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5九上·萧山月考)-2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答案】A
【知识点】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
【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直接得出-2的绝对值.
【解答】|-2|=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是中考的常见题型,比较简单.
2.(2025九上·萧山月考)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最有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概率的简单应用
【解析】【解答】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最有可能为 次。
故答案为:C。
【分析】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只会出现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两种情况,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可知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3.(2025九上·萧山月考)在二次根式 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2 D.x≤2
【答案】C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选C.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4.(2025九上·萧山月考)把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2(a+2)(a-2) D.2(a+2)2
【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5.(2025九上·萧山月考)小明家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三块碎片如图所示,为了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应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碎片是(  )
A.① B.② C.③ D.均不可能
【答案】A
【知识点】确定圆的条件
【解析】【解答】第①块出现两条完整的弦,作出这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进而可得到半径的长.
故答案为:A.
【分析】要确定圆的大小需知道其半径.根据垂径定理知第①块可确定半径的大小.
6.(2025九上·萧山月考)往直径为52cm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水面AB=48cm,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
A.8cm B.10cm C.16cm D.20cm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解答】解:过点O作 于D, 交⊙O于E, 连接OA,
由垂径定理得:
∵⊙O的直径为52cm,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油的最大深度为16cm,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O作 于D,交⊙O于E,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又由⊙O的直径为52cm,求得OA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的长,进而求得油的最大深度DE的长.
7.(2025九上·萧山月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3,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1=3,另一个解×2=(  )
A.-2 B.-1 C.0 D.1
【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8.(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若∠2=40°,则图中∠1的度数为(  )
A.115° B.120° C.130° D.140°
【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B'=∠B=90°,∠BFE=∠EFB',
∵∠2=40°,
∴∠B'GF=∠2=40°,
∵∠B'GF+∠B'FG=90°,
∴40°+∠B'FG=90°,解得∠GFB'=50°,
∵∠1+∠EFB'﹣∠CFB'=180°,
∴∠1+∠1﹣50°=180°,
解得:∠1=115°.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B'G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B'FG,再根据∠1+∠EFB'﹣∠CFB'=180°,求出∠1.
9.(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②;③;④.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
∴,
∵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a,b异号,即,
∵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
∴,
∴,故①错误;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故③正确;
∵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
∴,
∴,故②正确;
当时,,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共3个;
故选:B.
【分析】
①观察图象知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异号;由抛物线交y轴于正半轴知c>0,则;
②由对称轴为直线得, 即;
③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
④由于抛物线与x负半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介于和之间,且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增大而增大,则当时.
10.(2025九上·萧山月考)二次函数的图象过A(x1,m),B(x2,n)两点,其中0<x1<3<x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x1(6-x2)>0时,则(m-c)(n-c)<0
B.若x1(6-x2)<0时,则(m-c)(n-c)<0
C.若(6-x1)(6-x2)>0时,则(m-c)(n-c)>0
D.若(6-x1)(6-x2)<0时,则(m-c)(n-c)<0
【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对称轴为直线故x=3时,y取得最小值,
当x=0时得到y=c,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可得x=6时,y=c,
因为则m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0,不正确;
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c,则((m-c)(n-c)<0,正确;
因为则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0,不正确;
因为则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c,则(m-c)(n-c)<0,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二次函数(a≠0)的对称轴为直线时得到y=c,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可得x=6时,y=c,对称轴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O的直径为8,若OA=5,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答案】点A在圆外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圆的半径r=4.
因为OA=4,即d>r,
故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外.
故答案为:点A在圆外.
【分析】根据dr,则点在圆外,进而判断即可.
12.(2025九上·萧山月考)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平移的特征: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求解即可。
13.(2025九上·萧山月考)甲、乙两人分别从A、B、C三个景区中随机选取一个景区前往游览,则他们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概率为    .
【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甲去景区有三种情况,乙去景区 也三种情况,
∴甲乙共有3×3=9种情况,
∵二人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情况是三种,
∴二人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情况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甲乙一共去景区的情况,再求出二人去同一景区的情况,用同一景区情况除以总情况即可求出概率.
14.(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2cm,CD=16cm,则AB和CD的距离为   .
