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地理试卷(含部分解析)

资源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地 理
得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一问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先 开口,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一个地区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下图为202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抚养比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江苏的是
A.甲 B.乙 .丙 D.丁
2.广东省老年人口抚养比明显扁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医疗卫生条件 B.人口迁移量
C.人口预期寿命 D.人口出生率
近年来,实体书店发展面临巨大危机。为顺应时代潮流与文创产业相结合的、兼具读书与休闲娱乐综合体的新型实书店应运而生。2024年6月,国家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骨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鼓励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据此完成3~5题。
3.“书店+咖啡”混搭实体店大多选址于
A.购物中心 B.旅游景区
C.高级居住区 D.机场航站楼
4.新型书店今后的发展方向为
A.书店景点化,更多的布局在网红旅游城市
B.布局均衡化,书店的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城市
C.文化品牌化,融合地域文化特色增强吸引力
D.服务定制化,定位于消费潜力大的中学生群体
5.推动实体店业态混搭成为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①满足消费者专业化需求 ②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③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助力 ④应对线上电商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孢粉是植物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通常用地层中的孢粉作为识别过去植被的证据。九龙池位于梵净山区金顶与凤凰山之间的鞍部,一万年来沉积土层厚度达3.9米,土层中含有大量植物孢粉,以阔叶林植被为主。下图示意梵净山及周边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 6~7题。
6.九龙池适合研究图示区域环境变化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洼,利于土层沉积
B.地势陡峭,人类活动较少
C.山体高耸,环境相对孤立
D.冰川覆盖,利于化石保存
7.九龙池沉积层中植物孢粉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为
A.寒冷干燥,风力作用强
B 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高
C.干湿季分明,草原广布
D.气候波动,冰川活动频繁
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国家图书馆(25°N,47°E)采用帆状遮阳装置(下左图)。通过三维模拟计算,帆状的上半部分能阻挡直接照射入内的太阳光,下半部分能通过反射使得室内获得一定的采光。下右图为帆状遮阳装置的局部侧视图。据此完成8~9题。
8.正午时,太阳光在南墙通过反射进入室内最多的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夏至日,发挥遮阳功能时间最长的帆状遮阳装置位于( )
A.东墙 B.西墙 C.南墙 D.北墙
北京时间2025年7月20日20时,某同学在贵州省甲地观看星空 (如图),发现某一恒星刚好位于天顶③位置,并连续10天晚上对该恒星进行观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11。
10.该同学第二天晚上同一时刻观测该恒星,其位置最可能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11.该同学在第一天观测该恒星时,全球处于20日 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
A.1/4 B.1/2
C.3/4 D.1
云辐射强迫是指由于云的存在而导致的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变化,即有云时与无云时地球与大气辐射通量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通过的辐射量)的差值,当为负值时产生冷却效应,而为正值时则相反。下图分别示意我国某地不同月份太阳总辐射量、向上短波辐射量月平均值,该地冬季降雪多、雪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14。
12.影响该地太阳总辐射量各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交替 B.季风环流
C.地球公转 D.天体引潮力
13.该地4月向上短波辐射最强,主要是因为 ()
①太阳辐射较强 ②地表反射率高 ③植被覆盖率高 ④冰雪融水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4.研究发现该地各月云辐射强迫都为负值,表现出的气象(候)特点是 ()
A.大气稳定性较好 B.全年对流雨较多
C.沙尘天气较多发 D.全年年均温较高
末次冰期后期,北美大陆冰盖退缩,因冰川末端冰碛物堆积,在霍顿湖盆地塑造出若干相对高度100米左右的平行状冰碛丘陵。随后小冰期气候转冷,霍顿湖盆地永久冻土发育。春季,丘陵上的永久冻土层土壤水分易达到饱和,导致表面产流,切割形成侵蚀沟,但规模有限,深度较浅。图1示意霍顿湖盆地平行状丘陵的位置,图2示意永久冻土表面产流过程。据此完成15~17题。
