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安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重点班)(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重点班)(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岳中学高中2024级第三学期入学考试
化 学 试 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中国自行研制了C919飞机。下列涉及C919飞机的相关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机体主结构——铝锂合金 B. 起落架轮胎——复合橡胶材料
C. 飞机风挡——特种航空玻璃 D. 客舱地板——芳纶高分子材料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印有“OTC”标识
B. 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鲜味,是一种常用的增味剂,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
C. 铵盐受热升华为气体,遇冷凝华为铵盐
D. 难溶于水和酸,不易被X射线穿透,可用于胃肠X射线影像检查
3.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煤的干馏 B. 石油分馏 C. 油脂氢化 D. 重油裂化
4. 下列生产、生活中涉及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B.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铁轨:
C. 石油裂化:
D. 用食醋和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
5.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水合钠离子、氯离子:
B. 聚丙烯(PP)的结构简式:
C. 的电子式:
D. 甲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6. 葡萄糖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微生物发酵。有关转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 1mol乳酸最多可以与2mol钠发生化学反应
C. 溶液、酸性溶液均可用于鉴别葡萄糖和乳酸
D. 等质量的葡萄糖与乳酸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相同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没有固体析出 氧化性:
B 室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 将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色 生成了具有酸性的有机物
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膨胀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装置 和操作
实验目的 过滤粗盐水 灼烧碎海带
选项 C D
实验装置 和操作
实验目的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制备乙酸乙酯
A. A B. B C. C D. D
9. 短周期非金属单质甲经下图所示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条件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可能是气体 B. 乙可能与碱反应
C. 丙一定是无色物质 D. 丁一定是电解质
10. 用电化学方法处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某学习小组设计利用双氧水氧化吸收的装置如图所示(质子交换膜只允许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石墨1为电池的负极
B. 电池工作时,从右室经质子交换膜移向左室
C. 石墨2的电极反应式为:
D. 处理标准状况下,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
11. 碳、氮、氢原子按原子数之比组成两种气态分子,两种分子互变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过程的中间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NC和HCN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稳定性:中间产物
C. 为放热反应
D. 互变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1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6gNO2与N2O4的混合物中氧原子数为2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S2的分子数为1NA
C. 1mol乙烷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数为7NA
D. 常温下,11.2L氨气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13. 还原NO的反应历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B. 转化②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C. 该转化的总反应为
D. 转化③中每消耗,则生成
14.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不等的若干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发生反应:。经过t min,测得各容器中的转化率与容器容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曲线上任意点对应的气体压强:
B. a、b点对应的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C. 0~t min,a、c点对应的平均转化速率:
D. c点对应的反应体系:
15.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N2和Cu,用下面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实验。装置A中装有混合均匀的固体NH4Cl和Ca(OH)2,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A中发生反应:
B. 装置B中可加入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目的是干燥氨
C. 实验时在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 实验时在装置D中观察到产生无色液体,收集到液态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14分,每空2分) 一种以为碳源,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甲醇的反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条件改变,可以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降低反应温度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增大体系压强(通过改变体积) d.移走
(2)一定温度下,将和充入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___________
②min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③下列描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最大限度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同时消耗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3)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处理含乙酸乙酯()废水,将乙酸乙酯转化为,后续将产生的集中处理,可实现环境治理和“减碳”目标,其中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B为原电池的___________极,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②若外电路通过电子,右侧溶液的质量变化为___________g。
17. (14分,每空2分)某学习小组探究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性。
(1)基于Cu与稀硝酸的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初步得出结论:在酸性条件下体现强氧化性。
(2)为验证(1)中结论,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配制溶液,所需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及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该小组同学认为Cu的还原性较弱,若用还原性更强的金属,则可以在非酸性条件下体现氧化性。于是,分别取溶液、20mL水于两烧杯中,各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观察到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几乎无差别。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可能是浓度较低引起的。
【优化实验】调节溶液中的浓度,探究在非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取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5g①___________,再向该溶液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 随即有黄色火花出现,之后燃烧
Ⅱ 取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固体,再向该溶液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 瞬间有黄色火花出现,立即燃烧
【实验分析】小组同学认为实验Ⅰ、Ⅱ还不足以说明在非酸性条件下体现氧化性。
【查阅资料】在碱性介质中,活泼金属可将还原为;在碱性溶液中以还原性为主;在碱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通常为(绿色)。
【补充实验】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验证还原产物的存在。
②该方案为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由此可得在非酸性条件下可以体现氧化性。
③在非酸性条件下,将Na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 (12分,每空2分)某黄铁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等杂质。用该黄铁矿生产及绿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在“焙烧”之前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
(2)“碱浸”过程是为了除去 (填化学式)。
(3)“酸浸”过程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
(4)“还原”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上述过程不会涉及到的相关实验操作是_____(填字母)。
A.过滤 B.蒸馏 C.结晶
(6)工业常用氨水接触法吸收生成一种酸式盐,若尾气中的含量为,则处理每立方米尾气至少需要0.2mol/L的氨水_____mL。
19. (15分)聚丙烯酸乙酯是一种柔软、富延展性的无色透明橡胶态物质,主要用于涂料、纺织、医疗等领域。一种制备聚丙烯酸乙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空间结构_______;有机物A是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含有支链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的一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
(3)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有机物D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4)有机物B与有机物C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对有机物E、F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E的密度比水小 b.E与乙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c.F的链节是 d.F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安岳中学高2024级第三期入学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
1~15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A C B D B C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B A C D D
16.(14分,每空2分)
(1)b、c (2)①1.5 ② ③b
(3)①正 CH3COOC2H5-20e-+6H2O=4CO2↑+20 H+ ②18
17.(14分,每空2分)
(1)
(2)8.5 1000mL容量瓶 【不答规格扣1分】
(3)①固体 ②取少量实验Ⅰ或实验Ⅱ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溶液 溶液变为绿色 ③
18.(12分,每空2分)
(1)粉碎黄铁矿,增加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加焙烧反应速率
(2)Al2O3和SiO2
(3)H2SO4 (4)Fe+2Fe3+=3Fe2+ Fe+2H+=Fe2++H2↑【以第一个方程式为主,未写到第二个方程不扣分】 (5)B (6)25
19.(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正四面体【答“四面体”也可】 混合物(该空1分)
(2) 4
(3)【未写条件扣1分】 醛基
(4)【未写条件扣1分】 (5)b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