【答案】2cm或14cm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1)AB,CD在圆心的同侧如图 (一) , 连接OD,OB, 过O作AB的垂线交CD、AB于E, F,
根据垂径定理得
在 中,OD=10cm,ED=8cm,
由勾股定理得 6(cm),
在 中,OB=10cm,FB=6cm,
则O
AB和CD的距离是OF-OE=8-6=2(cm);
(2)AB, CD在圆心的异侧如图 (二) , 连接OD,OB, 过O作AB的垂线交CD、AB于E, F,
根据垂径定理得
在 中,OD=10cm,ED=8cm,由勾股定理得 6(cm),
在 中,OB=10cm,FB=6cm,则O AB和CD的距离是OF+OE=6+8=14(cm)
AB和CD的距离是2cm或14cm.
故答案为:2cm或14cm.
【分析】分为 AB, CD在圆心的同侧或AB, CD在圆心的异侧两种情况画图,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5.(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0)与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点C在x轴上,且AC=AO,若,则k=   .
【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的一点一垂线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可得:A,B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A作 于点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CD=CO,
∵反比例函数的图形位于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得出A,B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过点A作 于点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进而求出k的值.
16.(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中,∠A=60°,M是AB上一点,AM=1,将△ADM沿DM翻折至△EDM,延长ME,CB交于点N,则BN=   .
【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连结DB, EB, 过点N作NG⊥AB交AB于点G,
∵在菱形ABCD中, AB= AD, ∠A =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 = BD, ∠ABD =∠CBD=60°,由折叠的性质得: AD=ED, ∠MED=∠A=60°AM = EM = 1,
∴ED=BD, ∠DEN =∠DBN =120°,
∴∠DEB=∠DBE,
∴∠NEB=∠NBE,
∴ EN = BN,
在 中,
∴可设BG=x,则EN=BN=2x,
∴在 中,MN=1+2x,MG=2-x,
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连结DB, EB, 过点N作. 交AB于点G,证明 是等边三角形,再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 从而得到,进而得到EN=BN,在R 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设BG=x, 则EN=BN=2x,然后在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你们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2025九上·萧山月考)
(1)解一元一次方程:4x-1=2x+5.
(2)解不等式:
【答案】(1)解:移项得:4x-2x=5+1
合并同类项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
(2)解:x-5+2>2x-6
x-2x>-6+5-2
-x>-3
x<3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利用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根据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
18.(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如图,AB∥CD,AD交BC于点O,EF过点O,分别交AB,CD于点E,F,且AE=DF.求证:O是EF的中点.
【答案】证明:∵AB∥CD,
∴∠A=∠D,
在△AOE和△DOF中,
∴△AOE≌△DOF(AAS),
∴OE=OF,
∴O是EF的中点.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A=∠D,结合其他条件,可利用AAS证明△AOE≌△DOF,从而有OE=OF,即有O是EF的中点成立.
19.(2025九上·萧山月考)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若干个,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白球的概率是
(1)求盒子中黑球的个数;
(2)求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
(3)能否通过只改变盒子中白球的数量,使得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若能,请写出如何调整白球数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盒子中球的个数为: (个) ,
答:盒子中球的个数为15个;
(2)解:黑球个数为:15-3-5=7;
∴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为:
(3)解:不能,理由为:
若把白球全部拿走, 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故不能只改变盒子中白球的数量,使得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分析】(1)利用白球5个即可求出总数;
(2)求出黑球个数后,直接利用概率公式得出答案;
(3)计算白球全部拿走的概率解答即可.
20.(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于B点,C点坐标为(-2,0).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M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M,BM,求四边形AOBM的面积.
【答案】(1)解:当.x=0时, 则A(0,4),当y=0时, 解得x=8,则B(8,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x-8),把A(0,4)代入得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即
(2)解:
作 轴于D,
四边形AOBM 的面积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利用交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线的解析式求出点A和B的坐标,然后利用交点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
(2)配方得到顶点M的坐标,过M点作 轴于D,然后根据AOBM 的面积 解答即可.
21.(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O在这个三角形的高线AD上.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若AB=10,BC=12,求⊙O的半径.
