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讲 农业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2025·遵义模拟)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我国杭州(30°16'N,120°12'E)开幕,并于10月8日闭幕。开幕式中融入“桂花”这一元素,丹桂飘香,岁稔年丰,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重要创作理念。据此完成1~3题。1.开幕式上“丹桂飘香,岁稔年丰”,正值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其节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杭州所处的热量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C.暖温带 D.中温带3.此时,该地区丰收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C.油菜 D.玉米 (2024·贵阳)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下图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4.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 )A.亚麻籽油 B.菜籽油C.花生油 D.大豆油5.我国( )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6.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 )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2025·遵义模拟)“南繁”是指夏作作物在当地秋季收获后,移至我国南方地区繁殖和选育。海南省三亚市繁殖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每年吸引我国北方省级行政区的众多科研人员定期来此开展育种工作。下图示意三亚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7~8题。7.南繁基地成为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多雨B.地处热带,光热更为充足C.地处暖温带,全年光热充足D.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8.打造农业“种子芯片”——“南繁硅谷”的意义有( )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④促进人口快速增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5·宜宾三模)李老师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词编成一组地理题。依据诗词及其注释,完成1~3题。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画舫:彩船。②夷犹:指船行迟缓。③横塘:位于苏州西南的大湖。④江国:水乡。⑤寒:指水冷。⑥谷雨:清明后的第一个节气。⑦看看:即将。1.诗人描写的风光是( )A.牧场 B.林场 C.渔村 D.农村2.诗词中描写区域主要种植的水果是( )A.芒果 B.苹果 C.柑橘 D.椰子3.诗词中景象出现的地点可能是(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2025·安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占有粮食显著增加,粮食品质逐渐提高,人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2018—2020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粮食总产量的前两名是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下图示意黑龙江、河南两省位置及2020年两省人口和耕地面积数据。据此完成4~5题。4.目前,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输出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与河南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输出量大主要是由于其( )A.地广人稀 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 D.开发较晚5.为保障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我国走科技强农之路的做法有( )①培育高产优质品种 ②增加粮食进口数量③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④使用大量化肥农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江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地形平坦,气候干旱。下图示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6~8题。6.在农区修筑蓄水池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灌溉用水 B.提供工业用水C.发展水产养殖 D.调节当地气候7.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年温差小 D.黑土肥沃8.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是( )A.提高农业效益 B.改良作物品种C.节约农业用水 D.减轻水土流失9.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问题。材料一 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硅谷”。材料三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河西走廊甘肃育种基地分布图,图3为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图。探究问题(1)描述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2)读图3可知,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从气候角度解释这样分布的原因。(3)分析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育种“黄金走廊”的原因。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4)结合以上材料,说出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原因。(至少两个)探究结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种子的繁育。种子强,粮食安。拓展延伸(5)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支持或反对)并说明理由。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讲 农业 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 (2025·遵义模拟)第19届亚洲运动会于2023年9月23日在我国杭州(30°16'N,120°12'E)开幕,并于10月8日闭幕。开幕式中融入“桂花”这一元素,丹桂飘香,岁稔年丰,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重要创作理念。据此完成1~3题。1.开幕式上“丹桂飘香,岁稔年丰”,正值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其节气是(C)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杭州所处的热量带是(B)A.