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北京、莫斯科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2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非洲人口密度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D.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大陆西岸大于东岸
2.甲、乙两地( )
A.甲地人口稀疏,呈带状分布
B.乙地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025·贵阳模拟预测)根据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达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20%则为超级老龄化社会。下表示意部分国家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据此完成3~4题。
国家 老龄化程度(年) 老龄化速度(年)
7% 14% 20% 7—14% 14—20%
中国 2000 2021 2032 21 11
美国 1941 2013 2029 72 16
日本 1970 1994 2005 24 11
印度 2023 2048 2063 25 15
3.下列国家中( )
A.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
B.美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
C.日本已经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D.印度目前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
4.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可能导致( )
①社会负担加重 ②性别比例差距大 ③人口分布不均 ④劳动力日渐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25·遵义模拟预测)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的聚落演变过程。读图,完成5~6题。
5.该聚落的变化基础主要是得益于( )
A.气候、植被 B.河流、植被
C.气候、河流 D.地形、河流
6.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建设用地挤占 B.河流增多分隔
C.水土流失荒废 D.土地污染废弃
  非洲加纳的阿散蒂传统建筑多为土木草结构,墙面采用套土坯建成,表面经过防水处理,房顶为泥草混合的泥层,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为阿散蒂传统建筑景观图,图2为加纳阿散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7~8题。
7.加纳阿散蒂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分雨季和旱季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8.阿散蒂传统建筑墙体表面做了防水处理,主要是为了( )
A.防御动物的侵袭 B.抵御强烈的风化
C.增强建筑的美感 D.度过较长的雨季
  通过跨境电商,我国进口了法国的香水、美国的车载吸尘器、俄罗斯的面包……同时,我国的手机、电动汽车、家电等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据此完成9~10题。
9.对我国而言,跨境电商的发展( )
①能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品牌 ②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③阻碍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④进口的都是农产品,出口的都是工业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是( )
A.物流环节和成本增加
B.国家之间竞争加大
C.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D.世界经济增长
  某发达国家的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如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结构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12.据图判断,在中国与该国的合作中( )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该国提供生产资源
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13.该公司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
D.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4.(2025·遵义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马达加斯加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对稻米需求量大,但产量低,多依赖进口。为支持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农村部派出南南合作专家组,对该国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生产等领域的援助,计划在2025年实现15万公顷种植目标。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地形及东西两侧气候资料。
(1)简述马达加斯加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开展水稻合作对马达加斯加的有利影响。
  (2025·福建)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海洋较深
C.陆地较少 D.冰川较多
3.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密度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闷热潮湿 B.炎热干旱
C.高寒缺氧 D.台风频发
  (2025·河北)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4~6题。
大洲 人口总 数(亿) 0-14岁 人口占 比(%) 15-59岁 人口占 比(%) 60岁及以 上人口 占比(%)
亚洲 48.1 22.6 62.9 14.5
欧洲 7.5 15.3 57.4 27.3
非洲 15.2 39.1 55.2 5.7
北美洲 6.1 20.0 60.0 20.0
4.上表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5.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
6.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
  (2025·遂宁)鲁班工坊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以中国古代“工匠之祖”鲁班命名,主要开设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铁道、电子信息、烹饪、物联网等多个专业。如图为全球首批鲁班工坊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全球首批鲁班工坊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南极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 D.非洲、欧洲、北美洲
8.中国在海外建立鲁班工坊,有利于( )
①维护当地治安稳定 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④改善全球大气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25·泸州)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土楼多采用圆形结构,用大块卵石筑基,石基高度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以保持建筑整体稳定。下图为客家土楼的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客家土楼“以石为基,以土为墙”主要为了( )
①美观大方 ②就地取材 ③防火防洪 ④减少建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客家土楼采用圆形结构并在土墙内部埋竹片木条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安全 B.增添美观
C.节约空间 D.降低成本
  (2025·新疆)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英国的航线途经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M是( )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12.为开拓英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中英两国进行的经贸商谈被称为( )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时事热点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下图示意参会成员国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有关图中金砖国家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数量最多
