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填空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原卷版 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填空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得到.若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的度数是   .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6,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3.已知x=1是方程x2+bx-2=0的一个根,则b的值是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0,则的值为   .
5.抛物线y=-2x2+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6.已知点A(4,y1),B( ,y2),C(﹣2,y3)都在二次函数y=(x﹣2)2+k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请用“>”连接)
7.某企业2018年底缴税80万元,2020 年底缴税96.8万元,设这两年该企业交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8.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另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6x+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    .
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   
10.抛物线y=2 的顶点坐标是   
11.某药品原价每盒144元,为了响应国家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号召,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81元,则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   .
12.如图,在△ABC中,AB=BC,∠ABC=100°,边BA绕点B顺时针旋转m°,(0<m<180)得到线段BD,连接AD、DC,若△ADC为等腰三角形,则m所有可能的取值是   .
13.已知抛物线y=(x+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   .
14.若代数式 的值等于代数式 的值,则x=   .
15.已知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16.将抛物线y=-2x2+3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2,则    .
18.抛物线 图象与x轴无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   ;
19.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20.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作,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连接EF,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若,则BE的长为   .
21.抛物线y=x2–6x+5的顶点坐标为   .
2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2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跟,则k的取值范围是   .
24.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后得点B,则B的坐标是   .
25.代数式2x2+8x+5的最小值是   .
26.如图,有一块长30m.宽20m的矩形田地,准备修筑同样宽的三条直路,把田地分成六块,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并且种植蔬菜面积为矩形田地面积的 ,设道路的宽为 m,根据题意可以列方程为   .
27.对称轴与 y轴平行且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也经过A(2,m),B(4,m),若△AOB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8.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1,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此时点A'恰好在AB边上,则点B'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
29.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单位:m)关于滑行时间t(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是,则飞机着陆滑行到停止,最后4s滑行的路程   m.
30.把方程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结果是   .
31.已知关于x的方程=0无解,方程x2+kx+6=0的一个根是m,则方程x2+kx+6=0的另一个根为   
32.若二次函数在-2≤x≤1时的最大值为3,那么m的值是   .
33.把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函数   的图象.
34.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1,0)与(5,0)两点.若关于x 的方程 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根是6,则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35.关于的方程无实数根,则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    象限.
36.某商场经营一种小商品,已知购进时单价是20元.调查发现:当销售单价是30元时,月销售量为280件.而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件,当月销售利润最大时,销售单价为   元.
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x2﹣4x+6上运动.过点A作AC⊥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   .
38.抛物线上有两点A(1,y1),B(3,y2),则   (填“>”“<”或“=”).
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2),点P(a,a).
(1)当a=2时,将△AOB绕点P(a,a)逆时针旋转90°得△DEF,点A的对应点为D,点O的对应点为E,点B的对应点为点F,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DEF,并写出点D的坐标   ;
(2)作线段AB关于P点的中心对称图形(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G、H),若四边形ABGH是正方形,则a=   .
40.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3,则每个支干长出   个小分支.
4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点C是线段的中点,将线段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过A、B、D三点作抛物线.当时,抛物线上最高点的纵坐标为   .
42.已知 , 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根,且满足 ,则 的值为   .
43.如图,Rt△ABC中,∠ACB=90°,∠ABC=30°,AC=4,D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以BD为边在△ABC外作等边三角形BDE。若F为DE的中点,则CF的最小值为    。
4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⑤a+b<m(am+b)(m≠1),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45.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结合图象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是3,则另一根是;④若点,,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则.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为   .
46.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BC⊥x轴,垂足为C,连线AC过点D(0,-1.5).若△ABC的面积为7,则点B的坐标为   .
47.如图,抛物线v=ax2+bxtc交x轴分别于点A (-3,0),B (1,0),交y轴正半轴下点D,抛物线顶点为C.下列结论:①2ab=0;②3a+c=0;③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a=:④若方程|ax2+bx+c|=2有四个根,则这四个根的和为-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48.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的最小值为   .