热带 B.亚热带C.暖温带 D.中温带3.此时,该地区丰收的粮食作物是(A)A.水稻 B.小麦C.油菜 D.玉米 (2024·贵阳)食用油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食用油种类丰富,各地区对食用油种类偏好不同,近年来随着制油技术的提高,牡丹籽油、稻米油等越来越多种类的高品质食用油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下图为我国各地食用油偏好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4.云贵川偏好的食用油是(B)A.亚麻籽油 B.菜籽油C.花生油 D.大豆油5.我国(C)A.棉籽集中产区在青藏地区B.花生集中产区在广东省C.大豆集中产区在东北三省D.亚麻籽主产区仅在甘肃省6.高品质食用油种类越来越多,主要得益于(A)A.科技进步 B.原料丰富C.劳动力丰富 D.市场需求大 (2025·遵义模拟)“南繁”是指夏作作物在当地秋季收获后,移至我国南方地区繁殖和选育。海南省三亚市繁殖基地被誉为“国家种业硅谷”,每年吸引我国北方省级行政区的众多科研人员定期来此开展育种工作。下图示意三亚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7~8题。7.南繁基地成为农作物育种“加速器”的主要原因是(B)A.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多雨B.地处热带,光热更为充足C.地处暖温带,全年光热充足D.地处亚热带,夏季高温多雨8.打造农业“种子芯片”——“南繁硅谷”的意义有(A)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③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④促进人口快速增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5·宜宾三模)李老师将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词编成一组地理题。依据诗词及其注释,完成1~3题。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画舫:彩船。②夷犹:指船行迟缓。③横塘:位于苏州西南的大湖。④江国:水乡。⑤寒:指水冷。⑥谷雨:清明后的第一个节气。⑦看看:即将。1.诗人描写的风光是(D)A.牧场 B.林场 C.渔村 D.农村2.诗词中描写区域主要种植的水果是(C)A.芒果 B.苹果 C.柑橘 D.椰子3.诗词中景象出现的地点可能是(A)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2025·安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占有粮食显著增加,粮食品质逐渐提高,人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吃饱吃好的历史性转变。2018—2020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粮食总产量的前两名是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下图示意黑龙江、河南两省位置及2020年两省人口和耕地面积数据。据此完成4~5题。4.目前,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输出量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与河南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输出量大主要是由于其(A)A.地广人稀 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 D.开发较晚5.为保障优质农产品稳定供给,我国走科技强农之路的做法有(B)①培育高产优质品种 ②增加粮食进口数量③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④使用大量化肥农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江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位于甘肃省古浪县,地形平坦,气候干旱。下图示意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据此完成6~8题。6.在农区修筑蓄水池的主要目的是(A)A.保障灌溉用水 B.提供工业用水C.发展水产养殖 D.调节当地气候7.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是(B)A.降水丰沛 B.光照充足C.年温差小 D.黑土肥沃8.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是(A)A.提高农业效益 B.改良作物品种C.节约农业用水 D.减轻水土流失9.关注粮食安全,探源农业“芯片”。临沂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对影响种子繁育的因素进行探究。阅读图文材料,帮助该小组完成相关探究问题。材料一 甘肃河西走廊有种子繁育“黄金走廊”之美誉,是我国最大的玉米、蔬菜、瓜、花卉等对外制种基地,占全国种子出口量的75%,全国半数以上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材料二 2024年3月17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在海南三亚开幕。三亚崖州湾是我国南繁育种基地的核心区之一,被称为育种的“南繁硅谷”。材料三 图1为我国三大育种基地分布图,图2为河西走廊甘肃育种基地分布图,图3为海南岛地形及育种基地分布图。探究问题(1)描述河西走廊育种基地的分布特点。答案:多靠近山麓地带、河流沿岸和绿洲分布。(2)读图3可知,海南岛三个育种基地都分布于南部沿海平原地区。从气候角度解释这样分布的原因。答案: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热量充足,水热条件优越等。(3)分析河西走廊育种基地被称为育种“黄金走廊”的原因。答案: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气温低,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袁隆平院士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能在一定浓度盐碱地中生长的水稻品种。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优惠政策的实施,资金投入增多,吸引许多科研人员落户,南繁实现从单纯育种向种业全产业链的转变。(4)结合以上材料,说出影响种子繁育的社会经济原因。(至少两个)答案:农业科技投入,培育新的品种;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全产业链发展;等等。探究结论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影响种子的繁育。种子强,粮食安。拓展延伸(5)有观点认为,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业优势明显,应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也有人对此观点表示反对。请阐述你对上述观点的态度(支持或反对)并说明理由。答案:支持。理由: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自然条件优势明显,扩大制种业生产规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或不支持。理由:河西走廊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大规模种植会加剧环境恶化,加剧水资源短缺,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讲 农业 - 学生版.docx 第十四单元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讲 农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