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时事热点 神舟飞船 (2024·遵义模拟预测)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并成功发射。下图为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约是( )
A.(40°N,100°E) B.(40°N,100°W)
C.(40°S,100°E) D.(40°S,100°W)
2.酒泉位于文昌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3.发射当天,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跨生物 生物习性 (2023·遵义)生活在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地区的雷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颜色因季节改变而改变,这是雷鸟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据此完成4~5题。
4.雷鸟在我国的生活区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
5.与雷鸟羽毛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
A.海陆分布 B.降水分布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
  时事热点 亚冬会 (2025·黔东南模拟预测)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成功举行。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7.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行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哈尔滨各地昼长夜短
D.哈尔滨各地白昼渐短
8.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在哈尔滨某大学读书的小华用某打车软件打车到体育馆观看比赛。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主要是运用了哪种地图( )
A.当地地形图 B.当地景区导游图
C.当地人口分布图 D.当地电子地图
  新考法 十二生肖柱 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下图为该城市广场十二生肖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广场可能位于(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10.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在( )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为一年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11.(2024·黔东南)2024年3月20日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右图是春分日地球侧视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圈表示赤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北京(40°N,116°E)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京(40°N,116°E)位于贵州省某地(26°N,107°E)的 方向。
(2)图示区域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且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3月20日,北极圈内是否会出现极夜现象: 。
  传统文化 日晷 (2025·遂宁)日晷是古人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指向北极星。读日晷示意图,完成1~
2题。 
1.一天中,晷针投影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天气复杂多变
C.四季不断更替 D.太阳东升西落
2.一天中晷针投影最短出现的时间是( )
A.日出 B.上午
C.日落 D.正午
  地理实践力 (2025·平凉、天水)如下图,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地球仪在暗室模拟地球运动。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 )
A.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0°经线比180°经线长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4.将地球仪放置在桌面,自西向东拨转可以演示( )
A.天气的变化 B.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2025·内江)图1为河南登封(31.5°N)横梁式圭表,古代用来测量日影的方向和长度,M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图2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圭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6.一年中M最长时,地球位于绕日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一年中M最短时,太阳直射( )
A.31.5°N B.23.5°N
C.0°纬线 D.23.5°S
  (2025·新疆)2025年1月28日(除夕),央视春晚以其无与伦比的精彩演出,再次征服了全球华人的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8~9题。 
8.央视春晚直播时,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在(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9.除夕至元宵节(2月12日)期间,新疆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
①昼短夜长 ②昼渐长夜渐短 ③昼长夜短
④昼渐短夜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成都)北京天安门广场每日升旗(降旗)时间大致与北京市日出(日落)时间一致。下图为2024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二分二至日升降旗时间。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日期中北京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推测北京市春分日至夏至日(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全天皆昼
  地理实践力 (2025·烟台)某中学的同学们进行“地球运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12~15题。 
12.活动规划:以下学习任务设计合理的是( )
①用白炽灯、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理解地球运动原理
②观察一天中房屋影子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③观察一年中正午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④观察一年四季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实验演示:同学们在演示地球运动时(如图),正确的操作是( )
A.始终保持地轴处于竖直状态
B.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
C.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白炽灯演示公转
D.围绕白炽灯沿甲→乙→丙→丁方向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
14.观察现象:同学们在地球仪同一条经线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60°处、分别垂直球面粘上长度相同的小木棒,并在演示公转过程中绘制了小木棒正午影子示意图。地球仪位于图中位置乙时,小木棒的影子示意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成果汇报:经过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地球公转运动认知结构图。图中空白处的内容包括:①四季更替;②昼夜长短变化;③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以上内容从左到右排序,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6.传统文化 春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叙事”与世界和鸣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广泛深远,更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春节盛景,世界和鸣】
  2025年春节,我们迎来空前盛事——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达到了新高度。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全球超150个国家的500余座城市纷纷举办各式各样富有中国特色的庆祝活动。
(1)以伦敦和纽约为例,两地虽相隔5小时,但均在当地除夕23:59点亮地标。从地球运动的角度探究,伦敦和纽约在举办春节庆祝活动时,其时间为何存在明显差异
【传统习俗,地域差异】
  春节期间,我国不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例如,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形如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南方部分地区则流行吃年糕,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南北方的传统美食有“饺子”和“年糕”的差异,除了受饮食传统、文化寓意和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外,还因为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具有南 北 (填“水稻”或“小麦”)的特点。
【民俗传承,科技助力】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买年货、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放鞭炮等。春节期间,科技为民俗传承带来新活力。例如各地运用VR、AR技术打造“线上庙会”,让大家足不出户“逛庙会”;借助直播平台,实时展示社火表演;博物馆、景区推出春节主题数字展览、AR导览;文创公司开发出融入春节元素的智能穿戴设备、手机游戏等创意产品。
(3)作为中学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借助科技传承春节民俗的做法。(任意角度,回答一点即可)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时事热点 神舟飞船 (2024·遵义模拟预测)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并成功发射。下图为我国四个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约是(A)
