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开放大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开放大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高二 10 月教学质量监测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25℃、101 KPa的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 kJ·mol-1(燃烧热)
B.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 -57.3 kJ·mol-1
C.S(s)+O2(g)=SO2(g) ΔH=+296.8 kJ·mol-1
D.2NO2=O2+2NO ΔH=+116.2 kJ·mol-1
2.以NH3、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反应的
B.在该总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C.升高温度,第二步反应速率和限度均增加,有利于提高尿素的平衡产率
D.第二步反应是合成尿素的决速步骤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C3H8,其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可得到各种氯代丙烷。已知:
①C3H8与Cl2反应的机理为自由基反应,包括以下几步:
Ⅰ.链引发:
Ⅱ.链传递:,,……
Ⅲ.链终止:,,……
②丙烷氯代反应中链传递的一步反应能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液化石油气灶改用天然气为燃料,若进气口保持不变,则需要调大风门
B.先将Cl2用光照射,然后在黑暗处放置较长时间后,再与C3H8混合仍可得到大量氯代丙烷
C.链引发过程的ΔH<0
D.断裂—CH3中1 mol C—H比断裂—CH2—中1 mol C—H所需能量大
4.标准状态下,1mol纯物质的相对能量及解离为气态原子时所消耗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O2(g) N2(g) NO(g) C(s,石墨) CH4(g) CO2(g)
相对能量/ kJ·mol 1 0 0 x 0 -75 -393.5
解离总耗能/kJ 498 946 632 717 1656 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逐级断开CH4(g)中的每摩尔C—H所消耗的能量均为414kJ
B.x =90
C.解离每摩尔C(s,石墨)中的碳碳键平均耗能为478 kJ
D.根据4NO(g)+CH4(g)CO2(g)+2N2(g)+2H2O(g)的ΔH可计算出H—O键能
5.根据HX的水溶液能量循环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氢键的存在,ΔH1(HF)>ΔH1(HCl)
B.相同条件下,ΔH2(HCl)<ΔH2(HBr)
C.已知气体溶于水放热,则ΔH1(HF) >0
D.ΔH-ΔH1-ΔH3-ΔH4-ΔH5-ΔH6>0
6.已知在25℃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题干中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 H2O和可溶盐的中和反应反应热
C.在NaOH(aq)与HCl(aq)的反应中,HCl(aq)的量一定,NaOH(aq)的量越多,中和热的数值越小
D.,该反应的ΔH= -114.6 kJ/mol
7.298 K时,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N2O4(g) ΔH=-a kJ/mol(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浓度的2倍,若反应在398 K下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 mol、n(N2O4)=1.2 mol,则此时,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v正、v逆大小关系不确定
8.利用图1和图2中的信息,按图3装置(连接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H2O2分解放热)(  )
A.H2O2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且所有原子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B.N2O4(g)2NO2(g)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向H2O2中加入Fe2 (SO4)3后,B中颜色变深
D.实验室若要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选择低温、高压
9.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转化的方法,其过程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恒压、和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B.恒压下,同一体系中发生反应Ⅰ、Ⅱ,平衡后再充入惰性气体,反应Ⅰ平衡不移动
C.温度高于300℃时,反应Ⅰ正向移动的程度低于反应Ⅱ逆向移动的程度
D.若反应I的正反应活化能为a kJ mol-1,则逆反应活化能为(a-41.2) kJ mol-1
10.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不变
B.化学方程式中n>e+f
C.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D.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11.一定温度下,将足量N2H4(l)加入含有催化剂的2 L恒容密闭容器,发生下面两个反应:
反应1:  
反应2:  
测得平衡时容器中气体总压为22 kPa,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平衡时,p(N2)=6 KPa
B.