15.末次冰期后期冰盖退缩的特点是
①由东向西退缩 ②由南向北退缩 ③连续退缩 ④间歇性退缩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小冰期期间.春季霍顿湖盆地冻土表面水流的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
17.影响霍顿湖盆地的侵蚀沟深度较浅的因素是
A.地势起伏大 B.小冰期持续时间长
C.冻土活动层厚 D.降水偏少
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18~20题。
18 该区域地质灾害害易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岩层破碎、地表物质不稳定 ②地表水的浸泡作用 ③气候湿润降水丰沛 ④人类经济活动频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关于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易发生泥石流 B.乙地易发生滑坡
C.丙地易发生洪涝 D.丁地易发生崩塌
20.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
A.采集地表形变数据
B.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
C.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D 采集区域降水数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 稻种植区,在 稻农事安排上有“不插六 秧”的说法。每年4—5 ,省内外 批“插秋客”前往三江平原备耕、插秧。近年来,到三江平原的“插秧客”有所减少,但“插秧客”中年轻 明显增多。下图示意三江平原地理位置。
(1)分析与华北平原相比,三江平原能大规模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条件。(2分)
(2)简述三江平原“不插六月秧”说法的来由。(4分)
(3)分析三江平原出现“插秧客”的原因。(5分)
(4)说明近年来“插秧客”变化反映的三江平原农业发展趋势。(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花岗伟晶岩是一种侵入岩,主要是岩浆在冷凝缶花岗岩后,浆向上还移到裂隙处产出的脉状岩石。四川西部某地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探明储量位居亚洲前列。我国正加速构建“开采—加工—制造—回收”锂产业链,布局川西—成都的锂产业带。下图为四川西部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
(1)指出图中向斜的数量,并从内、外力角度说明①地地貌的形成过程。(7分)
(2)指出图中甲、乙、丙、丁中最可能产出锂矿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在川西—成都布局锂产业带的区位优势(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贵阳市高坡岩台地位于龙云背斜内,是周围河流的分水岭,台地内部发育有峰林、峰丛、溶蚀洼地、落水洞等喀斯特地貌。研究表明,地质历史时期地壳隆升和外部营力共同影响着该地区岩溶地貌的发育;且受周围河流溯源侵蚀影响,台地逐渐由边缘向中心解体,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运动随之受到影响。下图示意高坡岩台地岩溶地貌发育的过程模式。
(1)简述高坡台地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岩层和地质构造条件。
(2)阶段Ⅱ、Ⅲ地下水位埋藏深浅存在差异,分析在其影响下阶段Ⅱ、Ⅲ高坡台地中部地貌的差异。
(3)据图推测未来甲河与乙河水量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C B A B D D D A C D A C C D A B A
1. B【解析】江苏省经济发达,人均收入应较高,丙和丁人均收入较低,C、D错误;根据图中上海、浙江的分布,可推测甲可能是北京,人均收入高,与上海差不多,而乙人均收入小于上海,应该是江苏,B正确,A错误。故选B。
2. 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广东多个城市经济发达,制造业企业多,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降低了老年人口抚养比,B正确;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均较高,均能满足一般就医需求,A错误;人均收入高的地区,经济发达,生活和医疗水平较高,人口预期寿命都较长,C错误;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较小,出生率均较低,D错误。故选 B。
3. 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书店一种啡”混搭实体店是一种新型实体书店,结合了读书与休闲娱乐的功能。这类店铺通常需要吸引大量人流,并且提供舒适的消费环境。因此,选址时通常会选择人流量大、消费需求高的地方。购物中心人流量大,消费需求高,且通常有休闲娱乐的场所,适合“书店+咖啡”混搭实体店的经营模式,A正确;高级居住区虽然消费能力较强,但人流量相对较小,且居民更倾向于在家附近进行日常消费,不太适合“书店+咖啡”混搭实体店的经营,C错误,旅游景区虽然人流量大,但游客的主要目的是观光,消费需求相对单一,且停留时间较短,不太适合长期经营的实体书店,B错误;机场航站楼人流量大,但旅客的主要目的是出行,停留时间较短,且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餐饮和购物上,不太适合“书店+咖啡”混搭实体店的经营,D错误。故选A。
4. C【解析】书店是读书的场所,需要安静的环境,网红旅游城市拍照、直播、录视频难以提供安静的读书环境,A错误;新型书店应位于人流量较大的区域,才能有较多的客源,不能均衡化布局,B错误;中学生群体消费水平较低,D错误;文化品牌化可以顺应时代潮流,与文创产业相结合,融合地域文化特色既符合国家“培育新场景”政策,又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突破同质化竞争,扩大服务范围,(正确。故选C。
