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3单元检测(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1-3单元检测(无答案)

资源简介

喀什市第十三中学25-26学年九年级化学第1-3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庆假期巴哈德尔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劳动,以下家务劳动中发生的变化和其他不同的是( )
A.整理衣物 B.盆栽修剪 C.地面灰尘 D.烧火煮饭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 B.煤油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材料
C.铜和铝用于生产电缆 D.钢铁作为建筑材料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好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氖气密度小,可用作气球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5.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液氧、海水 B.酱油、澄清石灰水 C.空气、硫 D.氦气、加碘盐
6.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为保护大气环境,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积极植树、种草 B.使用清洁能源
C.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D.直接排放工业废气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C.将燃着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8.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9.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是生活常见用品,这里的“碘、铁、钙”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0.“”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请用数字、化学符号表示:(5分)
氯元素_______; 4个氮原子______; 氧分子______;
镁离子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12.空气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学习化学后,大家对空气有了更深的认识。(4分)
(1)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火星立即熄灭。该瓶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工业上用空气原料来制取氧气,主要步骤为:
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___(填“高”或“低”)。
(3)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_______、二氧化氮、PM10、PM2.5、臭氧等;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______填(“好”或“差”)。
班级: 学号: 姓名:
13.苏比努尔学习了第三单元后,知道了世界万物由微粒均成,如图是前20号常见元素和粒子的相关信息,请你和苏比努尔一起完成下列内容。(8分)
(1)图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______种,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2)请写出C粒子的符号:________;D中X= ,该元素处于第______周期。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填字母序号)。
(4)钙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5)上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三、实验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共23分)。
14.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实验中所用红磷过量)。(7分)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红磷燃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集气瓶中需事先装入少量水的原因 (任写一个)。
(3)在装入红磷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实验后水面上升至刻度2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5)通过曲线图分析,你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
15.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4分)
图1开始时两烧杯中溶液均为无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氨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对图1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与图1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设计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试管中能更快地观察到现象,由此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利用下图仪器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12分)
(1)仪器⑦的名称________,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还需要增加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中,不需要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填甲图中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高锰酸钾的实验仪器时试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 时,实验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应 。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 。
(5)若用乙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a”或“b”)端进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