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AI赋能】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六上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情境导入:智慧书院闯关开启
师:同学们,快看!智慧书院的书童墨香要陪我们开启第二关的复习啦!大家有信心吗?
AI数字人:同学们好呀,我是智慧书院的书童墨香。你们看,书院大门打开了,里头藏着超多超有趣的关卡呢,正看着最机灵最勇敢的小学生来开启探索之旅,闯关小英雄们快抖擞精神,看看我们能不能把所有智慧星都收入囊中
明确规则:
我们4人一组,每组有任务单和记录员。答题时,‘发言人’要大声说答案,‘检查员’要认真核对。现在,各组先给自己起个英雄队名吧!
闯关实践:分模块突破复习
关卡1:墨香字词阁·基础积累关
任务1:认读闯关
1.同桌互相检查认读单元重点词语,纠正易错词。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强调易错读音。
开“字词小火车”读——“火车头”选基础较弱的学生,读错的话,同组同学可补答。
3.书写单元重点词语。
4.出示词语答案,检查批改,教师对个别生字重点指导。
任务2:辨析闯关
1.多音字部分:展示多音字小组抢答组词,学生抢答不同读音及对应词语;
2.板书重点多音字及组词,强化记忆。
任务3:词语积累
1.课件展示表示空间范围、ABAC式、形容情况危急、一—不—式
AABB式拟声词的词语
2.学生交流补充,教师拓展评价。
任务5:近义词、反义词、形近字
1.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光要积累各类重点的词语,还要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下面这些近义词和反义词我们一起来读读。
2.同桌互相检查,复读巩固。
3.形近字部分:课件出示形近字,学生区别并组词。
任务6:词运用
1.读例句,圈出表示“说”的词语。
2.积累其他与“说”有关的词语
示例:
一个字:讲、问、答、喊、嚷、吼、曰、论、叫……
两个字:商议、赞叹、责备、告诉、数落、质问、回答、讨教、请教……
三个字:打圆场、咬耳朵……
四个字: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喃喃自语、交头接耳、异口同声……
3.仿写:谁能像这样不用“说”来说话呢?
4.思考:这两个句子根本没有表示“说”的词语,而用了什么来表达“说”的啊?
5.仿写:谁能像这样不用嘴巴来说一说呢?
6.改写“说说说”的句子。
关卡2:智慧句式轩·技巧挑战关
任务1:句式练习
(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生、女人等各行各业的人。(修改病句)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生等各行各业的人。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他静静地坐在树下,只听见树叶飘落的沙沙声,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4)这庄严的宣告,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用划线词造句)
新中国的成立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还有什么能比这庄严的宣告更让人欢欣鼓舞呢 (改为陈述句)
没有什么能比这庄严的宣告更让人欢欣鼓舞。
(6)丁字形的广场上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广场上汇集队伍。
(7)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你见过电灯吗?”(改转述句)
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我是否见过电灯。
小组讨论后,交流答案,教师补充讲解。
任务2:修辞理解
1.句运用
(1)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更好?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第一个句子更好,“只听见”的反复运用起到了强调作用,突出了升旗鸣炮时“全场肃静”的庄严气氛。(引导总结:反复用相同词语,突出“肃静”或“期待”的情感/氛围);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第一个句子更好,“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语的反复运用突出表现了草原上空气与天空的特点。
2.反复的修辞手法(回环复沓、回环复沓)
(1)特点: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
(2)作用: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加深读者印象;语言感染力强。
关卡3:经典课文堂
《七律·长征》
1.《七律·长征》中,用夸张手法表现红军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诗中通过哪五个典型事例,展现长征的艰难与红军的英勇。
腾细浪(五岭)、走泥丸(乌蒙)、拍云崖(金沙水)、横铁索(大渡河)、过雪山(岷山)。
3.“暖”和“寒”二字在诗中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暖”字既写出了五月金沙江畔炎热的气候,也烘托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
“寒”字既形象地写出了泸定桥铁索的冰冷,也暗示了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惊险与惨烈。
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斗场景的深刻感受。
4.诗的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红军战士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情,预示着长征最后的胜利即将到来,展现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这首诗体现了红军的哪些精神品质
不怕困难、蔑视艰险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的集体主义精神。
6.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得到的启示。
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比如数学难题、长跑考验,我会想起红军不怕艰难的精神,告诉自己不要退缩,一步一步克服,就像红军跨越万水千山一样,最终能战胜困难。
《狼牙山五壮士》
1.狼牙山五壮士是哪五位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壮士”指 文中称五人为“壮士”,是因为
“壮士”指勇敢而有气节的人。因为他们为了掩护大部队和群众,不惜牺牲自己,英勇无畏。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 请概括各部分的小标题。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小标题: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4.文中多次描写敌人的“大批”“众多”,有什么作用
通过反衬,突出五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以少胜多的英勇,更显他们精神的伟大。
5.为什么文章结尾要写“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既总结五壮士口号的震撼力,又升华主题,强调这声音不仅是五壮士的呐喊,更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让读者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6.课文在叙述时对5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变为“壮士”,原因是什么
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马宝玉等人是在执行命令,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引到引到峰顶绝路,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他们为“壮士”。
《开国大典》
1.《开国大典》中,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后,接下来进行了哪两项仪式?
