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教育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的规律是( )
A.纬度差异 B.四季差异 C.物影变化 D.昼夜更替
2.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作为经线的起始线,又被称为本初子午线。完成下面小题。
3.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与本初子午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0°经线 B.180°经线 C.90°W经线 D.160°E经线
4.一名同学面朝南站在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上,则该同学( )
A.左侧是东半球,右侧是西半球 B.左侧是西半球,右侧是东半球
C.左侧是西经度,右侧是东经度 D.左侧是东经度,右侧是西经度
回顾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读经纬网示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不考虑地形、海陆,两人从南极同时以相同速度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A.他们不会相遇 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
6.图中最接近北京经纬度(40°N,116°E)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太阳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如图1所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 )
A.①位置 B.②位置 C.③位置 D.④位置
8.图中2中,太阳直射点从②→③运动过程中( )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D.大约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从图2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10.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最合理( )
①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②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③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④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
A.地球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B.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卫星
C.太阳系中与地球自然环境相似的是月球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12.通过对太空的探索,我们了解到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邻居是( )
A.地球和金星 B.地球和木星 C.木星和土星 D.地球和水星
13.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
①开发利用太空中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
③探索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④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方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14.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15.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仰望星空,是那样辽阔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等着同学们求索追随。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地理事物中,在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 )
A.海洋 B.陆地 C.白云 D.经纬网
17.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地球卫星影像
18.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原因是( )
①存在液态的水资源 ②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大
③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④有适合于呼吸的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年3月20日为春分日,图1为当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时,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京长安街景观,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根据日出景观,推测北京长安街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20.当日,眉山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当日之后的一个月内昼夜长短变化是( )
A.极昼,昼变短 B.昼短夜长,昼变长
C.昼夜等长,昼变长 D.昼长夜短,昼变长
二、解答题
21.某初一地理小组决定做一个关于如何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小实验:把篮球作为地球,将铅笔作为帆船,笔尖朝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1:铅笔在篮球上由近到远移动时,发现 (填“铅笔头”或“铅笔尾”)会慢慢看不见,铅笔的长度会慢慢变 (填“长”或“短”)。
(2)实验2:铅笔在木板上移动时,所看到的铅笔长度和铅笔头位置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在现实生活中,从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 (填“桅杆”或“船身”),后看到 (填“桅杆”或“船身”)。
(4)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除以上现象和书本上的实例之外,请你举出一个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实例: 。
22.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暗室里,将手电筒的光照射到地球仪上,同时拨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夜交替现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拨动地球仪,地球自转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顺/逆)时针方向转动。
(2)地球的自转中心是 ;自转的周期是 。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即将进入白昼的是 地。
(4)北京和东京先迎来日出的是 ,因此东京比北京的时间 (早或晚);说明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 的差异。
23.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坐标: 。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3)B点位置属于低纬、中纬、高纬中的 。
(4)图中A点位于B点的 方向,夏季先见到日出的是 点。
(5)五带划分中,B点属于 。
2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
(1)天舟六号发射之日,地球运行到甲图中 至 之间(填序号),此时在新疆喀什古城游玩的游客能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2)当北半球的中国处于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时,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处;当全球昼夜等长时,太阳直射 (纬线名称)。
(3)某旅行社组织“游峡湾、午夜看太阳”的山国游活动,出行时间最好安排在地球运行到 (填序号)附近,这段时间北极圈以北会出现 现象。
(4)图中表示的是地球的 运动,这种运动是地球绕着 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 现象(至少填一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D B B B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A D A B B C
21.(1) 铅笔头 短
(2)不会
(3) 桅杆 船身
(4)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看得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月食时,月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等
22.(1) 自西向东 逆
(2) 地轴 一天(约24小时)
(3)④
(4) 东京 早 时间
23.(1)18°N,22°E
(2)东
(3)低
(4) 西南 B
(5)热带
24.(1) ② ③ 昼长夜短(昼大于夜或昼>夜)
(2) ③ 赤道/0°纬线
(3) ③ 极昼
(4) 公转 太阳 四季变化;五带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任意答出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