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九单元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贵州)

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2023·遵义模拟预测)读美国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美国叙述正确的是(B)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B)
①便于机械化生产 
②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③提高农业商品率 
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美国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D)
①煤、铁资源丰富
②位于山间谷地,地形平坦开阔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五大湖水运便利,沿海多良港
⑤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⑥工业部门齐全,种植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2023·遵义模拟预测)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和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4~6题。
4.关于巴西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B)
A.完全位于南半球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D.南美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5.巴西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D)
A.热带地区
B.内陆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
6.人类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做法,合理的是(C)
A.烧荒垦地,种植大豆
B.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
C.在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
D.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
  (2025·达州)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星罗棋布的交通网,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读美国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美国跨北温带和热带,没有寒带
B.美国本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美国本土北邻墨西哥,南邻加拿大
D.洛杉矶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2.美国本土水稻主产区多位于南部沿海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B)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位于中部平原,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齐齐哈尔)图1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表示乳畜带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
4.美国和印度农业的共同特点是(B)
A.山地多,耕地面积小
B.均种植小麦
C.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D.农产品种类单一
  (2025·福建)近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逐年增加。下图示意2020年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读图,完成5~7题。
5.巴西北部少有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原因是(B)
A.热量不足 B.开发受限
C.水源短缺 D.地表崎岖
6.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最佳运输方式是(D)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7.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能够(D)
①完全替代国内大豆生产 ②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③深化中巴两国农业合作 ④增加巴西农民经济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广东)2023年,全球大约370万公顷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保护雨林刻不容缓。下图为南美洲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C)
A.安第斯山脉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9.随着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亚马孙河下游(B)
A.水质变好 B.含沙量增加
C.出现凌汛 D.落差变大
10.保护热带雨林有利于(D)
①减少人类碳排放 ②保持水土 ③维持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考新考法 (2025·临汾三模)【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全球大豆生产与贸易
课题资料:
资料一 在当今全球农业格局中,大豆的生产表现出显著的集中趋势,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占到全球大豆总产量的80%以上,在全球大豆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资料二 中国大豆产量在全球排名仅次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位居第四,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优势产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外依赖程度高。
资料三 2024年全球大豆产量前四位国家分布图。
课题思考:
(1)中美都是世界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大豆种植的共同优势。
答案:平原广阔(或耕地面积大);土地(黑土)肥沃;气候适宜,灌溉水源充足。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请结合气候特点,分析巴西大豆一年可种植两季的原因。
答案: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全年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可一年两熟。
(3)中国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大豆具有互补性。试从半球位置解释“互补性”形成的地理依据。
答案:巴西和美国分属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大豆收获期错开,可实现全年供应中国市场。
(4)若阿根廷的大豆运往中国,说出一般需要通过的主要交通要道。
答案:巴拿马运河或好望角。第九单元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
  (2023·遵义模拟预测)读美国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美国叙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是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2.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好处是( )
①便于机械化生产 
②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③提高农业商品率 
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美国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这里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煤、铁资源丰富
②位于山间谷地,地形平坦开阔
③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④五大湖水运便利,沿海多良港
⑤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⑥工业部门齐全,种植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2023·遵义模拟预测)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和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4~6题。
4.关于巴西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完全位于南半球
B.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C.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D.南美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5.巴西人口密度大于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热带地区
B.内陆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
6.人类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做法,合理的是( )
A.烧荒垦地,种植大豆
B.大规模采伐林木,换取外汇
C.在保护前提下适度开发
D.修建道路,大量增加外来移民
  (2025·达州)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星罗棋布的交通网,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读美国简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跨北温带和热带,没有寒带
B.美国本土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C.美国本土北邻墨西哥,南邻加拿大
D.洛杉矶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2.美国本土水稻主产区多位于南部沿海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②位于中部平原,地形平坦 ③劳动力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齐齐哈尔)图1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2为印度水稻、小麦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图1
图2
3.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专门化,表示乳畜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美国和印度农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山地多,耕地面积小
B.均种植小麦
C.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D.农产品种类单一
  (2025·福建)近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数量逐年增加。下图示意2020年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读图,完成5~7题。
5.巴西北部少有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开发受限
C.水源短缺 D.地表崎岖
6.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7.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能够( )
①完全替代国内大豆生产 ②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 ③深化中巴两国农业合作 ④增加巴西农民经济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5·广东)2023年,全球大约370万公顷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保护雨林刻不容缓。下图为南美洲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南美洲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
A.安第斯山脉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
9.随着热带雨林面积的减少,亚马孙河下游( )
A.水质变好 B.含沙量增加
C.出现凌汛 D.落差变大
10.保护热带雨林有利于( )
①减少人类碳排放 ②保持水土 ③维持生物多样性 ④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考新考法 (2025·临汾三模)【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全球大豆生产与贸易
课题资料:
资料一 在当今全球农业格局中,大豆的生产表现出显著的集中趋势,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占到全球大豆总产量的80%以上,在全球大豆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资料二 中国大豆产量在全球排名仅次于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位居第四,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优势产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对外依赖程度高。
资料三 2024年全球大豆产量前四位国家分布图。
课题思考:
(1)中美都是世界重要的大豆生产国,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大豆种植的共同优势。
(2)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请结合气候特点,分析巴西大豆一年可种植两季的原因。
(3)中国从巴西和美国进口大豆具有互补性。试从半球位置解释“互补性”形成的地理依据。
(4)若阿根廷的大豆运往中国,说出一般需要通过的主要交通要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