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讲 河流与湖泊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单元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讲 河流与湖泊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第三讲 河流与湖泊
  (2023·贵阳)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为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乌东德水电站”特种邮票。读图,完成1~3题。
1.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C)
A.川、藏 B.云、贵
C.云、川 D.黔、渝
2.乌东德水电站选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为该地(A)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结冰期长
D.用水需求量大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与乌东德水电站密切相关的是(A)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北粮南运
  (2025·遵义二模)长江流域正依托“黄金水道”的优势,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构建长江流域黄金经济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B)
①人口分布稠密 ②矿产资源更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基础得益于长江流域(D)
A.充足的淡水资源
B.复杂的地形类型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的内河运输
  (2023·贵阳)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下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读图,完成6~8题。
6.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B)
A.气温急剧下降
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
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7.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C)
A.采集野果 B.便于狩猎
C.方便取水 D.欣赏风景
8.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D)
A.台风 B.雷电
C.野火 D.洪水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多条河流,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最终消失于沙漠。2013年以来,当地政府建立河、湖长管理制度,实施湿地公园建设、生态连通输水等多项工程,按照高标准改造污水处理厂。曾经生态严重恶化的石羊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案例。图1为石羊河在中国的位置,图2为石羊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
4题。
图1
图2
1.下列关于石羊河整体流向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石羊河属于(D)
A.地下河 B.外流河 C.人工河 D.内流河
3.石羊河流量最大的季节是(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材料显示,让石羊河成为美丽河湖的主要举措有(A)
①强化政策支持 ②强化管理措施 ③强化工程措施 ④强化人口外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5·平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据此完成5~6题。
5.据材料可知,长江三峡河段(C)
A.江阔水深,水流平缓
B.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较大,河网密集
6.长江水量丰富,主要原因是该流域(B)
①降水丰富 ②面积广大 ③地形复杂 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新疆)2024年9月,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宜宾举行。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的具体举措,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如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7~8题。
7.本次增殖放流的活动地点位于长江的(B)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8.长江增殖放流活动的意义主要有(C)
①恢复鱼类数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②引进新品种,促进渔业发展 ③补充了珍稀特有鱼类野外种群资源 ④维护长江的水生生物多
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达州)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最终流入的海洋是(A)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0.图中山脉甲是(B)
A.太行山脉 B.巫山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
  (2025·南充)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 完成11~12题。 
11.根据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推断李白此时可能位于(D)
A.银川 B.呼和浩特
C.西安 D.郑州
12.下列关于“黄河”与“太行山”的描述,正确的是(C)
①黄河上游航运条件优越 ②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③太行山为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④太行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青海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随着青藏高原持续暖湿化,水体面积自2005年以来连续20年扩大,水位平均每年上涨近20厘米。不仅湖泊水位和面积在增长,青海湖植被覆盖度也在逐步提升。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汇入青海湖的河流流向大多是(D)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14.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水位上涨是由于(D)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全球气候暖湿化 ③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当地降水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 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鄂 。
(2)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答案:降水多,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河网密布,纵横交错,航运条件优越。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答案:地势平坦,陆上交通发达;降水丰富,气温适宜,农业发达;水源充足,水运便利;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市场广阔;劳动力素质高;等等。
(4)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在经济协同发展中各自的优势。
答案:成渝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价格较低,矿产资源较丰富;在长江的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长江河运和海运的交汇处,江海联运,交通便利;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科技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基础好,经济腹地广。
(5)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答案:灌溉农业需水量大;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大;黄河水下渗严重;上游多大坝拦截。
(6)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答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较大成效,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海水的侵蚀;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材料四 沂河是临沂的“母亲河”。自2024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以来,临沂更是用全城热忱,接住富贵流量。水韵琅琊·点靓沂河灯光秀等文旅项目惊艳全网,数次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单。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答案:建设湿地公园,加强水环境的保护,严格实施节水措施,建设供水工程,发展沿河经济等。第三讲 河流与湖泊
  (2023·贵阳)乌东德水电站位于云南和四川两省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为保障国家用电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乌东德水电站”特种邮票。读图,完成1~3题。
1.乌东德水电站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川、藏 B.云、贵
C.云、川 D.黔、渝
2.乌东德水电站选址在金沙江干流,主要是因为该地( )
A.水能资源丰富
B.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结冰期长
D.用水需求量大
3.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与乌东德水电站密切相关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南水北调 D.北粮南运
  (2025·遵义二模)长江流域正依托“黄金水道”的优势,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构建长江流域黄金经济带。下图示意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据此完成4~5题。
4.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人口分布稠密 ②矿产资源更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长江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基础得益于长江流域( )
A.充足的淡水资源
B.复杂的地形类型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便利的内河运输
  (2023·贵阳)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下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读图,完成6~8题。
6.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A.气温急剧下降
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
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7.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 )
A.采集野果 B.便于狩猎
C.方便取水 D.欣赏风景
8.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 )
A.台风 B.雷电
C.野火 D.洪水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多条河流,以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最终消失于沙漠。2013年以来,当地政府建立河、湖长管理制度,实施湿地公园建设、生态连通输水等多项工程,按照高标准改造污水处理厂。曾经生态严重恶化的石羊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案例。图1为石羊河在中国的位置,图2为石羊河流域图。读图,完成1~
4题。
图1
图2
1.下列关于石羊河整体流向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2.石羊河属于( )
A.地下河 B.外流河 C.人工河 D.内流河
3.石羊河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材料显示,让石羊河成为美丽河湖的主要举措有( )
①强化政策支持 ②强化管理措施 ③强化工程措施 ④强化人口外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5·平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节选自《水经注校证》)。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据此完成5~6题。
5.据材料可知,长江三峡河段( )
A.江阔水深,水流平缓
B.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C.高岸深谷,水流湍急
D.水量较大,河网密集
6.长江水量丰富,主要原因是该流域( )
①降水丰富 ②面积广大 ③地形复杂 ④支流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新疆)2024年9月,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秋季增殖放流活动在宜宾举行。定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是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的具体举措,对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如图为长江流域图。据此完成7~8题。
7.本次增殖放流的活动地点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8.长江增殖放流活动的意义主要有( )
①恢复鱼类数量,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②引进新品种,促进渔业发展 ③补充了珍稀特有鱼类野外种群资源 ④维护长江的水生生物多
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达州)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简图。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最终流入的海洋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0.图中山脉甲是( )
A.太行山脉 B.巫山
C.长白山脉 D.台湾山脉
  (2025·南充)唐代诗人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 完成11~12题。 
11.根据古诗所描述的意境,推断李白此时可能位于( )
A.银川 B.呼和浩特
C.西安 D.郑州
12.下列关于“黄河”与“太行山”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黄河上游航运条件优越 ②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③太行山为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④太行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青海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随着青藏高原持续暖湿化,水体面积自2005年以来连续20年扩大,水位平均每年上涨近20厘米。不仅湖泊水位和面积在增长,青海湖植被覆盖度也在逐步提升。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汇入青海湖的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14.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水位上涨是由于( )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全球气候暖湿化 ③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当地降水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其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材料三 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图2为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图3为黄河水系图,图4为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2)分析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自然原因。
(3)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在经济协同发展中各自的优势。
(5)结合图2、图3,推测黄河青铜峡至河口段流量变化的原因。
(6)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结合图4及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7)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为保护和利用沂河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