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化学试卷(图片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A.食用油在空气中被氧化而产生异味的原因主要与油脂中的不饱和基团有关,如碳碳双键等,与酯基无关。
2.D
【解析】A.CaO2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B.该有机物的名称应为2-乙基丁醛;C.两个原子核应在对称平面上。
3.D
【解析】A.应确保所测醋酸和盐酸的浓度相等;B.CF2Cl2为极性分子,液流方向改变;C.该反应中乙醇挥发可能干扰实验结果,应用水除去后再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4.C
【解析】A.装置①没有排除挥发的溴蒸气造成的影响,且没有防倒吸装置;B.苯酚在水中为液态,无法通过过滤分离;D.Na的燃烧实验应在坩埚中进行。
5.B
【解析】A.产物应为Fe3O4;C.产物应为NaOH;D.正极反应应为2H2O+O2+4e-===4OH-。
6.A
【解析】A.双缩脲中的氮原子由于受到碳氧双键的影响,氮原子几乎无碱性。
7.D
【解析】W、X、Y、Z分别为C、N、O、S。A.SO2为极性分子;C.N的常见氢化物为氨和联氨,其中联氨的空间结构不为三角锥形。
8.C
【解析】C.a、c两个铜原子间的距离为x pm。
9.A
【解析】A.NaCl属于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熔点高,而AlCl3属于分子晶体,相邻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熔点低,AlCl3熔点低于NaCl,是因为晶体类型不一样;C.石墨中每个C原子都有一个电子没有参与杂化,可导电;D.钾和钠原子结构不同,核外电子跃迁时能量变化不同,导致焰色不同。
10.C
【解析】C.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乙醇进入H2O2溶液中,导致最终剩余的H2O2的量偏少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11.C
【解析】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若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则[Cu(NH3)4]2+会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电池右侧,无法实现热再生。
12.D
【解析】A.“浸取”过程中,Co(Ⅲ)与H2O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产生O2;B.若用过量氨水代替NaOH,可能导致Cu(OH)2溶解;C.由流程顺序,可推出Ksp[Co(OH)2]>Ksp[Cu(OH)2]。
13.B
【解析】由图2可看出生成产物A对应的反应为活化能较低的反应,即反应Ⅰ ,所以产物A为CClPhCHCH3(g),产物B为CClPhCCH3H(g)。
14.B
【解析】A.由题干信息,N的稳定性更强可知,曲线②代表lg与-lg c(CN-)的关系,曲线①代表lg与-lg c(CN-)的关系,A正确;B.根据图中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可知,配离子M和配离子N中的配位数相同,B错误;C.由于N的稳定性更强,所以99.99%的Co2+、Co3+分别转化为配离子时,前者溶液中CN-的平衡浓度更大,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Co3++M===Co2++N 的K约为107[可由-lg c(CN-)=0时,进行计算],能实现M向N的完全转化,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1) __三颈烧瓶(1分)__。
(2) __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NO3__。
(3) __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O2__;__将装置内剩余的NO全部排入尾气处理装置中,以防污染环境__。
(4) _Ⅵ中水蒸气进入Ⅳ中,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造成反应物损失;产物亚硝酸钙潮解,导致产品纯度降低__。
(5) __2NO+Cr2O+6H+===2NO+2Cr3++3H2O__。
(6)①__NH+NO===N2↑+2H2O__。
②__1-%__
【解析】用CaO2与NO制备亚硝酸钙,实验开始前先通氮气是为了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在装置Ⅰ中,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产生的气体中混有少量的HNO3、NO2,可用装置Ⅱ进行除杂,装置Ⅲ为干燥装置,一氧化氮与装置Ⅳ中的过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装置Ⅴ为防止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Ⅳ中,装置Ⅵ为尾气吸收装置。
(2)装置Ⅱ的作用是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NO3。
(3)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NO2;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N2,将装置内剩余的NO全部排入尾气处理装置中,以防污染环境。
(4)亚硝酸钙易潮解,若缺少装置Ⅴ,产生的影响是装置Ⅵ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Ⅳ中,引起亚硝酸钙潮解,降低产品的纯度;引起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造成反应物损失。
(5)装置Ⅵ中氮元素被氧化成+5价,即NO被氧化成NO,Cr2O被还原为Cr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O+Cr2O+6H+===2NO+2Cr3++3H2O。
(6)①用NH除去NO生成N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NO===N2↑+2H2O。
②反应的关系式为3n(NO)=n(Fe2+),6n(Cr2O)=n(Fe2+),亚铁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为2.5a×10-2 mol,K2Cr2O7消耗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Fe2+)=6n(Cr2O)=6×bV×10-3 mol,剩余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Fe2+)=(25a-6bV)×10-3 mol,则样品中n(NO)=n(Fe2+)=×(25a-6bV)×10-3 mol,则硝酸钙的物质的量为×(25a-6bV)×10-3 mol, 硝酸钙的质量为m=nM=×(25a-6bV)×10-3 mol×164 g/mol=×(25a-6bV)×10-3 g,硝酸钙的百分含量为×100%=%,则所得亚硝酸钙产品的纯度为1-%。
16.(1) __↑,↑,↑,↑,↑,↑3d_(1分)__。
(2) __H2(1分)__ __把Fe3+还原为Fe2+,防止生成FeF3造成铁元素损失__。
(3) __镁离子(或Mg2+)__。
(4) __防止后续盐酸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产生污染__。
(5) __3Mn2++2MnO+(2+5x)H2O===5MnO2·xH2O↓+4H+__。
(6) __SO2__
(7) __溶液中H+浓度较大,磷元素主要以H3PO4、H2PO或HPO形式存在,PO浓度低,生成FePO4·2H2O沉淀量少__。
【解析】(2)向钛白粉副产品中加入H2SO4进行“溶解1”,然后加入铁粉,铁粉和H2SO4反应产生H2;铁粉的另一个作用是把Fe3+还原为Fe2+,防止生成FeF3造成铁元素损失。
(3)根据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氟化物的Ksp可知,“除杂1”中除去的是Mg2+。
(4)“氧化1”中若用稀盐酸代替H2SO4溶液,后续KMnO4与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产生污染。
(5)“除杂2”加入KMnO4,生成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MnO2·x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Mn2++2MnO+(2+5x)H2O===5MnO2·xH2O↓+4H+。
(6)“氧化2”中将Na2SO3氧化为Na2SO4,Na2SO3与H+反应生成SO2,所以其目的是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7)“沉铁”中如果体系酸性过强,会导致PO与H+反应生成H3PO4、H2PO或HPO,PO浓度低,生成FePO4·2H2O沉淀量少。
17.(1) __-49 __A_ __反应①为慢反应,说明反应①活化能较大,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总反应为放热反应__。
(2)__a__ __>__ __9.26×10-9__Pa-2
(3)__CO2+2H++2e-===HCOOH__。
【解析】(1)①CO2(g)+H2(g)===CO(g)+H2O(g) ΔH1=+41 kJ·mol-1;
②CO(g)+2H2(g)===CH3OH(g) ΔH2=-90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到反应Ⅰ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 ΔH=(+41 kJ·mol-1)+(-90 kJ·mol-1)=-49 kJ·mol-1;若反应①为慢反应,说明反应①的活化能较大,且反应①为吸热反应,总反应为放热反应,故选A。
(2)反应Ⅰ:CO2(g)+3H2(g) CH3OH(g)+H2O(g)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x(CH3OH)增大;其他条件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CH3OH)减小,则图中曲线a、b分别为等温过程的曲线、等压过程的曲线。在x(CH3OH)都为0.10时,a线上此点为N点,通过比较大小可知Kp(M)>Kp(N),又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T>210 ℃。设起始量n(CO2)=1 mol,n(H2)=3 mol,列三段式:
      CO2(g)+3H2(g) CH3OH(g)+H2O(g)
起始量(mol)    1     3     0     0
变化量(mol)      x    3x      x      x
平衡量(mol)   1-x  3-3x    x      x
M点x(CH3OH)=0.1,即=0.10,解得x=,气体分压p(CH3OH)=p(H2O)=0.10×5×103Pa=5×102Pa,p(CO2)=2p(H2O)=103Pa,p(H2)=3×103Pa,Kp(M)=== Pa-2≈9.26×10-9 Pa-2。
(3)由图可知,放电时,Zn电极上Zn失去电子生成[Zn(OH)4]2-,多孔Pd纳米片上CO2得到电子生成HCOOH,则Zn电极为负极,多孔Pd纳米片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CO2+2H++2e-===HCOOH。
18.(1) __对氟苯甲醛(或4-氟苯甲醛)__ __醚键、酰胺基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
(3) _+2H2C2H5OH+(也可写“一定条件”)__。
(4) _还原反应(1分)__。
(5) __18__
(6)提示:+YY(Y=—COOH、—CHO、—NO2等)
(4分,H2加成步骤可前置)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化学
得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油在空气中被氧化而产生异味,主要与其分子中含有酯基有关
B.触觉传感器材料压电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反应为缩聚反应