49.对任意实数 ,若多项式 的值总大于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50.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有理根,其中为自然数,则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填空题强化训练·50道必刷题】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期中试卷
1.如图,将绕点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得到.若点的对应点恰好落在边上,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的度数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绕点A旋转得到,
∴,
∴,
设,则,
∴,
∵A,B,E在同一直线上,
在中,,
∴,
解得,
∴,
在中,,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再求出,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6,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答案】(-6,-5)
【解析】【解答】解:点(6,5)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5) .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
3.已知x=1是方程x2+bx-2=0的一个根,则b的值是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答案】1;2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解得
则原方程可化为
解得 ,
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故答案为:1,2.
【分析】将x=1代入原方程中可得b的值,然后求出方程的解,据此可得方程的另一个根.
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0,则的值为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或,
又∵,∴,
∴a的值为2.
故答案为:2.
【分析】把代入方程,解得:或,由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知,即可得解.
5.抛物线y=-2x2+1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抛物线y=-2x2+1的顶点坐标为(0,1),
∴抛物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顶点坐标(2,1),
∴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2(x-2)
2+1;
故答案为:y=-2(x-2)
2+1.
【分析】先找出原抛物线的顶点(0,1),然后求出平移后的顶点(2,1),利用顶点式直接写出解析式即可.
6.已知点A(4,y1),B( ,y2),C(﹣2,y3)都在二次函数y=(x﹣2)2+k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请用“>”连接)
【答案】y3>y1>y2
【解析】【解答】解:∵y=(x﹣2)2+k,
∴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2,
∴A(4,y1)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是(0,y1),
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0< <2,
∴y3>y1>y2,
故答案为y3>y1>y2.
【分析】先求出图象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直线x=2,再求出A(4,y1)关于直线x=2的对称点是(0,y1),最后比较大小即可。
7.某企业2018年底缴税80万元,2020 年底缴税96.8万元,设这两年该企业交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答案】80(1+x)2=96.8
【解析】【解答】解: 设这两年该企业交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80(1+x)2=96.8.
故答案为:80(1+x)2=96.8.
【分析】 设这两年该企业交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得出2019年底缴税80(1+x)万元, 2020年底缴税80(1+x)2万元, 根据2020年底缴税96.8万元,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8.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2,另两边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6x+m=0的两个根,则m的值为    .
【答案】9
【解析】【解答】解:当底边长为2时,则腰长为方程x2﹣6x+m=0的两个根,
∴△=(﹣6)2﹣4m=0,解得m=9;
当腰长为2,则x=2为方程x2﹣6x+m=0的一个根,
∴4﹣12+m=0,解得m=8,
方程化为x2﹣6x+8=0,解得x1=2,x2=4,
∵2+2=4,
∴2、2、4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舍去,
综上所述,m的值为9.
故答案为:9.
【分析】当底边长为2时,根据△=0求出m的值;当腰长为2时,将x=2代入方程中求出m的值,然后求出方程的根,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够组成三角形.
9.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为   
【答案】0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Δ=b2-4ac=4-4(k+1)=4-4k-4=0
∴k=0.
故答案为:0.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的值等于零,列出关于k的方程,解方程求k即可.
10.抛物线y=2 的顶点坐标是   
【答案】(1, 1)
【解析】【解答】∵y=2 = ,
∴顶点坐标为(1,-1),
故答案为:(1,-1).
【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可得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11.某药品原价每盒144元,为了响应国家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号召,经过连续两次降价,现在售价每盒81元,则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   .
【答案】25%
【解析】【解答】解: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x,
由题意可得,144(1-x)2=81,
解得x1=25%,x2=175%(舍)
∴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是25%.
故答案为:25%.
【分析】此题是一道平均降低率的问题,根据公式a(1-x)n=p,其中a是平均降低开始的量,x是降低率,n是降低次数,P是降低结束达到的量,根据公式即可列出方程,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并检验即可.
