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四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四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四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小题,共 30分。
1.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泥土,适宜的农业环境促进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雅典因其港
口的优势成为商业中心,从而促进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由此可见( )
A. 区域交流推动文明互鉴 B. 农业文明出现早于海洋文明
C. 早期文明王权特征明显 D. 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2.某班学生准备在课堂上以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为背景,进行一场“模拟法庭”的活动,可以为模拟
情境中的判决提供法理依据的成文法典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汉谟拉比法典》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查士丁尼法典》
3.“佛教的一大贡献是否定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它的教义不但在刹帝利和吠舍当
中产生巨大的共鸣,而且得到了最底层首陀罗的支持,所以群众基础较为广泛。”材料说明佛教的产生
( )
A. 适应了社会需求 B. 肯定了种姓制度 C. 推翻了婆罗门教 D. 解放了底层群众
4.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前 399)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做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
不一定代表正义。他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据此可知,当时雅
典( )
A. 公民没有法制意识 B. 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民主政治走向没落 D. 民主法制有一定局限
5.制作年代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轴反映的主题应是( )
A.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传播 B. 马其顿王国的扩张
C. 罗马共和国的兴起与扩张 D.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6.2 世纪的一位演说家宣称:“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
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
A. 商业空前繁荣 B. 农耕技术发达 C. 文化外传广泛 D. 社会陷入危机
第 1 页,共 7 页
7.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
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狮身人面像 D. 巴黎圣母院
8.下列人类文明成果与认识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人类文明成果 认识
A 金字塔 体现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 《汉谟拉比法典》 严格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 儒略历 成为了今天人们使用公历的基础
D 万里长城 现存的长城主要是秦朝时期修筑
A. A B. B C. C D. D
9.下列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国家是( )
A. ①拜占庭帝国②查理曼帝国③德意志 B. ①拜占庭帝国②波斯帝国③英吉利
C.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③葡萄牙 D. ①阿拉伯帝国②德意志帝国③西班牙
10.为缔结这种关系,就有了较之以前更为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一为“效
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则主要是“保护”和“维持”封臣的地位等,不得伤害
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据此可知( )
A. 双方缔结了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 B. 双方之间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
C. 土地是维系双方关系的重要纽带 D. 印度实行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11.欧洲中世纪的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除非万不得
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庄园( )
A. 经济自给自足 B. 司法公平公正 C. 属于管家所有 D. 保护市民利益
12.“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这表述的是西欧大学兴起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影响 D. 特点
13.“帝国经济繁荣,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等众多城市是发达的工商业中心,沟通着亚欧贸易……
对后来的西欧和东欧等地产生过重大影响。”材料中的“帝国”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查理曼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第 2 页,共 7 页
14.历史史实是指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
实的是( )
A. 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B. 《罗马民法大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孝德天皇时期,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
D. 阿拉伯人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15.中国的丝绸、瓷器、造纸术等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亚的宝石、织造品,东非的象牙、金粉,印度
的香料,俄罗斯的蜂蜜、黄蜡和毛皮,都在阿拉伯的市场上交易。材料意在说明阿拉伯人( )
A. 是东西方商路的开辟者 B. 是西方商业文明的先行者
C. 是传播东方文化的使者 D.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8分。
16.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阴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17.古希腊城邦罗马的民主政治是古代社会的一个光辉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18.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19.查士丁尼为了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收集整理汇编的 4 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判断:______
改正: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2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亚历山大东侵,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
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但是,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开拓人们的眼
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第 3 页,共 7 页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东征具有怎样的双重性,并简述其在文明交流方面的客观作用。
材料二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
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
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四大发明外传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共同影响。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文明交流与互鉴的过程中应坚持哪些重要原则,请说明理由。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查理 马特主政时期,为了加强王权及抑制地方封建势力而进行的“采邑制”改革,建立了以土地
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促成了附庸对领主的依附性。此后,国王以下的各级封建主也把土地作为采
邑层层分封,在封建贵族中逐渐形成了等级制度。
——何平立《西方政治制度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查理 马特“采邑制”改革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日本这场改革的名称,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3) 综合上述材料,从改革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中总结一条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22.某班师生开展“世界古典文明的探寻之旅”,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以“文物会说话”为主题,搜集了下列文物图片
材料一
第 4 页,共 7 页
(1) 请将上述文物按其所代表的文明类型进行分类。(填序号)
大河文明: ______
海洋文明: ______
(2) 请仿照以下示例,从图③④中任选一幅,对文物进行介绍。
示例:图①:嗨,大家好,我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商朝时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状况。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以“文明的互鉴交流”为主题,搜集了如下文字材料。
材料二(农业文明时期)各文明之间道路阻隔,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
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例如,农业的文明,就是在地球上不同地区分别起源的,……再如,中
国造纸术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岁月。
——摘编自马克垚著《世界文明史》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类文明产生与交流的特点。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C
6.A
7.B
8.C
9.A
10.B
11.A
12.A
13.C
14.C
15.D
16.×,“阴历”改为“太阳历”
17.错误,将“罗马”改为“雅典”
18.×,将“苏格拉底”改为“亚里士多德”
19.√,√
20.【小题 1】双重性:侵略性和进步性。作用: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直接交流与融合;开拓了人们的眼
界;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道路,为后续经济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小题 2】影响: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崛起和近代
化进程奠定了重要基础。
【小题 3】原则及理由:和平交流原则,理由:亚历山大东征以暴力方式进行,客观上促进了文明交流,
但带来了城市毁灭、人口掠夺等巨大灾难,给被征服地区人民造成深重苦难,而和平交流能在避免冲突的
前提下,实现文明的平等互鉴,更有利于文明的持续发展;尊重文明多样性原则。理由:东西方文明各具
特色,亚历山大东征中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的融合,以及四大发明在欧洲的创新应用,均说明文明无优劣
第 6 页,共 7 页
之分,尊重不同文明的独特性,才能实现文明的互补共生,避免文明冲突;互利共赢原则,理由:文明交
流的本质是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四大发明外传使欧洲受益,同时欧洲的技术、文化也反向影响东方,体
现了互利性,若以掠夺、压迫为目的的交流,只会引发对抗,无法实现文明的长久传承
21.【小题 1】影响:加强了王权,暂时抑制了地方封建势力的扩张;建立了以土地为纽带的领主与附庸关
系,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小题 2】名称:大化改新。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小题 3】经验: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需在继承与借鉴中寻求突破
22.【小题 1】大河文明:①②③⑤;海洋文明:④⑥。
【小题 2】选择图③:嗨,大家好,我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我可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
的成文法典呢。我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有 282 条,内容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租
佃、雇佣、商业、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古
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标志。选择图④:嗨,大家好,我是《十二铜表法》!我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因
刻在十二块铜表上而得名。我的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
刑罚等方面,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对后世罗马法以及近代西方法律产生了深
远影响。
【小题 3】人类文明产生与交流的特点:文明产生具有多元性;文明交流早期较为缓慢,传播周期长;文
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各具特色;文明交流具有持续性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