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0 月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3.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糖水 C.空气 D.海水
4.为定量测定空气成分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 诺贝尔 B. 门捷列夫
C. 卡文迪许 D. 拉瓦锡
5.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6.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后,最合理简单的灭火的措施是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拨打报警电话 D.用湿抹布盖灭
7.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 B.提倡无纸化办公 C.乘坐公交出行 D.使用一次性筷子
试卷第 1 页,共 9 页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汽油有挥发性 B.氢气能燃烧生成水
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煤油作为温度计的测温材料 B.铜和铝用于生产电缆
C.用铁制造炊具 D.天然气作为家用燃料
10.排放到空气中的下列物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1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锰 MN B.银 A C.铁 Te D.铜 Cu
12.要准确量取 45mL 液体,选用的量筒规格最好是
A.10mL B.50mL C.100mL D.200mL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使用可以使化学反应得到更多的产物
B.二氧化锰是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14.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高锰酸钾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1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 15mL 水时,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
A.=15mL B.>15mL C.<15mL D.无法确定
17.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奔跑时急促呼吸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烂 D.木炭安静地燃烧
1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卷第 2 页,共 9 页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C.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9.下列危化品标识中,贴在运输汽油的油罐车车身上的是
A. B. C. D.
20.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观察放入水中石蜡的体积是否变化,判断石蜡是否易溶于水
B.通过观察燃烧的蜡烛,推断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C.取一小片蜡烛放入水中,以比较石蜡和水的密度
D.用指甲在蜡烛上刻划,以检验石蜡的硬度
21.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 加 热 汞+氧气 B.磷+氧气 点 燃 五氧化二磷
C.酒精+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碳+水 D.硫+氧气 点 燃 二氧化硫
2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测得收集的氧气浓度偏低,不.可.能.的原因是
A.收集气体前,没有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B.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开始收集
C.收集气体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收集气体后,没有在集气瓶口盖好玻璃片
23.以下是四种气体的密度(O℃、101 kPa)和溶解性(20℃、101kPa)。
气体 H2 CO2 SO2 O2
密度 g/L 0.0899 1.977 2.716 1.429
溶解性 难溶 能溶 易溶 不易溶
实验室收集 SO2 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24.实验小组利用图 1 装置测定塑料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塑料袋中充有空气,一段
试卷第 3 页,共 9 页
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吹入一定量的呼出气体。测定结果如图 2。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35 s 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 s 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
D.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25.如图为某种家用制氧机内桶的构造示意图。从投料口加入制氧剂——过碳酸钠和催化剂,
过碳酸钠遇水迅速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氧气的反应在 II 中发生 B.催化剂可以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C.观察 I 中的气泡能判断生成氧气的快慢 D.I 和 II 中水的作用相同
二、非选择题
26.请写出下列对应元素的符号、名称或物质的化学式:
氮 磷 钙
O S
试卷第 4 页,共 9 页
铝 氯 水 二氧化碳
Na
2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气焊 B.食品防腐
C.炼钢 D.霓虹灯
(2)食品包装袋中常充氮气以防腐,所利用的氮气的性质是 。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氮气、氧气等均匀地混合
B.氮气、氧气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28.用图 1 装置进行蜡烛燃烧的实验。
(1)证明蜡烛燃烧产物(集气瓶内为空气)。
②证明蜡烛燃烧有水产生的现象是 。
②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产生的方法是 。
(2)研究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下蜡烛燃烧时间(集气瓶内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根据
图 2 实验数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试卷第 5 页,共 9 页
A.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时间越长
B.在不同的氧气体积分数下,蜡烛均能发生燃烧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冷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用于在沙漠化的地区保持土壤水分。当科研人员研究最新的冷凝
方法时,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
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 10μm 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湿度等
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在相对湿度为 55%时,将水蒸气在硅材料表面冷凝,测得过
氧化氢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水冷凝成不到 10μm 大小的水滴后,最快 30 秒就会自发形成过氧化氢,浓度最高可达 4
ppm。该研究为异质界面的绿色化学、表面自清洁、安全有效的消毒措施等提供了新的方向。
过氧化氢具有高效、无毒、无残留等特性, 是一种安全、环保型消毒剂。目前,科研人员
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微滴产生的过氧化氢来进行清洁和消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过氧化氢是安全、环保型消毒剂的原因是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试卷第 6 页,共 9 页
②冷凝可用于保持沙漠化地区的土壤水分。
②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4)分析图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对湿度为 55%时,将水蒸气在硅材料表面冷凝,过氧化氢
产生量与温度的关系是:其他条件相同,温度-4~12℃范围内, 。
3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氧气。
(1)写出②仪器名称: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化学方
程式是 。
(3)若要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D”或“E”),验满的操作方法是
将 靠近 ,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4)可以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气体收集满正放在实验台面后,应先将导管从
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这是为了防止 。
31.用如图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实验 1 中判断铁丝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证据为 ,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实验 2 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热;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
达式 。
3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试卷第 7 页,共 9 页
(1)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 。
(2)集气瓶中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
(3)红磷熄灭,待集气瓶 后,打开弹簧夹。
(4)能推理得到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 。
33.某小组同学在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反应的速度很慢,单
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很少。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②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有关。
②速率慢、气泡少可能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进行实验】根据如图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1:用 26mg 二氧化锰与 5mL 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 1。
实验 2:用 5mL1.5%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压强变化如图 2。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
(2)实验 1 得到的结论是:在反应时间为 16~26s 范围内, 。
(3)实验 2 的目的是 。
试卷第 8 页,共 9 页
(4)欲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除应用实验中的数据外,还需要证明
的是 。
【反思与评价】
(5)小组还想利用,将如图装置加热至不同温度,以继续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
响,但部分成员认为该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
试卷第 9 页,共 9 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C D D A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C D B D B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C D
26. 氧 硫 N P Ca 钠 Al Cl H2O CO2
27.(1)AC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3)A
28.(1) 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 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振荡
(2)A
29.(1)纯净物
(2)分解产物为水、氧气
(3) 对 错
(4)随温度升高,过氧化氢产量先上升后下降,4℃时达到最大值
30.(1)酒精灯


(2) A KMnO K MnO MnO O / 2KMnO4 K2MnO4 MnO O 4 2 4 2 2 2 2
(3) D 带火星的木条 瓶口
(4)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点燃
31.(1) 生成黑色固体 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或Fe+O 2 Fe3O4 防止高温
点燃
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点燃
(2) 发出白光 木炭 氧气 二氧化碳或C+O2 CO 2
点燃
32.(1)将装置内氧气耗尽
点燃
(2)红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或P+O P O 2 2 5
点燃
(3)冷却至室温
(4)完全反应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至刻度线“1”
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二氧化锰
33.(1)过氧化氢 水 氧气或H2O2 H2O+O2
MnO2
(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1%至 2.5%的研究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的
浓度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越多
(3)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慢是否受二氧化锰质量的影响
(4)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水受热转化为水蒸气也会导致气压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第 2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