12.如图,在△ABC中,AB=BC,∠ABC=100°,边BA绕点B顺时针旋转m°,(0<m<180)得到线段BD,连接AD、DC,若△ADC为等腰三角形,则m所有可能的取值是   .
【答案】130或100或160
【解析】【解答】解:由旋转的性质得:BD=AB=BC,
∵△ADC为等腰三角形,
∴分三种情况:
①当DA=DC时,∠ABD=∠CBD=
(360°﹣∠ABC)=130°,
∴m=130;
②当AD=AC时,∠ABD=∠ABC=100°,
∴m=100;
③当CA=CD时,∠CBD=∠ABC=100°,
∴∠ABD=360°﹣100°﹣100°=160°,
∴m=160;
综上所述:m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30或100或160.
故答案为:130或100或160.
【分析】分三种情况,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13.已知抛物线y=(x+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   .
【答案】y=(x﹣1)2+1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y=(x+1)2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y=(x+1﹣2)2+1,即y=(x﹣1)2+1.
故答案是:y=(x﹣1)2+1.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将抛物线y=ax2向上或向下平移m个单位,再向左或向右平移n个单位即得到y=a(x±n)2±m;根据平移规则即可得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14.若代数式 的值等于代数式 的值,则x=   .
【答案】 或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整理得, ,
解得:x= 或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值相等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15.已知抛物线y=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x<﹣1或x>3x>3或x<﹣1
【解析】【解答】解:由图象可得,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
故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
故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x<﹣1或x>3,
故答案为:x<﹣1或x>3.
【分析】先求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1,0),再求出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最后求取值范围即可。
16.将抛物线y=-2x2+3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抛物线y=-2x2+3 的顶点坐标为, 右平移1个单位后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函数的表达式可得函数现在的顶点式:,则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顶点式为:
1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2,则    .
【答案】-14
【解析】【解答】解:把 代入 ,得:

∴ .
故答案为:-14.
【分析】由于方程有一根为2,将其代入原方程得出一个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18.抛物线 图象与x轴无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 图象与 轴无交点,
∴该抛物线开口向下,且 ,
即: ,解之得: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顶点坐标的公式求出顶点坐标,再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19.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k<1且k≠0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k≠0,,
∴k<1且k≠0,
故答案为:k<1且k≠0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即可求解。
20.如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内作,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连接EF,将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若,则BE的长为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由旋转可知,△ADF≌△ABG,
∴,∠DAF=∠BAG,
∵∠DAB=90°,∠EAF=45°,
∴∠DAF+∠EAB=45°,
∴∠BAG+∠EAB=45°,
∴∠EAF=∠EAG,
在△EAG和△EAF中,

∴△EAG≌△EAF(SAS),
∴GE=FE,
设,则,,
∴,
∵CD=6,DF=3,
∴,
∵∠C=90°,
∴在中,,即,
解得,,即BE=2.
故答案为:2.
【分析】证明△EAG≌△EAF(SAS),可得GE=FE,设则,,,从而求出CF=CD-DF=3,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x方程并解之即可.
21.抛物线y=x2–6x+5的顶点坐标为   .
【答案】(3,-4)
【解析】【解答】解:∵y=x2﹣6x+5=(x﹣3)2﹣4,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3,﹣4).
故答案为(3,﹣4).
【分析】利用配方法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式形式,即可得出二次函数顶点坐标.
2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答案】(2,-5)
【解析】【解答】解:点(-2,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5).
故答案为:(2,-5).
【分析】根据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x,-y),进而得出答案.
2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跟,则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k>﹣1且k≠0
【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k≠0且Δ>0,即(﹣2)2﹣4×k×(﹣1)>0,
解得k>﹣1且k≠0.
∴k的取值范围为k>﹣1且k≠0,
故答案为:k>﹣1且k≠0.
