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 回望这阶段的学习旅程,小语印象最深的便是古诗文,她所在的小组进行了“诗词比拼”的背诵复习活动,请你和她一起回忆这些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古人将自然之美,化作文字,千古流传。“①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早春之生机勃勃;“月下飞天镜,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云游楚国,沉醉于大江奇异夜景;“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一缕烽烟,一轮落日,引发王维的豪迈情怀。
自然之美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陶弘景欣赏“山川之美”时,抒发了:“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⑤__________________”;当吴均望见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时,感慨道:“⑥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我的家乡,生长着一种非常普通却备受推①( chóng) 的野草,当地人俗称“巴根草”。它那韧劲十足的藤蔓,生命力极其(  )而又旺盛,总带着(  )的使命,在每一个枝节之间,生出根须,深深扎入泥土间,然后再义无反顾地向前攀援蔓②(yán) ,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吹打,③(zhāng) 显着生命的盎然。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小草虽然被万千双脚踩踏得面目全非,也并没有阻止生命的气息,在发黄发涩的肢体上,再一次展现出现丝丝嫩绿,然后再蓬勃向上,再郁郁葱葱,再生机勃勃……
小草,平凡的小草,它的那种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品格,它的那种(  )、坚忍不拔的毅力,它的那种甘做人梯、坚守如一的精神,确实让世人非常震撼。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倔强 摧枯拉朽 不折不挠
B. 顽强 一往无前 不折不挠
C. 顽强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D. 倔强 一往无前 锐不可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小草虽然被万千双脚踩踏得面目全非,但是并没有阻止生命的气息。
B. 小草虽然被万千双脚踩踏得面目全非,也并没有停止生命的气息。
C. 小草即使被万千双脚踩踏得面目全非,但是并没有阻止生命的气息。
D. 小草即使被万千双脚踩踏得面目全非,也并没有停止生命的气息。
名著阅读(6分)
3. 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有同学评论道:“周恩来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多面体’革命家。”请结合书中具体表现,概括周恩来的两个不同“侧面”,并分别用一件事简要说明。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
秋浦①途中
(唐)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即今安徽贵池,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气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意为徘徊,表明心态。
B. 甲诗颈联展现了放牛的牧童、猎人骑着骏马回家的安逸场景,表达诗人赏景的欢愉陶醉。
C. 乙诗首句“萧萧秋雨”和“淅淅溪风”把山程水驿、风雨凄迷的行旅图生动地勾勒出来。
D. 乙诗前两句写景,视听结合,后两句抒情。可谓笔力奇横,表现了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
5. 同样是写“秋”景,两首诗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山松①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②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③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④。林木萧森,离离⑤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⑥,流连信宿⑦,不觉忘返,目所履历⑧,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西陵峡》)
[注]①山松:即袁山松,东晋文学家,曾任宜都太守。②践跻:亲自登临。③崿:山崖。④辞叙:用言辞描叙。⑤离离:繁盛的样子。⑥弥习弥佳: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⑦信宿:连住两夜。⑧履历:经过。
6. 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释义
猛浪若奔 课内迁移法: 虽乘奔御风 (《三峡》) (1)奔:________
常闻峡中水疾 课内迁移法: 不以疾也 (《三峡》) (2)疾:________
既至欣然 成语关联法: 既来之,则安之 (3)既:________
未尝有也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尝:①吃;品尝②尝试③经历;遇到④曾;曾经 (4)尝:________
7. 文中波浪线的部分有2处需要断句,请选择相应的序号。
及余A来践跻B此境C既至D欣然E始信F耳闻之G不如亲见矣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9. 本文与《与朱元思书》(吴均)写到了不同地方的山水,请用词语概括它们的共同特点。并说说两位作者借山水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三)(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封里的儿子
司玉笙
①他不识字,班长刘兴根便一笔一划地教。班长问他是哪里人,他哭着说不知道。班长说,白家离老黄河几十里,爹早逝,娘辛苦拉扯大三个孩子。兄弟,这队伍就是咱的家。
②1950年秋,部队在东北整训。入朝前,班长看着他的请战书笑了:“刘兴根、刘敬根,念不好就成一个人了。”休息日,班长拉他去照相。取照片时,他惊呼:“咋跟活的一样!”班长将三张照片塞进写好的信封:“相片金贵,花了我半月津贴,得放好。”揣着照片,两人随部队跨过鸭绿江。炮火连天中,班长被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交出信封:“兄弟,信封里面有借给娘的钱……”
③班长牺牲后,他接任班长。一喊“刘兴根”,他就应答。后来他头部中弹昏迷,醒来时听见医护人员说:“刘兴根醒了,英雄醒了!”
④转国内疗养后,他小心翼翼地托平信封,添上地址寄出。回信说:母亲见信和照片喜极而泣,天天在路口盼儿。两个妹妹已出嫁,田地有互助组照料,家中安好。读罢信,他捶胸道:“我本就是娘的儿子!”