【答案】(1)证明:∵OD⊥BC,
∴BD=CD,
∴AD垂直平分BC,
∴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如图,连接OB .
∵AD是 的高.
在 中,
设圆的半径是 R.
则OD=8-R.
在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解得: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到BD=CD,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结论即可;
(2)连接OB,根据垂径定理首先求得BD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可以设出圆的半径,在直角三角形O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得半径.
22.(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厘米,BC=12厘米,点P从点A出发,沿边AB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边BC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据此解答下列问题:
(1)运动开始第几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平方厘米
(2)设运动开始后第t秒时,五边形APQCD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写出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出当s≥68时t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则.AP=tcm,BP=(6-t)cm,BQ=2tcm,CQ=(12-2t)cm依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运动开始后第2或4秒, 的面积等于
(2)解:根据题意可知:五边形APQCD的面积=矩形面积- 的面积,
(0≤t≤6),
∴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t≤6);
(3)解:令S=68,则,解得t=3±,
∵开口向上,
∴离对称轴越远,S的值越大,
即当0≤t≤3-或3+≤t≤6时, s≥68.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则AP=tcm,BP=(6-t)cm,BQ=2tcm,CQ=(12-2t)cm根据题意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题意可知:五边形APQCD的面积=矩形面积- 的面积,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即可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进而得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令S=68,即可得到,求出t的值,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增减性解答即可.
23.(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二次函数
(1)证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
(2)点(x1,y1),(x2,y2)在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上,当时,都有,求a的取值范围。
(3)关于x不等式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时,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解:将x=1代入二次函数 中,可得: =0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
(2)解: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
因为当 时,都有 所以函数在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对称轴 解得a≤2
(3)解:不等式 可化为(x-1)(x-a)<0,
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因为不等式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所以当a>1时,2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a<0或2【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
(2)将二次函数配方为顶点式,即可得到对称轴为直线,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不等式解答即可;
(3)不等式化为(x-1)(x-a)<0,然后分为a>1或a<1求出解集,然后根据整数解的个数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24.(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E=BF;
(2)如图2,若G是EF的中点,连接AG、CG、AC,请判断△AG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图3,作∠BED的角平分线EH交AB于点H,已知,BH=2AH=k,求BC的长.(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
∴AB∥CD, AD∥BC,
∴∠F=∠CDF, ∠ADF=∠BEF,
∵DF平分∠ADC,
∴∠CDF=∠ADF,
∴∠F=∠BEF,
∴BE=BF;
(2)解:△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G,
由 (1) 可知.BE=BF,且
∵G为EF中点,
在 和 中,
∴△AGF≌△CGB (SAS) ,
∴AG=CG, ∠AGF=∠BGC,
∴∠BGF+∠AGB=∠AGB+∠AGC,
∴∠AGC=∠BGF=90°,
∴△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解:如图, 在BH上截取BN=BE, 连接NE,
∵ BH=2AH=k,
∴AH=, BH=k,AB=,
∵∠BEF=45°,
∴∠BED=135°,
∵EH平分∠BED,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ADF=∠BEF=∠CDF=∠F, 可证明BE=BF;
(2) 连接BG, 由“SAS”可证△AGF≌△CGB, 可AG=CG, 进一步可证明∠AGC=90°, 可判定△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在BH上截取BN=BE, 连接N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 可求BN的长,即可求解.
1 / 1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10月月考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25九上·萧山月考)-2的绝对值是(  )
A.2 B.-2    C.  D.-
2.(2025九上·萧山月考)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最有可能为(  )
