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从世界看中国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单元 从世界看中国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模块三 认识区域——中国地理
第十一单元 从世界看中国
  时事热点 黄岩岛 (2025·遵义二模)2024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黄岩岛隶属海南省三沙市,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小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图为黄岩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黄岩岛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粤 B.琼 C.桂 D.闽
2.黄岩岛位于中国四大海域中的( )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3.黄岩岛对我国的意义有( )
①海底油气资源丰富 ②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③战略位置重要 ④盛产椰子、甜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黔东南)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看出,我国( )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5.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2025·六盘水质检)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创造性地搭建“村超”平台,将赛场化作铸牢中华民族“活态”教育基地,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新篇章。据此完成6~8题。
6.“村超”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贵阳 B.长沙 C.成都 D.昆明
7.榕江县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
A.维吾尔族、苗族 B.朝鲜族、藏族
C.苗族、侗族 D.蒙古族、回族
8.“村超”的标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诠释了各族人民( )
①要提高站位,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要舍弃自我,全面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 ③应团结一心,共同谱写祖国发展新篇章 ④应兼容并蓄,守护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5·湖南)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1~3题。
1.张奶奶沿途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有( )
A.豫—海岛风光 B.陕—热带雨林
C.甘—极地冰川 D.新—戈壁荒漠
2.张奶奶在乌鲁木齐发现当地居民上午10点左右才上班,这是因为我国( )
A.气候类型差异大 B.疆域东西跨度大
C.人口密度差异大 D.疆域南北跨度大
3.银发旅游专列受到热烈欢迎,开行数量大幅增长,这反映出我国( )
A.老年人口规模大
B.老年人消费需求低
C.旅游资源较单一
D.铁路运输货运量多
  (2025·常州)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外国游客开启了“China Travel”(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下列甲、乙、丙、丁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完成4~6题。
4.与江苏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5.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6.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 )
A.Tom喜爱“麻辣”口味的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级行政区
B.Anna喜欢粤菜,特别是蜜汁叉烧,AI助手推荐乙省级行政区
C.David想来毛泽东故居,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级行政区
D.John尤爱闽菜,特别是佛跳墙,AI助手推荐丁省级行政区
  (2025·广西)跨语文 文字溯源 八年级(5)班同学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形式,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进行学习。他们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对“冀”这一简称进行了探究。据此完成7~8题。
7.简称为“冀”的省级行政区是( )
A.河北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青海省
8.关于“冀”字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冀”字有高的意思,该省级行政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②“冀”是形声字,形旁“北”意为地处我国北方 ③“冀”是古代九州之一,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④“冀”有希望、期望之意,这里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广东)人均预期寿命是对新生儿未来生存年限的预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下图为我国2014—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据此完成9~10题。
9.2014—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逐步缩短 B.先增后减
C.稳步延长 D.先减后增
10.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老年人口增加 ②生活水平提升 ③健康意识增强 ④医疗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达州)2025年5月,海峡两岸青年齐聚上海,开展共迎端午的文化交流活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属于此次两岸文化交流的节日习俗活动的是( )
①品月饼  ②划龙舟
③猜灯谜  ④贴春联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两岸同宗同祖,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土家族 B.壮族
C.汉族 D.朝鲜族
13.跨数学 图表判读 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下面为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及相关示意图。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 行政 区 指标/ (人·千 米-2) 省级 行政区 指标/ (人·千 米-2) 省级 行政区 指标/ (人·千 米-2)
澳门 20 704 河北 395 四川 172
香港 6 709 重庆 389 吉林 128
上海 3 923 福建 335 云南 120
北京 1 333 湖南 314 宁夏 108
天津 1 162 湖北 311 黑龙江 67
江苏 791 辽宁 288 甘肃 59
广东 701 海南 285 内蒙古 20
台湾 654 江西 271 新疆 16
山东 652 山西 223 青海 8
浙江 612 贵州 219 西藏 3
河南 595 广西 212 — —
安徽 436 陕西 192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请写出上图的图例上方的指标的名称。
(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请写出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
(3)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区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图中。
(4)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在图中“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5)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示例 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所用地图: 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模块三 认识区域——中国地理
第十一单元 从世界看中国
  时事热点 黄岩岛 (2025·遵义二模)2024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岩岛的领海基线。黄岩岛隶属海南省三沙市,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小岛,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图为黄岩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黄岩岛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B)
