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五上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第四单元,我们一起深入体会了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天让我们跟着疯狂动物城的小伙伴们进行第四单元的闯关吧!本单元一共分四关,分别是:字词迷宫、句子城堡、课文孤岛、沟通幻境,大家有信心成功闯关吗?
勇士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出发啦!
二、复习闯关.
(一)字词迷宫
1.我会认——读一读
①出示本单元词语【无拼音】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②词语中的生字出示拼音,借助拼音巩固刚才不会读的词语。
③再次去掉拼音,再次复读刚才出错的词语。
④师强调易错读音,生各种形式朗读巩固认读【自读、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
这些生字大家都会了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都会了吗?开火车进行小检测。
2.我会认——多音字
这一单元我们整理了很多的多音字,你能说出它的字音并给它组个词吗
(1)指名交流
(2)小老师领读
(3)教师强调个别需要特别注意的多音字。
3.我会写
会认字大家读得很准确,那么会写的字是不是也记得很牢呢
出示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
(1)全班齐读
(2)小组互相交流容易出错的字词。
(3)同桌两人互相检查认读。
(4)开火车读,教师对个别生字重点指导。
4.检测
这些字大家都掌握了吗?我们来检测一下吧,请拿出练习本,开始书写。
(1)学生进行看拼音写词语。
(2)借助答案同桌互批、及时改正。
5.我会积累——近义词反义词
(1)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不光要积累重点词语,还要去了解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借助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下面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我们一起来读读。
(2)同桌互相检查。不熟的复读巩固。
6.我会积累——形近字
(1)同学们,在学习中,我们会经常见到“双胞胎”一样的生字,要学会进行区分,下面这些形近字我们来辨一辨。
(2)同桌互相检查。不熟的复习巩固。
7.词运用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读一读下面四组成语,下面每组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每组词语的相同和不同,小组交流。
展示每组成语的相同和不同。
(3)教师指导:每一组词语中,上面的是褒义词,下面的是贬义词。
(3)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过渡句:恭喜各位勇士成功通关了字词迷宫,老师相信这第二关也难不倒大家,有没有信心 让我们进入第二关——句子城堡。
(二)句子城堡
1.按要求写句子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读、积累了许多词语。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写一写句子。
1.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改成反问句)
今日之责任,难道不全在我少年吗?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感叹句)
圆明园的毁灭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啊!
3.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句)
圆明园是园林。
4.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变成反问句)
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5.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改成双重否定句)
谁也不能否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6.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恰当的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句运用
接下来请大家读一读前两个句子,体会顿号的用法。
(1)出示句子;
(2)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总结: ①顿号表示句内停顿。
②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
③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
④有时也用来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如一、二、三等。
(3)顿号与逗号用法的不同:
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主要用于并列的词语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
逗号也表示句子中的停顿,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比顿号的停顿时间稍长。
(4)练一练,给句子加上标点。
过渡:不知不觉,同学们已经连闯两关了,接下来这一关可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它就是课文孤岛大闯关。
(三)课文孤岛
《古诗三首》—《示儿》
1.(1)示儿:给儿子看 (2)元:同“原”本来
(3)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4)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5)但:只 (6)乃翁:你们的父亲
(7)定: 平定,这里是收复的意思。 (8)同: 统一 (9)无忘:不要忘记
(10)家祭: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2.《示儿》前两句诗突出了一个“悲”字,诗人临终前悲怆的是
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3.结合陆游的生平资料,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不矛盾。诗人希望祖国能够早日统一,这是他临终前最为挂念的,是他内心一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对儿子的嘱托,体现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志愿矢志不渝的伟大情感。
4.《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绝笔诗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 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 )的热切心情。
总结:《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的,是绝笔,也是遗嘱。全诗主要写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
《古诗三首》—《题临安邸》
1.(1)邸:旅店 (2)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3)几时:什么时候 (4)休:停止 (5)直: 简直
(6)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
2.《题临安邸》的作者是 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林升 宋朝
3.结合资料,了解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质问。
北宋灭亡,中原被占,南宋的王公贵族们不思卧薪尝胆,收复中原,却在这里醉生梦死,所以诗人要问“西湖歌舞几时休”。
