蛋壳对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即二者大小相等,只是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分别是甲乐器和乙乐器发出的其中一个音在相同参数下的波形图,则( )A.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两个乐器发声时,甲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少C.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相同D.乙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响度比较小【答案】B【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辨别【解析】【分析】在波形图中,波峰到波谷的距离表示振幅大小,波形的疏密表示频率大小,波形图的细节特征表示音色,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B.根据图片可知,甲的波峰个数较少,则在相同时间内甲乐器振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低,所以甲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低,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图片可知,两个乐器发声时波形图细节形状不同,所以二者音色不同,故C错误;D.根据图片可知,乙的波峰到波谷的距离更大,即乙乐器的振幅大,则乙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B。8.(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光导纤维用于医用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多次折射传输图像信息B.乙图,街头路口安装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扩大视野C.丙图,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D.丁图,物体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紫外线会增强,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热谱图【答案】B【知识点】紫外线、红外线;光的反射;凸面镜和凹面镜;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A.根据全反射的知识判断;B.根据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C.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判断;D.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和应用判断。【解答】 A.甲图,光导纤维用于医用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多次反射传输图像信息,故A错误;B.乙图,街头路口安装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利用了光的反射扩大视野,故B正确;C.丙图,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丁图,高温物体会辐射更多红外线和紫外线,但热谱图通常利用的是红外线,故D错误。故选B。9.(2025八上·玉环月考)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答案】D【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响度及其与振幅的关系【解析】【分析】 A.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D.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和用途分析。【解答】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频率会越低,则音调更低,故A错误;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介质减少,声音传播减弱,铃声应逐渐变小,故B错误;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故D正确。故选D。10.(2025八上·玉环月考)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信息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答案】B【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 图中①是听小骨,②是耳蜗,③是听神经,④是鼓膜,根据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判断。【解答】 A.①听小骨主要是传递和放大声波, 故A错误;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B正确;C.③是听神经, 负责将听觉信息传递到大脑,与口腔无关 ,故C错误;D.④鼓膜的作用 接收声波并振动,但听觉感受器不在鼓膜上,而是在耳蜗内,故D错误。故选B。11.(2025八上·玉环月考)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C.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在丁处所成的像离镜子最近【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ABC.该同学在平面镜内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始终等于它的大小,即像的大小不变,故A、B、C错误;D.根据“物像等距”的规律可知,丁到镜子的距离最小,则丁的像到镜子的距离最小,故D正确。故选D。1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不能看到像 B.乙不能看到像C.甲、乙都不能看到像 D.甲、乙都能看到像【答案】D【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分析;CD.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分析判断。【解答】在甲图中,蜡烛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成像。放在平面镜后面的木板不会挡住反射光线,因此甲中照样能看到像;在乙图中,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和蜡烛在同一侧。放在凸透镜左侧的木板会遮住部分折射光线,但是剩余的折射光线仍然可以成像,即乙也能够看到像。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3.(2025八上·玉环月考)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在桌面上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 )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解答】 如下图所示,当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由①位置运动到②位置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别作出小球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和。比较可知,到的距离与①到②的距离相等,故像在竖直向下运动,且速度大小与球运动速度相同。故选B。14.(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靠近凸透镜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答案】B【知识点】光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A.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BD.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应用判断;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它是通过反射外部光(如环境光或手机闪光灯的光)被摄像头捕捉的。即二维码不是光源,故A错误;B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需要二维码位于二倍焦距以外才能形成清晰的实像,故B正确,D错误;C. 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 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那么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故C错误。故选B。15.(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远离主光轴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故ABD不合题意;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偏折,即折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故选C。16.(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单位【答案】B【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解答】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 即力的作用点不同,而开门的容易程度不同,即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得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17.(2025八上·玉环月考)不倒翁是一种儿童玩具。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不倒翁上半部为空心壳体,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质量较大,不倒翁的重心就在半球体之内,所以不倒翁无论如何摇摆,总是不倒。如图中不倒翁所受的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C. D.【答案】D【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根据描述分析不倒翁的重心位置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不倒翁上半部为空心壳体,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一个实心的半球体,质量较大,因此不倒翁的重心应该位于其下半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8.(2025八上·玉环月考)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某同学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该同学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A.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B.大小不同、位置不同C.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D.大小相同、位置不同【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判断。【解答】 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平面镜的所成的像始终等于物体大小,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和平面镜的位置有关。所有地砖都在同一平面内,相当于一个平面镜。