5. B【解析】业态混搭能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体验,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非专业化需求,①错误;通过业态混搭,实体商店可实现与传统单一消费经营模式商店以及电商等线上消费的差异化竞争,②④正确;根据材料“国家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鼓励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可知,业态混合经营得到了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支持,③正确。故选B。
6. A【解析】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九龙池地区等高线相对稀疏,说明地势较平均开阔,且地处山间鞍部,地势相对低洼,利于土层沉积,连续且完整,能较好地保存古代的植物孢粉等沉积物证据,A正确,B、C错误;材料提到,九龙池位于梵净山区金顶与凤凰山之间的鞍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九龙池藏区海拔在2200~2300米,并未形成冰川覆盖,D错误。故选A。
7. B【解析】材料提到,一万年来沉积土层厚度达3.9米,土层中含有大量植物孢粉,以阔叶林植被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孢酚以阔叶林为主,说明当时阔叶林植被茂密,气候适宜其生长,同时沉积层厚达3.9米,说明环境稳定,降水充沛!有利于抱粉沉积和保存,B正确;寒冷干燥的气候不利于阔叶林生长,通常对应针叶林、草原或荒漠,且风力作用强会导致抱粉被吹散,难以形成连续的厚层沉积,A错误;孢粉以阔叶林植被为主,而非草本植物,C错误;冰川活动频繁会导致寒冷气候,不利于阔叶林生长,且气候波动大时孢粉类型应复杂多样,而非稳定的阔叶林类型,段错误,故选 B。
8. D【解析】由图可知,太阳高度角越小,越有利于太阳光通过下半部分反射进入室内。12月12日前后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位于南方,且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进入室内的反射光最多,①正确;3月21日前后为春分日、9月23日前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 日前后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比冬至日大,进入室内的反射光比冬至日少,A、B、C错误。故选D。
9. D【解析】该地位于25°N,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反正午前后一小会儿的时间太阳位于南侧左右,上午大部分时间太阳在东北侧,下午大部分时间太阳在西北侧,故北墙全天有太阳照射,光照时间最长;南墙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仅正午前后有直射,光照时间较短;东墙、西线仅可出或日落前后有光照,时间较短,故夏至日发挥遮阳功能时间最长的帆状遮阳装置应位于北墙,D正确,长饮C错误。故选D。
10. D【解析】第二天在同一时刻进行观测,此时所经历的时间为一个太阳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由于这种时间差异,此时恒星位于③位置偏西(恒星相对于地球自两向东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视运动),所以,第二天观测时,恒星位置相较于第一天观测时向西移动了,四个位置中只有④在③的偏西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 A【解析】该同学第一天观测该恒星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日20时,此时0时(24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均为20日,所以此时全球处于20日的范围约占全球范围的全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C【解析】由图可知,该地太阳总辐射整体呈现出6月(夏季)高,12月(冬季)低的特点,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直接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是太阳总辐射量各月变化的主要因素,C正确;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主要影响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而非年变化,A错误;季风环流主要影响降水和天气状况,可能影响地表实际接收的太阳辐射,但题目问的是“太阳总辐射量”(大气上界或到达地表的总辐射),季风环流并非根本原因,B错误;天体引力(如月球引力)主要影响潮汐,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C。
13. D【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冬季降雪多,雪期长。4月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且春季地表积累的积雪较多,地表反射率高,导致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强(向上短波辐射增强),①②正确;植被覆盖率升高,导致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易降低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向上短波辐射会减弱,③错误;冰雪融水增多,导致地表反照率降低,从而使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同时反射回天空的向上短波辐射减少,④错误。故选D。
