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讲 气候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1~2题。1.对图中本草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枸杞产区冬冷夏热,温差大B.怀地黄产区降水集中在春季C.冬虫夏草产区光照充足,气温高D.三七产区无霜期时间短2.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类型多样C.大陆性气候广D.气候类型齐全 (2025·遵义模拟)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下图为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常绿林木对应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北京林木“变绿”的时间可能是( )A.2月中旬 B.3月中旬C.4月上旬 D.4月下旬5.影响我国各地林木“变绿”进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5·铜仁模拟)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脉络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无数伟大的时代、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6~8题。6.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与地理大发现紧密联系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7.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了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从航海和气候的角度谋划,郑和下西洋最佳时节应在(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跨语文 诗词理解 古代中国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下列诗句中理解正确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的是北方的雨季来得早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大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该地区不受冬季风影响 (2025·广安)“金色的花海清香四溢,将油菜花事推向高潮。”读图,完成1~2题。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等日期线图1.广州油菜开花时间比上海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C.地形 D.季风2.小明一家计划3月中旬外出观赏油菜花,下列地区观赏性最佳的是( )A.成都 B.广州C.武汉 D.重庆 (2025·达州)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下图为我国4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C.武汉 D.广州4.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5~6题。5.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的地理要素有( )A.重峦叠嶂B.草木苍翠C.雪霁严林D.耕牛田舍6.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 )A.台 B.鲁 C.赣 D.琼7.威海和烟台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冷流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威海和烟台所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4)列举暴雪天气下人们出行的注意事项。第二讲 气候 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本草俨然已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读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完成1~2题。1.对图中本草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枸杞产区冬冷夏热,温差大B.怀地黄产区降水集中在春季C.冬虫夏草产区光照充足,气温高D.三七产区无霜期时间短2.明代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B)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类型多样C.大陆性气候广D.气候类型齐全 (2025·遵义模拟)在北方,“一树繁花是春,枝头绿叶亦是春”。下图为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树叶变绿进程预估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常绿林木对应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C)A.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4.北京林木“变绿”的时间可能是(B)A.2月中旬 B.3月中旬C.4月上旬 D.4月下旬5.影响我国各地林木“变绿”进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C)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2025·铜仁模拟)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脉络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无数伟大的时代、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6~8题。6.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与地理大发现紧密联系的是(B)A.火药 B.指南针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7.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了东南亚、印度、非洲等地,从航海和气候的角度谋划,郑和下西洋最佳时节应在(D)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8.跨语文 诗词理解 古代中国诗词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下列诗句中理解正确的是(C)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明的是北方的雨季来得早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大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述的是气候受地势的影响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该地区不受冬季风影响 (2025·广安)“金色的花海清香四溢,将油菜花事推向高潮。”读图,完成1~2题。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等日期线图1.广州油菜开花时间比上海早,主要影响因素是(A)A.纬度 B.海陆C.地形 D.季风2.小明一家计划3月中旬外出观赏油菜花,下列地区观赏性最佳的是(C)A.成都 B.广州C.武汉 D.重庆 (2025·达州)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下图为我国4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3~4题。3.图中冬季气温最低的城市是(A)A.哈尔滨 B.北京C.武汉 D.广州4.北京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C)A.1月 B.4月C.7月 D.10月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下图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据此完成5~6题。5.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的地理要素有(C)A.重峦叠嶂B.草木苍翠C.雪霁严林D.耕牛田舍6.下列简称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出现画中景象的是(B)A.台 B.鲁 C.赣 D.琼7.威海和烟台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冷流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威海和烟台所在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间分布特点。答案:从东北向西南递减。(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答案: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冬季盛行的偏北风穿越北面海域,水汽含量增多;受山地地形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雪。(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答案:缓解春旱,减少病虫害,有利于农作物越冬等。(4)列举暴雪天气下人们出行的注意事项。答案:穿厚羽绒服,以免受凉;路面较滑,小心慢行;走处理过的雪道;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讲 气候 - 学生版.docx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讲 气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