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高》——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课题 《登高》---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适用对象 高一学生教科书 书 名: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统编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诵读方式,精准把握诗歌节奏、韵律,深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 2.借助文本细读与背景拓展,理解诗歌意象、情感,感受诗人复杂深沉的家国情怀与人生苦痛 。 3.创新引入“模拟古人对话”情境,运用数字人文手段,让学生跨越时空与杜甫共情,提升古典诗歌鉴赏与文化传承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品味诗歌意象组合(风、天、猿、渚、沙、鸟等)营造的意境,解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名句的多重内涵 。 教学难点: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诗风背后,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交织的情感,理解诗歌超越时代的人文价值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跨越时空的邀约 播放轻柔古典音乐,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开场:“同学们,欢迎来到《子文有约 大唐诗旅》,今天有一位神秘嘉宾莅临课堂,展示杜甫画像,同学们来猜一猜他是谁?杜甫,今天我们要借助数字人文的魔力,穿越回大唐,和诗圣杜甫开启一场‘登高’之约,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一起感受千年前的秋风与诗意!”(播放教师穿越大唐邀请杜甫的AI视频) (设计意图:简单介绍借助AI“模拟古人对话”情境设定,激发学生好奇心与参与热情 。) 二、初读感知:诗韵寻踪 1.自由诵读:学生自由朗读《登高》,要求读准字音(如“渚”“啸”“萧”等 ),感受诗歌节奏。 2.示范领读:教师示范诵读,突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等节奏停顿,强调“沉郁顿挫”的语调(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时,放缓语速、压低声调传递悲凉 )。 3.配乐齐读:伴随古典音乐,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诗歌韵律美与情感基调 。) 三、文本研读:与杜公对话悟情 1.创设情境:展示夔州地形投影,“同学们,此刻我们仿佛站在夔州高台上,‘风急天高猿啸哀’,大家听听,这风声、猿声里,藏着杜公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聚焦诗歌意象,分组讨论“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营造的意境 。)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等意象,通过急风的肃杀、高天的辽阔、猿啼的凄厉、渚沙的荒寂与飞鸟的盘旋,共同营造出雄浑苍凉又凄清悲苦的意境。 名句剖析: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为重点,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学子”与“杜公”对话:“杜公,‘万里悲秋’悲的只是个人漂泊吗?‘百年多病’又藏着多少无奈?” (设计意图: 引导挖掘诗句中个人孤苦、家国忧患(“长安陷落十年了” )的双重情感 。) (播放利用即梦生成的杜甫的数字人视频,杜甫站在高台之上讲述‘万里悲秋’悲的只是个人漂泊,‘百年多病’又藏着的无奈。) 明确:“万里悲秋”所悲并非只是个人漂泊。从个人角度看,诗人杜甫常年漂泊他乡,远离故土,在万里之外的异乡,面对萧瑟的秋景,自然会涌起孤独、凄凉之感。 从更深远的层面来说,“万里悲秋”还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仍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杜甫心怀天下,他看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这萧瑟的秋景也象征着国家的衰败,所以这“悲”中有着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 “百年多病”藏着诸多无奈。杜甫晚年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这使他行动不便,生活困苦。他有心报国,却因疾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难以实现。而且,疾病也让他在生活中饱受折磨,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幼子饿死就是生活困境的极端体现。 情感升华:呈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关联文本“仍要吟出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沙哑嗓音”,讨论:“杜公在如此绝境中,为何还执着于吟诗?这体现了文人怎样的担当?” (设计意图:理解诗人对命运的抗争、对苍生的悲悯 。) (播放AI制作的视频,走进杜甫的内心,感受文人的风骨) 明确:情感抒发的需要、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记录时代与历史的责任感、 体现的文人担当、关注社会与民生、传承文化与精神、批判与反思精神。 四、拓展延伸:古今对话共情 结合杜公的嘱托,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该如何回应杜公跨越时空的嘱托? (播放利用AI制作的杜甫对同学们的寄语视频) (设计意图:引导联系现实,谈珍惜时光、家国责任,实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传承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跨越时空,与杜公‘登高’对话,读懂了诗歌里的个人悲欢与家国沧桑。‘诗韵悠长’,希望大家记住这份感动,让古典诗歌的光芒,照亮我们的人生与时代!” 六、作业设计 选做A模仿文本“模拟古人对话”形式,以《登高》为蓝本,写一段“我与杜甫的跨时空交流”短文(200字左右 )。 选做B推荐阅读杜甫《秋兴八首》,尝试用本节课方法赏析其中一首,写下简短感悟 。 板书设计 登 高 ——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