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旨在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
的是( )
A.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利用 B. 农业上用喷灌和滴灌取代大水漫灌
C. 生活中洗菜和淘米的水直接倒掉 D. 实验完清洗仪器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化学实验是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过滤液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化学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研究范畴与化学有关的是( )
A. 软件开发 B. 雷达探测 C. 药物研制 D. 地图测绘
4.石油化工专家,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催化剂的我国该科学家是( )
A. 闵恩泽 B. 张存浩 C. 徐寿 D. 徐光宪
5.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B. 2会造成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 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试管内壁出现小水珠
B. 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第 1 页,共 7 页
C.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
7.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②主要是去除可溶性杂质
B. 步骤③④的作用完全相同
C. 、 、 分别是明矾、活性炭、氯气
D. “净化水”可直接饮用
二、非选择题
8.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______。
(3)胶头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其他试剂:______。
(4)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
(5)做镁条燃烧实验时桌面上忘记垫放陶土网:______。
9.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
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
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
(1)物理性质有_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______;
(2)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
(3)用途有______。
10.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
(1)下列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2)下列净水方法中,采用单一操作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第 2 页,共 7 页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通过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上出现无色液滴,写出该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在如图所示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管中产生6 气体时, 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
约为______ 。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产生的气体,观察到______(填
“ ”或“ ”)管中气体可燃。
(5)以上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11.如图为实验室气体制取和应用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4) 装置是实践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的家用简易制氧机原理图。过碳酸钠在水的作用下分解成碳酸
钠和过氧化氢。
第 3 页,共 7 页
①验证甲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
②甲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12.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性质。已知:浓氨水有刺激性气味,吸入过多损害人的呼吸道,
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请回答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1)打开浓氨水的瓶塞,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浓氨水有 ______(填物理性质)。
(2)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烧杯 ______(填字母)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设计 的目的是 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图2)。在两个 形管的左侧管和右侧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无色
酚酞溶液和浓氨水,同时进行甲、乙两个实验,最先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填“甲”或“乙”)。该实
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______有关。
(4)图2实验明显优于图1实验,请写出一条优点:______。
13.兴趣小组为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说明 ______会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
(2)实验二:图1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 ______,由此可知 2可加快 2 2分解的速率。若反应前
后 2的 ______和化学性质不变,则 2是 2 2分解的催化剂。为寻找该反应的新催化剂,兴趣小组
分别用5 10% 2 2溶液和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
______。
第 4 页,共 7 页
实验编号 催化剂 收集气体体积 收集气体所用时间
① 2 氧化铁 7.0 560
② 2 土豆 7.0 180
③ 2 生姜 5.1 180
(3)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还有很多,下列事例中调控方法相同的是 ______(填序号)。
A.食品在冰箱中保存不易变质
B.燃煤发电时,把煤块粉碎
C.汽车发动机把汽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14.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点燃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待红磷燃烧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
1
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水面上升约 ,说明 ______ 。
5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比预期结果小,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写一条
)。
(3)燃烧着的红磷熄灭,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证明氮气的性质有: ______ 、 ______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一条)。
(4)实验中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原因是 ______ 。
(5)小龙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实验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 (写一
条)。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残留药液腐蚀标签;
引发火灾;
污染试剂;
玻璃容器炸裂;
烫坏桌面
9.①②③④⑤;⑥;
⑧;⑨;

10. ;


3; ;
氢、氧
11.试管;
加热
;高锰酸钾 →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甲仓导出气体的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净化气体(或观察气体生成速
率)
12.挥发性;
;验证空气不能使酚酞变色;
第 6 页,共 7 页
乙;温度;
减少污染
13.反应物的浓度;
木条复燃;质量;土豆;

点燃
14.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量不足,或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装置漏气等 难溶于水 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压强差不明显 装置的气密性更好,误差小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