⑤此后通信,他模仿班长口吻。问合影另一人是谁,他回:“我最亲密的战友,也是娘的儿子。”母亲逢人就展示照片:“俺儿回来了,还多了一个!”这一提,他心里便拱出一句,我就是我就是,永远是!
⑥为尽量使自己像娘的儿子,他每天对着班长的照片进行“整容”。班长的颧骨高,他就反复夹捏自己的腮帮子,好让颧骨突出。时间长了,腮帮子还真凹陷一点。护士询问,他答:“只是想娘了。”
⑦复员时,组织安排厂工会工作,他婉拒:“我想回庄给娘端碗洗脚。”按地址找到小刘庄,见一衣衫打补丁的妇女端坐院中,双手紧捏那个信封!他丢下行李跪伏膝前,一声“娘啊——”破腔而出。“是根儿么?”母亲热泪滚落。他抬头见母亲双目紧闭,妹妹低语:“娘怕你忧心,没告诉你她眼睛早瞎了。”“娘,明天就看眼去!”他背母亲辗转求医,未见起色。母亲说:“有你在跟前,俺啥都明白。”县里安排工作,他再拒:“我回来是为照护娘。”遂在生产队当保管员,离家近。说亲时只一要求:“须孝顺我娘!”婚后夫妻尽心侍奉,母亲笑容满面,直至八十六岁寿终。有人想宣传其事,他只说:“我没啥可写的,与长眠空地的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
⑧那日晚间,他在电视上见战友遗骸归国,老泪纵横。他让家人取出木盒,指着合影叮嘱道:“放大,放大……”
10.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以旁观者的身份比较客观地记叙了刘敬根赡养战友娘亲的故事。
B. 主人公两次放弃好工作看似有违现实,实则依循主人公情感发展,突显其崇高的形象。
C. 刘敬根受班长刘兴根的教导、关心和影响,他们在革命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D. 小说大量的环境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人物语言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真实感人。
11. 结合全文,按要求赏析。
(1)与那些埋在雪地里战友比,我还活在母亲身边……(谈对该句的理解)
(2)他每天对着班长照片进行“整容”。班长的颧骨高,他就反复夹捏自己的腮帮子,好让颧骨突出。(赏析句子)
12. 小说主人公“他”叫刘敬根,其事迹令人动容,请结合文本概括其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
13. 小说标题“信封里的儿子”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时代,手工价值何在
吕品田
①在数字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重焕生机,彰显独特人文价值。面对人工智能引发的变革,从“心手合一”的东方智慧出发,通过“在我”“在手”“在身”三个维度审视手工特性,可理解其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
②“在我”不仅是生理归属,更指向手与心灵的共生。造物过程中,意识浸润指尖,原创性在物我交融中自然流露。手工将艺术与生命合一,是对工业化生产的诗意反拨。当现代人被理性化规训时,手工创作成为个性抒发的自由通道。
③“在手”揭示人器合一的造物哲学。手工具是身体的延伸,更是生命活性的载体。如锤子、剪刀等工具,在使用中被赋予人格温度。相比之下,人工智能如同隔着手套的机械延伸,程序化操作割裂了人器交融的本质,造成物我两分的异化。这种物我两分的异化,恰与手工艺“物我不二”的本体论形成鲜明对照。
④“在身”展现生命能量向创造力的转化。手工力是身心交织的力量,既包含千锤百炼的技艺,又承载情感记忆。“一巧胜百力”是用生命时间淬炼的造物诗学,这种融合个体生命节律的创造,造就了“千人千品”的艺术真实。
⑤人工智能时代,手工艺完成双重超越:既是抵抗同质化的基因库,又是守护人性的堡垒。流水线可复制器物,却无法克隆物中之人;算法能模仿风格,但难以复现背后的生命轨迹。
⑥凝结手温的器物,成为抵抗异化的文化方舟。它们见证:真正创造需要心跳节拍、指纹私语,需要身心统一的投入。这正是人工智能无法僭越的人文疆域。
(摘编自《人民日报》)
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心手合一”的东方智慧赋予传统手工艺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
B. 传统手工艺的“在手”特性强调了在物我交融中的个性抒发。
C. 最后一段表明我们应当在异化浪潮中坚持身心统一的创造。
D. 人工智能时代,手工价值的独特魅力仍旧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15. 相比手工劳作,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存在哪些局限性?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6.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五)(1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 米思源、张瑞杰、厉彦辰)9月23日,为期5天的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闭幕。活动期间,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带来了包括八机钻石筋斗、四机对冲在内的19个高难度表演动作,展现了高超的飞行技艺。首次在开放活动中进行静态展示的歼-20战机,吸引了大量观众近距离参观,成为活动亮点。据悉,本次活动累计吸引近百万观众到场,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向往空天的种子。
(摘自《新华社》2025年9月23日电,有删改)
材料二:
本次航空开放活动主要机型及特点简介
机型名称 类型 主要特点或角色
歼-20 战斗机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是活动中的明星机型。
运油-20A 运输机/加油机 大型空中加油平台,能显著提升空军远程作战能力
歼-6无人机 靶机/攻击机 退役战机改装而成,体现资源创新利用,可作训练靶机
“红鹰”表演队教练机 教练机 飞行表演用机,其飞行员由空军航空大学飞行教官兼任