【分析】由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k≠0且Δ>0,据此求解即可.
24.以原点为中心,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后得点B,则B的坐标是   .
【答案】(-5,4)
【解析】【解答】解:如图,分别过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
∵A(4,5),
∴OC=4,AC=5,
∵把点A(4,5)逆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OA=OB,且∠AOB=90°,
∴∠BOD+∠AOC=∠AOC+∠CAO=90°,
∴∠BOD=∠CAO,
在△AOC和△OBD中,,
∴△AOC≌△OBD(AAS),
∴OD=AC=5,BD=OC=4,
∴B(-5,4),
故答案为:(-5,4).
【分析】分别过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先利用“AAS”证明△AOC≌△OBD,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AC=5,BD=OC=4,即可得到B(-5,4)。
25.代数式2x2+8x+5的最小值是   .
【答案】-3
【解析】【解答】解:原式=2(x2+4x+4)+5-8
=2(x+2)2-3,
∵(x+3)2≥0,
∴(x+3)2-3≥-3,
则代数式2x2+8x+5的最小值是-3.
故答案为:-3.
【分析】把原式运用配方法进行变形,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解答即可.
26.如图,有一块长30m.宽20m的矩形田地,准备修筑同样宽的三条直路,把田地分成六块,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并且种植蔬菜面积为矩形田地面积的 ,设道路的宽为 m,根据题意可以列方程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道路宽为x米,
把道路平移到边上如图,
种植蔬菜田地长为(30-2x)m,宽为(20-x)m,
则可列方程:

故答案为: .
【分析】设道路宽为x米,把道路平移到边上,得出种植蔬菜田地为矩形,然后把这矩形的长和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
27.对称轴与 y轴平行且经过原点O的抛物线也经过A(2,m),B(4,m),若△AOB的面积为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答案】y = x2+3x或y = x2-3x
【解析】【解答】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2,m),B(4,m),
∴AB=4-2=2,原点O到线段AB的距为: ,
又∵S△AOB=4,
∴ ,解得: ,
∴点A、B的坐标分别为:(2,4),B(4,4)或(2,-4),B(4,-4).
∵抛物线过原点,
∴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现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1)当点A、B的坐标分别为:(2,4),B(4,4)时,有 ,解得: ,
∴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2)当点A、B的坐标分别为:(2,-4),B(4,-4)时,有 ,解得: ,
∴此时,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综上所述,答案为: 或 .
【分析】根据S△AOB=,求出m值,即得A、B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解析式即可.
28.如图,在Rt△ABC中,∠ACB=90°,∠A=60°,AC=1,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此时点A'恰好在AB边上,则点B'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连接 ,
在 中, 90°,∠A=60°,
∴∠ABC=30°,
∴AB=2AC=2,
由勾股定理得: ,
∵将△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A'B'C' ,
∴ , , ,
∵∠A=60°,
∴△ACA'是等边三角形,
∴∠ACA'=∠BCB'=60°,
∴△BCB'是等边三角形,
∴ .
故答案为: .
【分析】连接BB′ ,根据内角和定理可得∠ABC=30°,则AB=2AC=2,由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BCB′,CA=CA′,CB=CB′,推出△AA′C是等边三角形,得∠ACA′=∠BCB′=60°,进而推出△BCB′等边三角形,据此解答.
29.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s(单位:m)关于滑行时间t(单位:s)的函数解析式是,则飞机着陆滑行到停止,最后4s滑行的路程   m.
【答案】8
【解析】【解答】解:当S取得最大值时,飞机停下来,
则,
此时t=26,飞机着陆后滑行338米才能停下来.
因此t的取值范围是0≤t≤26,
最后4秒是t=22至t=26,
当t=22时,S=330,
338-330=8(米)
故答案为:8.
【分析】要计算飞机最后4s滑行的路程,需先确定飞机完全停止的时间,再计算停止前4s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滑行总距离.
30.把方程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结果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方程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直接进行求解即可.
