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3节《智能小厨师》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2025)《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 二单元 第3节《智能小厨师》课件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第3节
智能小厨师
(粤教版)五年级

1
核心素养目标
3
新知讲解
5
拓展延伸
7
板书设计
2
新知导入
4
课堂练习
6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8
01
核心素养目标
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责任
在烹饪算法的应用中,感受智能烹饪的价值,践行用科学方法规范烹饪流程、提升烹饪效果的责任。
能结合流程图工具描述清蒸算法,验证其在大闸蟹、鱼类等食材蒸煮中的应用,让烹饪更科学精准。
能分析清蒸算法的多分支执行路径,掌握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分步解决食材蒸煮时间判断等烹饪问题的方法。
能说出清蒸烹饪中算法的步骤原理,理解多分支结构在食材蒸煮时间判断中的应用逻辑。
03
新知讲解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饪技法丰富多样。小智对烹饪十分感兴趣,他打算从既简单又健康的烹饪方式--清蒸开始学习。但是他发现,在清蒸的过程中,火候难以掌控,于是他带着疑惑找到了小慧。
03
新知讲解
知目标
1.体验算法在数学解题中的作用。
2.能使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来描述算法。
3.能准确指出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03
新知讲解
03
新知讲解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在大闸蟹丰收季,人们常用清蒸方式烹饪这道鲜美的菜肴。清蒸大闸蟹中蕴含着算法的智慧。
03
新知讲解
勤思考
了解清蒸大闸蟹的方法,写一写在清蒸大闸蟹的操作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步骤,如何设定合适的蒸煮时间。
清蒸大闸蟹的方法
在蒸锅内加入水,大火烧蒸锅,待水沸腾后放入大闸蟹和生姜片,盖好锅盖。小型蟹蒸8分钟,中型蟹蒸 10分钟,大型蟹至少蒸12分钟。通常,人们购买的大闸蟹有三种规格:质量小于等于150克的为小型蟹,质量大于 150 克并小于等于 200 克的为中型蟹,质量大于 200 克并小于等于250 克的为大型蟹,质量大于 250 克的则为超大型蟹。
我的记录
关键步骤:在蒸锅内加入水,大火烧蒸锅,待水沸腾后放入大闸蟹和生姜片,盖好锅盖;根据大闸蟹的质量确定蒸煮时间。
蒸煮时间设定:称重大闸蟹质量,若质量小于等于 150 克,蒸 8 分钟;若质量大于 150 克且小于等于 200 克,蒸 10 分钟;若质量大于 200 克且小于等于 250 克,蒸 12 分钟。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03
新知讲解
细探究
用自然语言描述“确定清蒸大闸蟹蒸煮时间”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称重确定单只蟹的质量。
第二步,如果单只蟹小于等于150克,则为小型蟹,要蒸8分钟;单只蟹大于 150 克并小于等于 200克,为中型蟹,要10蒸分钟。单只蟹大于 200 克并小于等于 250 克,为大型蟹,要蒸12分钟。
将以上步骤简化一下,可以描述为:
如果(单只蟹质量≤150 克)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03
新知讲解
属于小型蟹,蒸煮时间为8分钟;
否则判断单只蟹质量是否≤200 克;
如果(单只蟹质量>150 克且≤200 克):
属于中型蟹,蒸煮时间为10分钟;
否则判断单只蟹质量是否≤250 克;
如果(单只蟹质量>200 克且≤250 克)
属于大型蟹,蒸煮时间为12分钟;
否则属于超大型蟹,蒸煮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03
新知讲解
在清蒸大闸蟹的过程中,对蒸煮时间的精准把控尤为关键。我们可以通过流程图来掌握如何根据蟹的质量来设定合适的蒸煮时间。
在流程图中,菱形图框表示判断条件。当算法包含两个及以上的判断条件时,执行路径会按照既定顺序依次判断,当第一个条件不满足时则判断下一个条件,若仍不满足,继续判断下一个条件。这样的结构被称为多分支结构(见图 2-3-1)。
图 2-3-1 多分支结构流程图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03
新知讲解
巧设计
1.将“确定清蒸大闸蟹蒸煮时间”流程图补充完整(见图 2-3-2)。
图 2-3-2 “确定清蒸大闸蟹蒸煮时间”流程图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150
200
250
8

