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教案【人·自然·社会】初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教案【人·自然·社会】初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教学设计
课题 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三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完成课堂互动应试技能小测试,测试自己考试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情况,了解自己的应试技巧水平缓解考试压力。2、学会运用 “复习 - 总结” 的学习流程,掌握错题分析、知识点归纳的方法,提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考试中灵活调整答题策略。3、在老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增强中考备考的信心,学会在学习中劳逸结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4、通过课堂学习持续高效投入学习的秘诀和办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高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缓解学生考试前的压力引导学生坦然轻松的应对考试
教学难点 完成应试技能小测试学会正确的规划学习任务和安排
教学准备 课件、PPT、对应图片、相关资料、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1.板书课题。2.视频导入3.启思园:模考,让人欢喜让我忧晓蒙是一位初三男生,临近中考了却连续几次模拟考试发挥不好,这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想静下心来学习的时候,也总是焦虑紧张、心乱如麻。同样是初三学生的你,在学习和考试上,是否存在类似的困惑 学生:我也有过类似困惑,几次模考失利后总担心中考失利,刷题时注意力不集中,越想考好越焦虑。后来我试着别纠结分数,专注错题整改,每天定小目标,慢慢找回了节奏。其实迷茫很正常,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每一步,比空想未来更有用。迷茫是面对未来时悲观与侥幸交织的心理,悲观让人不愿努力,侥幸使人沉溺幻想。人易受顺逆风影响,产生乐观或悲观的预设幻想,而非立足当下。解决之道在于 “各个击破” 情绪,勇敢活在当下,不被对未来的空想裹挟,才能静下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观看视频,完成启思园故事分析思考、从新知引入中获取信息。 通过观看视频和故事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本课主题内容的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一、探究新知1、冲浪带持续高效投入学习的秘密学习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大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学习活动受我们情绪影响很大。用成长型思维提醒自己,相信只要坚持就能得到成长和进步。接受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可以通过转换任务来调整情绪。2、知识链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碎片化时间是指课间 10 分钟、上下学路上、睡前等零散的时间段。这些时间看似短暂,但积少成多能发挥大作用。比如课间可以快速整理一道数学错题的思路,上下学路上听英语听力记单词,睡前回顾当天的物理公式。二、活动实施1、活动场活动一:我的考前准备(1)回顾自己考试前各个时间段的不同准备工作。考前一个月考前一星期考前一天考前一小时学习策略系统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整理错题集过核心知识点、公式定理翻看公式、回顾错题作息时间规律作息,11 点前睡10 点半左右睡早睡早起保证 7 - 8 小时睡眠提前到考场,闭目养神情绪状况有压力但动力足担心遗漏知识点轻微紧张深呼吸调整其他准备规划计划整理考试用品确认考试用品,定闹钟找座位调整状态(2)你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准备得还不够 该如何改进 答:理科错题没分类整理,同类题型反复出错,考前翻找效率低。改进:按题型整理错题本,标注错误原因,每天花 20 分钟针对性复盘。英语作文模板记不牢,核心句型运用不熟练,临场容易卡壳。改进:每天背诵 1 个作文模板 + 3 组核心句型,结合话题仿写练习。活动二:应试技能小测试(1)通过这次测试,了解自己在应试技能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本问卷共有10个题目,可用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应试技巧水平。请仔细阅读P43页问卷中的每一个题目,并与你的实际情况相对照,然后从A、B、C三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其中一个填在相应的括号中。A.经常 B.偶尔 C.很少(1)你是不是经常忘记在考卷上写上姓名和座号 (2)你是不是认为对关键性的考试,须立刻埋头做题,分秒必争,把时间花在浏览试卷与计划答题时间的分配上很不值得 (3)你是不是经常看错题目的要求,做了半天,最后还得重新返工 (4)你是否一翻开试卷就匆匆作答,竟然忽视了监考老师对考卷中印刷错误的重要更正 ……………..(详细内容见教材P43) (2)测验完后,请思考在考试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或调整考试技巧。 1.时间分配:拿到试卷后先整体浏览,根据题量和难度给各题型分配时间。比如语文考试,基础题控制在 20 分钟,阅读题 30 分钟,作文 50 分钟,剩余 10 分钟检查。 2.作答顺序:遵循 “先易后难”,先做自己擅长的、有把握的题目,把难题放在后面。3.如何处理不会的题目:先标记出来,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过多时间。等把会做的题目都完成后,再回头思考不会的题,实在不会就根据题型特点合理猜测(如选择题用排除法)。 4.如何检查试卷:先检查姓名、准考证号是否填写正确,然后按题型检查。活动三:我的复习计划(1)为了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请你试着制订一份本周六的复习计划。注意目标要具体,时间安排要界限分明,同时可以注明自己的特殊提醒,加以自我督促。