A. B. C. D.
3.(2025九上·萧山月考)在二次根式 中,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  )
A.x>2 B.x<2 C.x≥2 D.x≤2
4.(2025九上·萧山月考)把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2(a+2)(a-2) D.2(a+2)2
5.(2025九上·萧山月考)小明家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三块碎片如图所示,为了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应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碎片是(  )
A.① B.② C.③ D.均不可能
6.(2025九上·萧山月考)往直径为52cm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水面AB=48cm,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
A.8cm B.10cm C.16cm D.20cm
7.(2025九上·萧山月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3,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1=3,另一个解×2=(  )
A.-2 B.-1 C.0 D.1
8.(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若∠2=40°,则图中∠1的度数为(  )
A.115° B.120° C.130° D.140°
9.(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②;③;④.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2025九上·萧山月考)二次函数的图象过A(x1,m),B(x2,n)两点,其中0<x1<3<x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x1(6-x2)>0时,则(m-c)(n-c)<0
B.若x1(6-x2)<0时,则(m-c)(n-c)<0
C.若(6-x1)(6-x2)>0时,则(m-c)(n-c)>0
D.若(6-x1)(6-x2)<0时,则(m-c)(n-c)<0
二、认真填一填(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O的直径为8,若OA=5,则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12.(2025九上·萧山月考)把抛物线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13.(2025九上·萧山月考)甲、乙两人分别从A、B、C三个景区中随机选取一个景区前往游览,则他们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概率为    .
14.(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2cm,CD=16cm,则AB和CD的距离为   .
15.(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0)与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点C在x轴上,且AC=AO,若,则k=   .
16.(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中,∠A=60°,M是AB上一点,AM=1,将△ADM沿DM翻折至△EDM,延长ME,CB交于点N,则BN=   .
三、全面答一答(本题有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你们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17.(2025九上·萧山月考)
(1)解一元一次方程:4x-1=2x+5.
(2)解不等式:
18.(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如图,AB∥CD,AD交BC于点O,EF过点O,分别交AB,CD于点E,F,且AE=DF.求证:O是EF的中点.
19.(2025九上·萧山月考)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球.其中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若干个,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白球的概率是
(1)求盒子中黑球的个数;
(2)求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
(3)能否通过只改变盒子中白球的数量,使得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若能,请写出如何调整白球数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y轴交于A点,与x轴交于B点,C点坐标为(-2,0).
(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果M为抛物线的顶点,连接AM,BM,求四边形AOBM的面积.
21.(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O在这个三角形的高线AD上.
(1)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2)若AB=10,BC=12,求⊙O的半径.
22.(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厘米,BC=12厘米,点P从点A出发,沿边AB向点B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边BC向点C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据此解答下列问题:
(1)运动开始第几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平方厘米
(2)设运动开始后第t秒时,五边形APQCD的面积为S平方厘米,写出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求出当s≥68时t的取值范围。
23.(2025九上·萧山月考)已知二次函数
(1)证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
(2)点(x1,y1),(x2,y2)在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上,当时,都有,求a的取值范围。
(3)关于x不等式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时,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24.(2025九上·萧山月考)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BE=BF;
(2)如图2,若G是EF的中点,连接AG、CG、AC,请判断△AG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图3,作∠BED的角平分线EH交AB于点H,已知,BH=2AH=k,求BC的长.(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
【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直接得出-2的绝对值.
【解答】|-2|=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是中考的常见题型,比较简单.
2.【答案】C
【知识点】概率的简单应用
【解析】【解答】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 次,正面朝上的次数最有可能为 次。
故答案为:C。
【分析】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只会出现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两种情况,根据概率的计算方法可知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选C.
【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4.【答案】C
【知识点】因式分解﹣综合运用提公因式与公式法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提取公因式2,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确定圆的条件
【解析】【解答】第①块出现两条完整的弦,作出这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圆心,进而可得到半径的长.
故答案为:A.
【分析】要确定圆的大小需知道其半径.根据垂径定理知第①块可确定半径的大小.
6.【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解答】解:过点O作 于D, 交⊙O于E, 连接OA,
由垂径定理得:
∵⊙O的直径为52cm,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油的最大深度为16cm,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O作 于D,交⊙O于E,连接OA,根据垂径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又由⊙O的直径为52cm,求得OA的长,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D的长,进而求得油的最大深度DE的长.
7.【答案】B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
故答案为:B.
【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8.【答案】A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如图.
∵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A落在CD边上的点A'处,点B落在点B'处,∴∠B'=∠B=90°,∠BFE=∠EFB',
∵∠2=40°,
∴∠B'GF=∠2=40°,
∵∠B'GF+∠B'FG=90°,
∴40°+∠B'FG=90°,解得∠GFB'=50°,
∵∠1+∠EFB'﹣∠CFB'=180°,
∴∠1+∠1﹣50°=180°,
解得:∠1=115°.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B'GF,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出∠B'FG,再根据∠1+∠EFB'﹣∠CFB'=180°,求出∠1.