升国旗、鸣礼炮。
2.《开国大典》中,群众游行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完全走出会场,说明了什么?
说明参加游行的人数非常多,场面非常盛大。
3.《开国大典》中,描写阅兵式时,既写了整体场面,又写了各个方阵的特点,这叫点面结合写法。
4.《开国大典》在描写“阅兵式的盛况”时,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描写,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主有次,全面地反映出整个阅兵的情况。
5.“到了上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为队的海洋,红旗翻羽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此时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表现了参加大典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6.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论中的"红流”指什么 “光明”怎么理解?
“红流”代指游行队伍;“光明”一语双关,既写灯笼和火把照亮了北京城,又象征着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永远摆脱黑暗获得光明。
《灯光》
1.文中“灯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①象征着幸福安宁的生活;
②象征着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理想;
③象征着他们为之奋斗牺牲的光明未来。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这是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这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强调“灯光”这一线索,突出主题,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
3.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郝副营长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
①憧憬将来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书学习,老百姓能过上和平、幸福、光明的日子。
②等胜利了,也能让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
4.“漆黑”和“黑魑魑”这两个词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它们渲染了战斗环境的危险和恶劣,为后续郝副营长需要点燃火光以及他的牺牲埋下了伏笔,形成了与“灯光”的鲜明对比。
5.“灯光”与“火光”有什么联系
“火光”是现实中的、短暂的,是郝副营长牺牲自己点燃的;
“灯光”是理想中的、长久的,是他用“火光”换来的。
“火光”象征着牺牲,“灯光”象征着胜利和幸福。
6.“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起到了什么作用
出现了三次。作用起到了贯穿全文、前后呼应、揭示主题的作用。
第一次:是“我”在清明节晚上散步时,听到一个游人欣赏天安门广场灯光时说的;
第二次: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看到插图上一个孩子在电灯下看书时说的;
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憧憬未来时说的。
《我的战友邱少云》
1.故事发生在什么战争时期 这次战斗的名称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夺取“391”高地的战斗。
2.邱少云被火烧着的原因是什么?
敌人的燃烧弹产生的火星溅到了他身边的草丛,火势蔓延到他身上。
3.作者看到烈火中的邱少云时,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内心极度紧张、焦急、痛苦,盼望火能熄灭,想过去救他,但又必须遵守纪律不能动弹。
4.“我的心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
比喻。表达了作者看到战友被烈火焚烧却无能为力时极度痛苦和焦急的心情。
5.为什么说邱少云的牺牲是“伟大的”?
因为他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所有战友的安全和战斗的最终胜利,以超人的意志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直至牺牲,他的精神是崇高的、伟大的。
6.假如你是邱少云纪念馆的讲解员,你会如何向参观者介绍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请写一段简短的讲解词。
尊敬的来宾,您现在看到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邱少云。在 1952 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为了不暴露目标,他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双手深深插进泥土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用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小组举手抢答,回答时需说清理由,教师适当引导。
任务3:积累运用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名言,回顾出处和释义
2.情境:
①看到边防战士坚守边疆,可用哪句名言赞美他们?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②作为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心里装着国家,可用哪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
3.拓展积累: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关卡4:妙语表达苑
任务1:演讲小练
1.出示演讲范文片段(如“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书,磨炼我的意志》”),用不同颜色标注“称呼”“问候”“题目”;
2.学生独立写1个演讲开头,主题可选“致敬英雄”“我爱我的祖国”“我的读书故事”,写好后小组内互相点评(是否有称呼、题目是否明确),优秀的在全班展示。
任务2:习作回顾
1.各小组选一个自己参加过的活动(如“班级联欢会”“研学旅行”),“发言人”说清“点”和“面”。
总结表彰:闯关成果回顾
1.统计得分:各小组“记录员”上台,将本组“智慧星”卡片贴在黑板的小组专属区域,全班一起计数,教师记录各小组星数;
2.表彰奖励:
星数最多的小组:授予“闯关小英雄小组”称号,颁发打印版证书,每人1张贴纸;
其他小组:颁发“智慧之星小组”贴纸,鼓励“下次继续加油”;
3.教师总结:我们闯过了4个关卡,不仅掌握了字词、句式、课文知识,还学会了演讲开头和‘点面结合’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红军的无畏、五壮士的牺牲——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大家永远记住他们,向他们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