A.(40°N,100°E) B.(40°N,100°W)
C.(40°S,100°E) D.(40°S,100°W)
2.酒泉位于文昌的(C)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3.发射当天,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B)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跨生物 生物习性 (2023·遵义)生活在我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地区的雷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羽毛颜色因季节改变而改变,这是雷鸟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据此完成4~5题。
4.雷鸟在我国的生活区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C)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
5.与雷鸟羽毛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的是(D)
A.海陆分布 B.降水分布
C.昼夜更替 D.四季更替
  时事热点 亚冬会 (2025·黔东南模拟预测)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成功举行。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行期间,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D)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7.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举行期间(A)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哈尔滨各地昼长夜短
D.哈尔滨各地白昼渐短
8.亚洲冬季运动会期间,在哈尔滨某大学读书的小华用某打车软件打车到体育馆观看比赛。司机能准确接送乘客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主要是运用了哪种地图(D)
A.当地地形图 B.当地景区导游图
C.当地人口分布图 D.当地电子地图
  新考法 十二生肖柱 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下图为该城市广场十二生肖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广场可能位于(D)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海口
10.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在(C)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为一年最短
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
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
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
11.(2024·黔东南)2024年3月20日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右图是春分日地球侧视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圈表示赤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北京(40°N,116°E)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等长(或昼夜平分) ,北京(40°N,116°E)位于贵州省某地(26°N,107°E)的 东北 方向。
(2)图示区域位于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 赤道(或0°纬线) ,此时是北半球的 春分 节气,且赤道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等长(或昼夜平分) 。
(3)3月20日,北极圈内是否会出现极夜现象: 否 。
  传统文化 日晷 (2025·遂宁)日晷是古人通过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指向北极星。读日晷示意图,完成1~
2题。 
1.一天中,晷针投影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原因是(D)
A.昼夜长短变化 B.天气复杂多变
C.四季不断更替 D.太阳东升西落
2.一天中晷针投影最短出现的时间是(D)
A.日出 B.上午
C.日落 D.正午
  地理实践力 (2025·平凉、天水)如下图,某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地球仪在暗室模拟地球运动。据此完成3~4题。
3.观察地球仪,可以发现(D)
A.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0°经线比180°经线长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4.将地球仪放置在桌面,自西向东拨转可以演示(D)
A.天气的变化 B.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2025·内江)图1为河南登封(31.5°N)横梁式圭表,古代用来测量日影的方向和长度,M为表在圭面的正午日影(朝向正北)。图2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7题。
图1
图2
5.圭的走向是(A)
A.南—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6.一年中M最长时,地球位于绕日公转示意图中的(C)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7.一年中M最短时,太阳直射(B)
A.31.5°N B.23.5°N
C.0°纬线 D.23.5°S
  (2025·新疆)2025年1月28日(除夕),央视春晚以其无与伦比的精彩演出,再次征服了全球华人的心。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8~9题。 
8.央视春晚直播时,地球公转所处的位置在(C)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9.除夕至元宵节(2月12日)期间,新疆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A)
①昼短夜长 ②昼渐长夜渐短 ③昼长夜短
④昼渐短夜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成都)北京天安门广场每日升旗(降旗)时间大致与北京市日出(日落)时间一致。下图为2024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二分二至日升降旗时间。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日期中北京市白昼时间最短的是(D)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推测北京市春分日至夏至日(B)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全天皆昼
  地理实践力 (2025·烟台)某中学的同学们进行“地球运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12~15题。 
12.活动规划:以下学习任务设计合理的是(D)
①用白炽灯、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理解地球运动原理
②观察一天中房屋影子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③观察一年中正午阳光照进室内面积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④观察一年四季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实验演示:同学们在演示地球运动时(如图),正确的操作是(D)
A.始终保持地轴处于竖直状态
B.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演示自转
C.围绕地球仪逆时针移动白炽灯演示公转
D.围绕白炽灯沿甲→乙→丙→丁方向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
14.观察现象:同学们在地球仪同一条经线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60°处、分别垂直球面粘上长度相同的小木棒,并在演示公转过程中绘制了小木棒正午影子示意图。地球仪位于图中位置乙时,小木棒的影子示意图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15.成果汇报:经过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地球公转运动认知结构图。图中空白处的内容包括:①四季更替;②昼夜长短变化;③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以上内容从左到右排序,合理的是(B)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6.传统文化 春节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叙事”与世界和鸣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影响力不仅在国内广泛深远,更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春节盛景,世界和鸣】
  2025年春节,我们迎来空前盛事——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达到了新高度。据统计,2025年春节期间,全球超150个国家的500余座城市纷纷举办各式各样富有中国特色的庆祝活动。
(1)以伦敦和纽约为例,两地虽相隔5小时,但均在当地除夕23:59点亮地标。从地球运动的角度探究,伦敦和纽约在举办春节庆祝活动时,其时间为何存在明显差异
答案:地球自转产生了地方时差异。
【传统习俗,地域差异】
  春节期间,我国不同地区有着各具特色的传统习俗。例如,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形如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南方部分地区则流行吃年糕,年糕谐音“年高”,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2)南北方的传统美食有“饺子”和“年糕”的差异,除了受饮食传统、文化寓意和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外,还因为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具有南 水稻 北 小麦 (填“水稻”或“小麦”)的特点。
【民俗传承,科技助力】
  春节民俗众多,包括买年货、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放鞭炮等。春节期间,科技为民俗传承带来新活力。例如各地运用VR、AR技术打造“线上庙会”,让大家足不出户“逛庙会”;借助直播平台,实时展示社火表演;博物馆、景区推出春节主题数字展览、AR导览;文创公司开发出融入春节元素的智能穿戴设备、手机游戏等创意产品。
(3)作为中学生,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借助科技传承春节民俗的做法。(任意角度,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视频拜年,制作过年贺卡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