9.【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下,
∴,
∵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a,b异号,即,
∵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正半轴,
∴,
∴,故①错误;
∵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
∴,故③正确;
∵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
∴,
∴,故②正确;
当时,,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共3个;
故选:B.
【分析】
①观察图象知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b异号;由抛物线交y轴于正半轴知c>0,则;
②由对称轴为直线得, 即;
③由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
④由于抛物线与x负半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介于和之间,且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x增大而增大,则当时.
10.【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对称轴为直线故x=3时,y取得最小值,
当x=0时得到y=c,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可得x=6时,y=c,
因为则m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0,不正确;
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c,则((m-c)(n-c)<0,正确;
因为则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0,不正确;
因为则可得则在对称轴右侧,对应的函数值n>c,则(m-c)(n-c)<0,不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二次函数(a≠0)的对称轴为直线时得到y=c,根据图象的对称性可得x=6时,y=c,对称轴左侧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对称轴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11.【答案】点A在圆外
【知识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圆的半径r=4.
因为OA=4,即d>r,
故点A与⊙O的位置关系是:点A在圆外.
故答案为:点A在圆外.
【分析】根据dr,则点在圆外,进而判断即可.
12.【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到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函数解析式平移的特征: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求解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甲去景区有三种情况,乙去景区 也三种情况,
∴甲乙共有3×3=9种情况,
∵二人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情况是三种,
∴二人恰好选择同一景区的情况概率为:.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甲乙一共去景区的情况,再求出二人去同一景区的情况,用同一景区情况除以总情况即可求出概率.
14.【答案】2cm或14cm
【知识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分类讨论
【解析】【解答】解:(1)AB,CD在圆心的同侧如图 (一) , 连接OD,OB, 过O作AB的垂线交CD、AB于E, F,
根据垂径定理得
在 中,OD=10cm,ED=8cm,
由勾股定理得 6(cm),
在 中,OB=10cm,FB=6cm,
则O
AB和CD的距离是OF-OE=8-6=2(cm);
(2)AB, CD在圆心的异侧如图 (二) , 连接OD,OB, 过O作AB的垂线交CD、AB于E, F,
根据垂径定理得
在 中,OD=10cm,ED=8cm,由勾股定理得 6(cm),
在 中,OB=10cm,FB=6cm,则O AB和CD的距离是OF+OE=6+8=14(cm)
AB和CD的距离是2cm或14cm.
故答案为:2cm或14cm.
【分析】分为 AB, CD在圆心的同侧或AB, CD在圆心的异侧两种情况画图,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15.【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的一点一垂线型
【解析】【解答】解:如图:
由题意可得:A,B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是等腰三角形,
过点A作 于点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CD=CO,
∵反比例函数的图形位于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得出A,B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过点A作 于点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进而求出k的值.
16.【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连结DB, EB, 过点N作NG⊥AB交AB于点G,
∵在菱形ABCD中, AB= AD, ∠A =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 = BD, ∠ABD =∠CBD=60°,由折叠的性质得: AD=ED, ∠MED=∠A=60°AM = EM = 1,
∴ED=BD, ∠DEN =∠DBN =120°,
∴∠DEB=∠DBE,
∴∠NEB=∠NBE,
∴ EN = BN,
在 中,
∴可设BG=x,则EN=BN=2x,
∴在 中,MN=1+2x,MG=2-x,
根据勾股定理得: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连结DB, EB, 过点N作. 交AB于点G,证明 是等边三角形,再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 从而得到,进而得到EN=BN,在R 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设BG=x, 则EN=BN=2x,然后在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
17.【答案】(1)解:移项得:4x-2x=5+1
合并同类项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
(2)解:x-5+2>2x-6
x-2x>-6+5-2
-x>-3
x<3
【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利用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分析】(1)利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根据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可.