4.借助北宋灭亡、南宋偏安的资料可知,诗中的“游人”指谁
“游人”在诗中不是指一般游客,而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权贵们的谴责、讽刺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总结:《题临安邸》讽刺了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中,被淫靡之风熏得纸醉金迷,苟且偷安。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严厉谴责。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1.(1)恃:依靠 (2)喑:沉默
(3)万马齐喑: 所有的马都沉寂。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5)究:终究,毕竟 (6)重抖擞:重新振作起来
(7)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8)降:赐给,给予。这里指产生、选用。
2.本诗借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 等恢宏奇特的想象来表达情感。
3.读《已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想象到风雷欲来、一片生机勃勃的山河壮景,而在这充满生机的壮景中,马儿却低着头不敢鸣叫。我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内心的愤懑。
4.“风雷”比喻什么 诗人想借风雷表达什么
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表达自己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总结:《己亥杂诗》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给予清朝当政者以讽谏,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心愿,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至今仍给我们以警示。
《少年中国说》
1.课文第1自然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少年和中国的关系。
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
2.课文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课文用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等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
3.结合背景资料,深入理解梁启超为什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中国少年?”
因为只有少年变得强大、独立、进步,中国才能强大、独立、进步。
4.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有着怎样的联系
中国少年承担着使祖国繁荣昌盛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富庶的中国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国强所以少年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5.作为当代少年的我们,怎样做才能造就祖国的美好明天
现在,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将来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总结:《少年中国说》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圆明园的毁灭》
1.课文围绕圆明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是( 不可估量 )的损失
圆明园曾经的 ( 辉煌 )
圆明园( 被毁灭 ) 的经过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再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①众星拱月的布局 ②风格各异的建筑 ③收藏的珍贵文物
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皇家园林,不论在布局上、建筑上,还是在所收藏的文物的价值上、数量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4.第5自然段中“掠走”“搬运”“毁掉”这三种破坏行径能不能变换顺序 为什么
不能变换顺序。“掠走”“搬运”“毁掉”一步步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珍奇异宝很多。这么多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揭示出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5.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样写更能突显这样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的毁灭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事,从而激发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
总结: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岛》
1.小岛是个什么样的岛 结合语句说说它的特点。
①小。“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小岛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写出了小岛的小
②温度高。“将军上岛时正是这儿比较凉快的时候,但也有二十多摄氏度”,说明小岛上温度很高。
③荒凉。“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说明小岛上很荒凉,
2.如果你是那位将军,你要向全军战士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你会讲那些情节呢
发现菜地 分莱同享 将军敬礼
3.读了这篇课文,你从战士们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我从战士们身上感受到了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关爱他人、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
4.读第 29 自然段,说说你对“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的理解。
从“中国地图”可以看出守岛战士们的爱国之心。战士们把菜地种成中国地图的形状,一是因为种菜的土是从祖国各地运来的,将这些土放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代表着战士们对家乡的眷恋:二是说明战士们心中时刻装着祖国,他们选择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总结:本文写的是一位将军到我国南海一个小岛上视察的故事,展现了我国海防前哨守岛部队的生活,表现了驻守在小岛上的战士们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两组词语,说说发现
2.了解词语的意思
3.拓展阅读
过渡:恭喜大家顺利来到最后一关:沟通幻境
(四)沟通幻境
习作:“漫画”老师
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
1.进行习作指导
2.出示习作例文,欣赏讲评。
总结:每个同学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自己心目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样子,同学们都展示了非常高超的写作水平,希望课后同学们也能多观察、多练习,争当大作家!
三、总结
在大家的努力下,恭喜大家顺利通关,期待同学们下一节课的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