31.已知关于x的方程=0无解,方程x2+kx+6=0的一个根是m,则方程x2+kx+6=0的另一个根为   
【答案】3
【解析】【解答】解:去分母得
解得:
分式方程无解,

即,解得,
把代入方程得:,
解得
设方程的另外一个根是,
由根于系数的关系得到:,
解得:,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3.
故答案为:3.
【分析】先解分式方程得到,再根据分式方程无解,求出,然后把代入方程中求出,设方程的另外一个根是,根据根于系数的关系得到,解得,即可得解.
32.若二次函数在-2≤x≤1时的最大值为3,那么m的值是   .
【答案】或4
【解析】【解答】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①当对称轴在-2≤x≤1左边时,,即,
∴当-2≤x≤1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即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
解得,
∵,故此种情况无解;
②当对称轴在-2≤x≤1上时,,即,
∴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
解得或,
由于,故;
③当对称轴在-2≤x≤1右边时,,即,
当-2≤x≤1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即当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
解得;
综上①②③所述,或,
故答案为:或4.
【分析】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计算求解即可。
33.把函数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函数   的图象.
【答案】或
【解析】【解答】y=x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为y=(x-2)2,
再将其向下平移3个单位为y=(x-2)2-3;
故答案为:y=(x-2)2-3。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进行作答。
34.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经过(--1,0)与(5,0)两点.若关于x 的方程 有两个根,其中一个根是6,则该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将点(-1,0),(5,0)的坐标代入y=-x2+bx+c,
得,∴
∴-x2+4x+5+d=0有两个根.
设x1=6,则x1+x2=4,
∴x2=-2
故答案为:-2.
【分析】根据题意将点(-1,0),(5,0)的坐标代入y=-x2+bx+c,根据代入系数法即可求出解析式,再根据韦达定理即可求解.
35.关于的方程无实数根,则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    象限.
【答案】二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 方程无实数根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图象顶点横坐标为
图象顶点纵坐标为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第二象限
故填:二
【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说明判别式,即;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代入系数后根据坐标的正负可判定象限。
36.某商场经营一种小商品,已知购进时单价是20元.调查发现:当销售单价是30元时,月销售量为280件.而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件,当月销售利润最大时,销售单价为   元.
【答案】39
【解析】【解答】解:设销售单价为x元时,销售利润最大,
单价利润为(x-20)元,
销售数量为280-(x-30) 10,
∴利润总额为y=(x-20) [280-(x-30) 10],
化简得:y=-10x2+780x-11600,
配方得:y=-10(x-39)2+3610,
当单价为39元时,有最大利润3610元,
故答案为:39.
【分析】设销售单价为x元时,销售利润最大,单价利润为x-20元,销售数量为280-(x-30) 10,根据公式利润=(售价-进价)×销售数量.通过配方可求利润最大值.
3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x2﹣4x+6上运动.过点A作AC⊥x轴于点C,以AC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则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   .
【答案】2
【解析】【解答】解:∵y=x2﹣4x+6=(x﹣2)2+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
∵四边形ABCD为矩形,
∴BD=AC,
∵AC⊥x轴,
∴AC的长等于点A的纵坐标,
当点A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点A到x轴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2,
∴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
【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依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可得到BD=AC,然后确定出AC的最小值即可
38.抛物线上有两点A(1,y1),B(3,y2),则   (填“>”“<”或“=”).
【答案】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
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点,在抛物线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到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解。
3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2),点P(a,a).
(1)当a=2时,将△AOB绕点P(a,a)逆时针旋转90°得△DEF,点A的对应点为D,点O的对应点为E,点B的对应点为点F,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DEF,并写出点D的坐标   ;
(2)作线段AB关于P点的中心对称图形(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G、H),若四边形ABGH是正方形,则a=   .
【答案】(1)(4,-4)
(2)-1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
D点坐标为(4,-4),
故答案为(4,-4);(2)如图,观察图形可知P(-1,-1)时,满足条件,故a=-1.
