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分式方程 课件(共44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8.5 分式方程 课件(共44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18.5 分式方程
第十八章 分式
18.5 分式方程
课时1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第十八章 分式
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掌握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重点)
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难点)
引言:为了探寻古迹,小明早上坐轮船从白帝城到江陵,晚上再坐轮船返回到白帝城. 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 30 km/h,它以最大航速沿江顺流航行 90 km,与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 km 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设江水的流速为 v 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知识点1:分式方程的概念
问题1:为了解决引言中的问题,我们得到了方程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仔细观察这个方程,未知数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动手写几个分式方程吧!
追问1:方程 与上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特征?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是什么?
未知数不在分母中
1. 下列式子中,属于分式方程的是________;属于整式方程的是_______.
想一想
练一练
②③

知识点2:分式方程的解法
类比解整式方程
如何转化?
动手解一解!
去分母
探究1:如何解分式方程
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是:(30 + v)(30 - v).
解:方程两边同乘 (30 + v)(30 - v),得
90(30 - v) = 60(30 + v),
解得 v = 6.
x = 6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吗?
检验:将 v = 6 代入原分式方程中,左边 = = 右边,
因此 v = 6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
整式方程
去分母
分式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探究2:下面我们再解一个分式方程:
解:方程两边乘最简公分母 (x + 5)(x - 5),得整式方程
x + 5 = 10.
解得 x = 5.
x = 5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吗?
检验:
x = 5
代入
分式无意义
x - 5 = 0
x2 - 25 = 0
分母
分式方程无解
x = 5 是整式方程的解
不是分式方程的解
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 ① 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而 ② 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却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
想一想
x + 5 = 10
两边同乘(x + 5)(x - 5)
90(30-x)=60(30+x)
两边同乘(30+x)(30-x)
当x=6时,(30+x)(30-x)≠0
当 x=5 时,(x + 5)(x - 5)=0
区别



分析
整式方程的解是否使最简公分母为0
用图框的方式总结为:
当 x = a 时
最简公分母是
否为零
x = a
检验
x = a 是分式
方程的解

x = a 不是
分式方程的解

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的分母为 0,所以分式方程的解必须检验.
例1 解方程:
解: 方程两边同乘 x(x - 3),得
2x = 3x - 9.
解得
x = 9.
检验:当 x = 9 时, x(x - 3)≠0,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x = 9.
①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②求整式方程的解
③把解代入到最简公分母中,看是否为零
例2 解方程:
解:方程两边同乘 (x - 1)(x + 2),得
x(x + 2) - (x - 1)(x + 2) = 3.
解得
x = 1.
检验:当 x = 1 时, (x - 1)(x + 2) = 0,
因此 x = 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解:方程两边同乘 (x - 1)(x + 1),得
4(x + 1) = 2x + 6.
解得
x = 1.
检验:当 x = 1 时, (x - 1)(x + 1) = 0,
因此 x = 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1.解方程: .
2.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的解是无解,则 a 的值为_______.
解:将方程两边同乘 (x-2) 得
ax-4=x-2,即 (a-1)x=2.
因为方程无解,此时 a-1=0 或 =2,
所以 a=1 或 2.
1 或 2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
分式方程
去分母
整式方程
x = a
解整式方程
x = a 是分式
方程的解
最简公分母不为0
最简公分母为0
x = a 不是分式方程的解
检验
2. 要把方程 化为整式方程,方程两边可以同乘 ( )
D
A. 3y - 6 B. 3y C. 3 (3y - 6 ) D. 3y ( y - 2 )
1. 下列关于 x 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  )
A. B.
C. D.
D
解:去分母,得
解得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3. 解方程:
检验:把 代入最简公分母,得
4. 关于 x 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则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去分母得 2x+a=x - 1,解得 x=-a - 1.
∵ 关于 x 的方程 的解是正数,
∴ x>0 且 x≠1.
∴ -a -1>0 且 -a -1≠1,解得 a<-1 且 a≠-2.
∴ a 的取值范围是 a<-1 且 a≠-2.
a<-1 且 a≠-2
18.5 分式方程
课时2 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八章 分式
会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能根据题意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并求解,会根据实际意义验证结果是否合理.(难点)
1. 应用整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
实际问题
审题
设未知数
列出方程
检验解的合理性
解方程
那么如何运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呢?
找等量关系
探究一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 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三分之一,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知识点1:列分式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分析:审题 → 找等量关系
两队合作完成的工作量
甲队单独完成的工作量
方法一:
方法二:
=“1”