灯的位置不变,地砖的位置不变,即平面镜所在平面的位置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像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变。故选C。19.(2025八上·玉环月考)标有A、B两点的筷子放在空碗中,如图甲所示。向碗中加水至虚线处,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场景,此时看到筷子上的A点或B点,光的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 )A. B.C. D.【答案】D【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点位于空气中,B点位于水中。B点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入眼睛后,我们会看到水中成在实际位置上方的虚像,整体看起来水里的部分变弯了,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20.(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为“探究弹簧的长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选取甲、乙、丙、丁四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弹簧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弹簧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则(A. B.C. D.<< <【答案】B【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结合形变方向比较弹簧受力后的长度大小。【解答】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因为拉力相等,所以弹簧的长度相等,即L甲=L丙;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因为压力大小相等,所以二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弹簧伸长肯定比弹簧缩短长度更大,因此L乙=L丁<L甲=L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1.(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甲,把轻质弹簧(忽略弹簧重力)挂在铁架台上,并在弹簧旁安装刻度尺,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测得弹簧的长度l与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当弹簧未挂钩码时,F= N,弹簧的长度为 cm。(2)当弹簧的长度为6cm时,弹簧上所挂钩码重 N。【答案】(1)0;4(2)2【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弹簧受到的拉力由钩码重力产生,根据乙图分析解答;(2)根据乙图确定弹簧长度为6cm时钩码的重力。【解答】 (1)根据已图可知,当弹簧未挂钩码时,弹簧受到的拉力F=0N,此时弹簧的长度为4cm;(2)根据乙图可知,当弹簧的伸长达到6cm时,即弹簧的长度L在“4”和“6”之间时,弹簧上所挂钩码重2N。22.(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实验,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答案】下降;形状【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力压桌面,桌面发生形变,平面镜N或M的高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平面镜上的光斑移动,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则光点的移动情况。【解答】①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桌面中间变形下降,两个平面镜将向中间倾斜,光束的入射角减小,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点会在平面镜上由上向下移动,光束的位置相对降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下降;②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桌面发生形变,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下降;形状。23.(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10,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刻度30,图中每小格表示 N。当弹簧挂50N重物时,自由端所对刻度应是 ;若自由端所对刻度是40,这时弹簧下端悬挂的重物为 N。(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答案】25;20;150【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10和30之间的小格数和对应的拉力,用拉力与个数作比即可;(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将挂50N和挂100N时拉力对比,列式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最后与弹簧的原长相加即可;(3)同理,按照(2)中的方法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即可。【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正对刻度10,即刻度10对准拉力0N。挂上100N重物时,正对刻度30,根据图片可知,10至30共4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表示,(2)综上所述,挂上100N重物时弹簧的拉力F1=100N,伸长量ΔL1=30-10=20,当挂50N重物时,拉力为F2=50N,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即,解得:ΔL2=10,此时弹簧自由端所对刻度为:10+10=20;(2)若自由端所对刻线是40,弹簧伸长量ΔL3=40-10=30,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可知,;解得:F3=150N,因此弹簧下端悬挂的重物G=F3=150N。24.(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钉槽内的订书钉之所以不会松脱,是因为固定在槽内后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 (选填“左”或“右”)的弹力。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订书钉的减少,弹簧给订书钉的这个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左;减小【知识点】弹力【解析】【分析】(1)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2)弹力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大小有关。【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订书机弹簧固定在右侧 ,安装好书钉后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形变方向向右,而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因此订书钉受到弹簧向左的弹力。(2)在使用过程中,随着钉子的减少,弹簧逐渐变长,则形变程度变小,那么弹簧给钉子的这个力将减小。25.(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是一只小狗在太阳系不同行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一名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所受的重力大小为 N, 质量是 kg。(取g地=10N/ kg)【答案】191.25;质量【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图片确定小狗在火星和地球上重力的比值,据此计算出50kg的人在火星上的重力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小狗在火星上的重力为15.3N,在地球上的重力为40N,则小狗在火星上与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之比为,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同,仍然是50kg。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G=mg=50kg×10N/kg=500N,则质量为50kg的中学生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26.(2025八上·玉环月考)习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发展海洋科研是推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水声学探测器,安装了包括导航、水声通信测速、图象信号传输等多部不同功能的声呐,由此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声呐使用时发出的是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答案】信息;超声波;大于【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2)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解答;(3)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解答。【解答】(1)声呐利用声波进行导航、通信和探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声呐通常使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频率高、方向性好,适合水下探测和通信。(3)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 m/s)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 m/s),因为水的介质密度更大,声波传播更快。27.(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 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音调逐渐升高),则dou(1)这个音阶与 图位置对应。【答案】(1)空气柱;音调(2)②【知识点】声音产生的条件;音调及其与频率的关系【解析】【分析】(1)①声音由物质振动产生;②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2)根据乐理的知识确定三个音阶的音调高低,再与空气柱的长度对照即可。【解答】(1)①根据题意可知,哨声是由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②当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2)三个音阶“dou(1)”、“ruai(2)”、“mi(3)”,则音调逐渐升高,说明空气柱长度逐渐变短。因此音调最低的“dou(1)”对应空气柱最长的位置②。28.(2025八上·玉环月考)右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空气。【答案】CO;左【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入射光线是射向分界面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分析即可。【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POA=∠POC,根据“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故OC、OA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PQ为法线,MN为界面,而OB应该为折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可知,CO是入射光线。