14. A【解析】云辐射强迫为负值时,会产生冷却效应,冷却效应导致气温较低,大气的垂直运动相对较弱,大气相对稳定,对流雨较少,A正确,B、D错录;沙尘天气会削弱太阳辐射,但沙尘主要影响短波辐射,且具有季节性(如春季),不会“各月”均出现,C错误 故选 A。
15. C【解析】末次水敷后泡,北美大陆冰盖退缩,因冰川末端冰碛物堆积,在霍顿湖盆地塑造出若干相对高度100米左右的平行状浓硫丘陵,而北半球越向北气温越低,越向南气温越高,所以随着气候变暖,冰盖退缩应为由南向北退缩,东西方向所及相同热量条件相差不大,所以冰盖退缩的方向不会是由东向西,①错误,②正确;末次冰期后期气温不可能一直是上升的,这期间的气温应是波动上升,形成了不同的冰碛丘陵,也说明冰盖是间歇式性退缩,所以冰川的退缩不是连续性的,而是间歇性退缩,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16. C【解析】春季时雨季未到达,降水少,A错误;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B错误;春季气温回升,冻土表层开始消融,表层融水下渗,形成地下水,遇到永冻层肌隔,活动层水量逐渐饱和,难以继续下渗,在地势低处出露地表,C正确;春季湖泊水位较低,受湖水补给激白小D错误。故选C。
17. D【解析】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地表水侵蚀作用强,侵蚀沟深,A错误;小冰期持续时间长会导致侵蚀的时间长和强度大,侵蚀沟深,B错误;冻土活动层厚,消融提供的水量大,侵蚀作用强,C错误;降水少,地表水量少,侵蚀作用弱,侵蚀沟深度较浅,D正确。故选D。
18. A【解析】岩层破碎会使地表精微的稳定性降低,容易在重力、水流等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①正确。地表水的浸泡会 土体含水量增加,导致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增加了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②正确。丰富的降水合物加地表水的流量和下渗量,一方面增加了成而核氧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另一方面使地下水位上升,土体类分松软,容易引发地质灾害,③正确。当地位于雅蒂威市江河谷,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少,④错误。故选 A。
19. B【解析】泥石流发生在谷地,而甲地位于山脊,A错误。【地子高线密集,坡度大,易发生滑坡,B正确。洪涝非地质灾害,C错误。丁地等高线较为稀疏,地势相对平坦,不利于崩塌的形成,D错误。故选B。
20. A【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三维坐标,进行定位和导航,可以获得监测点的位置和高度的变化数据(地表形变数据),从而预测滑坡的发生,A正确。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主要是为了了解人口分布情况,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援等工作,并不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排除B。分析植被分布数据通常使用遥感技术,通过获取植被的光谱优惠来分析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其团和导航,无法完成植被分布数据的分析,排除①未集区域降水数据一般使用气象站、雨量计等设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确定物体的位置,不能直接发集区域降水数据,排除D。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21.(1)三江平原纬度高,蒸发粉,且多河流,水资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2分)
(2)三江平原纬度高,生长期短,6月插秧导致水稻生长期推迟,秋季收获推迟,通到低温冻害的风险加大;6月降水增加,影响秧苗生长。(4分)
(3)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大,插秧规模大;以平原地形为主,插秧时间较为集中,对劳动力需求集中;当地人口密度较小,劳动力不足,无法满足插秧需求;大型农场规模化插秧的经济效益较高,能吸引外地“插秧客”;为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鼓励“插秧客”的发展。(5分)
(4)机械化水平提高,插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收益提高,吸引年轻人回流。(4分)
22.(1)7个。(1分)在沉积环境下形成沉积岩;在内力作用下沉积岩成为变质岩(或变质砂岩和泥质变质岩),岩层被挤压成褶皱;地表抬升,向斜槽部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张力作用下形成断层,山岭滑落成谷地,谷地继续被风化、侵蚀。(任答3点得6分)
(2)乙地。理由:川西的锂矿主要产自花岗伟晶岩,而花岗伟晶岩主要是岩浆在冷凝出花岗岩后,剩余岩浆向上迁移到裂隙处产出的脉状岩石。只有乙地通过断层的裂隙与花岗岩相连。(4分)
(3)川西锂矿储量大,原材料丰富;四川的水电、油气等资源丰富,能源动力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或土地)成本低。(6分)
23.(1)岩层条件:该地石灰岩广布且深厚,石灰岩易被溶蚀。(2分)
地质构造条件:背斜构造,受张力(挤压)作用;多裂隙(节理)发育,易被溶蚀。(4分)
(2)阶段Ⅱ:地下水埋藏深,地下水对高坡台地内部岩石的溶蚀作用强,形成溶洞等地下喀斯特地貌。(2分)
阶段Ⅲ:地下水埋藏浅,流水溶蚀作用更易在地表开展,导致台地表面溶蚀洼地发育;溶蚀洼地地势低洼,易积水形成地表湖泊。(2分)
(3)变化:甲河水量增多,乙河水量减少。(2分)
理由:甲河水位低于乙河,落差大,溯源侵蚀能力更强;未来分水岭将向乙河一侧偏移;使得甲河流域面积(补给区面积)扩大,导致甲河水量增多,乙河水量减少。(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