10

12

15
超大
03
新知讲解
巧设计
2.请使用搜索引擎或者生成式人工智能,查询不同质量的超大型蟹所需的蒸煮时间,小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流程图。
活动一:清蒸大闸蟹
03
新知讲解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只要将判断的标准预先设定在程序中,就能精准地控制蒸煮时间,确保每一只蒸大闸蟹都能被烹饪得恰到好处。让我们一起化身“智能小厨师”迅速根据大闸蟹的质量判断蒸煮时间吧!
03
新知讲解
细探究
1.打开 Mind+ 软件,参考以下编程提示,完成“大闸蟹清蒸时间判断”程序编写(见图 2-3-3)。
图 2-3-3 “大闸蟹清蒸时间判断”程序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03
新知讲解
2.运行程序,输入不同的大闸蟹的质量数值,检验程序能否判断正确
3.查询不同质量的超大型蟹的蒸煮时间,优化程序。
适合清蒸的食材还有很多,例如各种海鲜、冬菇蒸鸡、豉汁蒸排骨等每一款菜品,因为原材料、口感等不同,蒸煮时间的参考标准也不同。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03
新知讲解
勤思考
除了质量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蒸煮时间长短 想一想,这些因素与算法流程图中的分支数量有什么关系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除大闸蟹质量外,蟹的状态、数量、蒸锅类型、水的初始状态等均会影响蒸煮时间,且这些因素数量与算法流程图分支数量呈倍数关联。蟹的状态上,冷冻蟹需比鲜活蟹延长3-5分钟;数量方面,每增1-2只(不超蒸锅容量)需延长1-2分钟;蒸锅类型中,高压锅比普通锅缩短2-3分钟,电蒸锅需按功率微调;水的初始状态上,冷水下锅比沸水下锅多耗时5-8分钟。单一质量因素时,流程图仅1层分支共4个;加入蟹的状态后,需先判断状态再判质量,分支变为2×4=8个;每新增一个因素,需在上层分支基础上增加子分支,最终分支数为各因素判断结果的乘积,因素越多,分支越复杂,实际应用中需结合需求筛选关键因素,平衡精准度与流程简洁性。
03
新知讲解
不同的烹饪方式各具特色,但它们背后都蕴含着类似的多分支结构逻辑。这种结构不仅能帮助我们高效地解决烹饪问题,还能为我们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清晰、有条理的思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分支,逐一梳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重点,避免遗漏,从而让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更加有序、高效。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03
新知讲解
乐交流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境会运用到多分支结构,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吧!
1. 快递收费:按重量(1kg内/1-3kg/3kg以上)、运输方式(普通/加急)、收货地区(同城/省内/省外/偏远地区)分支判断,不同组合对应不同费用,分支数为3×2×4=24个。
2. 考试成绩评级:按分数段(90-100分优秀/80-89分良好/60-79分及格/60分以下不及格)分支,单因素4个分支。
3. 空调温度调节:先判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差再结合模式分支调节风速,分支数为3×2=6个。这些情境均体现“因素越多,分支越复杂”的规律。
活动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04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描述多分支结构算法的方式是( )
A.流程图 B.自然语言
C.纯数学公式计算 D.编程代码(如 Mind+)
2、算法中的多分支结构是指( )
A.只有一个判断条件的结构
B.包含两个及以上判断条件,按既定顺序依次判断的结构
C.所有步骤并行执行的结构
D.无判断条件的顺序结构
B
C
04
课堂练习
3、多分支结构中,判断条件的先后顺序不会影响执行结果。( )
4、用自然语言描述 “清蒸大闸蟹蒸煮时间” 的算法,属于多分支结构的描述方式之一。( )
5、本课 “分析多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和执行路径” 体现的是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
6、多分支结构仅适用于烹饪领域,生活中其他场景无法应用。( )
7、流程图中,菱形框图在多分支结构里用于表示判断条件。( )

X
X

X
05
拓展延伸
1、多分支结构在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用户身份验证与权限管理中,多分支结构可根据用户身份(普通用户、VIP、管理员)设置判断条件,不同身份对应不同操作权限与界面。例如通过账号类型标识判断,普通用户仅能访问基础功能,VIP 可解锁专属服务,管理员拥有系统配置权限,以此实现精细化的权限控制逻辑。
05
拓展延伸
2、多分支结构与单分支、循环结构的对比
多分支结构是 “多选一” 逻辑,单分支是 “二选一”,循环结构是 “重复执行”。以年龄判断为例:单分支仅判断 “是否成年”;多分支可细分 “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并对应不同政策;循环结构则是批量对多个用户执行年龄分段判断。通过对比,明确不同算法结构的适用场景,构建完整的算法结构认知体系。
05
拓展延伸
3、多分支算法的优化与时间复杂度分析
当多分支判断条件较多时,可通过调整判断顺序(如将高频出现的条件前置)减少判断次数,降低时间复杂度。例如会员等级优惠计算,若普通会员占比 70%,则优先判断 “是否普通会员”,可大幅减少后续不必要的判断,提升算法执行效率,此为算法优化在多分支结构中的典型应用。
06
课堂总结
《智能小厨师》课程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终于明白 “算法不只是抽象理论,用它把控烹饪流程才是智慧”。以后不管是蒸大闸蟹、蒸鱼,还是蒸其他食材,都要先思考 “分支条件明确吗?流程严谨吗?能实现精准烹饪吗?”。再也不觉得算法枯燥,也不用担心面对食材蒸煮时间把控的实际问题时没有思路了。
08
板书设计
智能小厨师
一、清蒸大闸蟹
二、食材蒸煮时间判断小程序
课后作业:
1、请选取图书馆借阅规则场景,用多分支结构设计读者权限判断算法,说明判断条件与执行路径。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