此时∠COM=30°,故入射角为∠COP=60°,折射角∠BOQ=30° ,因此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29.(2025八上·玉环月考)测量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后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1)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2)若她向左移动1m,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答案】(1)虚;5.5(2)不变;4.5【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计算。(2)①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分析计算。【解答】 (1)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根据图片可知,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0.5m=3m。因为平面镜成像“物像等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则视力表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s=3m+2.5m=5.5m。(2) ①若她向左移动1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物像等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的大小还等于视力表的大小,即视力表的像大小不变。②视力表的位置不变,则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还是3m。此时它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5m-1m=1.5m,则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3m+1.5m=4.5m。30.(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在家为弟弟表演了一个“变硬币”的魔术,如图所示,将不透明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看到杯中无硬币。然后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弟弟惊讶地看到了“硬币”。弟弟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 (选填“深”或“浅”)。【答案】折射;虚;浅【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缓慢向杯中注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折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后,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虚像成在实际位置上方,即 像的位置比实际硬币的位置浅。31.(2025八上·玉环月考)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填写序号)【答案】②③;①④【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光线经过透镜时发生折射,在面镜上发生反射,据此分析解答。【解答】①自制潜望镜的主要结构为两个平面镜,光线在上面发生反射成像;②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断改变方向,即发生光的折射形成海市蜃楼;③用放大镜看手指时,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因此发生光的折射;④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的书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它们。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②③;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①④。3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A和B若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A点下移至A',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应使水面 (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顺时针;上升;不变【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墙壁上反射光斑的位置变化确定反射角的大小变化,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角的变化即可;(2)根据墙壁上折射光斑的位置变化确定入射点的位置变化,结合作图确定水面的高度变化即可。【解答】 (1)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那么此时反射角增大。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 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则折射角不变。欲使B点下移至B', 则折射光线向右移动,那么水面的入射点向右移动,因此水面升高,如下图所示:33.(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练习调节投影仪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上”或“下”)移动。【答案】减小;上【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屏幕上的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说明所成的像太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可知,要减小像的大小,此时要增大物距和减小像距,即适当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34.(2025八上·玉环月考)画出下列力的图示:木块受到与水平面成35°角的斜向右上方的200 N的拉力。【答案】【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力的三要素,然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即可。【解答】 首先用一条线段作为100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与水平方向成35°角斜向右上方的一条线段,线段长度等于两个标度,如下图所示:35.(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并发生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答案】【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即可。【解答】 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F1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与主轴平行。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2,如下图所示:36.(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所有的反射光线都经过像点。既然这条反射光线还经过P点,则可将像点和P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最后补充光路图即可。【解答】 先通过平面镜作平面镜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找到对应的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7.(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答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找到发光点A的位置,而发光点和入射点的连线就是入射光线。【解答】 首先通过A'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右侧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接下来连接AO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38.(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1)分析比较图 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2)分析比较图(c)和(d)可知,当力的大小和 相同时,力的 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3)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答案】(1)c、e(2)方向;作用点(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选择对照实验;(2)根据图片分析实验c和d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3)根据图片分析实验b和c中哪个因素不同,哪些因素相同,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描述结论。【解答】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比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时,要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只改变力的方向,故选图c和图e;(2)根据图片c和d可知,当力的大小都是6N,方向都是水平向右,但是绳子系在弹簧上的位置不同,即二者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点不同,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根据图片可知,b和c中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相同,只有力的大小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39.(2025八上·玉环月考)如图所示,小云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2)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3)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B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4)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答案】(1)漫反射(2)变小(3)不能(4)光路是可逆的【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光线在粗糙不平的表面发生漫反射,在光滑平整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2)根据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析;(3)根据光的反射中“三线共面”的规律分析;(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解答】(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硬纸板表面粗糙,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路;若用镜面反射,只能在特定方向看到反射光,不利于实验观察。