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辽河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面是鸦片战争后广州、上海、福州茶叶出口总额情况柱状图,1844—1856年茶叶出口变化的原因是( )
A. 《天津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南京条约》的签订
2.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没有国旗的。在中外交涉中,清政府见西方列强侵华舰船均悬挂本国国旗。于是,在1866年,总理衙门确定大清黄龙旗为中国的第一面国旗。由此可见,列强侵略( )
A. 客观上推动近代国家意识的产生
B. 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
C.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真理
D. 给中国人民带来西方生活方式
3. “如果说《南京条约》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则震撼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C.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D.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4. 下面是小历同学制作的时间轴。据此分析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B. 清朝阶级矛盾的加剧
C. 中国领土主权丧失 D. 列强野蛮的文化掠夺
5. “晚清政府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大树,英法联军使劲地摇晃这棵树,但许多果子却被另外一个人给拾走了。”材料中的被拾走的果子最有可能指的是( )
A. 割占九龙司
B.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辽东半岛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6. 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7.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根据,下列可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可靠的史料是( )
A 《天朝田亩制度》文本 B. 电视剧《太平天国》
C. 太平天国运动为主题的漫画 D. 小说《洪秀全演义》
8. 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击溃洋枪队。同时,发动东征、西征战役,多次击败清政府军队。太平天国的斗争( )
A. 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性质 B. 创新了反封建斗争方式
C. 代表着资产阶级的要求 D. 逆转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9. “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C. 陈化成 D. 曾国藩
10. 下列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示意图,请为他们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
A. 救亡图存 B. 现代化探索 C. 边疆危机 D. 反侵略斗争
11. 清政府仿制线膛钢炮、主动委托德国制造“定远号”的根本目的是( )
A.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统治 B. 开辟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道路
C. 彰显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意志 D. 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12. 面临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并极力将它付诸实践,但却“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文中“新器”“旧物”分别指( )
A. 机器生产、平等观念 B. 西方技术、封建旧制
C. 发展教育、北洋舰队 D.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13. 甲午中日战争是西方列强侵华的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之后则变为“投资+特权”。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 )
A. 停止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C.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加大了对中国民族工业援助力度
14. 如下两幅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社会的小农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15.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他”是( )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张謇 D. 李鸿章
16. 严复等创办的《国闻报》,系统阐述了西方民主和科学,并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介绍到中国。严复此举意在
A. 践行实业救国 B. 号召变法图强 C. 颂扬戊戌六君子 D. 发动文学革命
17. 维新派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从材料可以看出戊戌变法产生的影响是( )
A. 促进了思想启蒙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D.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 条约规定的赔款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每年赔款均分摊入省;各省又分摊入州县;州县复分摊于各色人等。最后的结果是旧税愈重,新税愈多。材料表明,条约的签订( )
A. 大大加重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B.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主权
C.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腹地
D.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
19.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揭帖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性质是( )
A. 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 反帝爱国运动
C. 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D. 资产阶级革命
20.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A. 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二、材料题(共30分)
21.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步入近代。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和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变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摘编自《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
材料四:如图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法]维克多·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材料五:如图
材料六:“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贞不二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扶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你简要评价该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通过什么条约的哪条内容实现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中的史料反映了哪一历史暴行?这一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这场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5)材料五图片反映的现象出现在哪场战争之后?这场战争期间日军登陆辽东半岛后犯下了什么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时局?.
(6)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
(7)综合上述材料,讲述近代早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2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列强的入侵,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歌谣一:“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歌谣二:“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材料三: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统治者因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当时的一些有识之人,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付诸行动,开始了洋务运动。
——摘编自凤凰卫视出版中心《世纪大讲堂》
材料四: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1)材料一图三反映了哪场战争?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所签订的条约中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条款。
(3)根据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谣一运动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所学,写出歌谣二反映出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列举“有识之人”开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5)根据材料四指出,“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什么制度?列举一位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材料四反映了戊戌变法的哪些性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D
二、材料题(共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历史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评价:中国人民禁烟斗争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3)影响: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领土、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历史暴行:火烧圆明园;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家:俄国。
(5)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罪行:旅顺大屠杀;时局: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6)条款: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7)趋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题答案】
【答案】(1)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条款:图一:协定关税; 图二:在华设厂;
(3)领导者:洪秀全;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4)举例: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
地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初步探索
(5)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组织者:康有为、梁启超;
性质:是思想解放运动,也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