【分析】(1)根据a的值确定P的坐标,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结合网格特点画出图形,根据点D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坐标即可;(2)分别以点A、B为旋转中心,将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AH,绕点B逆时针针旋转90度得到BG,连接GH,得到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观察图形即可得解决问题.
40.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3,则每个支干长出   个小分支.
【答案】3
【解析】【解答】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
根据题意得1+x+x x=13,
整理得x2+x﹣12=0,
解得x1=3,x2=﹣4(舍去).
即:每个支干长出3个小分支.
故答案为:3.
【分析】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则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个数分别为1、x、x·x,结合总数为13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4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点C是线段的中点,将线段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过A、B、D三点作抛物线.当时,抛物线上最高点的纵坐标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点C是线段的中点,
∴轴,,
∴,
∵将线段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
∴,轴,
∴顶点D为,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代入得,,
∴,
∴,
∴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时,在时,函数有最大值为:,
∴当时,抛物线上最高点的纵坐标为.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A、B的坐标及点C为线段AB的中点,可得轴,,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轴,可求出顶点D为,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将点A坐标代入求出a值即得解析式,然后求出时,函数有最大值.
42.已知 , 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根,且满足 ,则 的值为   .
【答案】5
【解析】【解答】解: 、 是方程 的两个根,
, .

.
故答案为:5.
【分析】由韦达定理得 , ,将其代入 即可求得k的值.
43.如图,Rt△ABC中,∠ACB=90°,∠ABC=30°,AC=4,D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以BD为边在△ABC外作等边三角形BDE。若F为DE的中点,则CF的最小值为    。
【答案】6
【解析】【解答】如下图:过点D作DGBC于点G,过点F作FHBC于点H,设等边EDB的边长为x,
∵在RtDGB中,∠ABC=30°,∴DG=x,BG=x,
∵EDB是等边三角形,∴∠EBD=60°,∴∠EBC=90°,
∵点F是DE的中点,且FHDGEB,
∴点F也是GB的中点,即FH是梯形DGBE的中位线,
∴FH=(x+x)=x.
在RtABC中,∠ABC=30°,AC=4,
∴AB=8,BC=.
又∵BH=BG=x,
∴CH=-x,
在RtFCH中,CF2=FH2+CH2=(x)2+(-x)2=x2-6x+48=(x-4)2+36,
∵点D为线段AB上一个动点,∴0∴当x=4时,CF2=(x-4)2+36有最小值36,即CF的最小值为6.
故答案为:6.
【分析】设等边EDB的边长为x,过点D作DGBC于点G,过点F作FHBC于点H,在RtDGB中,用含x的代数式解出DG和BG;根据点F是DE的中点,且FHDGEB,判断出FH是梯形DGBE的中位线,进而求出FH的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CF2的长,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CF2的最小值,进而求得CF的最小值.
44.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①abc>0;②b<a+c;③4a+2b+c>0;④2c<3b;⑤a+b<m(am+b)(m≠1),其中结论正确的有   (填序号)
【答案】③④
【解析】【解答】 解:①∵图像开口向下,
∵a<0,
又∵图像与y轴正半轴相交,
∴c>0,
∵对称轴在y轴右边,
∴->0,
∴b>0,
∴abc<0,
故①错误;
②由图像可知当x=-1时,函数值小于0,
∴a-b+c<0,
∴a+c<b,
故②错误;
③由图像可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
∴4a+2b+c>0,
故③正确;
④由图像可知函数对称轴x=-=1,
即a=-b,
由②知a-b+c<0,
∴-b-b+c<0,
即3b>2c,
故④正确;
⑤由图像可知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
∴a+b+c>am2+bm+c,
即a+b>am2+bm,
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有③④.
故答案为:③④.