18.【答案】证明:∵AB∥CD,
∴∠A=∠D,
在△AOE和△DOF中,
∴△AOE≌△DOF(AAS),
∴OE=OF,
∴O是EF的中点.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说明∠A=∠D,结合其他条件,可利用AAS证明△AOE≌△DOF,从而有OE=OF,即有O是EF的中点成立.
19.【答案】(1)解:盒子中球的个数为: (个) ,
答:盒子中球的个数为15个;
(2)解:黑球个数为:15-3-5=7;
∴任意摸出一个球是黑球的概率为:
(3)解:不能,理由为:
若把白球全部拿走, 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故不能只改变盒子中白球的数量,使得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知识点】概率公式
【解析】【分析】(1)利用白球5个即可求出总数;
(2)求出黑球个数后,直接利用概率公式得出答案;
(3)计算白球全部拿走的概率解答即可.
20.【答案】(1)解:当.x=0时, 则A(0,4),当y=0时, 解得x=8,则B(8,0),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x-8),把A(0,4)代入得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即
(2)解:
作 轴于D,
四边形AOBM 的面积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利用交点式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1)先根据直线的解析式求出点A和B的坐标,然后利用交点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
(2)配方得到顶点M的坐标,过M点作 轴于D,然后根据AOBM 的面积 解答即可.
21.【答案】(1)证明:∵OD⊥BC,
∴BD=CD,
∴AD垂直平分BC,
∴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2)解:如图,连接OB .
∵AD是 的高.
在 中,
设圆的半径是 R.
则OD=8-R.
在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
解得:
【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到BD=CD,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结论即可;
(2)连接OB,根据垂径定理首先求得BD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可以设出圆的半径,在直角三角形OB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列方程求得半径.
22.【答案】(1)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则.AP=tcm,BP=(6-t)cm,BQ=2tcm,CQ=(12-2t)cm依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运动开始后第2或4秒, 的面积等于
(2)解:根据题意可知:五边形APQCD的面积=矩形面积- 的面积,
(0≤t≤6),
∴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t≤6);
(3)解:令S=68,则,解得t=3±,
∵开口向上,
∴离对称轴越远,S的值越大,
即当0≤t≤3-或3+≤t≤6时, s≥68.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则AP=tcm,BP=(6-t)cm,BQ=2tcm,CQ=(12-2t)cm根据题意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题意可知:五边形APQCD的面积=矩形面积- 的面积,然后利用面积公式即可写出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进而得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令S=68,即可得到,求出t的值,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增减性解答即可.
23.【答案】(1)解:将x=1代入二次函数 中,可得: =0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0);
(2)解: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
因为当 时,都有 所以函数在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对称轴 解得a≤2
(3)解:不等式 可化为(x-1)(x-a)<0,
当a>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1因为不等式有且只有一个整数解,所以当a>1时,2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a<0或2【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分析】(1)把x=1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y的值即可;
(2)将二次函数配方为顶点式,即可得到对称轴为直线,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不等式解答即可;
(3)不等式化为(x-1)(x-a)<0,然后分为a>1或a<1求出解集,然后根据整数解的个数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
24.【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为矩形,
∴AB∥CD, AD∥BC,
∴∠F=∠CDF, ∠ADF=∠BEF,
∵DF平分∠ADC,
∴∠CDF=∠ADF,
∴∠F=∠BEF,
∴BE=BF;
(2)解:△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G,
由 (1) 可知.BE=BF,且
∵G为EF中点,
在 和 中,
∴△AGF≌△CGB (SAS) ,
∴AG=CG, ∠AGF=∠BGC,
∴∠BGF+∠AGB=∠AGB+∠AGC,
∴∠AGC=∠BGF=90°,
∴△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解:如图, 在BH上截取BN=BE, 连接NE,
∵ BH=2AH=k,
∴AH=, BH=k,AB=,
∵∠BEF=45°,
∴∠BED=135°,
∵EH平分∠BED,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ADF=∠BEF=∠CDF=∠F, 可证明BE=BF;
(2) 连接BG, 由“SAS”可证△AGF≌△CGB, 可AG=CG, 进一步可证明∠AGC=90°, 可判定△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3) 在BH上截取BN=BE, 连接NE,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 可求BN的长,即可求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