B.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集中分布在南、北美洲
14.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有利于( )
①实现互利互惠 ②消除经济差异 ③促进各国的交流与贸易往来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5·荆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方堡垒的千年智慧
【天人合一·就地取材】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头为基础,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夯筑而成。在楼体的关键部位,泥土中掺入稻壳和米浆,反复夯筑,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
(1)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为 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以 (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为土楼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建筑
材料。
【族居为盾·筑楼御险】
土楼是客家人在辗转迁徙中为了适应家族聚居、抵御盗匪、野兽侵扰,建造出的高墙合围的聚居式建筑,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设施齐全,具有突出防卫功能。下图为福建土楼局部景观。
(2)简要说明土楼防卫功能的具体表现。
【新旧共生·智慧传承】
2024年永定土楼游客量超500万人次,核心景区日均接待量达承载上限的120%,部分土楼出现墙体裂缝、木质结构霉变。年轻居民外迁导致传统夯土技艺传承困难,部分土楼因无人维护濒临倒塌。
(3)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 结合材料信息,请你为土楼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给沿线国家送去了“中国制造”,也捎回了“欧洲产品”。沿线城市之间的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交流也不断深化,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2024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0万列,通达欧亚36个国家超300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下图示意中欧班列主要运行线路示意图。
(1)写出中欧班列连接的大洲。
(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简述中欧班列的优势。
(3)说明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上交通运输为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第五单元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A.北京、莫斯科人口密度都大于100人/千米2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非洲人口密度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
D.回归线附近人口密度大陆西岸大于东岸
2.甲、乙两地(D)
A.甲地人口稀疏,呈带状分布
B.乙地人口稠密,分布均匀
C.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甲、乙两地人口疏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2025·贵阳模拟预测)根据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达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达20%则为超级老龄化社会。下表示意部分国家老龄化程度和老龄化速度。据此完成3~4题。
国家 老龄化程度(年) 老龄化速度(年)
7% 14% 20% 7—14% 14—20%
中国 2000 2021 2032 21 11
美国 1941 2013 2029 72 16
日本 1970 1994 2005 24 11
印度 2023 2048 2063 25 15
3.下列国家中(C)
A.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
B.美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晚
C.日本已经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D.印度目前处于深度老龄化社会
4.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可能导致(B)
①社会负担加重 ②性别比例差距大 ③人口分布不均 ④劳动力日渐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025·遵义模拟预测)如图示意我国某地的聚落演变过程。读图,完成5~6题。
5.该聚落的变化基础主要是得益于(D)
A.气候、植被 B.河流、植被
C.气候、河流 D.地形、河流
6.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A.建设用地挤占 B.河流增多分隔
C.水土流失荒废 D.土地污染废弃
  非洲加纳的阿散蒂传统建筑多为土木草结构,墙面采用套土坯建成,表面经过防水处理,房顶为泥草混合的泥层,于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1为阿散蒂传统建筑景观图,图2为加纳阿散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7~8题。
7.加纳阿散蒂的气候特征是(A)
A.全年高温,分干季和湿季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高温,分雨季和旱季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8.阿散蒂传统建筑墙体表面做了防水处理,主要是为了(D)
A.防御动物的侵袭 B.抵御强烈的风化
C.增强建筑的美感 D.度过较长的雨季
  通过跨境电商,我国进口了法国的香水、美国的车载吸尘器、俄罗斯的面包……同时,我国的手机、电动汽车、家电等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据此完成9~10题。
9.对我国而言,跨境电商的发展(A)
①能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品牌 ②使消费者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③阻碍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④进口的都是农产品,出口的都是工业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跨境电商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是(D)
A.物流环节和成本增加
B.国家之间竞争加大
C.交通运输压力增大
D.世界经济增长
  某发达国家的某公司已在中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如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结构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20世纪80年代初,该公司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D)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12.据图判断,在中国与该国的合作中(C)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该国提供生产资源
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13.该公司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C)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地球村”要求加强国际合作
D.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14.(2025·遵义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帮助非洲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马达加斯加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对稻米需求量大,但产量低,多依赖进口。为支持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农村部派出南南合作专家组,对该国开展杂交水稻育种、生产等领域的援助,计划在2025年实现15万公顷种植目标。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地形及东西两侧气候资料。