C.该条件下,KP2/KP1=64 (kPa)2
D.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 L,再次达到平衡后,c(H2):c(N2)<4:3
12.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B.温度:T1>T2>T3
C.正反应速率:ν(a)>ν(c)、ν(b)>ν(d)
D.平衡常数:K(a)<K(c)、K(b)=K(d)
13.向相同容积的甲、乙两容器中都分别充入1 mol SO2与0.5 mol O2,若甲容器保持温度、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温度、容积不变,分别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甲>乙
B.平衡时,氧气的浓度:甲<乙
C.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时间:甲<乙
D.平衡时,容器内SO3的体积分数:甲>乙
14.甲、乙、丙为三个体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在甲、乙、丙中分别充入不同量的X(g),发生反应。T1℃时,该反应的K=4。下表是T1℃下,t1时刻X(g)和Y(g)的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X
Y
A.t1时刻,甲中
B.t1时刻,丙中
C.平衡时,X的体积百分含量:丙<乙=甲
D.t1时刻,连通乙和丙,达到平衡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8分)
15.(14分) (1)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少量CO的存在会引起催化剂中毒。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常用SO2(g)将CO(g)氧化CO2(g),而SO2(g)本身被还原为S(s)。
已知:①


则SO2(g)氧化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25℃和101 KPa下,部分化学键键能(气态原子气态分子)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O=O C-H C=O H-O
键能() 498 414 803 462
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8NH3(g)+3Cl2(g)=N2(g)+6NH4Cl(g) ΔH= -1632 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2 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 ________ 。
(4)使Cl2(g)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g)和CO2(g),当有1 mol Cl2(g)参与反应时,放出145 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则当加入1 mol NH3(g)充分反应时,此时是___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者“放出”),这一部分热量的数值范围为 __________。若一开始是加入2 mol N2(g)和6 molH2(g)进行充分反应,则上述ΔH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14分)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下图简易量热计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ΔH。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金属材质,则本次实验的ΔH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量热计内筒与外壳上口相平且垫隔热层的原因是 ;若将盐酸浓度改为1 mol·L-1,NaOH溶液浓度改为1.1 mol·L-1,测得的温度差 (填“更大”“更小”或“相同”,下同),测得的中和热 。
(2)若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的密度都约为1 g·mL-1,起始温度都为T1,反应后最高温度为T2,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请计算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
(3)已知25℃、101 kPa下,上述反应的中和热>-57.3 kJ·moL-1,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保温效果差、能量损失大 b. 温度计测量酸溶液后没有清洗
c. 量取盐酸溶液时仰视量筒 d. 反应过程中碱溶液是一次性迅速加入
e. 反应过程中没有使用仪器a上下反复搅动
(4)进行中和热ΔH的测定时,保持其他条件相同,使用下列酸碱组合:
①稀硫酸、NaOH溶液 ②醋酸溶液、氨水 ③浓硫酸、Ba(OH)2溶液
则,理论上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标号且用“>”号表示)。
17.(16分)工业上,利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备乙醛,其化学原理如下:
反应Ⅰ:(主反应) 。
反应Ⅱ:(次反应) 。
(1)反应I的 (填“>”、“<”或“=”)0;下列对反应Ⅰ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较高温度下自发反应 B.较低温度下自发反应
C.任何温度下都自发反应 D.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反应
(2)反应Ⅰ达到平衡后,为了提高乙醇的转化率和乙醛产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O2浓度 D.分离产物 E.选择高效催化剂
(3)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 CH3CH2OH(g)和y mol O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乙醇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对应的体系中乙醛的体积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②ν逆(c) ν正(b)(填“>”、“<”或“=”)。
(4)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H3CH2OH(g)和1 mol O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I,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容器中O2(g)的物质的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_____(填“>”或“<”或“=”)。已知时,第20 min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则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若此时又加了0.5 mol CH3CH2OH(g)和0.5 mol H2O(g),则v正_______v逆(填“>”、“<”或“=”)
18.(14分)研究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N2O4(g) 2NO2(g) ΔH>0。在T1下,将a mol N2O4(g)充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初始压强为p MPa,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是_______。
A.气体的压强不变
B.ν正(N2O4)=2ν逆(NO2)
C.K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 容器内颜色不变
(2)在t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N2O4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为75%,则0-t这段时间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a、t表示),该反应N2O4(g) 2NO2(g)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上述反应在T1温度下达到平衡之后,若再加入2a mol的N2O4(g),则平衡____(填“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平衡常数将________(填“减小”、“变大”或“不变”),NO2的体积分数将________(填“减小”、“变大”或“不变”)
(4)上述反应在T1温度下达到平衡之后,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使体系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及时分离出NO2(g) D、改用高效催化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