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2023·黔东南)读土耳其示意图,完成1~2题。 1.土耳其海峡是(D)A.欧洲和非洲分界线B.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C.亚洲和非洲分界线D.亚洲和欧洲分界线2.图示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B)A.(37°N,37°W)B.(37°N,37°E)C.(37°S,37°W)D.(37°S,37°E) (2025·贵阳模拟预测)海洋被誉为“蓝色国土”,海面之下的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在地图上,等深线是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可以示意海洋的深浅,其疏密状况,亦可表示海底坡度大小。图1示意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示意海底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3.图1中甲观测点所处的海底地形对应图2中的(D)A.洋盆 B.洋中脊C.大陆坡 D.大陆架4.关于甲、乙观测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A.甲、乙观测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67米B.甲观测点比乙观测点的海底坡度大C.乙观测点的经纬度为(30°N,123.5°E)D.乙观测点位于甲观测点的正西方向 时事热点 自然灾害 (2025·遵义模拟改编)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实皆市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如图示意六大板块。据此完成5~6题。5.这次地震发生后,在救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B)A.空气稀薄,含氧量低B.余震不断,难度增加C.降雪量大,交通受阻D.纬度较高,气温太低6.实皆市在应对地震灾害时,可以采取的减灾措施有(D)①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②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便于地震藏身 ③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④加强对公众的地震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时事热点 考古化石 (2025·遵义二模)2024年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郧西大梁地区开展重要化石层调查中,发现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据此完成7~8题。7.研究团队在郧西县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以佐证(C)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C.海陆变迁 D.大陆漂移8.下列地理现象与郧西珊瑚化石成因一致的是(B)A.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螺化石C.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D.荷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2025·广安)1519年9月—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历时3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读图,完成1~2题。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1.图中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B)A.太平洋 B.北冰洋C.印度洋 D.大西洋2.假设一架时速约800千米/小时的飞机环赤道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C)A.30小时 B.40小时C.50小时 D.60小时 跨语文 诗词理解 (2025·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仰望日月星辰的浩瀚、感受山川湖海的壮美。如图示意诗歌《观沧海》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沧海”(今渤海)以东的大洋是(A)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每天从沧海中升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C)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025·安徽)下图示意世界不同纬度陆地面积占比。据此完成5~6题。5.K纬线经过的大陆为(B)A.北美洲大陆 B.南极大陆C.南美洲大陆 D.亚欧大陆6.图中(D)A.K纬线经过的大陆平均海拔低B.P纬线经过的大陆地形单一C.Q纬线附近地区终年温和多雨D.M纬线附近地区年温差较小 (2025·遂宁)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向缅方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如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此次缅甸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D)A.在室内应该破窗逃生B.在高楼应乘电梯逃生C.应迅速躲进建筑物内D.应迅速避开山崖陡坡 (2025·河北)欺骗岛由火山喷发形成,自然环境独特,目前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之地。如图示意欺骗岛的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9~11题。 9.与欺骗岛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D)A.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10.欺骗岛上庞德山的海拔可能是(B)A.340米 B.540米C.740米 D.940米11.游客在欺骗岛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A)A.海面漂浮的冰山B.高大茂密的椰林C.终日不落的太阳D.成群结队的斑马12.(2025·齐齐哈尔)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和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和 太平 洋。(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分布于 A 洲(填字母),世界最大的群岛①是 马来群岛 。 (3)赤道穿过B洲和 非 (填名称)洲的大陆部分。 (4)C洲居民多信仰 基督 教。 (5)甲、乙两地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乙 地,原因是: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答案合理即可) 。 13.(2025·福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02年6月,地理学家洪堡对钦博拉索火山开展考察,并总结出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规律。图1示意钦博拉索火山位置,图2示意地球的部分数据。(1)洪堡考察的钦博拉索火山地处 安第斯 山脉。该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 美洲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 活跃 ,多火山分布。 (2)地表的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向高纬 递减 ,这在当时地理学界已成共识。洪堡从中得到灵感,产生相关猜想。 (3)洪堡通过采集植物标本、测量数据,验证了猜想:从山麓到山顶,随着 海拔 升高,气温不断降低,植被等山地景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两位同学了解洪堡的科考故事后展开讨论。