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3.2 原子结构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3.2 原子结构 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
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00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4.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5.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知道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的构成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

?????
?????
?????

?????
?????
?????

?????????
?????????
?????????

?????????
?????????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说明:核电荷数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每个质子带??????个单位正电荷
?
观察表格,思考问题:
1.判断原子带什么电,并说明理由
2.根据原子电性找出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
?????
?????

?????
?????
?????

?????
?????
?????

?????????
?????????
?????????

?????????
?????????
?????????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观察表格,思考问题:
1.判断原子所带的电性,并说明原因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2.根据原子电性找出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中子数≠质子数,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无中子)
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原子实验
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
绝大多数α粒子未发生偏转
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微观粒子
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
该微观粒子体积小、质量大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
1911年英国化学家 卢瑟福
Ⅰ 原子的构成
小组讨论:观察图片,能得到哪些信息?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原子是由居其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探究新知
二、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规律总结:
原子中: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4.原子种类不同,核内质子数不同。
氢原子没有中子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8
8

16
16

12
12
8
方法点拨: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
16
12
16
12
问题:
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巩固提升
+11
2 8 1
+17
7 8 2
钠 Na
氯 Cl
e-
+11
2 8
钠离子 Na+
+17
8 8 2
氯离子 Cl-
Na+
Cl-
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当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的 1 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这样两者都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
钠原子因失去 1 个电子而带上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氯原子因得到 1 个电子而带上 1 个单位的负电荷
带相反电荷的Na+ 与Cl- 相互作用就形成了NaCl(氯化钠)
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氯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那么,如果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相遇,会发生什么呢?
离子
(1)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等。
(2)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I-等。
1.离子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离子的分类
巩固提升
1.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
2.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
3.阴离子是______;
阳离子是________
4.容易失电子的是_________;
容易得电子的是__________。
5.表示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
观察下列粒子填空:
题目
探究新知
三、离子
失去1个电子
得到1个电子
Na
Na+
Cl
Cl▔
NaCl
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
B.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g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   
D.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4.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已知铟原子核内中子数为66,相对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
D
B
5.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如图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A B C D
6.据报道,俄国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为( )
A.175 B.114 C.61 D.289
A
C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

D
×
×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做一做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如图)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委员。他主持测定的铟、铱、锑、铕、铈、铒、锗、镝、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被确认为国际标准。
张青莲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资料卡片
1.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
2.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生成,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
4.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微粒种类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微粒电性
微粒结构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
质子数 电子数;
电子层数 。
联系
区别
不带电
带正电荷
带负电荷
=


减少
不变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失电子
概念上: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而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电性上:
原子不带电而离子带电
结构上:
大多数原子是不稳定结构,而离子是稳定结构
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离子是一种不显电性的粒子
D.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和原子可以相互转化
C
强化练习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以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不带电荷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课堂小结
1.在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 中子和质子 B. 质子 C. 电子 D. 中子
2.对“原子的构成”同学们有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和电子均呈电中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B
氢原子中无中子
C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