【分析】①根据图像开口向下可得a<0,由图像与y轴正半轴相交得c>0,结合对称轴在y轴右边可得b>0,从而可判断①错误;
②由图像可知当x=-1时,函数值小于0,从而可判断②错误;
③由图像可知当x=2时,函数值大于0,从而可判断③正确;
④根据图像的对称轴可得a=-b,再将此式代入②中a-b+c<0,即可判断出④正确;
⑤由图像可知当x=1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从而可得x=1处的函数值大于x=m(m≠1)的函数值,
从而可判断⑤错误.
45.如图.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结合图象给出下列结论:①;②;③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是3,则另一根是;④若点,,均在二次函数图象上,则.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为   .
【答案】①②③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过点(1,0),
∴a+b+c=0.
∴①符合题意.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开口向下,
∴a>0,=-1.
∴b=2a>0.
∵当x=-1时,y<0.
∴a-b+c<0,
∴a-b+c-b<0.
∴a-2b+c<0.
∴②符合题意.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是3,且抛物线对称轴为x=-1,
∴另一根是.
∴③符合题意.
点(-4,y1)到对称轴的距离为:-1-(-4)=3.
(-2,y2)到对称轴的距离为:-1-(-2)=1,
(3,y3)到对称轴的距离为:3-(-1)=4.
∵抛物线开口向上.
∴y3>y1>y2.
∴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①②③.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及二次函数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
46.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 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BC⊥x轴,垂足为C,连线AC过点D(0,-1.5).若△ABC的面积为7,则点B的坐标为   .
【答案】( ,3)
【解析】【解答】设B的坐标是(m,n),则A的坐标是(﹣m,﹣n),因为 = OC·BC= mn, = OC·|﹣n|= mn, = OD·|﹣m|= m, = OD·OC= m,根据 = m+ m= m,得出 mn= m,从而求得n的值,然后根据 = mn+ mn=7得出mn=7,即可求得m= , B( ,3).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两点的坐标特点,设B的坐标是(m,n),则A的坐标是(﹣m,﹣n)。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S△ABC=S△OCB+S△OCA,又S△OAC=S△OCD+S△ODA,将面积公式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可求出mn的值,即点B的坐标。
47.如图,抛物线v=ax2+bxtc交x轴分别于点A (-3,0),B (1,0),交y轴正半轴下点D,抛物线顶点为C.下列结论:①2ab=0;②3a+c=0;③当△ABC是等边三角形时,a=:④若方程|ax2+bx+c|=2有四个根,则这四个根的和为-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答案】①②④
【解析】【解答】解:把,,代入得到,
消去c得到,
故①正确;
∴,
又,
∴,即,
故②正确;
如图,设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E,
∵,,
∴,
∵是等边三角形,,
∴,,,
∴,,
∴,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经过点,
∴,
∴,
故③错误;
∵方程有四个根,
∴方程有两个根,有两个根,
设方程有两个根为,有两个根为,
∴,,
∴.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利用待定系数法把,,代入可求出a、b、c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等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是等边三角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可推断:方程有两个根,有两个根,根据判别式进行求解.
48.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解:∵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
整理得,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当时,的值随m的增大而减少,
∴当,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由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可得△≥0,据此求出,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从而得出=,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49.对任意实数 ,若多项式 的值总大于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

对任意实数 恒成立,


故答案为 ;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移项得3a2-5ab+2b2+3>0。故转化成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的问题,即利用根判别公式,△<0,即可求出b的取值范围 。
50.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有理根,其中为自然数,则   .
【答案】3或6或11
【解析】【解答】解:∵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有理根,
∴,
∵该方程有2个有理根,其中为自然数,
∴是完全平方数,
令(m为整数),
∴,
∴将该方程看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
∴为完全平方数,
令(k为整数),
∴,
∴或
解得:或
当,,解得:或(舍);
当,,解得或,
综上:或或,
故答案为:3或6或11.
【分析】根据方程有2个有理根,可知判别式为完全平方数,转化为待求字母的方程组求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