D.离子液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原电池的电解质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CaO2的电子式:[:O:]-Ca2+[:O:
CHO

B.有机物
的名称:3醛基戊烷

C.ppπ键的电子云形状:

D.BF3的VSEPR模型
3.下列实验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证明CH COOH是弱电解质
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大小
用毛皮摩擦过的带电橡胶靠近CF2 CI2液
B
证明CF2Cl2是极性分子
流,液流方向不改变
检验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
导出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
C
液反应生成的乙烯
察现象
从明矾过饱和溶液中快速析
D
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内壁
出晶体
化学试题(附中版)第1页(共8页)》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①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B.用装置②分离水和苯酚
C.用装置③制备NaHCO
D.用装置④进行钠的燃烧反应
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在加热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气体:2Fe十3H,0(g)高温Fc,0,十3H。
B.向H218O2中加入H2SO酸化的KMnO,溶液:5H218O2+2MnO,+6H
=-518O2个+2Mn2++8H2O
C.用NaH作野外生氢剂:2NaH十H2O--Na2O+2H2个
D.牺牲阳极法保护海水中钢闸门的正极反应:2H,O十4e=O2个十4OH
6.铜离子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形成紫色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可以用
来检验蛋白质。已知双缩脲的结构为H2 NCONHCON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 t
}7
H
H
A.双缩脲的碱性比NH3强
B.该紫色配离子中的配位原子为N和O
C.该配离子中的铜元素是十2价
D.该配离子中存在。键和π键
7.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W原子核外有4种不
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基态Y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
Z的一种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且易溶于WZ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Y2为非极性分子
B.原子半径:WC.X的氢化物空间结构一定为三角锥形
D.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W8.铜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为xpm,铜原子b的分数坐标
为(?,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试题(附中版)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