下节课之前,请你对该复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并将体悟和改进思路写在表格下面的横线上。周六复习计划时间任务完成情况备注例:7:30-7:40起床、洗脸、刷牙优07:40-8:00吃早餐优8:00-9:30数学模拟卷(自我考试)良9:30-9:35休息优9:35-10:00背诵语文第8课2个自然段良10:00-11:30英语完形填空与阅读专项训练优11:30-13:00午饭优荤素搭配13:00-14:00午休优知识链接:劳逸结合初三学习任务繁重,若一味埋头苦学,大脑会因过度疲劳出现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学习效率反而降低。而适当的休息,比如课间散步、周末进行一场篮球比赛,能让大脑和身体得到放松,恢复精力。劳逸结合就像给学习机器定期保养,既能保证学习的持续性,又能让我们在学习时保持专注和高效,避免因疲劳产生的厌学情绪,从而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中考的挑战。2、智慧泉突破“学霸”养成之路的瓶颈要突破成为“学霸”的瓶颈,真正掌握一门学科,需要一破一立。一破:破除过度自信。过度自信会阻碍一个人有效学习。当人处于过度自信的状态,就停止了学习。所以,随时保持警惕,防止自己的过度自信,对修炼专注的状态很关键。一立:建立系统思维。有效学习要对事物内在关系进行思考,促进我们对知识体系的深层理解。系统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更好的跨学科思维, 将很多领域的思考融会贯通之后,就对事物的本质有了洞察力。3、链接纽学习和复习“五宝”阅读教材P45—46页,说说学习和复习“五宝“指什么。一、浏览专长:浏览专长就是能快速地浏览书中大致的内容。二、提问专长:提问专长就是对书中的内容提出问题。三、抓重点:专长抓重点专长是精读书中的内容,试着抓住书中的重点,并试着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四、记忆专长:记忆专长是把刚才精读时所画的重点内容背出来,并做好整理记的工作。五、复习专长:复习专长是加深自已所记忆的内容,复习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在考试之前能够加深自己记忆的内容。三、知识拓展1、认识高效学习法番茄学习法:每学习 25 分钟就休息 5 分钟,这样能避免长时间学习导致的注意力分散,让大脑在专注与放松间切换,比如用 25 分钟攻克数学压轴题的一个小问,休息时可以远眺或做个拉伸。错题分析法:把各科错题按知识点分类整理,分析错误原因,定期重做错题,避免在同一处摔倒,像整理数学函数错题时,标注清楚是定义域错误还是函数图像理解错。费曼学习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给同学或家人听,在讲解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漏洞。思维导图法:用思维导图梳理各科知识体系,比如语文的古诗文可以按作者、朝代、主题绘制,能清晰看到知识间的联系,方便记忆和提取。2、考试失利如何调整心态接受失败:正视结果,避免逃避或过度自责,通过记录感受、自我对话等方式坦然面对。分析原因:从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心态调整等维度反思问题,避免归因偏颇(如全怪外部因素或全盘否定自己)。积极行动:制定计划:根据薄弱环节设定短期目标,分解任务避免空泛焦虑。寻求支持:与信任者交流(如家长、老师),获取专业建议或情感慰藉。情绪调节:通过运动、听音乐、散步等方式释放压力,避免长期陷入负面思维。 了解持续高效投入学习的秘密。学习知识链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完成我的考前准备活动,回顾自己考试前各个时间段的不同准备工作。完成反思,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准备得还不够。完成应试技能小测试活动。回答问题,思考在考试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或调整考试技巧。完成我的复习计划活动,制订一份本周六的复习计划。学习智慧泉,掌握一破一立突破成为“学霸”的瓶颈。学习链接纽,体会学习和复习的方法。进行知识拓展,认识高效学习法和考试失利如何调整心态。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考试前准备情况记录,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考试准备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善。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完成反思,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为更好迎接考试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填写与应试技能方面的问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应试技巧水平。结合前者填写的问卷,进行结果分析,明确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应试技巧。结合前两个活动的结果和所学知识,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考察自己的安排是否合理,高效。引导学生明确突破“学霸”养成之路的瓶颈,了解一破一立原则。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教材提供的知识内容,掌握学习和复习“五宝“具体指代内容,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介绍几个在考前缓解压力的办法。答:运动解压法:每天抽 30 分钟进行跳绳、跑步等运动,运动能释放内啡肽,缓解焦虑,比如课间操后跑两圈,会感觉心情舒畅很多。积极暗示法:每天对自己说 “我可以的,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心,减少压力。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2、持续高效投入学习的秘密
5、完成课堂练习并学习知识拓展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整理本周数学错题,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错题涉及的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下节课分享。用番茄学习法完成一份物理实验题专项练习,记录自己的专注时长和休息情况,写 100 字左右的学习感受。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