将以下对话内容补充完整。① 海平面 ;② 球体 ;③ 21 。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2023·黔东南)读土耳其示意图,完成1~2题。 1.土耳其海峡是( )A.欧洲和非洲分界线B.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C.亚洲和非洲分界线D.亚洲和欧洲分界线2.图示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A.(37°N,37°W)B.(37°N,37°E)C.(37°S,37°W)D.(37°S,37°E) (2025·贵阳模拟预测)海洋被誉为“蓝色国土”,海面之下的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在地图上,等深线是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它可以示意海洋的深浅,其疏密状况,亦可表示海底坡度大小。图1示意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示意海底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3~4题。3.图1中甲观测点所处的海底地形对应图2中的( )A.洋盆 B.洋中脊C.大陆坡 D.大陆架4.关于甲、乙观测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观测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67米B.甲观测点比乙观测点的海底坡度大C.乙观测点的经纬度为(30°N,123.5°E)D.乙观测点位于甲观测点的正西方向 时事热点 自然灾害 (2025·遵义模拟改编)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实皆市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如图示意六大板块。据此完成5~6题。5.这次地震发生后,在救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空气稀薄,含氧量低B.余震不断,难度增加C.降雪量大,交通受阻D.纬度较高,气温太低6.实皆市在应对地震灾害时,可以采取的减灾措施有( )①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②提高建筑物的高度,便于地震藏身 ③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④加强对公众的地震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时事热点 考古化石 (2025·遵义二模)2024年3月底,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十堰市郧西县西北部的郧西大梁地区开展重要化石层调查中,发现丰富典型的泥盆纪珊瑚化石。据此完成7~8题。7.研究团队在郧西县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可以佐证( )A.气候变暖 B.人类活动C.海陆变迁 D.大陆漂移8.下列地理现象与郧西珊瑚化石成因一致的是( )A.红海面积在不断扩大B.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螺化石C.非洲与南美洲古老地层相似D.荷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 (2025·广安)1519年9月—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历时3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读图,完成1~2题。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1.图中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北冰洋C.印度洋 D.大西洋2.假设一架时速约800千米/小时的飞机环赤道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 )A.30小时 B.40小时C.50小时 D.60小时 跨语文 诗词理解 (2025·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仰望日月星辰的浩瀚、感受山川湖海的壮美。如图示意诗歌《观沧海》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据此完成3~4题。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沧海”(今渤海)以东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C.印度洋 D.北冰洋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日月仿佛每天从沧海中升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2025·安徽)下图示意世界不同纬度陆地面积占比。据此完成5~6题。5.K纬线经过的大陆为( )A.北美洲大陆 B.南极大陆C.南美洲大陆 D.亚欧大陆6.图中( )A.K纬线经过的大陆平均海拔低B.P纬线经过的大陆地形单一C.Q纬线附近地区终年温和多雨D.M纬线附近地区年温差较小 (2025·遂宁)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中国向缅方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如图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此次缅甸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 )A.在室内应该破窗逃生B.在高楼应乘电梯逃生C.应迅速躲进建筑物内D.应迅速避开山崖陡坡 (2025·河北)欺骗岛由火山喷发形成,自然环境独特,目前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之地。如图示意欺骗岛的位置和地形。据此完成9~11题。 9.与欺骗岛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 )A.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B.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C.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10.欺骗岛上庞德山的海拔可能是( )A.340米 B.540米C.740米 D.940米11.游客在欺骗岛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A.海面漂浮的冰山B.高大茂密的椰林C.终日不落的太阳D.成群结队的斑马12.(2025·齐齐哈尔)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A和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沟通了大西洋和 洋。(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分布于 洲(填字母),世界最大的群岛①是 。 (3)赤道穿过B洲和 (填名称)洲的大陆部分。 (4)C洲居民多信仰 教。 (5)甲、乙两地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地,原因是: 。 13.(2025·福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02年6月,地理学家洪堡对钦博拉索火山开展考察,并总结出山地景观的垂直变化规律。图1示意钦博拉索火山位置,图2示意地球的部分数据。(1)洪堡考察的钦博拉索火山地处 山脉。该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与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 ,多火山分布。 (2)地表的年平均气温由低纬向高纬 ,这在当时地理学界已成共识。洪堡从中得到灵感,产生相关猜想。 (3)洪堡通过采集植物标本、测量数据,验证了猜想:从山麓到山顶,随着 升高,气温不断降低,植被等山地景观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4)两位同学了解洪堡的科考故事后展开讨论。将以下对话内容补充完整。① ;② ;③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 - 学生版.docx 第三单元 陆地和海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