A.粤 B.琼 C.桂 D.闽
2.黄岩岛位于中国四大海域中的(C)
A.渤海 B.东海 C.南海 D.黄海
3.黄岩岛对我国的意义有(A)
①海底油气资源丰富 ②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③战略位置重要 ④盛产椰子、甜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黔东南)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2021年实施“三孩”政策。下图为我国第5—7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从图中可看出,我国(B)
A.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上升
B.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
5.2016和2021年,我国分别实施“两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B.降低人口分布密度
C.提高老年人口比重
D.降低死亡人口数量
  (2025·六盘水质检)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创造性地搭建“村超”平台,将赛场化作铸牢中华民族“活态”教育基地,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团结新篇章。据此完成6~8题。
6.“村超”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A)
A.贵阳 B.长沙 C.成都 D.昆明
7.榕江县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有(C)
A.维吾尔族、苗族 B.朝鲜族、藏族
C.苗族、侗族 D.蒙古族、回族
8.“村超”的标语“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诠释了各族人民(D)
①要提高站位,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要舍弃自我,全面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 ③应团结一心,共同谱写祖国发展新篇章 ④应兼容并蓄,守护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5·湖南)2025年6月,张奶奶乘坐为老年人群服务的银发旅游专列出游。下图示意此次旅游路线。据此完成1~3题。
1.张奶奶沿途可能观赏到的风景有(D)
A.豫—海岛风光 B.陕—热带雨林
C.甘—极地冰川 D.新—戈壁荒漠
2.张奶奶在乌鲁木齐发现当地居民上午10点左右才上班,这是因为我国(B)
A.气候类型差异大 B.疆域东西跨度大
C.人口密度差异大 D.疆域南北跨度大
3.银发旅游专列受到热烈欢迎,开行数量大幅增长,这反映出我国(A)
A.老年人口规模大
B.老年人消费需求低
C.旅游资源较单一
D.铁路运输货运量多
  (2025·常州)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很多外国游客开启了“China Travel”(中国游),游客们被中国美食和美景俘获。读下列甲、乙、丙、丁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完成4~6题。
4.与江苏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A)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5.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寒带,没有热带
C.我国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D.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6.外国游客被中国美食俘获,但也各有所好。下列推荐正确的是(C)
A.Tom喜爱“麻辣”口味的川菜,AI助手推荐甲省级行政区
B.Anna喜欢粤菜,特别是蜜汁叉烧,AI助手推荐乙省级行政区
C.David想来毛泽东故居,品尝地道湘菜,AI助手推荐丙省级行政区
D.John尤爱闽菜,特别是佛跳墙,AI助手推荐丁省级行政区
  (2025·广西)跨语文 文字溯源 八年级(5)班同学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形式,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进行学习。他们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对“冀”这一简称进行了探究。据此完成7~8题。
7.简称为“冀”的省级行政区是(A)
A.河北省 B.云南省 C.广东省 D.青海省
8.关于“冀”字的说法中,合理的是(D)
①“冀”字有高的意思,该省级行政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②“冀”是形声字,形旁“北”意为地处我国北方 ③“冀”是古代九州之一,这里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 ④“冀”有希望、期望之意,这里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广东)人均预期寿命是对新生儿未来生存年限的预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核心指标。下图为我国2014—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趋势图。据此完成9~10题。
9.2014—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总体趋势是(C)
A.逐步缩短 B.先增后减
C.稳步延长 D.先减后增
10.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主要原因有(D)
①老年人口增加 ②生活水平提升 ③健康意识增强 ④医疗技术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达州)2025年5月,海峡两岸青年齐聚上海,开展共迎端午的文化交流活动。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属于此次两岸文化交流的节日习俗活动的是(B)
①品月饼  ②划龙舟
③猜灯谜  ④贴春联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两岸同宗同祖,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C)
A.土家族 B.壮族
C.汉族 D.朝鲜族
13.跨数学 图表判读 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下面为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及相关示意图。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省级 行政 区 指标/ (人·千 米-2) 省级 行政区 指标/ (人·千 米-2) 省级 行政区 指标/ (人·千 米-2)
澳门 20 704 河北 395 四川 172
香港 6 709 重庆 389 吉林 128
上海 3 923 福建 335 云南 120
北京 1 333 湖南 314 宁夏 108
天津 1 162 湖北 311 黑龙江 67
江苏 791 辽宁 288 甘肃 59
广东 701 海南 285 内蒙古 20
台湾 654 江西 271 新疆 16
山东 652 山西 223 青海 8
浙江 612 贵州 219 西藏 3
河南 595 广西 212 — —
安徽 436 陕西 192 — —
(1)第一步,确定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请写出上图的图例上方的指标的名称。
答案:指标名称:人口密度。
(2)第二步,对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据进行分级。若将数据分为五级,请写出图例中第④层级的数据范围。
答案:第④级:300~550。
(3)第三步,在人口数据分级后,根据图例填绘各省级行政区对应的层级图案。将江苏、青海两省人口数据对应的图案填绘到图中。
答案:绘图略。(提示:江苏人口密度大于550人/千米2,填⑤层级;青海人口密度小于10人/千米2,填①层级。)
(4)完成中国人口分布图后,接着可以确定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在图中“A、B、C、D”四点中选择合适的两点,画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并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东密西疏 。
答案:绘图略。(提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为B黑河—C腾冲一线。)
(5)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参考示例,运用地理图册中的地图,说明我国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示例 所用地图: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东部地区处于季风区,水热条件适宜人类活动,人口稠密。
所用地图: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 图。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气候高寒,人口稀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