(2)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即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则反射角会变小。(3)入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共面性)。若纸板B向后折转,则它不在原来的平面内,那么反射光线不再落在B板上,因此看不到反射光。(4)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40.(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川用木板和支架制作了一个“临摹神器”。如图,OA为木板并用支架固定,木板上放置平板电脑,平板电脑屏幕上展示待临幕的图片。OB处放置并固定某光学器材,并在桌面OC平放一张白纸。(1)OB处放置的一面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 。为了增强临摹效果,不出现重影。茶色玻璃应该选用 (选填“厚”或“薄”、一点的:(2)调整支架的位置,当屏幕图片的像 时,停止调节。该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若光学器材与桌面的夹角∠BOC=65°,则木板与桌面右侧的夹角∠AOC = °。(3)临摹时,人眼应该在图中 (选填“D”或“E”或“F”)处观察。【答案】(1)观察临摹图像;薄(2)清晰呈现在白纸上时;虚像;50(3)E【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①根据茶色玻璃的半透明的特点分析;②玻璃板越薄,则在前后两个表面上成的像的距离越小,越方便确定像的位置;(2)①当图片成的像呈现在纸板上时,我们就可以对其临摹;②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解答;(3)根据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分析。【解答】(1)①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同时允许部分光透过,便于观察临摹图像。②为了减少重影(由玻璃前后表面两次反射引起),应选用薄玻璃,因为薄玻璃的两次反射光几乎重合,能有效减少重影。(2)①当屏幕图片的像清晰呈现在白纸上时,说明光线经光学器材(平面镜)反射后正确成像,此时停止调节。②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因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无法用白纸承接)。③根据题意可知,AO是物体的位置,而OC是像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BOC=∠BOA=65°,则支架A与桌面的夹角为:180°-65°-65°=50°。(3)在桌面上成的像是AO处图片的反射光线形成的,只有反射光线射入眼睛,我们才能看到像的位置。反射光线肯定和图片在同一侧,即眼睛在E处观察。41.(2025八上·玉环月考)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甲、乙、丙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介质 水 玻璃 冰 空气 酒精光速(m/s)(1)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甲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束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根据你的分析,请在图乙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现代医学中常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从空气中斜射入人体后也类似光一样要发生折射,如图丙所示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时,入射点应在O点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答案】(1)小于(2)(3)【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数据确定光速大小,根据甲图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分析;(2)根据表格数据比较玻璃和酒精中光速大小,结合(1)中的结论完成作图(3)超声波在人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结合上面光的折射规律确定折射角大小,进而确定入射点的位置。【解答】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光的传播速度v空气>v冰。根据甲图可知,光从冰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光从空气射入冰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那么得到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光速v酒精>v玻璃。根据前面的结论可知,光从酒精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当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3)根据题意可知,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则超声波由空气进入人体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要使超声波进入人体击碎结石,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42.(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0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A”或“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丙中的 (选填“1”或“2”或“3”或“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答案】(1)放大;40(2)B;4(3)远离【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①比较像距和物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②如果对于同一个凸透镜,把物距与像距对调,则根据折射光路可逆原理,这时候像距小于物距,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比较物距和焦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和位置,进而确定眼睛所在的位置;(3)根据近视眼镜对光线的作用确定像距的长度变化即可。【解答】 (1)①根据甲图可知,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所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当像距和物距的数值交换时,光屏上仍然成清晰的实像。原来的物距为u=25cm-10cm=15cm,像距v=55cm-25cm=30cm,则当物距等于原像距30cm时可以再次成像,即凸透镜移动到:10cm+30cm=40cm。(2)根据题意可知,该凸透镜焦距为10cm。 移动透镜至16.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u=16cm-10cm=6cm(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那么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此时像距变大,那么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远离透镜。43.(2025八上·玉环月考)小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 (选填“注水”或“抽水”),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3)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答案】(1)同一高度(2)注水(3)凹【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 (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注意事项解答;(2)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3)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解答】(1) 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根据甲图可知,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cm处,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即光线比原来发散了。为了使像向前移动回到光屏上,则需要使光线会聚,所以此时应对水透镜注水,使其焦距变短。(3)小明因为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变成了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44.(2025八上·玉环月考)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活动中,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质量m/ kg 0.1 0.2 0.3 0.4 0.5 0.6 0.7重力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N。(3)根据表中数据可以作出物体重力G与质量m的关系图像,图中能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4)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 若在月球上做此实验,则所测的物理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选填“质量”“重力”或“质量和重力”)。【答案】(1)弹簧测力计(2)6.86(3)A(4)重力【知识点】重力的大小【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2)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重力和质量的数量关系,据此推测质量为0.7kg物体的重力;(3)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重力随质量变化的数量关系,据此确定图像的形状;(4)根据质量的属性和G=mg分析即可。【解答】(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因此主要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恒为9.8 N/kg(即重力加速度g的值)。因此,G与m的关系为:。当质量为0.7 kg时,重力为:。(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G与m的比值一定,即二者成正比,那么二者关系图像应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故选A。(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不随位置变化,即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的,因此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会变小,则实验中会变化的是重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科学(1.1-2.1)(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实验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卷 科学(1.1-2.1)(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