17.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动为期五天,歼-20战机的静态展示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B. “红鹰”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由一线作战部队的飞行员组成。
C. 运油-20A作为大型空中加油平台,能提升空军远程作战能力。
D. 本次活动社会影响范围非常广泛,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18. 给材料一拟一则标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19.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本次空军航空开放活动的三个主要特点。
三、写作(60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如同一张弓,弦始终紧绷,便会失去力量;始终松弛,则无法一箭中的。努力与休息,正是这弓与弦的学问。有人崇尚“焚膏继晷”的奋斗,认为青春的底色就是拼搏;也有人主张“张弛有度”的智慧,认为不会休息的人便不会学习。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与思考?请以《为青春蓄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皆可);自定立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1.【答案】 ①.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②. 云生结海楼 ③. 大漠孤烟直 ④. 长河落日圆 ⑤.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⑥. 鸢飞戾天者 ⑦. 经纶世务者 ⑧. 窥谷忘反
2.【答案】(1) ①. 崇 ②. 延 ③. 彰 (2)B (3)D
3.【答案】示例:温和文雅的知识分子侧面:他在与斯诺交谈时,思维缜密、谈吐儒雅,对中国革命形势有着清晰且深刻的分析,展现出深厚的学识素养。坚定果敢的革命者侧面:他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面对复杂严峻的局势,果断指挥,展现出卓越的革命领导力与坚定的革命意志。
【答案】4. B 5. 甲诗于萧瑟的秋天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忧郁惆怅、孤独寂寞之情。乙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风雨凄迷的景象,营造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贬谪途中的孤寂悲凉。
【答案】6. ①. 飞奔的马 ②. 快 ③. 已经 ④. ④
7. CE 8. (1)(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2)(关于西陵峡的)文字记载和口头传说,都用面临危险令人恐惧的话来告诫,竟然没有称赞山水之美的。
9. 共同特点:奇丽秀美。情感不同:郦道元借西陵峡山水抒发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与沉醉之情;吴均借富春江山水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归隐情怀。
【答案】10. D 11. (1)这句话体现了刘敬根的谦逊与感恩。他将自己的幸存与牺牲的战友对比,认为能在母亲身边尽孝是幸运的,也暗含着他要替战友尽孝的决心,凸显其淳朴善良与重情重义。
(2)运用动作描写,“夹捏”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刘敬根为了让自己更像班长(战友的母亲的儿子)而刻意改变外貌的举动,体现他对班长的敬重、对承诺的坚守以及对“娘”的深情。
12. (1)重情重义,信守承诺:班长牺牲后,他接力赡养班长的母亲,放弃工厂工作回村尽孝,体现其对战友的承诺与情义。
(2)淳朴谦逊,不图名利:拒绝宣传自己的事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体现其低调与质朴。
(3)坚韧执着,意志坚定:为了更像班长,长期“整容”改变外貌;坚持侍奉母亲直至其寿终,体现其坚韧与执着。
13. 表层含义:信封里装着班长的照片和寄给母亲的钱,是连接刘敬根与班长母亲的信物。
深层含义:刘敬根以“信封里的儿子”身份,成为班长母亲的精神寄托,象征着战友情谊的延续、孝道的传承,以及平凡人身上的人性光辉与责任担当。
【答案】14. B 15. 人工智能操作程序化,割裂了人器交融的本质,造成物我两分的异化;
人工智能可复制器物、模仿风格,但无法克隆物中之人,难以复现背后的生命轨迹;
人工智能缺乏手工创作中“心手合一”的人文温度,无法替代手工在抵抗异化、守护人性方面的价值。
16. 首先提出观点: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手工艺通过线上线下互动重焕生机,彰显独特人文价值;接着从“在我”“在手”“在身”三个维度,分别阐述手工的特性与不可替代的文化意义;最后总结,强调手工艺是抵抗异化的文化方舟,具有人工智能无法僭越的人文价值。
【答案】17. B 18. 示例:标题:《第十一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长春闭幕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闭幕 歼-20静态展示成亮点》
理由:标题准确概括了新闻的核心事件(活动闭幕)和亮点(歼-20静态展示),信息完整且简洁明了,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
19. 表演技艺高超:“红鹰”飞行表演队带来19个高难度动作,展现精湛飞行技艺。机型亮点突出:歼-20隐身战机首次静态展示,运油-20A等机型彰显空军装备实力。国防教育意义显著:吸引近百万观众,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航空报国的种子。
20.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