(1)简述马达加斯加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答案:地处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种植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等等。
(2)简述中国和马达加斯加开展水稻合作对马达加斯加的有利影响。
答案:增加就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经验;提高当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缓解粮食紧张;有利于培养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推进杂交水稻本土化的发展。
  (2025·福建)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A)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C)
A.海拔较高 B.海洋较深
C.陆地较少 D.冰川较多
3.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密度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B)
A.闷热潮湿 B.炎热干旱
C.高寒缺氧 D.台风频发
  (2025·河北)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4~6题。
大洲 人口总 数(亿) 0-14岁 人口占 比(%) 15-59岁 人口占 比(%) 60岁及以 上人口 占比(%)
亚洲 48.1 22.6 62.9 14.5
欧洲 7.5 15.3 57.4 27.3
非洲 15.2 39.1 55.2 5.7
北美洲 6.1 20.0 60.0 20.0
4.上表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D)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5.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C)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
6.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B)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
  (2025·遂宁)鲁班工坊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职业教育机构,以中国古代“工匠之祖”鲁班命名,主要开设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铁道、电子信息、烹饪、物联网等多个专业。如图为全球首批鲁班工坊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全球首批鲁班工坊主要分布的大洲是(A)
A.亚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南极洲
C.亚洲、非洲、大洋洲 D.非洲、欧洲、北美洲
8.中国在海外建立鲁班工坊,有利于(C)
①维护当地治安稳定 ②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③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④改善全球大气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25·泸州)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土楼多采用圆形结构,用大块卵石筑基,石基高度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以保持建筑整体稳定。下图为客家土楼的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
9.客家土楼“以石为基,以土为墙”主要为了(C)
①美观大方 ②就地取材 ③防火防洪 ④减少建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客家土楼采用圆形结构并在土墙内部埋竹片木条的主要作用是(A)
A.增强安全 B.增添美观
C.节约空间 D.降低成本
  (2025·新疆)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我国不断加强技术革新,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球出口战略布局,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下图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我国新能源汽车运往英国的航线途经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M是(C)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12.为开拓英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中英两国进行的经贸商谈被称为(B)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时事热点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下图示意参会成员国分布。据此完成13~14题。
13.有关图中金砖国家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B)
A.非洲数量最多
B.集中分布在东半球
C.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集中分布在南、北美洲
14.金砖国家加强合作交流有利于(C)
①实现互利互惠 ②消除经济差异 ③促进各国的交流与贸易往来 ④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构建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2025·荆州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方堡垒的千年智慧
【天人合一·就地取材】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头为基础,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夯筑而成。在楼体的关键部位,泥土中掺入稻壳和米浆,反复夯筑,形成坚固的建筑材料。
(1)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以 水稻 (粮食作物)种植为主,为土楼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建筑
材料。
【族居为盾·筑楼御险】
土楼是客家人在辗转迁徙中为了适应家族聚居、抵御盗匪、野兽侵扰,建造出的高墙合围的聚居式建筑,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设施齐全,具有突出防卫功能。下图为福建土楼局部景观。
(2)简要说明土楼防卫功能的具体表现。
答案:墙体高大厚实,抵御外力冲击;窗户位置较高,防攀爬;大门较窄,易守难攻;内置水井、粮仓,保障被围困时的生存需求。
【新旧共生·智慧传承】
2024年永定土楼游客量超500万人次,核心景区日均接待量达承载上限的120%,部分土楼出现墙体裂缝、木质结构霉变。年轻居民外迁导致传统夯土技艺传承困难,部分土楼因无人维护濒临倒塌。
(3)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 结合材料信息,请你为土楼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避免超载损坏建筑;设立土楼修缮技艺培训基地,吸引年轻人返乡就业。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欧班列的开行,不仅给沿线国家送去了“中国制造”,也捎回了“欧洲产品”。沿线城市之间的社会、文化等多层面交流也不断深化,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催生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沿线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截至2024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10万列,通达欧亚36个国家超300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下图示意中欧班列主要运行线路示意图。
(1)写出中欧班列连接的大洲。
答案:亚洲、欧洲。
(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简述中欧班列的优势。
答案:运载量大;速度快;运费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3)说明以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上交通运输为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
答案:中欧班列的开通,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使得沿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增加居民生活消费品的选择;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