=“1”

甲队完成的工作总量
乙队完成的工作总量
请同学们列出分式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吧!
设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x 月.
借助列表分析,确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工作时间(月) 工作效率之和 工作总量
甲单独
两队合作
1
方法一:
解得 x = 1.
解:设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x 月,则乙队的工作效率是 ,记总工程量为 1,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得
检验:当 x = 1 时,6x≠0,故 x = 1 是原方程的解.
由上可知,若乙队单独施工 1 个月可以完成全部任务,对比甲队 1 个月才可以完成任务的 ,可知乙队的施工速度快.
设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 x 月.
列表分析
方法二:
工作时间(月) 工作效率之和 工作总量
甲队
乙队
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设:_______
未知数
解:_______
列:_________
检验: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
是否是分式方程的解
是否符合题意
解得 x = 4.
经检验 x = 4 是原方程的解.
答:李强单独清点完这批图书需要 4 个小时.
1. 张明 3 小时清点完一批图书的一半,李强清点另一半图书的工作,两人合作 小时清点完另一半图书. 如果李强单独清点这批图书需要几个小时?
解:设李强单独清点完这批图书需要 x 个小时,张明的工作效率是 .
根据题意,得
知识点2:列分式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探究二 :某次列车平均提速 v 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 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 50 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行程问题:路程 = 速度×时间
类比探究一方法分析下这道题
路程(km) 速度(km/h) 时间(h)
提速后
提速前
s
x
s + 50
x + v
借助列表分析,确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提速后的行驶时间 = 提速前的行驶时间
等量关系:
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x km/h,其中s,v是已知值.
解: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x km/h,
依题意得
方程两边乘 x(x + v),得
s(x + v)=x(s + 50).
检验:由 v,s 都是正数,得 时,x(x + v)≠0.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是
答: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解得
2. 已知从 A 地到某市的高铁行驶路程是 400 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行驶路程的 1.3 倍,若高铁的平均速度 (千米/时) 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 (千米/时) 的 2.5 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 3 小时,求普通列车和高铁的平均速度.
解:设普通列车平均速度是 x 千米/小时,则高铁平均速度是 2.5x 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
解得 x = 120.
经检验 x = 120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120 千米/小时,高铁的平均速度为 300 千米/小时.
2.5x = 120×2.5 = 300 千米/小时
知识点3:列分式方程解决利润问题
探究三 : “四书五经”是一部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
某学校计划分阶段引导学生读这些书,决定先购买《论语》和《孟子》供学生阅读,已知用 1000 元购买《孟子》的数量是用 800 元购买《论语》的数量的 2 倍,《孟子》的单价比《论语》的单价少 15 元.则《论语》和《孟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解:设《孟子》的单价为 x 元,则《论语》的单价为 (x+15)元.
解得 x = 25.
经检验 x = 25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 x + 15 = 25 + 15 = 40 .
答:《论语》和《孟子》的单价分别是 40 元和 25 元.
根据题意,得
分式方程
整式方程
整式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的解
实际问题的解
实际问题
列方程
去分母
解整式方程
检验
目标
目标
1. 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 180 元,出发前,又增加两名同学,结果每个同学比原来少分摊 3 元车费,若设原来参加旅游的学生有 x 人,则所列方程为 (  )
A
2. 一轮船往返于 A、B 两地之间,顺水比逆水快 1 小时到达.已知 A、B 两地相距 80 千米,水流速度是 2 千米/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x 千米/时,根据题意得
解得 x = ±18.
检验:当 x = -18 时,不符合题意,舍去;
而 x = 18 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所以 x = 18.
答: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18 千米/时.
3. 农机厂工人到距工厂 15 千米的某村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 40 分钟,其余人乘汽车去,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 3 倍,求两车的速度.
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 x km/h,汽车的速度是 3x km/h,依题意得
解得 x=15.
经检验,x=15 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因此,3x=45.
答:自行车的速度是 15 km/h,汽车的速度是 45 km/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